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茂端:旱塬槐米香

2022-05-24 07:55龙燕
党史文汇 2022年5期
关键词:槐米盐湖区东村

龙燕

又到槐米采收时,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槐米基地清香四溢。盐湖区三路里镇沟东村的乡亲们起早贪黑采槐米,汗水掩不住发自心底的喜悦。

三路里镇地处黄土高原,是被称作“旱塬”的极干旱地带,不具备灌溉条件,却宜于种植槐树。国槐的花蕾——槐米,是用途广泛的中药材。但是,普通槐树品种不佳,生长周期长,素有“槐树开花,等得眼花”的说法,很难指望靠种槐树脱贫。现任沟东村党支部书记的雷茂端经过多年探索,培育出8个槐树优良品种,尤其是他培育的双季槐,栽植第二年就可结米,并且一年两季结米。现在,这种双季槐成为荒山旱塬的特色产业,为乡亲们铺就了宽阔的致富路。

祖辈没听说过的“双季槐”诞生了

雷茂端18岁那年,参加了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举办的果树栽培学习班。5年之后的1980年,他成为乡镇果树技术员。

1981年,他在村里承包100多亩地,满怀信心地栽上苹果、梨和山楂等果树。旱塬就是旱塬,因为缺水,这些果树没能长起来。雷茂端失败了,他自己痛心,乡邻们也纷纷摇头,认为旱塬种树就是异想天开。

然而,雷茂端并没有一蹶不振。他想到了耐干旱、耐贫瘠的槐树。槐米是传统的大宗药材,可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在化工、保健等多个领域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对此,雷茂端不是不知道,而是当初选择种植其他果树,完全是因为普通槐树品种从种植到收获槐米要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既然果树种不成,就只好在改良槐树品种上下功夫。起先,雷茂端的想法是通过改良品种让槐树早结米。后来,受当地野苹果一年开两次花的启发,他想让槐树也能一年收两季。育出这种祖祖辈辈都没听说过的双季槐,是雷茂端下定决心要实现的目标。为筹集考察和研究经费,雷茂端下过煤窑,当过搬运工,经常累得连抬手擦汗的力气都没有。他先后前往陕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等十几个省区,考察了全国各地数万株国槐树。每到一地,他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经过多年考察,他采回了700多种国槐种子和1500多种接穗。

如果说,寻找良种槐树是一件拼体力的苦差事,那么槐树育种可就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苦活了。苦干不是蛮干。雷茂端认真学习育种理论,到科研院所去寻求指导,在试验园里反复进行试验。树木生长需要时间,每一次失败都是对他长时间努力的打击。就这样,经过20余年的艰辛探索,一个独特的旱塬作物新品种——双季槐在雷茂端手中诞生了。

新树种双季槐耐干旱、耐贫瘠,环境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特别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品种的苗木种下两年就有收成,3年丰产,5年盛产,实现了雷茂端最初的梦想,一年两次抽穗,收获两次槐米。新品种能让贫瘠的旱塬每亩收入达五六千元,效益是传统作物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2012年4月,雙季槐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鉴定。当年5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林木良种审定。2013年8月,山西省林业厅在运城市举行全省双季槐发展座谈会,会议高度评价双季槐是山西乃至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认为雷茂端的贡献破解了旱塬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社会难题,意义深远。

他把致富希望送给了全体村民

有了双季槐这个宝,雷茂端一家开始谋划致富蓝图:建立双季槐米基地,一亩地一年能挣5000元,用不了几年工夫就能富起来了。雷茂端一家是沟东村普通农家。山西省运城市全境常年干旱少雨,而沟东村又在运城市盐湖区最北端,三面环山,全村人均农业收入不足千元,3/4的农户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盐湖区有名的贫困村。

就在这时,沟东村村民把雷茂端推上村委会主任的位子,这个位子彻底改变了他原先的打算。

2008年冬,村里组织走访贫困农户。雷茂端看到,沟东村有一多半的家庭交不起电费,又用起了柴油灯。第六组有一户,婆媳二人,只有一套稍微像样的衣服,谁出门谁穿。第五组有一家,男主人患头痛病,没钱去医院治疗,先是几天发作一次,后来一天发作几次。一天,妻子从地里干活回来,突然看见井口放着一双鞋,情知不妙,哭着喊人帮忙,打捞上来人却早已没救了。

