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基于头脑中已有的课程知识经验与技能,为了实现课程计划,将课程意识转化成课程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1]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对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深刻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能够把握课程话语权,意味着幼儿园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升。[2-3]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的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等。
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提升是学前教育领域和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京市的7所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入调查,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现状,为当前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提出策略。
本研究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对7所幼儿园共26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李瑞等人编制的教师课程能力问卷[1],采用6点计分法,“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有点不符合”,“4”代表“有点符合”,“5”代表“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越高。修订后的问卷共计36个题项,包含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6个维度,此问卷克隆巴赫系数为0.976,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此问卷CMID/DF值为2.222,RMR值为0.025,RMSEA值为0.063,CFI值为0.939,IFI值为0.840,TLI值为0.932,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本研究采用SPSS 24.0进行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水平的均值为4.163,高于临界值3.5,意味着当前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较强,幼儿园教师课程整体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学者左雯霞等人的研究结果[4]一致。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各因子水平均高于临界值3.5,意味着当前幼儿园教师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均较高,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如表2所示。
表2 幼儿教师课程能力总体特征
以幼儿园教师教龄为自变量,以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在教龄上有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在教龄上的差异
经过事后检验,在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水平上,教龄在10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11—20年、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师课程认知能力水平上,教龄在10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认知能力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11—20年、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水平上,教龄在10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11—20年、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教龄在11—20年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得分显著高于教龄在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上,教龄在10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得分显著低于教龄在11—20年、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
以幼儿园教师职称为自变量,以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在职称上有显著差异,中级职称以下的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整体得分显著低于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如表4所示。
表4 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在职称上的差异
以幼儿园教师学历为自变量,以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以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得分及各因子得分在学历上有显著差异,本科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整体得分显著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如表5所示。
表5 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在学历上的差异
通过对教龄这一变量的分析可以发现,教龄在11年及以上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整体水平以及课程认知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研究能力均明显高于教龄在5年及以下、6—10年的幼儿园教师。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时间越长,课程方面的经验也就越丰富。[5]另一方面,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新手教师容易产生工作焦虑,影响课程能力的发展[6],其课程能力缺乏较为普遍[7];教龄为6—10年的幼儿园教师正处于职业成长的高原期,极易产生工作上的压力,这一时期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峰[8],这不利于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10年教龄则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9],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大约从教第10年开始,课程理念不断成熟,课程实践及研究能力不断发展,课程能力明显提高。教龄在6—10年的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明显高于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教师正处于职业适应期[10],虽接触较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知识,但未能真正在头脑中形成课程意识从而理解课程,但教龄在6—10年的幼儿园教师受过足够的实践训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知识,从而能够正确认知并理解课程。教龄在11—20年的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及课程资源整合能力明显高于教龄在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教龄在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课程形式和内容,而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设计涉及很多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媒体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学策略的更新等,教龄在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难以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能力。
因此,针对不同教龄的幼儿园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课程能力提升策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对于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幼儿园新手教师,幼儿园除了传授其课程理念和知识,还需要采取资深教师带领新教师学习的方式,开展优秀课程观摩活动,并且尽可能为新手教师提供课程实践机会,帮助其真正在实践中认识课程、理解课程。对于教龄在6—10年的幼儿园教师,这一时期其课程能力发展最大的阻碍是教师产生的职业倦怠,教师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需要得到提高,相关部门需要关注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培训,定期对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幼儿园教师绩效联系在一起,有效激发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提高的内在动机。对于教龄在11—20年的幼儿园教师,这一时期正是其课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相关部门需要牢牢把握住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提供支持,满足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知识需求、技术需求等。对于教龄在20年以上的幼儿园教师,需要为其引进新的课程理念和技术,帮助幼儿园教师突破传统、固定的课程内容和形式,更新课程理念,对课程设计进行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实现课程资源整合。
通过对职称这一变量的分析可以发现,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幼儿园教师课程整体能力明显高于中级职称以下的幼儿园教师,这与潘杰的研究结论一致。[11]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认知能力、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均明显高于中级职称以下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在职称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当前幼儿园中级、高级教师职称评定注重对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考核。幼儿园中级教师职称评定将具备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标准之一,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评定将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作为重要标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代名词[12],是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师若想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成功获得中级、高级教师职称,则需具备较高水平的课程能力。而幼儿园初级教师职称的评定仅需满足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幼职毕业及获得相应的普通话证书,极少关注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能力。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认定标准,将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课程设计知识、课程评价知识、课程研究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课程实施经验等纳入教师初级职称的评定指标,促进中级以下职称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有效发展。
通过分析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在学历上的差异可以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明显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这与刘嘉雯的结论一致。[13]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认知能力、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均明显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原因在于当前师范学校对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既注重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践性技能的发展,在师范生具备一定的课程知识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师范生课程能力发展潜质,为师范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发展其课程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后劲。但专科阶段的教育更加强调课程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专科学校的学习,有利于刚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增强职业适应性,却很难让幼儿园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产生后劲。
因此,师范院校需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优化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专科师范生的培养不仅应该注重保育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应该关注专科师范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师范生而言,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背后依托的理论是较为欠缺的,而课程研究更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师范生极少参与的。师范院校需要为学前教育师范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机会,强化课程理论知识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师范生提供课程研究的机会,激发其课程能力发展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