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边开放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

2022-05-24 08:18刘英奎任国萍张文娅
区域经济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跨境

刘英奎 任国萍 张文娅

沿边地区是指中国边境地区与境外陆地接壤的9个省(区),包括广西、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和甘肃。沿边地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沿边地区开放发展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促进沿边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沿边9个省(区)国土面积共594.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以上。2020年,沿边9个省(区)常住人口27442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GDP总量139880 亿元,占全国GDP 的13.77%。沿边地区国土面积巨大,但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展较落后。促进沿边开放发展,有利于培育沿边发展新动能。二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沿边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55 个少数民族在沿边9个省(区)均有分布,2020年少数民族人口共计7093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促进沿边地区开放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意义重大。三是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丰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内涵。沿边地区是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对外开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是有利于稳边固边,维护国家安全。沿边省(区)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14 个国家陆地接壤,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带。促进沿边开放发展,对于强边固防、维护国家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沿边开放的发展现状

本文所探讨的沿边开放内涵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吸引外资、跨境旅游以及对外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等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沿边开放遭遇波折,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跨境旅游大幅下滑,但对外贸易和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建设平稳推进。

1.对外贸易平稳增长,但各省(区)差异较大

第一,外贸占比下降,规模创历史新高。2017—2019 年,沿边地区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总额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由6.30%提高至6.5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沿边地区对外贸易下滑,2020年沿边地区外贸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6.18%;2021 年这一比重进一步降至6.05%(见表1),但贸易总额却创下历史新高,为3662.20亿美元。

表1 2017—2021年中国沿边9个省(区)外贸总额及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第二,各省(区)对外贸易发展悬殊,辽宁、广西对外贸易规模大,云南对外贸易增速快。沿边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各省(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中,辽宁、广西外贸总额已达千亿美元级别,2021 年分别为1194.77 亿美元、917.02 亿美元;而西藏、甘肃外贸总额仅为数亿美元、数十亿美元;云南外贸高速增长,贸易总额实现翻番,从2017 年的234.51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486.59亿美元。

2.双向投资严重下滑,个别省(区)逆势增长

第一,利用外资急剧下滑,部分省(区)逆势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沿边地区利用外资总体大幅下降,从2017 年的9 个省(区)实际利用外资167.31 亿美元、全国占比12.77%下降到2020 年的82.38亿美元、全国占比5.71%(见表2)。但一些省(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逆势增长,其中,2020年广西、甘肃、西藏利用外资同比增长均超过10%(广西增长18.76%、甘肃增长12.5%、西藏增长40%)。吉林、云南同比增长均超5%。

表2 2017—2020年中国沿边9个省(区)实际利用外资及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第二,对外投资规模小,增速下降。2018 年沿边9个省(区)对外投资总额达70.80亿美元,全国占比为5.84%。2020年沿边9个省(区)对外投资总额下降为28.71亿美元,全国占比下降超过一半,仅为2.14%(见表3),其中,新疆、甘肃、黑龙江、西藏同比降幅超六成,新疆下降72.28%,甘肃下降65.08%,黑龙江下降89.59%,西藏下降83.33%。

表3 2017—2020年中国沿边9个省(区)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及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3.入境游人数及旅游收入下降均过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沿边地区跨境旅游发展良好。2019 年,沿边9 个省(区)入境游人次占全国的比重为18.14%,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为16.47%(见表4),其中,云南、广西、辽宁入境游人次分别达739.00 万人次、624.00 万人次、294.00万人次,3 个省(区)合计为1657.00 万人次,占沿边9 个省(区)的比重为70%;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均突破100 万人次大关。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沿边地区的跨境旅游发展,2020 年入境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为4.49%,不足2019 年的一半。

表4 2017—2020年中国沿边9个省(区)出入境旅游及占全国的比重

4.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成就斐然

近年来,沿边地区开放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已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以及沿边开放的重要支撑。其中,设立了9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广西东兴,云南勐腊(磨憨)、瑞丽,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东宁,广西凭祥、百色,新疆塔城;设立了17 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 个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了4个自贸试验区:云南、广西、黑龙江、辽宁;举办了若干场区域性国际展会,如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吉林)、中国—亚欧博览会(新疆)、中国—俄罗斯博览会(黑龙江)、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兰洽会(甘肃)等,但与东部地区的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大型国际展会相比,规模档次、国际化水平都有较大差距。

