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视域下学科阅读发展

2022-05-24 13:32:34赵治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双新

赵治宇

摘要:基于合肥市第六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的背景,本文先深入分析了中学图书馆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基本定位与重要职能。而后,本文分别以教师、学生与师生为主体,从推广学科阅读的内容、策略与场景等不同角度入手,多层次地探讨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中学图书馆推广学科阅读的基本路径。本文认为,增设图书馆新课程新教材相关内容并进一步做好藏书的分类与检索工作、配合学生进行阅读思维转化、尝试多维度阅读场景与加强图书馆的活动宣传是现阶段的重要要求。最后,通过对中学图书馆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科阅读适切性的初步探讨,本文进一步证明了中学图书馆推广学科阅读的发展性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新教材 中学图书馆 学科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一步建设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9年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等,同步实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要求。2020年7月全国普通高中开始全面启动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同时教育部公布了“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的政策定位和发展要求。作为其中一所“双新”国家级示范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合肥六中”)积极回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政策要求,为普通高中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供良好的载体与空间。

于此背景下,中学图书馆为中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阅读素材与空间,有利于中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和建立综合知识体系,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中学图书馆配合建设和推广学科阅读对“双新”的实施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双新”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的定位与职能

中学图书馆是中学教育信息文化建设的必要与重要之所——作为学生用来学习的第二课堂,其直接向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充分擴展和有效延伸。2018年教育部修订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将图书馆定位成中学的文献信息中心。中学图书馆即是中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推动中学校园文化融通、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师专业能力进步与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规程》提出,图书馆不仅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彰显了中学图书馆在发展“双新”背景下的重要定位。

同时,教育部在《规程》中还赋予了中学图书馆培养中学生研究性学科阅读能力和广泛阅读兴趣的基本职能。图书馆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研究性学科阅读能力和广泛阅读兴趣是培养重点。这要求中学图书馆尽快建立、健全馆内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并协同、帮助教师在教研教学等活动中,指导学生充分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与实用技能、懂得如何应用获取到的文献信息与内容;同时,中学图书馆需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以此建立起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为配合“双新”政策顺利落实,建设和推广学科阅读也是中学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中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的新格局。这要求中学图书馆与教育教学相关活动相辅相成,不仅要为中学校园提供充分的资源信息、配合全体师生活动成长,还要开放包容,逐步推动形成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甚至高等学校图书馆相互共享馆藏资源的格局。由此,不断推广学科阅读甚至推动全民阅读,助力学习型、书香型社会的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进步。

二、“双新”发展与中学图书馆学科阅读初探

关于建设与推广中学学科阅读的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课程规范原则应兼具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选择性与关联性。与此同时,《语文新课标》对于课程内容也给出了具体、细致的推广学科阅读指导意见。《语文新课标》提出应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培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同时,尝试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并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科学与文化论著等一系列的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因此,作为中学教科研的载体与服务者,中学图书馆需在阅读推广上配合“双新”发展,迎新而上,主动作为。

(一)服务于教师——探索阅读推广内容

在遵循教育部《规程》的前提下,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可以紧贴新教材,联系学科组选配相关图书,为“双新”推进在阅读推广内容的层面上增加速度、拓宽广度。比如,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新教材书柜”“整本书阅读书柜”等专题书柜。同时,在管理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检索辅助工具做好阅读推广,对增设的图书做好分类和编号工作,并且向师生们介绍相应的工具书特点、查找方法和搜集信息的渠道,为阅读推广提供便利。如此可以达到精准服务教科研的目标,为师生的阅读活动高峰做好充足的藏书准备。

以合肥六中图书馆为例,近两年基于“双新”背景,依托学科组,馆内先后独立设置了校本图书专柜、党史廉政专柜,截止到今年3月完成了新书专柜的增设。新书专柜,是针对“双新”背景下各学科阅读需求而增设的。专柜集中了近三千册图书,每一册都是根据学科组建议的书单采买的近三年出版的最新图书,内容涵盖“中图法”五大部类,基本满足了现阶段教师阅读指导的需求。

其中,校本图书专柜专门收列了合肥六中校刊和近年来学校汇编的各学科、各类别教师论文等资料。书柜设立后既为学校、为教师存储了资料,又便于学校全面掌握教科研整体情况,方便教师个体教科研时调阅自身资料,并形成合肥六中图书馆独有的馆藏特点。此外,根据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程需求增设了党史廉政专柜,及时收列近年来出版的党史、党政相关论著,为教师组织“红色”阅读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资源储备。9662AB48-F1CC-4F9C-AD31-4A74CA88EAAC

(二)服务于学生——探索阅读推广策略

在“双新”背景下,转型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图书馆阅读需讲求策略。传统的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单一,基本互动多以老师为主体。一般学生会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阅读并沿用老师的阅读方式,甚至会依从于老师的思维导向与逻辑来完成阅读中本该独立完成的交流与思考环节。中国有着五千年上下的历史,其中名著典籍浩如烟海,经典书目种类繁多。所以,想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将所有经典书目融会贯通,“怎样读甚至比读什么还重要”。

