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策略分析

2022-05-23 09:17
关键词:就业率用人单位比例

张 超

(辽宁工业大学 发展规划处,辽宁 锦州 121001)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备受关注。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由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创新就业工作策略。

本文以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对此进行分析阐释。

一、202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1.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及性别结构。我校2020届毕业生共3 280 人,其中男生2 108 人,所占比例64.27%,女生1 172 人,占35.73%,男女生比例为1.8:1。

2.学院及学科结构。我校2020 届毕业生分布在14 个学院、50 个专业及方向,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六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毕业生2 343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1.43%。

3.生源结构。我校2020 届毕业生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以辽宁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65.85%,省外生源所占比例为34.15%。

(二)毕业生就业率

1.总体就业率。我校2020 届毕业生毕业人数为3 280 人,就业人数为2 589 人,就业率达到78.93%,其中省内就业人数为1 500 人,省内就业比例为57.94%。

2.各学院的就业率。在14 个学院中,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到87.67%,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次之,为85.45%。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最高,达到76.44%。

3.各专业的就业率。我校2020 届毕业生分布50 个专业及方向,其中有24 个专业及方向的毕业生就业率在80.00%以上。

(三)就业流向

1.毕业去向。我校2020 届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其占比为40.34%;“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占比为18.99%;“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占比为3.72%;“升学”为13.45%。

2.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区域分布:辽宁省为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主要地区,省内就业比例为57.94%。

3.就业行业分布。从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6.84%)、建筑业(21.2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01%)。

4.就业岗位分布。我校2020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占比为38.96%;其次为“其他人员”,占比为27.51%。

5.就业单位分布。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以“其他企业”为主,占比为67.24%;“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30.06%,如表1所示。

表1 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四)国内升学情况

我校2020 届毕业生中,共有441 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3.45%,较去年提升1.04 个百分点。

本科毕业生升学院校主要为本校、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院校,其中82 人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占考取总数的18.59%,如表2 所示。

表2 2020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重点院校(部分)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质量,进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20 年,学校通过定期走访企业、校友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251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整体评价较高,对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予以充分肯定,总体满意率达到99.20%。

2.对毕业生优势能力评价。根据反馈,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的“沟通能力”(78.88%)、“学习能力”(76.10%)和“抗压能力”(56.97%)为突出优势。

3.对毕业生工作胜任能力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否胜任自己岗位工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此予以了肯定,总体胜任率达到100%。

4.对毕业生需加强能力评价。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三个方面为“工作适应能力”(62.55%)、“实践操作能力”(52.99%)和“专业基本技能知识学习”(52.59%)。

(六)毕业生对就业的评价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学校向2020 届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 127 份。调查表明,校园招聘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绝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具体情况如下:

1.获取岗位信息渠道。调查显示,我校2020届毕业生是以校园招聘会为获取岗位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比36.56%。2020 年受疫情影响,毕业生网络招聘获取岗位信息占比由2019 年的9.73%提升至22.27%。

2.薪酬水平。对我校2020 届毕业生每月税前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月收入区间主要集中在3 000—5 000 元(43.83%),其次为3 000 元以下(25.29%)。

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我校2020 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大多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专业相关度较高(78.09%)。较去年相比,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由15.9%升至21.91%。

4.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我校2020 届毕业生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仅7.01%的毕业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表示不满意。

5.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我校2020 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吻合度约为89.09%,其中12.24%的毕业生表示完全吻合,41.17%的毕业生表示基本吻合。

二、2020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分析

从以上就业基本情况来看,我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整体评价较高。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与自身职业期待相吻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

(一)就业率依然在较高水平,但疫情影响不容忽视

近几年学校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2020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初次就业率仅为78.93%,较上一年下降了15 个百分点,下降较为明显,值得关注。

(二)“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签就业合同形式就业”大幅增加

我校毕业生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近3 年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均在40%以上。2020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显示,2020 届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占比40.34%,“签就业合同形式就业”占比为18.99%,较上一年的7.74%大幅增加了11.25 个百分点。

(三)升学比例呈上升趋势

我校鼓励本科毕业生求学深造,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近3 年,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率均在12%以上,且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我校2020届毕业生国内升学441 人,占比13.45%,比2019年增加了1.04 个百分点。

(四)民营企业就业为主

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以其他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为主,近三年均保持在65%以上,但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下降约5—7 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国有企业就业占比呈逐年提升趋势,2020 届毕业生国有企业就业占比30.06%,较2019年提升7.34 个百分点。

