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丽娜·艾尔肯 吴碧波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世界各国政治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人口在各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亦表现出空前规模,各阶段下的国际人口流动特点与趋势均有所不同,尤其表现在与地方的不断融入过程中。人口迁移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资本累积和技术投入相比较,在经济增长的决定要素中,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基础作用更加突出,人口迁移能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国家地域空间下进行合理分配。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向本区域,并融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实现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流动人口的地方响应成为当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流动人口的地方响应是流动人口与迁入目的地的社会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是流动人口个体与迁入地居民个体之间、流动人口与迁入地居民不同群体之间、流动人口的文化与迁入地的文化的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其融合过程取决于流动人口的自身禀赋和特征以及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西方学者对流动人口的地方响应研究主要分为“同化论”“区隔融合论”和“多元文化论”。“同化论”认为流动人口融入迁入地需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区隔融合论”认为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导致劳动力流入目的地的融合结果呈现不同模式,并指出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具有较高经济资本的流动人口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当中。“多元文化论”认为不同流动人口应该保留各自的“差异”,并指出迁入地应该有更大的包容性,让流动人口保留各自的特有文化属性、价值观念等,实现社会多元化发展。朱力(2002)从地方适应的视角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指出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社会响应经历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并且三个层面是依次递进的。张继焦(2004)从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的感受、经济状况、生活方式、社会交际等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响应。田明、彭宇(2014)从经济、社会、心理、制度和空间等方面构建了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指标体系。杨菊华(2015)从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考察了人口流动的社会融入。刘渝琳、熊婕、李嘉明(2014)分析了劳动力的异质性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理。王世平、毛海涛、钱学锋(2015)基于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引入劳动力流动成本假设,分析了劳动力流动成本。
总之,西方学者的多项研究对我国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他们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阶段分析得来的,所处时代背景和着眼点不同,与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特定前提并不一致。国内学者从尺度、内容与方法上也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然而从理论扩展和政策提出的角度看,现有文献在分析框架、逻辑展开以及政策含义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跨地域流动和迁移加剧的同时,流动群体也重构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影响着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实现,而现有文献对此关注不够,也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是本文研究的根由所在。
人口流动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是人口流动以及迁入某地、融入某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经济收入能够满足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才能够使流动人口定居下来,融入迁入地的工作、生活以及文化当中。
人口流动是多重因素所导致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推—拉”理论认为,人口流动是推动力和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流动是由城市化、工业化等推动力,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等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城市化、工业化、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是内在原因,而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是外在原因。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推动着、拉动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由东中部向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一方面,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仅需要更多的人来充实城市,也需要更多的人来为城市建设提供动力。城市化推动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工作、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也拉动了城市就业。此外,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动着人口的流动,引导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或国家,通常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对外地人口形成较大的吸引力,拉动人口流动(见图1)。
图1 流动人口地方融入的驱动因素框架
人口流动与地方融入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生态因素等的影响,推动力和拉动力不断变化,融入地方的流动人口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地方融入的逻辑关系
从劳动力流动来看,个体劳动力受现实生活中经济因素的驱使,由经济收入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劳动力富余的区域向经济收入较高、就业机会较多、劳动力稀缺的区域流动,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在经济基础得到初步满足的情况下,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才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才会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才会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当中,由此才会对城市景观、气候、饮食等城市生态系统有着更多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进一步推动人口的经济融入,形成了经济融入→社会融入→生态融入→经济融入的循环系统,推动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同化与融合(见图2)。
图2 人口流动的社会响应分析框架
经济融入层面:用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工作情况和居住情况来反映流动人口与迁入地居民在经济方面的差距。差距越小,则表明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入度越高。具体用流动人口的月收入与房价比、居住状态(租房、自购房还是宿舍)、收入占城镇可支配收入比重、流动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工作的稳定情况(平均每份工作时长、固定工作还是临时工)等指标来衡量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入程度。
