斯日
2022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 周年。时间无始无终,在人类未诞生的时候,时间已开始,绵延流向无尽的未来。相对于时间的无尽性,80年,弹指一挥间,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些人和某些事,赋予时间以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时间突破一维线性发展走向,变得有厚度、有深度、有重量,从此这个时间将定格在人类历史上的某一页,具有纪念性。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1942年及其之后的80年,即是这种被赋予了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时间。一场关于文艺的座谈会,让从无知无尽的远古走来的时间,承载历史的责任和意义,开启了关于文艺更是关乎一个民族新的精神高度的时间标准。
80年前那一场关于文艺的座谈会是什么样的呢?历史是曾经存在过的客观事实,这种过去的事实是可认知、可叙述、可把握的。如何反映历史的客观事实,是史学家的责任,但历史是人类共同的往昔,关于历史的现场及其细节,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所以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人在以不同的形式反映着历史的事实。正是依托了形式多元、内容浩繁的或宏观或微观、或公共或私人的历史文献,往昔历史的一幕幕呈现出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文艺家是除了史学家之外参与反映历史事实的实践工程的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人。史学家依靠各种文献、实物叙述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艺术家则借助想象和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的真实,一个是事实的真实,一个是艺术的真实,但在反映历史的真实这个目标上,二者是一致的。
80年以来,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史学家和文艺家都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叙述和反映,留下了一部部图书、一幅幅艺术作品。在历史图书方面,如《中国现代史》高度总结了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讲话核心内容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会后,解放区文艺界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它的影响扩大到全国,中国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文艺领域,如吴印咸的摄影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阎文喜的美术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一个真实地记录历史现场,一个艺术地再现历史现场,这些图像文献让历史的瞬间变成永恒,使历史变得可观看、可感觉、可触摸。正是这些文字记录抑或是图像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条联系那场80年前文艺座谈会的通道,让我们隔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一次次重返历史的现场,建立与往昔的联系。
记录往昔历史的真实面貌,传记不应缺席,亦未曾缺席,传记一直在以个人化的微观视角弥补历史的宏观叙事所遗留下的历史瞬间、事件细节、时间碎片,使历史画面更加完整、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我刊2022年第5 期特别推出封面专题“重返历史现场:80年前延安的文艺生活”,邀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朱鸿召教授从传记角度带领读者重返80年前在革命圣地延安发生的文艺的现场,探望那里的文艺家,重温他们的文艺生活。那时候,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丁玲得到毛泽东同志一首欢迎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昨日的“文小姐”蜕变为今日的“武将军”,写出一篇篇反映最普通人民生活的佳作,领跑延安文艺新时代,纤笔一枝,无人能与似;那时候,滞留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打发压抑、呆板、陈腐日子的音乐青年冼星海,收到延安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的签名邀请信,奔赴延安,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青年的古城”,他自信满满地预言以人民性、民族精神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新兴音乐的大路就在脚下,一首《黄河大合唱》谱写抗战时代最强音;那时候,鲁艺美术系毕业生古元,按照学校学员需要到部队、农村、工厂从事为期一年实习工作的安排,来到延安县川口区碾庄乡担任挂职文书。在与老乡一同下地干农活的时候,古元以艺术家的眼睛细致观察各种“活计的门道”,总想要弄个明白。知之深,持之谦,爱之切,所有的所看所闻,最终转化为一张张识字画片上的乡村欢乐木刻图:跟在羊群后面的矫健的牧羊犬、晚归牧童怀里抱着的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羊羔……黄土地上劳动的主题、独到的技法、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成就中国木刻作品的时代高峰;那时候,年轻而执着的王朝闻是在延安从事雕塑创作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在延安这片自由的艺术天地里,王朝闻尽情地投入到以雕塑艺术塑造英雄形象的工作中,成就了《毛泽东像》《鲁迅像》《刘胡兰》等艺术经典,充分表现了延安文艺的人民性审美特征。
当我们重返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现场时,自然会想到时隔72年召开的另一场文艺工作座谈会——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文艺工作座谈会。两次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虽然所处时代条件和历史方位不同,但两次会议都是为了解决当时文艺界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指出了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文艺为人民,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启文艺发展新纪元的重要会议。
时间永不停歇,但时间会从某个时刻重新开始,记录历史的新气象,正如80年前的1942年,亦如8年前的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