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淑莹,黄素心
(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南宁 53000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点任务。文化产业以创意元素为灵魂、以知识技术和创新理念为核心资源,全面释放创造活力,无疑将成为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而广西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沉淀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如何挖掘优秀民族文化基因,促生经济发展生长点,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学者逐渐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实现路径。罗春秋[1]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途径和对策;李翔等[2]、刘从水[3]提出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乡村经济体系里的新业态,是乡村经济振兴的新路径,是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新动力;周天娇[4]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新也将赋予乡村振兴新的助推力;郭景福等[5]、马建云[6]、吴沁柯[7]则从文旅融合角度论述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当前,关于文化与乡村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经验。故本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京族三岛”、巴马瑶族自治县和旧州村进行案例剖析,探索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以此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随着京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文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京族三岛”依托京族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京族文化的高附加值作用于旅游业,促使京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跨界共生,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形成京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助力模式。
2.1.1 京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形成、发展、保护和传承有力推动了东兴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东兴非物质遗产瑰宝。为促进京族文化的传承,当地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积极申报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已成功申报14项(表1)。
表1 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为推进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政府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在具有示范性的村镇设立京族鱼露、京族服饰制作技艺等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挖掘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大力支持独弦琴、天灯舞、高跷捞虾等培训班,举行民族歌曲表演等提升文化传播力。国家级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筹建的京族人家独弦琴天籁艺术团在世界各地进行京族独弦琴艺术表演;京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樊文英创办京族制衣坊,培养新一代京族服饰制作人,各级领导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服饰、各类大型舞台表演活动中的京族服饰均由樊文英团队负责制作。
政府加大争取财政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3—2015年,群众艺术馆京族歌舞剧《过桥风吹》获得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东兴市五彩旋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京族独琴艺术传承及开发项目获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40万元。
2.1.2 山心村、巫头村和万尾村“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
1)巫头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巫头村通过建设京族海洋特色小镇,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在东兴市京岛海洋渔业示范区的带动辐射下,将京族海洋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行业,形成滨海旅游特色产业,并发展浅海捕捞、海水养殖等特色产业,带动全村村民脱贫致富。2017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并逐渐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巫头村还利用京族特色的海洋捕鱼方式和村寨的海域区位优势,持续建设打造以“京族故里,国内渔村”为主题的京族海洋特色小镇,形成京族海洋文化旅游体验小镇。在特色节庆日期间,通过唱跳京族民歌舞蹈、弹奏独弦琴乐器等表演形式,以及捕捞龙虾、抓海螺、钓鱿鱼等京族特色捕捞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村民通过改造自家房屋设立民宿客栈,使游客居住时沉浸感受京族文化生活风俗。巫头村还将提升乡村环境与京族文化传承相结合,打造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基地,计划在村内设立游客服务中心、荷塘景观、南国雪原等项目,对巫头村广场、戏台、篮球场、京族哈亭等场所进行改造,挖掘海洋文化和妈祖文化、完成村寨门、京族风情长廊的建设。
2)万尾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万尾村依托京族文化遗产,利用海洋资源开发金滩旅游项目,打造休闲度假乡村,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将文化遗产转变成带动村民致富的物质财富。每到京族哈节、旅游节、开海节、文化交流节以及春节,金滩景区都会举行百人独弦琴、天灯舞、高跷捕鱼等高规格表演,并邀请国家级京族独弦琴传承人苏春发带领的京族人家独弦天籁艺术团出席晚会表演。万尾村从一个京族渔村逐渐迈向小城镇化。京族文化娱乐项目也蓬勃发展,现已拥有群众文化艺术团2个,文化广场4个,国门大舞台1个,京族博物馆1个,京族歌圩1个。
3)山心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壮大关键在于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山心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鱼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该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大力发展特色鱼露产业,以期将京族鱼露打造成京族文化特色调味品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山心村的京族鱼露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尚文,带领当地村民以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进行鱼露的制作,由他出品的京族鱼露在东兴市获得畅销,供不应求。
2.1.3 “京族三岛”的经验与启示
1)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经过文化遗产项目开发之后,其资源价值将会得到提升。深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将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可以推动城乡融合,吸引城市资本和人才向乡村流入。
2)开发特色文化民族小镇。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依托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文化资源具备的浓厚文化内涵,通过体验民族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民间信仰、民歌舞蹈和民族服饰等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不仅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提升游客观景的认同感。
