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锐 朱炜
关键词:尼采美学 西方美学 非理性主义 日神与酒神 现代设计
引言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先驱。他在美学方面的独特创见是立足于艺术去谈论人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对于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何处,尼采给出了答案:用艺术来对抗苦难、拯救人生,用审美的眼光去打破传统的界限,获得生命的永恒价值,这就是审美的人生。尼采终其一生致力于哲学和美学问题的研究,他的“叛逆”思想在当时被称为幼稚,然而在历史的斗转星移下,尼采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反思,促进了后来诸多设计运动的产生与兴起,被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用为创作的中心和指导理念,也给现代的设计带来了许多经验与启示,引人深思。
一、伊始:虚无主义与享乐主义并行下的时代
19世纪的欧洲社会正在经历工业与技术革命的大变革,工业革命带来技术与经济革新的同时,也影响了思想与文化的发展。达尔文(Darwin)的进化论无疑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沉重打击,这从根本上使传统的上帝信仰等观念遭到颠覆,人们开始对自身产生了新的反思与认识。一部分人因为缺失了可以信仰的上帝、没有了绝对束缚的真理,认为生活和人本身的存在都是毫无意义的,开始消极度日;另一部分人认为,人死后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没有人就没有价值,那么人存在于现世的意义便是要追求极致的享乐与放纵。虚无主义与享乐主义并驾齐驱,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各地战争不断,许多人在战场上牺牲、死去,人类的生命在火炮的威胁下显得是那样渺小和软弱。在种种矛盾和冲突因素的压迫下,促使了尼采思想的诞生——他试图建立起一个新的价值体系,使人们意识到个人及自身存在的重要性。而这一体系的构建开始于他对美学和艺术问题的思考,1869年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任演讲时就曾主张“学者必须接受艺术家的观点来阐释经典”,艺术对尼采的启发和影响可见一斑。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国完成统一。紧随其后,1872年,尼采发表了他有关美学和人生意义的哲学处女作:《悲剧的诞生》(《the Birth of Tragedy》),这部作品中尼采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考量科学,又以艺术的态度去审视人生的价值。因此,尼采的美学思想并不是突然的一时兴起,而是大时代背景下造就的,是历史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二、发展:从生存意志到权力意志的转变
(一)与生存意志的邂逅
也许是历史和命运之神在背后悄然地推波助澜,1865年,在房东的旧书店中,尼采看到了一本书,正是这本书被他称为“深刻反映世界和他内心的镜子”,从此尼采开启了他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篇章。这本书就是叔本华(Schopenhauer)的《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Wille und Vorstellung》)。叔本华在这本书中的观点表明,生存意志决定了一个人本质的同时,也决定了作为人的价值和整个人生的命运走向[1]。从本质上来说,人生只是作为生存意志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幻影,是空虚的、煎熬的、痛苦的,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尼采非常认同这一观点,这简直是他个人悲惨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普奥战争爆发的时候尼采因患有深度近视而无法按时入伍,之后又因为从马背上摔下而被迫退伍;退伍后虽然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教授,然而由于其思想的“叛逆”,导致前来上课的学生仅有寥寥数人;普法战争打响时尼采自愿加入队伍,然而却因患病又再次被迫退伍;29岁时健康状态开始每况愈下。种种压力和失意導致尼采一直受到精神分裂症的折磨直到死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孤独和黑暗的环境中,尼采没有一刻放弃对痛苦生活的呐喊与抗争,他试图站在艺术的角度去窥视人生的终极意义,向大众呼吁“生命的力量”,这直接导致了在他思想发展的后期阶段,其观点和叔本华的渐行渐远。
(二)权力意志的更新
尼采认为叔本华从本质上误解了意志。虽然生活是痛苦的、人生是无意义的,然而正因如此,人才需要用生命意志和这种种痛苦作斗争,即使结局是残破不堪的,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这种斗争的形势去获得生命的“壮丽之美”,有了这种觉悟和意识,生活就显得没那么痛苦了,苦难甚至成为人获得生命意义的前提和动力。因此,尼采在生命意志的基础上提出了“权力意志”这一概念,将艺术对与人的意义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因为人对力量的追求是永恒的,追求到后就会将一定的力量进行宣泄,这也就使得艺术与设计的创作产生了动力;在宣泄过后,人不断地克服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开始积攒新一轮的力量,这就是权力意志不断上升与轮回的过程。权力意志即是艺术美的永恒性与创造性,是一种自我扩张和自我提升、创造的状态。
