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继服务业发展之后体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在他们1999年合著的《体验经济》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书中, 对体验经济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所谓体验, 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商品 (产品) 为道具, 用以激活消费者内在心理空间的积极主动性, 引起胸臆间的热烈反响, 创造出让消费者难以忘怀的经历的活动, 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動;由此体验也就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 本身代表一种经济产出类型, 经济提供物在从产品、商品、服务、体验的角色转换中不断升值, 从而使体验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 各种体验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于是体验经济就成为一种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 以体验作为主要经济提供物的经济形态。它与服务经济的不同就在于消费者在沉醉于整个情感体验过程并获得满足的同时, 心甘情愿地为如此美妙的心理感受支付一定 (或额外) 的费用。由此可见, 体验经济下,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体验、注重过程中得体验与情感交流,设计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而设计。
体验经济是继服务经济后的新经济形态。当企业有意识地利用服务为舞台、产品为道具来吸引消费者时,体验便产生了。与初级产品的可互换性、物质商品的有形性和服务的无形性相比,体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可回忆性。作为体验营造者,经营体验的企业提供的不只是产品和服务,而是消费者内心产生的丰富的综合体验。每一种体验都源自体验者前期的经验、精神、存在状态等与被营造事件的互动,体验是个体的身体、心智处于一定的刺激状态形成的,所以必然与他人不同。一旦体验营造者工作结束,体验过程就结束了,但体验的价值却可以长期存在于体验者内心。
随着产品体验设计时代的到来,多感官互动的设计思维的介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和情感层面的互动体验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感官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仅能够使体验流程更加顺畅,还能够激活人们大脑中深层次的记忆,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形成一种更具接受度和亲和度的真实体验。
综上所述,各领域对体验的日益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体验作为经济交换单元的需求与价值,体验评估作为管理决策依据的功能性与标准化,体验设计作为非物质价值创造的方法、途径与媒介都有待进一步探索。术业有专攻,体验设计师应进一步加强与各行业的跨领域合作,并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体验设计实践与理论的持续发展。
《设计》编辑部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