3)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京族三岛”通过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在世界各地提供京族歌舞乐器表演和民族服装的制作服务。只有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创造民族文化精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打响该地区的文化资源,并通过与旅游产业合作的发展模式,带动乡村经济振兴。
巴马瑶族自治县通过发掘生态自然资源和长寿人群生活理念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依托旅游景区的开发、健康医疗服务的开拓、健康饮用水和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塑造,推动了巴马县的经济增长,形成长寿文化与多业态产业融合发展的助力模式。
2.2.1 巴马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现状长寿文化生态产业对巴马经济形成了强劲有力的推动。2017—2018年,巴马瑶族自治县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1.1%和15.7%,增速在广西29个同类县和33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排名第一。2019年巴马瑶族自治县实现整体脱贫,并逐渐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支持下,巴马瑶族自治县发挥康养生态的资源禀赋,与在健康医药、生命科技等方面具有突出成绩的深圳市达成合作,成立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定位打造集健康食品(长寿食品和饮用水)、健康服务(医养、体育和会展)、健康技术(生物科技和特色医药)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系,逐渐打造成康养文化城。
2.2.2 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文化+多业态”的发展模式巴马瑶族自治县规划依托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作为辐射源,积极实施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会议会展等产业项目,辐射带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打造集旅游生态康养、膳食养生、文化理念养生、高端医疗和中医医养、中医学校临床科研、会议论坛等于一体的多业态康养产业基地。
巴马瑶族自治县作为“世界长寿之乡”,以长寿康养文化为灵魂,充分利用长寿康养理念,通过大量招商引资,不断加强绿色长寿食品生产研发和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开发。根据百岁老人日常饮水饮食习惯,推出绿色养生食品,打造寿乡品牌“巴马香猪”,研制长寿保健品,形成巴马长寿矿泉饮用水加工、山茶油种植、巴马香猪养殖、绿色食品种植等产业连片开发。
目前,巴马瑶族自治县共开发约20个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仁寿山庄是乡村旅游景区,集巴马长寿养生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养生度假区,在景区里游客可以品尝到长寿老人的饮水、饮食;百魔洞景区内是负氧离子高度集聚区和巴马“营养水”采集区;长寿村是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乡村,在村内游客可以了解到长寿老人的生活理念、民族风俗和饮食习惯。当地居民以解说员、导游、工作人员等职业进入旅游景区工作,或通过自家大院设立康养院和养老院,销售当地种植的绿色特色产品等形式实现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2.2.3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经验与启示
1)发掘生态自然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巴马瑶族自治县依托生态自然资源和长寿老人生活方式,挖掘长寿康养文化理念,带动了一系列其他产业的崛起,形成多元化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巴马瑶族自治县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和食品行业中,融入康养文化元素,以文化内涵来提升绿色农业的品质和附加产业价值,实现经济发展。
2)招商引资,形成连片开发。巴马瑶族自治县以长寿康养理念为依托进行招商引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文化与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长寿文化与旅游业、食品业、种养业、医疗行业等融合发展模式,有效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旅游、食品产业连片开发。
3)加强东西部跨区域合作,设立合作特别试验区。广西虽然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还存在文化企业规模化水平较低、实力骨干文化企业较少等问题,导致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率和利用率不高。各地区应抓住机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策支持下,依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争取与东部地区合作,学习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理念,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2.3.1 旧州村的文化产业助力模式靖西市旧州村以历史悠久的绣球文化符号和精湛的刺绣技艺为依托,在政府主导和村民积极参与下,以“协会+企业+家庭”的包买商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提供绣球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了绣球文化工艺制作基地化道路,形成绣球基地化生产的助力模式,实现以绣球产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2008年旧州村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绣球文化产业已成为旧州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旧州村从事绣球技艺制作的人数约占全村近半数人口,年生产的绣球数量达50多万个,销售收入达千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及东南亚等地。
1)经营模式。当地绣球制作是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小规模,绣球生产地点较为零散,因此当地组织成立了绣球协会。旧州绣球协会起到连接企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负责维护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关系,农户按照企业和协会的要求生产绣球传统工艺品,靖西市壮锦厂负责将成品集中对外销售,旧州村的绣球文化产业形成了“协会+企业+家庭”的包买商生产经营模式。
2)销售方式。旧州村绣球的销售方式分为三大类。一是直接与国内外商户建立销售网络关系。当前的绣球订单主要来源于外商企业的订购、国内各省区及有关单位的定制、国内各地旅游景点的订购、本市及周边的旅游公司以及文化用品的商店订购。二是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产品的形式推动绣球传统工艺品的销售。民众开设实体店铺销售绣球,政府全力打造“绣球一条街”,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购买旅游纪念品,拓宽绣球产业规模。三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时代农村电商进行线上销售。当地政府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举办公益直播活动,助推优质传统工艺品;农户开设网上店铺,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并利用淘宝、抖音、微博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
3)宣传方式。旧州村绣球文化产品的宣传模式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工艺品展示。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参加非遗展示和传统民族工艺品展示,包括中国非遗博览会、新加坡春节传统民族工艺品展示、韩国丽水世博会非遗展示等。二是旅游体验式。游客通过学习单线刺绣技艺、堆绣技艺以及壮族织锦刺绣技艺体验绣球的制作过程,通过参加抛绣球体育项目等活动感受绣球文化和壮锦文化。
4)培训方式。一是壮大绣球技艺传承人。不断开展绣球刺绣技艺和濒危技艺堆绣培训班。二是产品创新培育。开设工艺美术课,提升艺术工艺品质;织锦艺人传授刺绣技巧,不断改进刺绣工艺和技术,研发绣球工艺创新产品;通过注册商标,提升当地人的品牌意识,尝试将传统绣球工艺品打造成文化品牌。