尼采为肯定人生意义而将其寄托于艺术,这与现代的一些设计理念不约而同,越来越多的艺术和设计作品开始注重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因为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要满足于大众的心理、情感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在其后乃至现代的诸多西方绘画、雕塑、服装设计、时尚设计、产品和工业等设计作品中,我们仍可以窥探到尼采权力意志的影子,这些设计和艺术作品都在以各种手法和表达形式向大众传达着极其统一而又永恒的一个主题:更新与创造。
三、蜕变:日神与酒神的结合造就悲剧之美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艺术家、设计师们的创作往往会受到两种冲动的影响,一种是对外在世界上客观存在之物理性的追求和赞扬,一种是对人类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情感、体验和心绪的感性表达与反应。因此,尼采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两种至深本能,这两种本能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便是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2]。
(一)悲剧产生的来源
日神艺术指雕塑、史诗以及一切能够叙述外观和文体的艺术,即日神艺术是能够创造出具体形象的艺术;而酒神艺术则是能够唤起形象,勾勒出人们脑中所想的概念与形式,主要指音乐、悲剧和抒情诗。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日神是太阳之神阿波罗,太阳的光芒使世上万事万物都有了各自的“形”,因此日神精神往往代表着理性;酒神则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狄俄尼索斯,他也是希腊人民所信奉的艺术之神,因此酒神精神则是非理性的象征,是一种人的自然与本能的释放和宣泄。尼采借日神和酒神的形象阐述了自己对艺术本质和美的理解,世界是在日神与酒神的结合中产生了悲剧。他认为日神精神只是“梦”的表现,是一种为了掩饰现实而存在的外观幻觉,这种幻觉一旦被打破,人生的悲剧就显露无疑,但同时人又必须以坚强的生命意志同悲剧作斗争,因此就需要酒神的“醉”来帮助人进行放纵,只有这种肆意妄为能够使人忘却悲伤,只有酒神精神能够使人们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悲剧,从悲剧中寻找慰藉。在酒神精神的支配下,艺术家乃至所有人,都能够从自我的迷失和现实的痛苦中找寻到属于审美的乐趣,人们将不再是悲剧本身的演绎者,而是成为了独立于悲剧之外的欣赏者。
(二)酒神精神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日神和酒神是西方哲学精神两个极具特色的神话代表,二者的相互对立与斗争铸造了西方艺术中独特的哲学之美,也影响了其后许多的文艺创作和设计领域的革新。在现代设计中,比较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计是Gucci的酒神包(图1),酒神包的灵感便来源于酒神的传说和尼采的酒神精神,该包的设计者兼Gucci的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提出“消除界限、为美狂欢”的理念,将酒神精神融合进Gucci自身的品牌文化中,其中最具匠心和细节的设计之处在于包的锁扣部分运用了双虎头的设计(图2),这一设计正对应了酒神传说中狄俄尼索斯为吓退海盗化身为一头老虎,从此与美丽少女相恋的情节,同时也为该产品的设计增添了一抹美妙的神话色彩。
为何酒神系列产品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与追捧?分析看来,点睛之笔无疑在于设计中古代神话与酒神精神的融合,构成了该设计的一大特点和主要卖点。生命的狂野和酒神精神所蕴含的獨特美学融合共生,便构造并延伸出了设计背后的故事和深意。忙碌在高速发展社会下的人们,无一不渴望着疲惫躯体下精神层面的慰藉,Gucci的酒神包的设计理念带给现代人们的恰恰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与解脱——在操劳奔波的现实中,极致的狂欢和放纵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唯有“醉”能使人暂时摆脱痛苦,在这种醉意的境界下,人们终将发现悲剧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张扬与不屈在于用审美的态度看待悲剧、对抗悲剧。Gucci设计的成功在于满足人们审美与使用需求的同时,将整体设计理念升华到了精神思想的层面,利用尼采美学中的神话元素,使一个小小的挎包成为购买者精神的寄托与归宿,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创作构思时,必须赋予设计一定的精神内涵与意义,只有通过设计找到人与物之间的同一性,构建起人与产品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才能激发人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鸣。
四、冲突:生命的张力美与颓废艺术的对立
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极致放纵的美感体验,而这种美感所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则是音乐。音乐所营造出的旋律、节奏和节拍律动正是强劲生命力的最佳体现,音乐是以酒神精神为唯一内涵的、纯粹的艺术形式。也因此,尼采将艺术和审美在现实世界中的表达寄托于当时的作曲家瓦格纳(Wagner)的音乐,他希望瓦格纳能通过富有生命力的音乐诠释悲剧对于人生的意义。