社会融入层面:用流动人口与配偶关系、与当地社会交际情况以及对当地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适应度、城市社会保障等反映流动人口与迁入地居民的社会关系、社会保障的差距。差距越小,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度越高。具体用已婚且与配偶在一起、在当地拥有朋友的数量、能用当地语言与当地人熟练地沟通与交流、熟悉当地风俗习惯程度、接受当地文化价值程度、习惯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享受当地“五险一金”等指标衡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
生态融入层面:用流动人口对迁入地气候、饮食、公共活动场所的适应情况,以及对城市景观的满意度来反映流动人口与迁入地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适应情况存在的差距,差距越小,表明流动人口的生态融入越高。具体用对当地气候适应情况、对当地饮食适应情况、对城市景观的满意度、居住区域(市中心、城区、郊区和城中村)、去公共活动场所的次数等指标衡量流动人口的生态融入程度。
(2)地方融入的演化路径
流动人口的地方融入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不同融入阶段的主导力量和作用机制不同,且不同群体、不同区域具有异质性。
流动人口地方响应的关系演化。一是从经济融入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作用的演化。人口流入某地,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经济收入问题,经济基础是人口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只有满足了人的基本生存生活需求,才能够逐步融入城市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中。人具有社会属性,流入某地后,工作、生活都与当地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动人口也成为当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当地社会和生态都会产生影响,形成流动人口的经济与社会、生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二是随着流动人口经济收入的稳定和提高,以及流动人口在迁入地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居住场所,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建立起社交关系网络,且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逐渐与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进行相互融合,最终流动人口完全融入迁入地的城市工作、生活和环境当中(见图3)。
图3 流动人口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融合的关系演化
流动人口地方响应的演化规律与机制。从经济融入社会和生态互动式融入,再到经济、社会和生态叠加式融入,这些都是建立在流动人口的经济基础上。当经济基础难以维持流动人口对迁入地作出社会响应时,流动人口将面临强大的城市生活压力,迫使部分难以对城市社会、城市生态作出社会响应的人口回流。人口流入初期,潜在流动人口对迁入地进行筛选,并通过同乡、亲朋好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获取迁入地的信息、资源。人口流入城市后,首要的事就是寻找工作,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为流动人口的社会响应提供经济基础。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居住一段时间、拥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后,流动人口与迁入地开始有资源转换,流动人口在迁入地的社交网络扩展,与当地居民建立社交关系。随着时间推移,流动人口对迁入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景观逐渐适应,实现社会和生态互动式融入。人口完美融合期,流动人口对迁入地呈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叠加式融入状态,对迁入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流动人口市民化阶段,流动人口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完全迁入地化,习惯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能用当地语言与当地人熟练地沟通与交流,与当地居民相处融洽(见图4)。
图4 人口流动的经济、社会与生态融入的演化及其机制模型
如何留住人才、吸引外来人才成为西部地区城市人口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国家和西部地区出台了系列吸引人才流入西部地区的政策,但是人口流向东部地区的趋势依旧未改变,依旧存在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人才流失严重及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成为人口聚集的中心
1959 年后,因受人口流动的限制以及政治影响,中国人口流动受政治的引导体现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和三线建设运动上。经济发展是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重工业是国家政策目标,东北地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地区,也成为该时期中国人口的重要聚集地。1951年7月16日颁布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居民具有迁徙的自由,并制定了详细的人口迁徙过程中户口变更程序。1955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继续贯彻居民迁徙自由的原则,并对人口开展调查登记,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城乡人口流动没有限制。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实施,人口流动政策由自由迁徙向全面控制转变,农村人口需要相关部门的证明才能够将户口迁入城市,由此也导致了后来的城乡二元结构。1964年8月发布的《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进行严格的控制。
(2)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中西部地区人口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入
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率先发展,经济快速腾飞,在就业、消费、投资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拉动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成为全国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东北地区逐渐衰弱,不再是人口聚集区域,吉林和黑龙江人口外流现象特别明显。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中国自费留学的限制全面放开。1997 年5 月20 日,《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公布,小城镇落户条件放开。2000 年6 月,《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回国创业。2002 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02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2007 年3 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布,加大了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力度。
(3)2012 年至今,人口流动态势由快速增长转变为缓慢增长,步入城乡融合阶段
沿海地区领跑全国经济,依然是人口聚集的区域,但由于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明显,人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的战略下,东部地区开始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依旧领跑中国经济;而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和优势产业,逐步实现了崛起;西部大开发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稍显缓慢;东北地区由于资源环境的局限性和重工业产能落后原因,振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发达地区仍然是人口聚居区,但步伐开始放缓,反观在农民工大规模输出的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湖北、贵州等地,人口数量从负增长回到正增长,常住人口明显增加。2013年及以后相继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等,都提出要推动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2016 年1 月1 日,国务院颁布《居住证暂行条例》。至此,人口流动步入城乡人口融合阶段。