(五)制造业产业流向突出

2020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制造业”连续三年占比均为最高流向,总体上占1/4 或略强。此外,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保持了较高流向,批发和零售业2020 年较上一年降低1.39 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18年0.44 个百分点,显示出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整体上,毕业生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分布,符合我校的专业结构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

(六)辽宁省为就业主要地区,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我校作为辽宁省属高校,为辽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辽宁省内为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主战场。2020 届毕业生省内、省外就业占比显示,省内就业比例为57.94%。随着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毕业生在外省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有所增加,2020 届就业毕业生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达25.69%。

三、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总体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毕业生就业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就业比例偏低

由2020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可知,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比例仅为0.18%。比例较为偏低,有待于提高。

(二)毕业生能力培养有待于加强

在我校毕业生优势能力评价中,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为突出优势,而计算机能力为12.35%,创新能力为44.22%,得分较低,能力较弱。在毕业生需加强的能力素质中,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毕业生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三个方面为“工作适应能力”占62.55%、“实践操作能力”占52.99%和“专业基本技能知识学习”占52.59%,显示出学校教育和人才能力培养还有待加强。

(三)毕业生未就业比例偏高

通过2020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看出,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为21.07%。这一比例偏大,毕业生中存在“就业难”或“有业不就”现象。

(四)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由2020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可知,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09%,这一比例明显偏低,有待于提高。

四、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创新策略

(一)落实毕业生就业主体责任

学校应把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校一把手应亲自挂帅、二级学院一把手要直接负责、专业教师和毕业生辅导员要全员全过程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建立“学校领导包学院、学院领导包专业、教师包学生”的责任体系,逐级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

要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摆在突出位置,形成“学校统筹,学院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全校齐抓共管”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

(二)创新就业工作新模式,搭建“云就业”平台

受2020 年疫情影响,线下所有招聘活动暂停,都转为线上。为此,需要学校搭建毕业生“云就业”平台,打造疫情期间网络招聘模式。学校应充分整合校内外各方资源,加强企业信息库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收集网上招聘信息,建立毕业生微信和QQ 服务群,并通过服务群进行咨询和办理就业相关事务。“云就业”平台可以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有序进行,保证学生就业服务不受疫情影响,最大限度帮助毕业生求职就业。

(三)拓宽招聘信息渠道,开拓就业市场

学校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可以开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产业集群的对接合作,联系用人单位、人社局和招聘机构,及时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通过组织校地网络双选会、行业领域网络双选会、大型综合类视频双选会,举办“云就业高校联盟·行业、地区专场视频双选会”、用人单位宣讲会、招聘会等活动,多种方式拓宽岗位招聘渠道,建立起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

(四)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鼓励基层就业

有些毕业生怕吃苦、爱面子,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对此,学校应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忘初心,胸怀祖国,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为国家的贡献结合起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毕业生就业的眼光不能只朝上,更多的是要向下;不能只关注大城市,也要关注中小城市;不能只应聘事业单位,更多地要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勇于投身基层。学校应重视就业政策的引导,积极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宣传省市发展战略及各地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帮助毕业生基层就业[1]。

(五)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一些毕业生频繁地海投个人简历,匆忙地奔走于各种毕业招聘会,虽然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多,但满足毕业生期望值的却不多,出现“有业不就”现象。对此,学校应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克服“眼高手低”的现象,摆正心态,脚踏实地,降低不切实际的就业高期望值。毕业生应进行恰当的职业分析,合理地确认职业目标,做出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薪酬期望,由此才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六)加强毕业生能力培养

毕业生不仅要有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依托校企联盟和校外就业实习基地[2],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岗前训练、岗前实习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战中”锻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认知,增强就业实力。

(七)提升创业指导,培养创业能力

有的毕业生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创业意识。对此,学校要指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培养自主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3]。学校要结合最新商业理论,开设创业基础、低风险创业等课程,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创业思想挑战赛、创业研讨会等,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更多对接市场的机会,提供创业咨询服务,提高创业技能,实现创业就业。

(八)加强就业课程指导和服务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提升学生复试、求职的信心和成功率。开通职业发展和就业咨询服务。举办职场招聘精英挑战赛、就业主题宣讲会、就业报告会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直接面对企业家的机会,储备就业技能、提升就业信心、实现高质量就业。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高校的就业工作也要不断创新策略。高校要主动对接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摆在突出位置,从模式到措施、从教育到管理,探索途径,多措并举,助推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就业率用人单位比例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