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是根据最新课改指导思想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编写。每篇课文后面,除了“读一读”“朗读课文”等基本的教学要求以外,还有一些具有一定思考的习题。这些习题联系学生生活,有较强的语言实践性。用好这些题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活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發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后作业往往因教师的认知能力、重视程度不同而变得起伏不定,要么机械性的大量识记练习,要么反复地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本知识,但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如何根据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让课后习题与学生生活和课程联系,针对语文统编教材,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与家校生活相联系
学龄的孩子,其生活的主要范围是家庭和学校。玩耍、游戏、学习、劳动等,都在家庭和学校发生,这些生活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最直接,最基础的体验,我们归为家校生活。家校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关注学生自身,增强能力情感认知。
学生认知世界往往从认识自身开始,只有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情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在教材的编排上,一年级上册识字3《口耳目》、识字8《小书包》、课文9《明天要远足》、一年级下册课文2《我多想去看看》……这些课后题从编排上,不难看出,编者遵循了刚入学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自身身体、能力、习惯、愿望、喜好等特点,增强孩子的生活认知。
这类课后练习,起到帮助学生借助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言语表达的作用,同时巧妙的在学生心中映射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比如,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我会把文具摆放整齐、我会自己整理书包。这类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孩子们都会做,但是教师容易忽视。不管是家里的书桌还是学校的课桌、书包,摆放整齐、有序整理,教材都给了标准。如果教师认真落实此项作业,定期反馈学生的情况,孩子就养成了终身受益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又如,一下识字2《姓氏歌》中:介绍自己姓什么。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姓名牌,发发作业本,到讲台上跟同学们说说自己姓氏的含义……一些复姓、笔画多难认的姓氏学生就容易识记。这样的生活识字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积累了字词。
(二)联系家人同伴,积累人际关系语言。
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学生的家人和同伴。学生和家人、同伴的相处模式又是不同的,具体的标准又没有办法和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讲解。教材安排了这些课后题:如,一下课文5《影子》、识字2《姓氏歌》两篇文章学完后,都要求引导孩子学会从观察自己过度到观察他人。再比如:《明天要远足》、《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端午粽》……等多次提到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这类的课后题要求在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初步了解人际关系。在言语交流中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兴趣和欲望,规范表达的语言,提升表达的能力。
又如,在二上课文7《妈妈睡了》三道课后练习,相互链接,步步引导学生关注家人,并用上课文学到的词汇表达。课后可以让孩子们回家画一画爸爸或者妈妈睡觉的样子。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画?以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时感受家人的辛苦劳累。
二、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一般,我们把民俗节日、社会实践活动或常识、社会情境中的其他事务或事情归纳为社会生活。到公园游玩、参加博物馆、旅游;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课外阅读、微信微博;传统活动、各国民族风情……这些都是学习的资源。统编教材精读课文课后题中,均有联系。
(一)参与社会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杜威曾说过:“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通过联系社会生活,使得学生的直接经验和课本承载的间接经验之间能够架起桥梁。课后题与社会联系,能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真实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觉醒。
如,一下课文10《端午粽》课后题让学生说一说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教师就布置让孩子们在周末的时候跟着大人一起去买粽叶、艾草等与端午节有关的材料。让孩子们将荷包缝制起来,问问长辈们这些习俗的由来。通过这篇课文,再让孩子对其他的传统节日引起好奇,借助多媒体,网络搜索有用的信息,了解各民族传统习俗。这样的作业已经跳出了家校空间的束缚,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中,课后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导向性的学习任务,在引导学生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发展,学习的内驱力得以激发。
(二)品悟社会事理,明白处事哲理。
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统编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情节简单有趣,但蕴含的道理颇为深刻,给人很强的启发与教育,课后作业极具教育意义,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结合起来,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同时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如,二下课文19《大象的耳朵》课后题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特点对比,接纳自身特点,认识自身优势。以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生活事例先来夸一夸身边同学的优点,明白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的道理,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又如二下课文12《寓言二则》: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现实生活中,亡羊补牢的人有很多,揠苗助长的现象也不鲜见,这两则寓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布置学生看看新闻、报纸,了解民生。把找到的事例班里交流交流,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做法属于“亡羊补牢”、哪些属于“揠苗助长”。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再适当补充一些典型事例。以事例代替说理,让学生通过与社会事例相联系,对寓言所隐含的道理领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6207AFE3-8D1F-45A4-8CED-373102630A5D
三、与自然生活相联系
城市里的孩子由于缺乏户外、山野农田的生活,几乎与大自然割裂。以至于教材中许多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遥远。建立与自然的联系,学生们打开周身感官去觀察、体验,更加细腻的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这样的联系自然生活的课后题,提高了语文的实效性。
(一)留心自然现象变化,提升观察能力
统编教材中有许多与自然现象有关的文章,与之相关的课后题也要求联系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思考。如,一上,课文4《四季》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大肚子的雪人,课文选取了典型的事物突出了这个季节的特点。课后习题就是让学生用上这个季节独有的事物用课文的语式表达出来,体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城市的孩子总是家庭、学校、补习班三点一线的生活,看似简单的作业,孩子如果没有到,所完成的作业也缺失创造性。周末的时候,教师有目的地安排孩子们去公园、田野等户外场所与大自然充分接触。正值秋季,树叶、水果、麦苗……各有各的形态。孩子摘一摘、捡一捡、尝一尝……回到家后画一画。这样的作业提升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引导孩子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又如二上课文19《雾在哪里》课后练习要求说说,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课文24《风娃娃》课后题要求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二下,课文《雷雨》课后题要求说说你见过什么样情景的雨?二年级开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孩子独自上学放学,当孩子独自与大自然接触的时候,身体各种观察器官也被激活了。所观察到的现象变化,就会成为他们作业中很好的素材。
(二)接触动植物的生长,提高实践能力
和自然现象不同,只要你留心观察,一下子就能获得各种不同的生命体验。动物植物是活的生命体,它们更富有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走进它们,自己动手种一种,养一养,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提高综合实践观察能力。
如,二上课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水泥砌成的房子里,周边仅有的绿色也被作为景观,只能看不能摸。这样的作业,大多数老师只能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者询问长辈解决。如果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让孩子们从大蒜、风信子、凤仙花、土豆……这些植物入手,自己种一种,给泥土松土施肥,给植物浇水抓虫……孩子们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后,仿照课文说一说,这种言语操作就会顺理成章了。
到野外,在暗夜森林里,听鸟儿孤鸣,看漫山遍野拎着灯笼的萤火虫,水中鱼虾蟹是否熟睡了……通过一次次的细致观察,丰富学生的自然生活体验,很多感受,没有亲身经历,仍是无法获得的。
链接生活,让语文练习生活化,是让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为学生打下“终身发展的底子”。
(责任编辑:邓羽婷)6207AFE3-8D1F-45A4-8CED-373102630A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