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艳
(上海市奉贤中学,上海 201499)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中小学生作业负担重、质量差、效能低,课外辅导机构收费高、超前越标超重授课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双减”文件的颁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举措,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作业设计?对于“双减”,我们不能粗暴地将其视为作业数量的减少,它更深层次的内涵其实是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业是连接教学与评价的桥梁,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来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思考的过程中,训练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最终实现从认知到应用的转化.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有效物理作业.有效作业是指有效果和有效率的作业,它的精准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自信,同样也能拓宽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广度;有效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从而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有效作业也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再学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挥作业的最大功效.
其实,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关联度较为紧密,在设计有效作业过程中,多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有效作业提供铺垫,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让学生透过物理的知识去了解生活,从物理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举多得.为此,笔者从5个方面结合源自生活的熟悉情境浅谈有效物理作业的设计方法.
作业的设计应具备较好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欲望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和作业完成的喜悦.
趣味性作业的设计要点:(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2)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3)作业设计尽量源自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此,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才能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自然也会深得生活物理的精髓.
例如,在“动能”章节中,可设计习题: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由于临近海边,因此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利用风车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可减轻火力发电的负荷,如图1.台风“梅花”经过时,风速高达20 m/s,已知每辆风车的截面积S=20 m2,空气的密度为ρ=1.3 kg/m3,则每秒通过截面的风有多少动能?若风车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30%,那么每小时一辆风车能产生多少电能?
图1
案例说明:这些作业情境均源自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这既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再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语,更会激发学生在物理作业方面的兴趣,并能将知识更好地服务和运用于生活.
有效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由学生的基础、兴趣和能力出发进行分层设计.
层次性作业的设计要点:(1)按照难易程度把作业进行分层;(2)分成必做题、选做题;(3)必做题保证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
例如,在“电路”章节中,动态分析教学后可设计以下习题.
(1)如图2,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若各灯变亮后也不超过额定功率,则当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各灯的电流、电压及亮度变化情况如何?
图2
(2)若电压表V1、V2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和ΔU2,比较ΔU1和ΔU2的大小,比较L1和L2的电流变化ΔI1、ΔI2的大小.
(3)在上题中,U1/I2、U2/I2如何变化?
(4)ΔU1/ΔI2如何变化?ΔU2/ΔI2如何变化?
案例说明:上题中,把电路动态分析中第1问电压、电流怎么变?到第2问变多少?到第3问状态量的比值怎么变?到第4问状态量变化量的比值怎么变等,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前3问设置为必做,后一问有难度,设置为选做题.面对不同学力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由易到难的递进式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方向等选做或全做.由此,既能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也能拓展优生的发展空间;既能保证所有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也能促使优生有所拓展,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些要素,让其掌握探究这种科学方法,建立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
探究作业的设计要点:(1)学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2)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处理后,把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留给学生,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完成,最后写出探究报告;(3)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选出优秀的探究作业.
例如,“圆周运动”章节中,布置一道“研究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的习题.
探究一辆自行车各转动部件的传动关系,计算自行车的踏板每转动一周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并通过实验测量该距离.进一步研究在踏脚板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要改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如何设计自行车的牙盘和飞轮?
探究活动要求以3-4人为一个小组,时间周期为2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制定研究方案,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计算公式、需要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比较测量的结果与猜测的差别,进行分析评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撰写和交流研究报告.
案例说明:本设计中,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后猜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再由自己的猜想设计方案,实验研究变速自行车的原理,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把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设计成探究型作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物理科学的乐趣,增强创造的热情.
新课程要求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它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效率.对于习题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有些作业则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合作性作业的设计要点:(1)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组,每小组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层次学生;(2)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成员之间分工可进行轮换.
例如“机械能守恒实验”章节中,可设计一道题:设计一个源自生活的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把班级按成绩等因素分成每4人一组,每组成员编好A、B、C、D,再进行分工:各小组整体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A同学写设计原理,B同学写出实验步骤,C同学负责实验器材及操作,D同学负责课堂评讲时的各项交流,最后,小组集体讨论后修改完善、方案.
案例说明:合作性作业要分工明确,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个学生承担起他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组成员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从而产生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通过完成这样的作业,引导学生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强化团队精神,使学生懂得“合作才能生存,合作才能发展”的道理.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与人合作、交流、共享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有效作业不仅是培养能力的载体,更是育人的重要资源.育人性作业的设计要点:结合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及相应知识的研究过程,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体会科学家的伟大精神品质以及科学研究的曲折与艰辛.
例如,在“万有引力”章节中,可设计这样一系列的作业: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飞船,运载3名航天员驻留太空3个月,收集有关神舟十二的资料,将能与物理知识、原理相关的知识做一整理,列出不明白的问题;收集神舟十二号发射、运行、着陆期间运行轨道的相关报道,尝试着去解释;收集并观看3位航天员3个月的航天生活相关的视频,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老一辈航天人为我国航天事业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体会到科学研究所经历的曲折与艰辛,体验研制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案例说明:在完成这一系列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被空前激发,收集了大量资料,讨论得非常热烈,从中培养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在研究现象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踊跃交流、发言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崇尚科学、热爱学习、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
有效的物理作业设计要注重拓展和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通过对作业的自主完成与反思,实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生成知识过程的艰辛,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就是人类的生命实践过程,实现符号化的知识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与贯通,从而体现其独特的育人性.
总之,有效作业要注重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有效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所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有效作业设计不再成为学生一种学业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