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平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近几年来,中国的广告业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时期,但是在广告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能够看到,高质量的广告设计人才的缺失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广告业质量上的突破。这无疑是对我们的专业教学提出了预警,也引起了我们如何培养出一批做事、做人上都合格的学生而进行思考。一些设计类院校广告专业的培养模式及产学结合模式已经进行了“项目导入”式的改革,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并不高。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项目都是与“本我”无关的东西。学生们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修改创意方案在他们眼里仅是“公司为了商业销售”、“老师为了审美或设计理论”要求修改,他们并不能感受到修改这些实战作品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无法对自己设计的作品真正负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用人单位不满意毕业生的能力,抱怨教学出问题,校企合作并不主动;学生抱怨实际工作模式与理想有差距,遇到的困难也都归于学校教学,做实战项目缺乏责任意识;专业教师抱怨学生不愿意学,自身因长期在教学岗位脱离了设计行业高速发展轨道。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决策部署,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充分融合“三个文化”主题——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创新转化、拓展提升的精神理念为项目核心。依托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和上海博物馆的馆藏品“子仲姜盘”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项目,充分融合双方资源,将学习与工作融合,学做人与学做事统一,把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以及通识知识的学习能力融为一体,实施素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融合培育,互补共创文创设计行业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局面。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自创品牌“SFAA”在教学中创造出积极主动的动能循环方式带动、促进、督促学生与专业的提升与发展。以创造商业品牌“SFAA”导入专业教学为突破口,创新专业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以品牌共建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作业—商品—产品”一体化教学;通过“SFAA”品牌将广告设计与制作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进程进行系统集成;多元化考核体系与评价模式将“专业、企业、市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依托于协同共建的上海博物馆合作平台,引入子仲姜盘文创产品设计项目建设文创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集思广益上海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作品,充分发挥创意设计贯穿于经济社会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强化旅游伴手礼创意设计在城市形象中的引领作用,提高上海城市伴手礼创意设计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在文创产品设计领域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根据创意设计产业的特点打造的创新创业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出了着实有效的创业相关课程。专业与博物馆共建共享项目资源,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精心设计创新创业项目,通过提出一个创意行业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设计思维,激起学生的创意意识;把提问、搜集资料、提出假设等融合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强调设计思维能力、学会全方位思考,设计解决方案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寻求知识”的乐趣及重要性。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探索“企业与行业导师、行业赛事与企业项目、社会行业扶持与高校系部孵化”的广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上海博物馆开展作品孵化、转化和商品化。把我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汇创青春”视觉设计创意作品推向上海旅游文创礼品设计项目,让学生的作品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展示,彰显上海都市年轻设计师的风采,鼓励学生成为设计师创客,创业设立自己的设计品牌。以“专业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分类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分类优选机制,在人才培养体系、选拔机制、平台运行实践上进行创新,探索文创设计行业创新创业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不能只浮在表面研究,需要学生以最终实现掌握创新创业能力并赋予行动才算是真正的突破性研究,固要依托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真正意义上达到融合统一是此项研究的难点。
根据创意产业导向需求,研究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用创新创业项目,检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依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前景特点,配以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产教融合企业及项目,共同优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检验教学质量。
专业具有十八年以上的建设经验,产教映射关系清晰,跨专业、跨学科覆盖文化创意视觉设计全产业链:参与国家多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项目视觉设计,校企协同育人成果丰硕,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拥有熟悉艺科融合、协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双师结构、校行企联合教学的教学团队,建设国家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高职院校示范性“上海博物馆文创传媒实训中心”。
秉承“艺科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将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融合重组,培养“精设计、懂技术、会创新、能协作”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专业之间优势互补、融合共生、高度共享,适应技术变革带来的文化创意设计新业态、新岗位。
面对头部企业合作项目,加强了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贯通联动,大大提升了教师对于项目实施共性问题和重点要点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亦增强了项目转换为教学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如何打通实训课程时间、空间两大维度,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汇编于实训教材中,由一个综合项目汇聚起来;由一个典型的工作案例将岗位的知识点整理贯通,起到承转合关系。
2018年,专业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对接文化创意产业需求,专业设校企合作工作室,逐步取代原来的专业教研室。
学生的成才路径,专业通过学情分析及企业招聘岗位需求来制定和筛选,通过岗位的应用知识技能分析来设定核心课程以及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配以项目案例辅助知识点的全面性、有效性、实用性。同时,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图”,包括3个工作领域、7个工作岗位、21项工作任务、5个迁移岗位、6个发展岗位,为学生提供就业及继续发展的多元路径。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让学生有选择职业发展的空间,从而把学习的责任交还给学生。视觉艺术设计专业群制定了“职业能力进阶图”,以专业面向的工作领域为基准,设计职业能力,其中基本技能21个、进阶技能19个、拓展技能6个、综合运用能力14个。学生可以通过点选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了解三年不同阶段的技能学习情况。配合职业规划图,确定基础能力,依次往上升级,以上岗能力为终极目标,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职业趋向及未来职业发展走向。课程设置将以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重构,逐步改变传统的由学科知识点编写教材的做法,代以工作能力为依据编排授课内容和讲义,新的教材由多门传统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打散重组而成。
专业坚持能力本位,以项目推进为线索,按照工作流程一步一步训练,构建“面向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递进式培养模式”。1级项目为最简单项目,数字越大难度系数越高。每个项目都对应相应的能力要求,可单个训练,亦可组合训练,完成N级项目时,即达到企业用人合格标准。从简单项目到综合项目,从模拟项目到真实项目,面向产业和市场,在完成人才培养的同时,形成商业效益和专业品牌。其基本的操作流程是:项目遴选-签约立项-精神内涵契合点设定-头脑风暴-设计(1级项目、2级项目、3级项目)-执行(1级项目、2级项目、3级项目)-结项归档。
从组织形态上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为准则,通过产学融合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文创品牌是以构建共性技术平台为基础,通过资源凝聚模式创新来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文创品牌融合教学来构建出新的教学组织以及学习途径,深化内涵建设,强调教学成果实物化和市场应用率,使学生不再被传统的“作业”与“上课”所束缚。学生能够在课程和产品设计、宣传与推广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寻求自我专业能力的突破和实现自我作品创作价值。我们着力引导学生在兴趣和专业相结合,在作品和商品转换的过程中不断地领略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帮助他们增强积极进取的自信心,从而真正达到依托品牌以自我实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融合共建文创品牌的产学结合模式正是以此作为突破口,其所形成的三个阶段的课程教学更是基于这一点。同时还考虑到学生直接经验,能够“自发式”地扩大学生的视野。
专业将创建具有协同能力的产学合作新模式作为本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引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意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企业行业及项目工作任务本身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我还缺什么。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清楚学习目的,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创作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为学生开辟出一条有效地自学路径,指导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能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激情满怀中发展能力。
在我们的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敢于怀疑,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特别是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对于创意和唯一性的追求,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并给出一套可行可验证的创意逻辑梳理模板,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创意想法进行升级改进及纠正,正面引导学生勇于求新求异。文创品牌的精神是鼓励学生“求异”的,并加以教师的积极引导,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创建的专业品牌“SFAA”,就是希望可以形成具有本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特色的产学结合模式。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强调对于学生专业上“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为人处事”和“责任心、事业感”等德育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明确“作品”—“产品”—“SFAA”品牌—“推广广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