人才是地区和国家发展的根本,西部地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举措等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吸引了其他区域人口融入西部地区的步伐,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1)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西部地区由经济后方转变为经济前沿阵地,不仅使西部大开发战略大放光彩,且重构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吸引外资呈良好势头,且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西部地区进行投资,一批世界500 强企业到西部地区落户。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元化运输方式蓬勃发展,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国际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国际骨干通道网络。二是西部地区的经济转型。吸引了大量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产业和资金转移到西部地区,成为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西部地区积极实现以开放带动经济转型发展,加强了与东盟、中亚、西亚和东欧及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联系,物流成本得到降低,实现了双向互动。三是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加强了装备制造、工程服务、能源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及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四是西部地区内部各区域的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发展规划更加注重协调性,突出共享发展,各省份间积极追求区域经济协作、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协同和资源互补发展。
(2)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解决农民城市户口问题绝非简单地将农民户口更改为城市户口,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流入城市的农民获得与城市当地人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下。在现实生活中,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屏障和隔阂,农村流动人口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归属感降低,难以与城市居民形成有效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未来城镇化中,将有2亿多农民涌入城市,但这些农民是否真正拥有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融入城市生活、让农民摆脱城市生活的“农民”标签和边缘化心理是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趋势依然持续,劳动力优化配置依然是保持西部地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3)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发展良好和产业高端化的地区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聚集,人口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现实规律。在城乡层面上,人口从农村和中小城市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在产业行业层面上,服务业比工业、农业更集聚劳动力和人口。1978年前,人口向东北地区流入;1978年后,人口逐渐流入东南沿海地区。从省级层面看,东部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北京是人口流入最多的省市。伴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人口流动速度整体放缓,人口向一、二线城市集聚的趋势依然明显,三线城市基本保持人口流动平衡,而四线城市人口净流出成为常态。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大力发展江河海运、铁路与水运联运、铁路与航空联运等,带动和刺激了人口流动。尤其是自1999 年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人文教育、民生、生态环境水平等都得到极大提升。
合理的人才流动、配置与融入是实现城乡融合、区域协同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促进地方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和进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
(1)经济效应方面
一是促进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西部具备对外开放优势,矿产资源、中草药资源、军工机械等丰富,将该类资源制成产品出口至其相对稀缺的地区或国家,既发展了西部地区经济,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还拓展了与沿线周边国家的合作范围。二是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凭借独特地理特征及民族特色,依托丰富旅游资源的优势,不仅需要东中部地区的游客,更需要他们的长期定居,带动本地区旅游业发展。三是促进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强国家和地区间合作,带来先进的产业技术、管理理念等,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相应产业间及细化产品间的优胜劣汰。四是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人流与物流、实体与虚拟等资源的西部地区融入,提升劳动力市场的规模、扩大消费市场,优化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的建设,相应的城市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
(2)社会效应方面
一是促进补齐制度建设短板。西部地区受其自然地理条件等的限制,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制度建设方面短板明显。流入人口地方融入促使地方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下更大功夫,吸收和借鉴相关经验教训,补齐制度建设的短板,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二是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快速城镇化冲击下,西部地区民族风俗、原生态村落面貌、地方语言和生产生活的器具等传统文化逐步消失,流动人口的地方融入不仅能增强西部地区文化活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三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平衡。受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城乡和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流入人口地方融入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新动力。
(3)生态效应方面
一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多年来,以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是不健康和不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是人类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如何有效建立生态治理体系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流动人口的地方融入影响地方消费观念、生产行为,有利于西部地区逐步转变成绿色集约型发展方式。二是促进自然环境的改善。相较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均不理想,且长期以来西部地区资源开采遵循粗放型模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断出现,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流入人口地方融入促使地方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进行更多投入,相应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也因此得到相应改善。三是促进文明城市建设。流动人口地方的合理融入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自身的生活质量、家庭幸福,还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但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地方融入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反映出中国区域差距大、西部地区人才市场建设滞后等问题。