在沿边开放通道建设方面,一是设立了72个国家级口岸,其中,11个铁路口岸、61个公路口岸;二是完成了5条跨国输油气管线铺设,分别为中缅输油气管道、中哈石油管道、中俄石油管道、中巴国际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三是建成了25个国际机场。

二、中国沿边开放的主要障碍

近年来,中国沿边开放发展逐步提速,但仍存在诸多障碍。

1.沿边开放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第一,中外口岸合作机制尚需健全。中外口岸开放不对等,以中缅边境地区为例,虽然孟定清水河口岸与缅甸清水河口岸列入了《中缅边境管理协定》,允许持边境通行证的双方公民及双边货物通过,但缅甸没有与中国实现对等开放,对持护照、签证出入境管理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中缅双边口岸建设不同步,中国清水河口岸已新建国门联检楼、货运通道等口岸设施,缅甸通道还在进行选址等前期工作,两国基础设施难以联通。

第二,沿边金融对接渠道有待畅通。沿边地区中外金融对接难问题困扰沿边开放发展。以中缅边境地区为例,由于两国中央银行尚未签订合作协议,边贸结算中没有经营人民币和缅币兑换交易的合法机构,导致规范化跨境结算存在障碍。中缅边境地区缺乏金融对接渠道。缅甸国家商业银行不具备国际结算能力,清水河口岸出境到腊戌才有银行机构,个人最多只能携带2万元人民币进出境,造成两国商贸往来结算不畅。对老挝贸易人民币结算配额不足,限制了进出口资金的正常结算。中越边境河口地区的越南企业不愿意使用正规渠道结算货款,货物出口到岸后不会全额清关,而是压低货值报关,这种做法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不正当交易、贸易异常或虚假交易,部分企业为避免麻烦便开立新公司分摊业务流量,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中缅等双边汽车运输协定尚未签署。中缅两国尚未签署双边汽车运输协定,未开通双边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跨境货物运输车辆、人员无法进入对方国家,只能在国门接驳和转乘,给跨境运输带来极大不便。对越贸易运输换车头和倒装费用高、时间长、货损严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企业开展边境贸易遭遇样品、票据等运输、寄送困难,不仅邮寄速度慢,而且可能丢失。

第四,中外贸易限制措施影响边境贸易发展。中国向缅甸出口啤酒、食品、药品、茶叶、农药等产品,需获得缅甸颁发的进口许可证;卷烟、虾丸、肉丸等产品则禁止出口缅甸;土豆、洋葱、大蒜及豆类产品实施限制性进口。中国对缅甸贸易实施进口许可证制度,并在指定监管场地进行,茄果类蔬菜、豆类、部分管制药品等进口需要办理许可证。沿边地区粮食进口配额指标不足。缅甸的玉米和大米、老挝的玉米均未列入中国允许的进口名单,而国内碎米等粮食供应短缺。在中俄边境地区,俄罗斯要求中国企业使用当地运输车辆并借机涨价,严重影响中国企业的货运时效。

第五,跨境劳务流动机制有待完善。为解决招工难、用工荒问题,云南一些企业吸纳了部分缅甸籍劳动力务工,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跨境劳务流动机制,外籍边民参加中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存在困难,对其培训也无法获得中国技能提升专账资金的支持。

2.沿边地区人才短缺和流失问题突出

第一,高层次人才缺乏。一是高端服务业人才缺乏。防城港金融、物流、卫生等领域高层次服务业人才缺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稀缺。二是企业研发人才匮乏。云南生物医药企业技术研发人才缺乏,一线技工文化程度较低,难以适应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三是专业外贸人才不足。沿边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从事报关、跟单等工作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专业翻译人才尤其缺乏。云南企业遭遇越南反倾销被征收惩罚性关税,企业缺乏申诉和抗辩人才。四是农业企业劳动力短缺问题严重,农忙季节企业需要大量短期技工,但年轻工人更愿意去制造业企业工作,农业企业劳动力难以保障。五是口岸查验机构人员编制不足。临沧3 个口岸海关和边检机构人员编制较少。

第二,企业招工难和人才外流问题严重。近年来,各种人才多流向东中部地区的高薪岗位,愿意回沿边地区基层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少,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是偏远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云南相关企业订单较多,但企业难以招聘到专业人才,且新招聘的毕业生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公务员,大量高素质人才进了专业不对口的政府部门,变相造成了人才浪费。同时,沿边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偏弱,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近几年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各地加大“抢人”力度,如甘肃省内副高以上职称医生流失率较高,多被引进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医疗机构。

