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依托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思考

2022-05-25 10:12陈俣秀罗茂华刘媛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专业建设

陈俣秀 罗茂华 刘媛媛

[摘 要] 高校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是高校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高层次人才的战略性要求。从教学内容与方式、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高校在国际视野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依托专业建设,扩展国际化专业教育内容、强化与国际同类型大学合作、促进师资国际化能力提升和积极参加国际专业认证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视野;专业建设;跨文化交流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国民航大学“《财务管理》全英文示范课程建设项目”(CAUC-2021-B1-072)

[作者简介] 陈俣秀(1980—),女,山东栖霞人,工学博士,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航空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罗茂华(1973—),女,天津人,学士,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刘媛媛(1980—),女,天津人,硕士,中国民航大学国际处翻译,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5-0017-04 [收稿日期] 2021-10-07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和深化。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

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我国各行业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我国在国际组织中尤其是联合国系统内的职员比例仍然偏低,这对于维护我国权益及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形成越来越大的瓶颈。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是中国籍国际组织职员人数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各专业类中都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成为培养合格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为例,从教学内容与方式、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国际视野培养的相关问题。

一、国际视野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高端人才[2]。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跨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点。

(一)专业课教学对英文专业术语的介绍和文献阅读的引导明显不足

在参与国际事务时,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英語进行专业领域的沟通交流,包含撰写英文报告或文件,以及开展协商谈判、口头汇报、演讲和组织会议等。另外,专业知识点的英文表达与理解成为影响沟通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2017级和2018级学生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偶尔介绍”和“根本不介绍”英文专业术语的比例高达60%;认为偶尔推荐和根本不推荐文献阅读的比例平均达到85%;另外,学生反馈经常使用学校图书馆外文数据库的比例,仅为1.59%和4.35%。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缺少对英文专业术语的介绍及英文文献阅读的引导,为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及开展有效的国际专业交流带来障碍。

(二)与多元文化和国际组织相关的课程设计尚待完善

1.跨文化类通识选修课数量及范围有限。国际交流是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的跨文化交流,有效的国际交流需要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人类文明理念的认同及双方之间的相互尊重[3]。随着课程思政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其在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我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卓有成效;但对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认知力、包容性及沟通力的训练和培养,并不能适应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需求。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有限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中国民航大学通识选修课的统计结果显示,外语类及跨文化类通识选修课只有17门,数量与范围均有限,课程开出率也较低。

2.缺少深度介绍国际组织的相关课程。国际组织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事务的运行、发展和结果。但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尚缺少对国际组织的工作内容与组织框架、议事程序、运作规则、近期及远期关注重点等内容的深度介绍与分析。比如,国际民航组织目前正采取多项措施在全球推动国际航空运输的碳减排。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航空运输成本和效益的影响、对于航空公司运输产品定价及其他运营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碳配额分配对航空公司碳资产和碳金融交易的影响等问题,在课程中鲜少涉及,学生并不了解相关的国际前沿问题。

(三)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机会较为匮乏

仅在国内固有的环境下,通过课程等媒介学习外国语言或其他民族文化,学生对其的认知会由于缺乏必要的体验而并不深刻,因而也达不到在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体系进行审视和批判性接受的程度[4]。但由于受条件所限,大部分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国际交流机会是有限的。

(四)教师的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要素,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对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及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5];而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是提高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的有效方式[6]。然而,同样受相关条件所限,很多高校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较少。CF584450-A7E1-4A8F-BABD-42F3F04CC38A

二、依托专业建设的国际视野培养建议

(一)优化课程体系,扩展国际化专业教育内容

1.丰富跨文化类通识选修课程体系。为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学生紧跟国际动态,提供给学生更多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建议在通识选修课中增加有关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国际问题、跨文化交流与交际等课程的数量,鼓励教师开设多国语言类学习课程和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及介绍多元文化知识的课程;鼓励教师或聘请专业人士开设深度介绍、解析国际民航组织工作内容与组织框架、议事程序、运作规则、近期及远期关注重点的课程。

2.增加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专业课程。许多高校在专业建设方案中均提到“增加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数量”。但需注意避免将双语或全英文的教学方式仅作为了解专业外语词汇的工具。建议强化对专业知识的演进进程、国际发展趋势与前沿、国际差异性的理解,以及运用英文进行书面和口头的专业领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强化对英文专业术语的介绍与解释;高年级后,选擇难度适中、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或者全英文教学。