入夜,雷茂端走到屋外一块石头上坐下来,脑子里都是白天那一幕幕情景。一个想法慢慢清晰起来:沟东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决不能让父老乡亲一直用柴油灯照明,再也不能让那对婆媳年复一年合穿一套衣服,再也不能让大家连病也看不起!而要实现这些愿望,就要带领全村人一起种槐树、收槐米。他把自家可以挣钱的路子堵上了:他的良种苗木市价每株8元,提供给村民只收每株1元。

让雷茂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想法并没有马上得到大家的响应。有村民背后说:“我们怎么相信他能带大家致富?”也有村民说:“这是村长为了卖树苗,自己致富哩!”雷茂端强忍住一腔心酸,左思右想,做了一件让大家至今难忘的事情。他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为了让更多村民来开会,自掏腰包给到会村民每人发了5元补贴。会上,他对大家宣布:“从今天开始,双季槐苗一分钱都不要,大家想栽多少就送多少!已经收来的成本费也全部退给大家。”同时,他郑重承诺:“大家栽植的双季槐,如果第三年一亩地收入不到800元钱,第五年一亩地收入不到2000元钱,我给大家补足。如果对我的话有怀疑,现在就签订合同。”话音未落,会场响起一片掌声。凭多年来对雷茂端的了解,大家相信他!村民争先恐后地报名栽植双季槐。

2009年春天,沟东村发展双季槐1000多亩。到2011年,又发展到3500多亩。几年来,雷茂端先后无偿为沟东村提供苗木12万株,接穗16万个,价值120多万元。栽下摇钱树,收入大增长。2013年全村人均双季槐单项收入8500元,2015年增加到12000元。村民们陆续盖起新房,买了小车,不少家庭还在城里买下商品房。盐湖区有名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脱贫致富的明星村!

“我为改变旱塬农民的命运而来”

在沟东村的成功实践,让雷茂端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心里想的是更多的荒山旱塬,他要给更多贫困地区的农民送去明媚的阳光。

雷茂端所在的三路里镇共有9个村,都非常贫困。大家看到沟东村的巨变,纷纷希望雷茂端能带他们一起干。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雷茂端一鼓作气,在三路里镇发展双季槐3万余亩,村民收入直线上升,数百户贫困户很快脱贫。双季槐覆蓋下的三路里镇,一举摘掉贫困帽子,稳步走上致富路。

雷茂端从沟东村起步的实践,一直在旱塬区域延伸。为支持经济特别困难的山村发展双季槐,他先后为这些地方无偿赠送苗木60多万株,接穗1000多万个,价值将近1500万元。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推动下,在雷茂端的倾心帮扶下,双季槐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仅在运城市就有200余个旱塬贫困村把双季槐作为主导产业。过去一亩地只有一两百元收入的贫瘠旱地,现在一亩地收入达到三四千元。长期在温饱线下挣扎的贫困农户,现在家庭年收入达到三四万元甚至七八万元。山西省荒山旱塬双季槐种植已发展到50余万亩,年增加产值近15亿元。河北、陕西、甘肃等省的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余万亩,年增加产值30多亿元。雷茂端以多年的创业实践,走出一条旱塬贫困地区奔向富裕生活的创新之路。

他没有满足眼前的成绩。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后,他更是呕心沥血地努力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他成功培育出早、中、晚3个高芦丁米槐新品种,这3个新品种不仅优化了米槐品种结构,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了槐米的销售价格,而且解除了国外槐米对国产槐米造成的威胁,为槐米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他正在筹建运城市“中国高芦丁米槐药源生产基地”。

雷茂端是一个注定要在旱塬经济研发中发挥巨大能量的人。他在致力发展米槐产业的同时,又开发出一个旱塬新产业——锦绣山桃产业。早在2011年,当他看到许多旱塬农民都来栽植米槐时,他就想,无边无际的旱塬,不可能都发展米槐,必须不断开发旱塬经济新树种。说干就干,他立即着手研究。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他成功了。锦绣山桃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药食兼用树种,可以栽植于贫瘠旱地,更可以栽植于荒山野岭。如果说双季槐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锦绣山桃必将成为旱塬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雷茂端正在夜以继日描绘他的开发蓝图。他说:“我就是为改变旱塬农民的命运而来,我要用我的行动让生活在旱塬上的人们深信,旱塬就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转自《脱贫攻坚先锋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先进个人事迹(2016-2020)》]

猜你喜欢
槐米盐湖区东村
采收槐米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盐湖区人大常委会 视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我家秘方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如何种好中药材槐米
GPS在东村隧道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