3.沿边开放营商环境存在短板

第一,边贸政策有待细化和明确。一是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政策落实进度缓慢。新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未及时出台,互市贸易范围、形式、交易主体、交易模式和监管操作细则尚未明确。二是当前边贸政策对沿边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沿边地区产业基础薄弱,企业在沿边开设加工厂的意愿不强,如广西东兴地区仅有约12%的互市进口商品开展了落地加工,大部分互市商品直接运往国内其他省份,这种“通道式”的“过路经济”,对促进沿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有限。三是落地加工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流通缺乏政策支持。国内其他省份对互市贸易政策了解不多,互市商品在进入国内市场后经常被执法部门以走私行为查扣。四是边境经济合作区优惠政策不明确,影响对人才、企业的吸引力;跨境劳工存在管理问题,越南务工人员在华居留时间只有1 个月,停留到期后,要返回越南重新办理出入境证才能再次入境务工。

第二,口岸管理体制和功能尚待完善。口岸管理体制上下不对应。海关和边检属于垂直管理,国家层面口岸办由海关总署管理,省级口岸属于商务系统管理,省级以下口岸办无法协调同级海关和边检事项,甚至出现相关事项三个部门出台三个规定。同时,口岸功能尚不完善。沿边地区海关软硬件系统落后,服务功能不健全,企业通关不便。例如,辽宁丹东地区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能力不强,难以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在物流服务方面,物流企业数量较少,冷链物流等高端物流服务有待提升。此外,检验检测、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缺失,对制造业的支撑促进作用较弱。

第三,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大。沿边地区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尤其是涉外金融服务体系尚待健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认为国外回款存在不确定性,从而收紧了账期抵押放款,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黑龙江沿边地区木材加工类企业抵押物少,外贸企业雇佣员工少,固定资产少,很难获得贷款。云南部分银行要求只有不动产证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企业需要将房产证换为不动产证,但房管局要求解除抵押才能换为不动产证,形成死循环。

4.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沿边地区地处偏远,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远没有东部地区密集,基础设施落后且建设难度较大、成本高,企业运输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竞争力,对沿边开放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第一,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缺口大,运力不足。中缅边境的南伞口岸、孟定清水河口岸狭小,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河港等交通设施条件较差,近年来车流、人流、物流增长迅猛,货场承载能力不足;河口北山货场通道狭窄,也经常出现严重拥堵,这些沿边口岸已不能满足中缅经贸和旅游发展需要。滇越铁路设施陈旧,物流配套不健全,难以满足货物进出口运输的需求。即使在硬件条件较好的丹东港,也仅有至韩国仁川一条可常态化运营的客货运航线,港口支撑东北亚五国物流通道需求的能力较弱,智慧化管理程度不高。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不足。沿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较少且存在平均分配问题,有的地区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中国沿边开放的对策建议

鉴于沿边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经济发展状况,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健全中外合作机制

第一,与周边国家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和货币互换协议。积极与周边国家协调,加快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和货币互换协议,从根本上解决双边银行间跨境资金汇划、结算业务体系不畅问题。允许双边批准的金融机构在沿边地区开设金融分支机构,开展跨境投资和贸易结算,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二,完善跨境劳务、运输、文教、旅游、卫生合作机制。从国家层面加强与缅甸、越南、老挝、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协调,建立健全跨境劳务协作机制,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可将中缅两国跨境劳务签证期延长至1年;推动签订跨境道路运输协定,允许沿边地区客货运输车辆根据批准的线路到达对方国家其他地区,允许私家车在对方国家开放地区自由通行,实现车辆、驾乘人员的牌证互认。推动签署边境旅游谅解备忘录,开通跨国文化体验国际旅游环线、跨境自驾车旅游线路。加强沿边地区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培养跨文化人才;合作开展中外卫生防疫,形成常态联系机制,会商研究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等。