因此,在掌握读书方法比读完繁多内容更重要的今天,中学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策略探索中应以改变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状态为重心。合肥六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组长章茂华曾与合肥六中图书馆人员之间有过一次深度交流。章老师期许的中学图书馆阅读服务是“理科实验室”式的服务,图书馆与学科教师之间需要形成类似理科教师与实验员之间的模式。教师带着课题来,图书馆老师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为师生提供場地、图书等全方位的精准服务。

由此,合肥六中图书馆以“整本书阅读”为抓手,以“人性之光”为阅读主题设计了一个案例:馆内老师首先通过馆藏粗选出近四百种符合“人性之光”相关主题内容的图书,再通过类目和内容的细分,最终选定60种图书供学生阅读。这些书目包括《回忆恩格斯》《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邓小平的旅法留苏岁月》《再读胡适》《笛卡尔的秘密手记》《给教师的建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人生》《红楼梦》《远大前程》等。同时,图书馆不硬性限制中学生的阅读时长,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阅读习惯与需求来馆内选定心仪的读本,然后开启其个人的“整本书阅读”。

通过此案例不难发现,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内,过去“你问我答”的传统阅读任务模式,转换成了如今依托自己的问题链构建有效阅读的新模式。学生被启发并反思,通过梳理整篇文章脉络的阅读策略,学会了迁移并灵活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实现了渐进式的自主掌握,从梳理式阅读,到阐释性阅读,由问题激发阅读,逐渐开始演绎式阅读,尝试评析式阅读,甚至学会移情式阅读等阅读方法。而教师在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之中和最后,只需要辅助学生完成彼此之间选定读本阅读的关联性总结。师生一起提炼出共同的思考路径和方法,通过有效阅读最终帮助学生找出自己专属的阅读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

(三)以师生为主体探索阅读推广场景

联系教师和学生两种不同主体,探索阅读的场景也是“双新”背景下推广学科阅读的重要主题。传统的中学图书馆阅读场景往往以班级为主,图书馆为辅。而这样封闭陈旧的场景与“双新”实施的目标、内容与评价不符合,亟待改进。基于“双新”视域,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由主体单一、主题单一转化为注重互动群体的关联性、互动内容的系统性、互动环节的科学性。由此,阅读推广的场景理应积极迁移以匹配其内容的转变,要转变成更适合师生拓展,更适合学生自主阅读、拓展阅读、思辨性阅读以及表达、交流等综合能力培养的情境。

中学图书馆可以就阅读场景做多维度尝试,改变过去单一的课堂阵地:走进图书馆,师生共享阅读欣赏课的主题阅读;走进校内讲堂,师生就一个主旨静静倾听大师讲座;走进公共领域,师生就一种读本、一个话题分享心得。通过阅读场景的不断拓展,逐渐促成“双新”背景下传统面授式阅读向自主、拓展、思辨、交流等阅读需求的转变,使中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在尝试多维度阅读场景的同时,想要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还需要加强对图书馆的活动宣传,使学生和教师对参与多维度的阅读尝试保持积极性与热情。比如,可以定期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每月在图书馆开展“读书节”,在充分调动师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提高师生对图书馆活动的参与度。除此之外,在图书馆开展知识竞赛或限定主题的演讲比赛等活动也是对图书馆阅读场景的积极宣传。它们都能让师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相互交流、不断探索,在培养中学学生学科阅读的好习惯、充分领会阅读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师生重新审视图书馆,尝试解锁更多阅读场景。

三、聚焦“双新”中学图书馆学科阅读的发展性意义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破除了教材才是唯一课程资源的传统观念,在此基础上它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致力于全面发展中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与培养其学科阅读的能力。随着“双新”在普通高中中的实施,作为校内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图书馆的重要地位愈发彰显,而发展和推广中学图书馆学科阅读也成为中学图书馆工作者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追求与目标。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内容、策略、场景上的不断探索皆是自身的一次次嬗变。

从发展角度来看,通过阅读推广指导学生完成有效阅读,指导学生在自身阅读经验基础上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阅读能力,从而达成提高中学生学科阅读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和发展中学生的人文情怀等重要教育目的。此外,推广学科阅读能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与树立独特个性,同时为学生在未来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生活和引导职业发展做了充分准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的视域下,中学图书馆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与职能。而以教师、学生与师生为主体,加快学科阅读在内容、策略与场景上的转型是中学图书馆配合“双新”政策落实的基本路径与解决现有问题的基本办法。中学图书馆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科阅读适切性的初探,进一步证明中学图书馆推广学科阅读的发展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2]黄康生.试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的价值重塑[J].图书馆界,2011(3):8082.

[3]侯明辉,孙惠.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2018年版《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学习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9(22):2024.

[4]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5/content_5316562.htm.

[5]王鸿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十五年后的新使命及愿景[J].图书馆杂志,2020,39(2):7479,86.

[6]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7]谢园园.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4):102103.

[8]虞巧玲.图书馆应全方位为研究性学习服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345.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丁 蔚9662AB48-F1CC-4F9C-AD31-4A74CA88EAAC

猜你喜欢
中学图书馆双新
锐意实验 培育英才
普通高中:“双新”实施进行时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改核心理念的中学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探讨
中学图书馆网站建设探究
中学图书馆图书“班级化”管理设计与实践
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与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