(一)对颓废艺术的批判
尼采热切地期望瓦格纳可以用音乐完美诠释酒神艺术,因为瓦格纳的音乐中蕴含着对生命力的肯定与赞扬,这与尼采所构建出的酒神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这个时期,基督教宣扬上帝是道德的制高点,人类的生命必须匍匐于上帝之下。这正是与生命力相对立的、尼采所反对的虚无主义,这样蔑视生命、弱化生命意义的观念使尼采高喊“上帝已死”,以此来倡导人们必须独立于上帝之外,从自己本身的存在中寻找人生的意义。然而此后不久,尼采便发觉瓦格纳开始向浪漫主义发展,走上了基督教式的虚无主义道路,他的一切音乐剧作都开始变得媚俗和颓废。二人因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不同,从此分道扬镳。自此开始,尼采所构建的美学主旨有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生命。只要是歌颂生命、克服虚无的,都是尼采所认为的艺术体现的最高形式:“一切美的艺术都是生命的自我肯定和颂扬”[2]。这也恰恰是后来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发展中一条被运用非常广泛的理念,设计始终在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力量的坚韧和可贵。生命因对抗悲剧的世界而有了意义,正是因为有了人性与生命的张力才有了艺术的生机与不朽。
(二)非理性驱使下的解构主义服装设计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的时代,机械化、批量生产能够给人类带来可观的物质和财富。[3]工厂变成了社会上一批人主要的工作场所,他们的工作方式就是流水线般的线性作业与生产。人们因此开始变得机械化、颓废、丧失生命力。此时,以尼采为代表的强调个人生命力与个人价值创造的非理性思想便悄然而生,尤其是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遭到质疑时,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揭竿而起,反对理性和现代主义的号角开始吹响[4]。人们无心关注虚无的神学,人人都在追求对现世财富的把握与个人价值的体现,而年轻群体表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则是衣着上的反叛、鲜明与激进。解构主义风格的服装设计在此时兴起,尼采的价值重估理论“主动突破和创造、重新评估一切价值、打破世俗的准则、将自我作为个人世界里最高的准则”也因此成为了促使解构主义设计发展的理论依据之一。
解构主义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 a c q u e sDerrida)提出[5],意在表明人们的思想应该脱离传统秩序的控制,将旧的规则打破重组出一个新秩序,在重组过程中,就能创造出新的价值,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解构主义设计能够登上服装设计的大舞台其实是时代与思想发展下的顺势而为,人们渴望打破现有的僵局,开创生存的新局面。在那一时期,服装不再是对人身体的一种束缚,而是对人的精神解放[6],最具代表性的是当时的朋克一族。朋克之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风格充满大胆的想象与特立独行[7],破碎的T恤(如图4)和毛边牛仔裤、具有攻击性的铆钉装饰、金属拉链附加摇滚精神的粗暴结合很好地迎合了那一时期年轻群体的思想渴望与审美追求,在给予墨守成规的传统设计一击重拳的同时,也给解构主义服装设计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尼采美学观的视角看来,解构主义设计代表着对理性的质疑、对传统的抨击和颠覆,其背后的实质其实是一种对常规的否定和追求自由解放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渴望表达自我个性与个人价值的手段与策略。
现代朋克服装设计的发展仍然延续着尼采“重视个体、反对传统,打破规则、重新建构”的理念,而现代社会萌生出的新思潮则为解构主义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相继出现了都市解构主义朋克风(图4)、美式街头时尚朋克风(图5)、哥特混搭朋克风和浪漫主义朋克风等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新兴设计风格,深刻展现了设计自身独有的时代特点推动着设计本身的更新换代,使解构主义服装设计在多个时期的发展下,始终能保持自身活力,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与热爱。
五、尾声:价值重估给予现代设计以新生
1900年,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尼采在威玛去世。尼采的美学思想在那一时期是极其反叛的,然而就是这种反叛造就了传奇的不朽,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直到今天,尼采美学的思想仍然启示并影响着各个领域中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们,促进着现代设计的更新与发展。
(一)设计的生命力在于人尼采对于生命力的肯定贯穿了他的整个美学观,他的整个美学体系就是以生命力的体现为基点进行构筑的。尼采认为的美是强力的、狂野的、张扬的、充满生命力的。那些固守传统、局限于已有规则的人,是没有美和生命力可言的。什么才是生命的力量?颠覆、反叛、敢于对传统说“不”就是力量,重视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自我主宰就是生命力的体现。浮于表面、归于虚无的艺术是颓废的、萎靡的、无生命力的。肯定生命和自我存在的意義而铸造的种种美丽是现代设计创作中的一大主流,这正应验了尼采的审美人生观:生活固然苦难,然而人仍然是追求美的,人诉求美的渴望和欲望不会被削弱,艺术与设计的美之所以能够与痛苦相抗衡,是因为它的永恒上升且轮回不止,艺术与设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因此而展现。