第三,积极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具备条件的沿边地区,尤其是在中缅、中朝、中老、中俄等中外双方均有意愿合作的地区,积极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比如,缅甸有意推动中缅共建木姐—姐告、清水河—清水河、甘拜地—猴桥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应积极回应,加快协商。可率先将南伞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等,将清水河口岸升级为缅甸国际口岸,把孟定清水河口岸定位为跨境旅游通道,并给予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相关政策,两国居民及第三国旅客可持护照通行。在东兴口岸二桥海关监管区域设立互市区,在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并先试行开展保B业务,为边境贸易提供便利。

2.打造高素质沿边开放人才队伍

第一,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沿边地区行政管理、行政服务人员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技能,加强服务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被服务对象的评价与监督作用,强化责任追究,营造良好政务环境。

第二,加快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作用,扩大沿边地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数量和增设新兴专业,加大对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跨境电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企业实训基地,培养、留住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弥补本地专业化人才缺口。

第三,鼓励推广“共享用工”新模式。鼓励企业间通过开展“共享用工”,调剂用工余缺,解决企业间用工富余与紧缺的矛盾,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3.优化沿边营商环境

第一,制定新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新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应明确互市贸易范围、形式、交易主体、交易地点、交易模式、监管方式和国内流通的合法地位等,完善互市贸易检验检疫制度。进一步落实边境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对互市商品实行非禁即入。扩大周边国家商品进口配额,增加周边国家商品进口种类,降低配额分配门槛,支持沿边地区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

第二,理顺口岸管理体制,培育中介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省级以下海关及口岸办合署办公机制,理顺地方海关、口岸办对接不畅问题。对标全国先进口岸通关水平,提高沿边地区海关、口岸工作效率,简化作业流程,优化现场服务,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鼓励具备条件的海关实施到厂查验,节省企业查验掏柜费用。在企业经营困难时期,降低海关对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用料查验比率,降低企业查验损耗。积极培育、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咨询、检验监测、跨国物流等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外贸、外资、跨国旅游等行业协会,加强与国外行业协会间交流合作,健全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培训、政企对话、信息服务等功能,营造良好的中介服务环境。

第三,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降低沿边地区融资和物流成本。在沿边地区实施金融开放试点,允许有关省(区)设立沿边开放银行,降低国外银行设立门槛,鼓励设立民营金融机构,为沿边地区开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沿边地区按照姐告口岸模式,在沿边地区设立人民币便捷提款区,采用“境外关内”方式,企业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将货款以人民币的形式汇入当地银行,外方人员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取款,以便沿边跨国经贸结算。对沿边地区从事跨境运输的车辆,参照广西管理办法,采用临时备案制,提效降费,减轻边贸物流成本。恢复防城港的集装箱直航线,促进钦北防三港均衡发展,降低沿边地区企业物流成本。

第四,促进沿边地区产业集聚。理顺“口岸镇—边境县城—沿边中心城市—经济腹地”的架构关系,推动口岸腹地一体化协同发展,按照“以通道促贸易,以贸易聚产业”的思路,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积极推动口岸和通道一体、贸易和加工联动,加快构建“口岸枢纽+通道+贸易+加工”的泛口岸经济区,加快形成沿边地区产业集群。

4.促进沿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加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委与沿边省(区)的协调沟通,科学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打通两国之间以及国内区域之间、区域内部断头路,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补齐沿边地区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短板。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跨国高速公路、沿边旅游公路,有序推进口岸公路、边民互市贸易点公路建设;规划和建设一批国际铁路通道工程;在沿边地区中心城市机场开通国际航线,在丹东、绥芬河、黑河、凭祥、河口、瑞丽、腾冲、临沧、满洲里、霍尔果斯等沿边节点城市加快“新基建”步伐,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项目落地,提高沿边地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第二,畅通对外开放通道。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畅通沿边地区口岸通道,促进边境贸易、加工贸易发展;加大中老铁路运营力度,加强西部南向通道中外沟通协调,完善中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际合作机制,畅通国内国际交通运输大通道,促进跨国电力、高速公路、铁路互联互通。

第三,完善口岸平台功能。支持边境口岸及通道建设,提升口岸国门、联检楼、查验货场、互市市场、保税仓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口岸仓储、冷链、中转、交易、展示等配套服务功能;增加口岸海关机构和边防检查机构人员编制,增加并合理分配口岸建设经费,更新口岸查验机器设备,提高口岸查验效率。

猜你喜欢
跨境
开辟粤澳跨境发债新路径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外币清算跨境洗钱风险需提防
跨境调查、诉讼及应对之道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业务中各币种的应用场景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聚焦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