2.3.2 旧州村的经验与启示
1)合理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旧州村通过沿边的开放优势,合理的产业运作模式,多样的销售渠道,产品创新的培训,绣球文化的研究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充分盘活已有文化资源,整合和发掘各种资源,将多种资源归并在一个文化主题之下统筹发展,不断推动绣球文化产业的升级,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2)政府大力扶持,营造非遗传承环境。地方政府大力扶持旧州村绣球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在政策上支持,在资金上倾斜,实施文化旅游联创工程。旧州村立足乡村本位的文化资源,扎实产业化运作,营造良好的非遗传承环境,促升国家级绣球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乡村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广西文化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振兴的三种典型模式分别为文旅融合助力模式、多业态发展助力模式和基地化生产助力模式。根据广西典型案例发现,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图1)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文化产业通过文化的高附加值作用于一二三产业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文化产业通过知识和教育作用于人的思维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图1 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基于文化生产力理论,文化产业通过制造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直接作用于乡村经济增长。文化产业通过文化生产力实现对乡村文化元素的利用和再创造,将文化因子转变成以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生产与专业化销售;或将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表演、竞赛、影视和互动游戏等,提供以劳务形式呈现的文化服务。
如乡村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其目的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进入消费环节,最终打造成商业品牌。“非遗+工艺制作”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成立特色鲜明的非遗工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务对接,其目的也是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创建文化产业品牌。
由于文化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能向其他商品提供附加值,这一特征使文化元素跨界作用于一二三产业,间接实现乡村经济增长。任何产品都具有物质价值和符号价值,而文化产业正是通过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要,创造符号价值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文化产业以文化符号为衔接,推进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跨界作用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加工业。
当文化的附加值作用于农业、工业或旅游业时,其产品和服务被赋予新的内涵,资源价值得到提升。如民族文化衍生产品、创意农产品、养生绿色产品的种植、休闲主题农庄、特色文化小镇、农耕文化体验服务等发展均是文化高附加值的体现。
基于文化资本论,通过教育来规范价值观念及增强知识技能,影响与经济生产活动和财富积累有关的行为。文化产业可以通过文化知识与教育作用于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间接驱动乡村经济的振兴。李忠斌[8]认为经济活动的平衡增长需要依靠文化作用于人的思维和行为等方式上,达到规范人的经济行为的目的,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有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主体是人,人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9]。通过文化教育,能激发村民的主体性,提升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和认识,能激发村民的创造性,提高村民自身创造活力、增强群众文化“造血功能”;通过培养思想观念,能激发村民的主动性,提升村民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进而释放乡村经济振兴的内生动力。
广西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典型成功模式及具体实现路径(表2)可以总结如下。
表2 广西文化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振兴模式及路径
1)京族三岛“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助力模式的实现路径是通过文化的高附加值作用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促使京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跨界共生,实现乡村经济发展。
2)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文化+”的多业态发展助力模式的实现路径是通过文化的高附加值作用于一二三产业,以长寿文化符号为衔接,促使文化产业与农业、饮用水加工业、康养医疗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3)旧州村“绣球文化+基地化”的基地化生产助力模式的实现路径是通过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化,提供更丰富的绣球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乡村经济发展。
其他乡镇应结合自身文化的特色性和差异性、地区竞争优势和实施的可行性,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路径,保证传导路径的畅通性,以达到文化产业助力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乡村振兴。
通过对“京族三岛”、巴马瑶族自治县和旧州村进行案例剖析,探索出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种实现路径: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高附加值和知识教育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挖掘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相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怀、民族气质的载体,凝聚着智慧与创造力。非遗元素是目前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新亮点。非遗模式是以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依托,设立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务对接,促进就业增收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班,将非遗传承与文创开发相融合,开发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传统工艺产品、民族服饰、民族刺绣等,实现优秀文化资源向创意文化产品转化融入市场,通过创意整合、技术整合形成地方文化产业品牌。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环境,拓宽销售渠道,搭建传统工艺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二是发挥“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呈现出体验式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势头,文化为旅游增添附加值,旅游助推文化的传播。随着户外旅游向室内体验旅游发展,需要在城市和乡村开发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如在城市建立文化体验中心,在乡村设立文化主题公园。文旅体验室内化是未来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业态,城市文化体验中心需要挖掘当地文化,用故事突出文化,同时结合高科技手段,呈现动态体验。主题公园可以设置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康养文化等主题,可以通过体验特色民族节日活动、水果采摘、美食品尝、农家乐、民宿客栈等形式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