因此,设计作为艺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归根结底是要为人服务的,人理应作为设计的重点与中心。只有在作品中融入与人相关的因素才有可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好的设计永远以其理念和内涵向人们传达着积极的生活态度,指引大众用一种艺术和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始终将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重点,不断汲取和释放新的力量,感受独属于人生命的“张力”。
(二)打破固有的设计壁垒现代社会的发展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大众审美需要的设计作品值得所有设计者们深思。尼采用价值重估告诉我们:规则是需要人来主动打破的,只有人能创造新的规则。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提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8]。诚然,在进行设计构思时,设计师们往往是因为没有摆脱和打破已有的设计规则,从而使新的思路难以出现。现代设计想要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壁垒、突破自我,去创造新的价值,才能在竞争猛烈、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保持自身活力。因此,设计不能、也不应该局限于固有的规则或权威。创新与创意思维越来越成为设计作品中最为灵魂的所在[8,而创新的重点在于勇于打破既定的规则,用创意给自己的设计作品注入专属于时代特征的鲜活生命力,否则就会难以避免地走向虚无,变为纯粹理性和制度化下的“颓废设计”,被淘汰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同时,设计不应被动进行,设计者应该具有主观性和创造力,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主宰,明确目标与定位后,掌握主动权,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或借鉴现有的某一设计规则、思维、概念或定义。只有这样,现代设计才能在各行各业林立、新技术行业的不断兴起中走得更远。
(三)时代与人开创设计的新局面设计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过程,纵观整个西方设计发展的历程,在设计主题方面,过去设计的重点在于“神”——通过外观造型、装饰、色彩等设计手法来着重营造出庄重和神圣的氛围,带给人视觉上和心理上的震撼与崇拜,以此来凸显出神的存在和神对于人们的意义。而在现代社会,设计逐渐转型至以人为中心,开始注重自我在现实中的意义;在设计功能方面,过去的设计往往为一定社会下的政治、经济与宗教等服务,并未过多考虑过对于人的实用性或美观。发展至今,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人在功能使用方面的需求,在外观造型还兼具设计艺术的美感,具有满足人的视觉审美与心理体验的一致性;在设计风格方面,以往的设计大多追求崇高感与庄重感,而现代设计开始追求简洁明了、舒适大气,更加注重人与设计关系的和谐,注重人的体验与感受[10。一定时代下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技术的进步为设计发展的转变提供保障和基础,人们从关注神、关注来世渐渐转为注重人本身、“自我”和现世的存在,设计开始表现人的个性与人的魅力,这种不断发展与更新的过程,从尼采美学观的视角看来,正是艺术与设计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活力与思维深度的过程。因此,在每个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设计者需要凭借不同的人文特点和大众审美观念赋予设计创作独特的时代精神与内涵,使设计在每个时期都能够与时俱进,以新生态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并以此来推动新设计、新理念的产生和蜕变,形成设计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语
尼采美学将艺术与人生紧密相连,使人生问题可以用美学进行解答。这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美学观点给现代设计带来的启示与影响值得我们深思。现代设计需要一个根基作为来源和支撑,这个支撑就是美学。设计可以使美的抽象概念变为现实可能,赋予美具体的形象,人就是在与这些具体形象的互动中发现和认识了美,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致使人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视界开阔的设计师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美商和对美的把握,好的设计将设计者的对美感知的意图具像化,并以此向大众传递着某种信息、信念或情感,来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动和共鸣,这应该就是设计和美学所能带给人类的独特意义。在现代设计不断发展的潮流中,我们需要对尼采的美学思想给予一定的关注与重视,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设计更迭的过程,以不断创造、突破本我、重构价值的态度指引设计活动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