3.在低年级中增设科技外文文献导读课程。为尽早培养学生阅读、使用科技外文文献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专业信息、跟踪国际前沿及学习后期专业课的效率,建议在低年级中增设专门的科技外文文献检索、阅读和写作必修课程。同时,建议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经典、前沿和最新科技外文文献的推荐,并对文献进行必要的解读。

4.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课程。将国际职业资格课程引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对于开拓学生关于经济管理领域的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与处理国际事务能力、实现专业教育与管理实践国际化的进一步对接,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过程中需注意国际化与本土化内容的有机结合,强调授课内容应结合我国经济文化环境,进行必要的比较与分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7]。

(二)加强与国际同类型大学合作,提供更广泛的国际交流机会

建议借助高校强调深化国际合作育人的有利契机,推进、扩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扩大国际交换生规模,为包括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内的各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邀请有较多合作的国际同类型大学教授来校定期开展经济、管理、财务、金融等专题讲座或课程,使学生能够接触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另外,可充分发挥留学生的作用,鼓励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开展互动,加深对多元文化习俗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走出去”+“引进来”,促进师资国际化能力的提升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缺少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或自我提升。建议首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大专业教师规模,在人才引进条件上可以适当考虑留学经历、外语表达及授课能力。同时,考虑到经费、渠道等的限制,大量招聘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职教师难以实现。可邀请国际同类型大学教授作为客座教授,采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与教师定期进行沟通交流。

2.鼓励教师参加国外访学和国际学术会议。设置激励性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参加国外访学活动和国际学术会议,为教师开阔眼界、丰富经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高校的教学状况、扩大学术交流范围、紧跟国际前沿、具备国际化知识、提升科研和教学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8]。

3.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和国际组织任职。企业一线实习和国际组织任职等方式,是开阔教师视野的有效而直接的方式。建议高校加强与国际组织等行业机构的密切合作,关注国际组织人才需求的条件和资质能力要求;同时,在岗位评聘、绩效评比等方面设置激励性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职位人员的选派工作。

(四)积极参加国际专业认证,对标认证标准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获得认可度较高的国际专业认证后,不仅专业建设的水平得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历资质也会得到国际认可,为学生在国际企业和国际组织与机构任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提升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质量与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商科教育认证大体分为两类:对学校(学院)整体的认证,比如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AACSB)、欧洲质量改进体系认证(EQUIS);对专业的认证,比如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认证(ACBSP)和欧洲管理发展项目认证体系(EPAS)[9]。两类认证各有特点:学校(学院)的认证,对高校整体资质要求严格,认证时间长,通过率低,难度大;专业的认证,强调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认证时间短,通过率较高。实际操作时,应依据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条件,选择参加的国际专业认证体系。比如,鉴于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目前的状况,建议先期选择参加ACBSP或EPAS认证,对标认证标准,完善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上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成效,实现专业质量持续改善。

结语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培养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资源与条件扩充、师资能力提升、参与国际专业认证等角度,为实现“具有国际视野”培养目标,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的举措。本文总结的问题在高校其他专业中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所提举措对其他专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视野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否则视野的扩展就缺失了基础和立足点。国际视野的培养,要坚持在自主自信的基础上,摒弃文化优越和文明冲突等偏见,强调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全球化眼光和胸怀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拥有在国际社会中生存、发展并贡献智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EB/OL].(2016-09-28)[2021-08-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28/c_1119641652.htm.CF584450-A7E1-4A8F-BABD-42F3F04CC38A

[2]赵伟民,俞晓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J].国际人才交流,2012(12):52.

[3]张捷,曹静.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93-96.

[4]高琪,潘峰,廖晓钟.工程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暨第七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2018:316-322.

[5]靖洪文,王迎超,蔚立元.国际视野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3):49-53.

[6]万陈芳.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阈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21,495(3):37-41.

[7]葛干忠.基于國际化视角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会计教育,2017(17):116-118.

[8]王根顺,路丽娜.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4.

[9]游春晖,王菁.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与美国商学院认证委员会专业认证的比较及选择[J].高教论坛,2020(11):70-72.

Reflection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by Relying 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Yu-xiua, LUO Mao-huab, LIU Yuan-yuanc

(a.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b.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c.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fice,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s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he goal and requirement of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he strategic requirement of high-level talents who urgently need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global governanc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vis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relying 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xpanding the content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of the same type,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vis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F584450-A7E1-4A8F-BABD-42F3F04CC38A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专业建设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