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幽默文化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与应用研究通过分析动画与幽默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艺术表现,剖析了艺术作品中幽默的特殊形式和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不同背景下幽默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探讨幽默元素在动画作品中的影响和作用,以期对今后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幽默文化;动画艺术;表现;应用
语言、表情、文化、交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动画被称为跨越国界的世界语言,在西方艺术评论界享有“第九艺术”之称。动画的魅力依附于幽默的表现形式,当今世界动画产业的飞速发展,更是将动画艺术提升至一个空前的高度,展现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迸射出伟大的艺术生命力。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有一个能够深入人心的主角,幽默元素手法會渗透至作品创作的方方面面。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侧重于深入阐述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画作品与幽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幽默元素手法在动画作品创作中的内涵表现和影响作用。
每个人喜欢动画作品的缘由是不同的,动画对于每一位动画迷来说承载了多重含义。在动画迷的内心世界中,动画作品是一种文化或一种精神。一部动画作品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仅仅用黑白的单色图画和直接的语言都能表述出最为打动人心的情节,表达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文学作品生动的篇章相比,则更直白、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每一幅画面都是作者思想的凝聚。
动画作为现代技术与幽默元素相结合的创作,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展现艺术创造力。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对于幽默的理解不同,而具体的表象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幽默元素通过作品的表现手法、角色特征、艺术渲染、背景设置等方面,传达作者的意图,引起观众的愉悦与共鸣。当代社会,动画影视作品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卡通电视节目、银屏宣传、街边广告、衣着饰品等,都有动画的痕迹和影子。世界各国不朽的动画作品,即使制作简单原始、故事简短易懂,也仍被人们经久地传看。
如何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其生命,并利用绘画技法或者数码技术等手段对事物进行再塑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将生活中细心观察的结果和内心的体会相结合,并达到理想的创作效果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何将所要表现的事物特征通过夸张和幽默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不但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高超的创作技法,更需要拥有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动画作品的创作意图较为明确和直观。幽默形式与创作意图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动画作品的精髓和灵魂。幽默元素的提取和探索是一个长期沉积的过程。只有将真情实感与创作进行结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幽默和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为动画作品提供了创作素材,并获得观众的认可。“刻舟求剑”“拔苗助长”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仔细体会便可以领会其中的哲理。在中文特殊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幽默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具有警示作用的教育意义,这样的动画作品才能够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人们正确的行为导向。一部让人刻骨铭心的作品必然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等待着各种平台、各方途径去实现。只有真正去发掘中国人自己的幽默方式,去探寻典型的“中国式”幽默表现形式,形成真正“中国式”的诙谐和幽默,才能在世界的舞台闪烁出耀眼的魅力和光芒。
动画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元素通过幽默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些巧妙的搭配将作品中的元素穿针引线地结合起来,将故事和剧情内容用幽默和喜剧形式进行表现,更容易被观众认可和接受。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仅在于精妙的剧情编排和先进的制作手段,还要将幽默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指引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启发和共鸣。而这恰是幽默的精神和价值所在。动画作品和幽默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前所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必须有一个能够深入人心的主角,角色独立的性格特点、鲜明的个性特征带给观众极大的精神鼓励和行为指引,甚至该动画角色的造型会被人们模仿并应用到生活中。而这样经典的人物造型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作者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导演、编剧通过造型设计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从文字形式转化为图像形式,将作品中的角色、场景等设计出来作为参考样本并付诸于实施,根据样本参考、指导整部作品中的所有场景。
幽默作为艺术作品表现元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成为决定一部作品质量优劣的关键。幽默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也是作品的灵魂。世界上不同的国家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所表现出来不同的幽默方式,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诞生,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都具有世界范围的幽默效应。真正的幽默是无国界、无年龄等级区分的。只有将幽默融入艺术作品的血液之中,才能够成就真正优秀的作品。在动画作品市场和动画产业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对年轻一代动画人而言不再是难题,但如何才能制作出让全球观众满意的幽默喜剧动画作品,才是他们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动画创作者应当结合当前国际动画市场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于经典传世之作的鉴赏,对那些动画强国的原创动画作品进行认真研究,并将每部作品中的优秀细节和经典人物造型进行了记录和学习。动画创作者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幽默形态和幽默元素进行对比分析,在丰富的动画作品资源中寻找幽默要素和表现技法;通过以西方、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动画作品分类,从剧本、原画、角色设定、场景设置、背景音乐配置等方面,列举并分析动画经典之作深入人心的原因。
中国这一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掘的民族精神太多太多。无论是从中药材、陶瓷工艺、丝绸之路还是茶文化,每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先辈的智慧和精神。四大名著、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名山大川……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借鉴,有太多的文化精髓需要我们去传承。中国动画素材的表现形式和幽默元素的选取可以更加自由和全面,例如:皮影、木偶、剪纸、折纸、陶瓷、石膏以及竹片等。作品用这些特殊的手段去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可以达到真人表演或其它艺术形式难以实现的效果。动画作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是因为创作过程可以不受题材、样式、风格等限制。这是动画创作的重要优势,可以像变魔术那样,不断创新、出奇制胜。比起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更加丰富和充分,也更能获得显著的艺术效果,具有长远的艺术生命力。
当今世界无论经济的发展还是科技的快速更新,都对发展中的国产动画产生巨大的压力。美国和日本两大动画强国,凭借他们独有的优势,在技术上和剧情设定上都会胜出一筹。面对诸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我们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好的动画作品需要有好的创作团队,对于艺术作品中幽默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才能赋予动画作品崭新的生命。面对动画市场的压力我们不能一味地效仿和被动地追随。我们要更认真地在丰富充沛的艺术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寻当代文化的特点和精华,真正将幽默元素还原到动画作品的艺术生命中去,为艺术创作提供养分和源源不断的补给。当我们将自己的风俗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完美融合的时候,也许就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用独特的视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幽默立足点。当一种文化精神需要被铭记和传承的时候,也许这个文明之路才刚刚开始。文明之路需要探索的脚步,求知的河流才能够冲刷文化的园田。东方幽默的含蓄与写意有一天也可以呈现在世界观众的银屏上,中国式的东方幽默也必将走向世界舞台。
对于动画学科,我们所要吸取的经验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动画市场正处于初始萌芽阶段,许多创作人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对动画产业进行探索,但是中国动画并没有很好地发展和进步,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要总结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动画的正确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周雯,何威.2008年—2013年中国动画产业与消费调查报告(2008-201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利维.动画设计师职场成长秘诀[M].薛正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韦伯斯特.动画:角色的运动和动作[M].杜晓莹,高忱,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贝曼.准备分镜图:动画编剧与角色设定[M].志应,王鉴,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8.
[5]威廉姆斯.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M].邓晓娥,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林娜,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