(1)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山地、多民族、多文化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的特点。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工资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均要好于西部城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人口流入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城市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预期和就业机会,还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因此,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迁移的意愿较高,特别是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
(2)西部地区人才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
西部地区发展长期以来依赖传统农业生产,且地形复杂、工业发展缓慢、人口构成较复杂和思想保守等原因,导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人才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尚未健全。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经济管理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镇化进程较为缓慢。由此导致西部地区人才引进、人才使用的渠道和方式单一,呈现出外地人才“引不来”、本地人才“留不住”的现象。对人口流动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低技能劳动力无序流动状态急需有效加以引导。
(3)西部地区管理制度创新力度不够
引进的人才“水土不服”,本地人才又“出走他乡”,低技能劳动力、中等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均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招人、用人成本提高。在人才使用上存在较多“论资排辈”现象,抑制了年轻人才创新创业活动,也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才的外流。难以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物质待遇,与东部沿海城市的大型公司的待遇相比,差距巨大。东部沿海城市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工资水平高,劳动力容易找到工作。
(4)西部地区的地方机制不够灵活
地方融入的政策助推力度不强,未能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进行适时调整,仍以传统经济为主,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对外资招商力度较弱,西部地区企业与中国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较少。加强对外大通道建设力度不强,西部城市对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居住环境等方面与东部、中部城市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西部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出。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不突出,难以对接国际化经济,产业链难以迁入国际产业链条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营商生态环境较差,互联互通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口流动伴随着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强烈。新时代,为了提升西部地区人口的融入度,应该加快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全方位推进西部地区人口事业发展,通过营造强烈的归属感留住优秀人才,进一步将西部地区建成沿边开放新高地。
一是重点打造西部地区节点城市成为开放开发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相应省(区、市)的增长极,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利好政策推动下,以这些节点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形成协同发展经济圈,吸引更多生产要素集聚。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城市群、以兰州为核心的兰白西城市群等初具规模,已引致大量的城乡人口流动,吸引了大量人力、资本等生产资源聚集。二是以开放开发倒逼西部地区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等,以创新和开放的理念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应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三是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开放透明的经贸监管制度、投资管理制度以及人才管理制度,扶持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优化营商环境,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推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人口流动自由化。
一是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大国家财政资金的政策倾斜,出台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奖励政策,提高转移支付规模。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西部地区,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西部地区项目,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投融资服务的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上市融资。充分运用PPP 模式、特许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等工程建设。二是加大西部地区交通路网建设,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西部各省(区、市)根据自身优势和定位,加快完善铁路、口岸、高速公路、航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布局,加快跨界桥梁、光缆传输系统、油气管道、输电线路等的建设。
一是加快研究出台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流动管理、人才培养、人才交流等政策文件,鼓励地方出台吸引人才的奖励办法,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上下大功夫。建立人口流动大数据监测和分析服务体系,动态掌握人口流动趋势和人才供需状况。二是提高人口供给率,合理管理人口。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最新生育政策,出台吸引人口流入的政策措施。学习借鉴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人才培养、流动管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的人才建设经验做法。三是吸引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口流入,以及做好人口回流西部地区的工作,为流入人口和回流人口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大力度培养英语及小语种等语言类人才以及财务管理、金融、法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现代物流、土木工程等专业人才。
一是经济融入,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着力培养开放型、复合型人才,以支撑企业走出去。培养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外延性产业,坚持开放型、全链式、集群化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开放水平,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载体和空间。二是社会融入,建立包容性社会。持续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优秀人才快速融入当地社会提供便利渠道。制定出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教育、医疗卫生、居住等社会保障。随时了解优秀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流入做好相关服务,帮助其快速融入当地社会。三是生态融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陆铁水空交通运输网络,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最优的环境来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人才。优化和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充分激发优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