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种鸭发生鸭瘟的诊断及防治

2022-05-23 08:45:57赵辉郭照成步帆韩雪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治诊断

赵辉 郭照成 步帆 韩雪峰

摘要: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021年4月一群268日龄种鸭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荧光PCR检测,诊断为鸭瘟。及时采取隔离、淘汰、鸭瘟疫苗紧急免疫接种,病情得到控制,结合该地区鸭瘟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鸭瘟疫情必须多方面措施综合防控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鸭群健康,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种鸭;鸭瘟;诊断;防治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泪、头颈部肿大、腹泻为特征,因头颈部肿大而被俗称为“大头瘟”。随着我国鸭瘟疫苗的大面积应用,我国鸭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水禽养殖大省仍时有发生,可能与养殖管理水平低下、养殖密度大、养殖环境差、免疫程序不合理、鸭群有免疫抑制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等综合原因导致鸭瘟疫情每年均有点状散发或局部流行的情况发生。现将江苏一例种鸭发生鸭瘟的诊治情况说明如下。

1 发病情况

2021年4月13日,笔者接到一养殖公司技术场长电话,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应邀到养殖场诊治一群产蛋期的发病种鸭。该场发病前存栏15,800羽、268日龄,产蛋率90%左右。鸭群整体精神状态尚可、个别鸭子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大群采食量无明显异常、个别鸭子饮食欲废绝,发病舍内可见青绿色或青灰色稀粪;种鸭群出现零星死亡,日死亡10羽左右,从4月8日出现异常死亡到笔者4月14日下午到达养殖场,6d累计死亡近60多羽;鸭群产蛋率下降至82%左右。

2 临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达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见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黏膜外翻,黏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3 剖检变化

解剖室剖检8羽病死种鸭,剖检变化整理如下:

1)全身皮肤出血,头颈部浮肿较为严重,切开时皮下有胶冻样浸润或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

2)口、鼻孔有黄褐色液体流出。眼睑常被黏液黏合,眼结膜充血或出血。

3)口腔和食道黏膜表面有淡黄色、灰黄色或草黄色纵行排列呈条纹状的伪膜覆盖,易剥离。剥离后可见有出血或溃疡斑痕。

4)胸膜有泡沫样渗出物,腹腔黏膜有黄色胶样浸润。严重的可见有结痂性病变,呈米粒大或黄豆大的圆形隆起,中心略凹陷。不易剥离。

5)腺胃、肌胃、脾、胰出血坏死。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有时在坏死灶的中心有出血点。有时在坏死灶周围有出血环包围。胆囊肿大,充满黏稠的墨绿色胆汁。心外膜和心内膜上有出血斑点,心腔里充满凝固不良的暗红色血液。

6)整个肠道黏膜呈红色充血或出血,其中以小肠,直肠较为严重。肠集合淋巴滤泡肿大或坏死,肠内容物多为褐色或灰绿色。小肠淋巴集合点处充血、出血,形成4个环状出血带,有红色和卵黄色斑块,胸腺充血肿大。

7)泄殖腔黏膜病变同食道黏膜,也具有出血或充血水肿的病变。

8)肛門松弛,可见泄殖腔黏膜有黄白色痂块状物覆盖,或绿色角质化痂块,质地偏硬,不易剥离。

9)母鸭卵巢出血充血,卵黄囊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4 诊断

4.1 初步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和特征性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鸭瘟。为进一步确诊,无菌采集5份病死鸭肝脏脾脏和肾脏进行实验室检查。

4.2 实验室检查

1)细菌分离培养:将5份病死鸭的肝脏和脾脏,分别无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h,未见细菌生长。

2)PCR检测:采集5份病死鸭肝脏、脾脏和肾脏送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监测中心对黄病毒(DFV)、安卡拉病毒(腺病毒/FADV)、鸭瘟病毒(DP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图1):鸭瘟病毒(DPV)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黄病毒(DFV)、安卡拉病毒(腺病毒/FAD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通过临床诊断并结合实验室RT-PCR检测结果为鸭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该种鸭场发病病原为鸭瘟,无细菌和其它检测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5 防控措施及建议

1)隔离、淘汰发病鸭群,病死鸭要无害化处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类应激反应。专人负责发病舍日常管理,不要乱窜鸭舍和与他人密切接触,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

2)做好场地、器具消毒,晚间带鸭消毒。特别是发病淘汰鸭舍场地及周围更要加强消毒。厂区道路、生活区地面用白灰铺撒覆盖。1%~3%次氯酸钙溶液可用于饲料槽、饮水槽及其它非金属用具的消毒。使用0.1%的碘溶液进行鸭舍内带鸭喷雾消毒。

3)该场水源污染严重,洗澡和饮用共用一个水池,换水间隔时间太长(1~2个月)。建议5~7d换一次池水,如果人手不够,无法换水,建议可以每3~5d在夜间用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使水池二氧化氯浓度为0.35mg/L。

4)剖检发现个别鸭子有霉菌性感染。对饲料存放环境和保存时间要控制好,每天饲料少添勤添,每天定时清理料槽底部粉料,防止槽底部饲料霉变。必要时,可用制霉菌素拌料。尽量保持活动场地干燥、卫生。

5)清理的鸭粪等废弃物应及时处理,粪沟每天使用石灰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严密观察鸭群状态,病、残、死鸭及时淘汰处理,有异常及时分析及解决。

7)健康鸭群投喂多维等抗应激药物,投喂抗病毒、增免中药。建议:芪板青颗粒混饲,每1t饲料添加1kg,连用5~7d或混饮,每1,000L水中添加800g,连用5~7d;四黄止痢颗粒混饲,每1t饲料添加600克,连用3~5d或混饮,每1,000L水中添加400g,连用3~5d。每1t饲料添加1kg电解多维,连用7~10d,每1t饲料添加500g浓缩鱼肝油,连用7~10d,改善鸭群虚弱体质,增强抗病力,提升采食量。

8)有必要时可投喂抗生素或抗菌中药,预防细菌继发或原发感染。

9)全场紧急普免鸭瘟活疫苗。按每羽约10羽份剂量紧急接种鸭瘟弱毒疫苗。先从健康鸭舍开始免疫,最后免疫发病鸭舍。免疫时一定要勤换针头,越勤越好,避免交叉感染。免疫操作要轻柔,尽量减少人为导致的物理应激。

10)定期监测各类疫苗测抗体水平,指导是否加免。

11)本场空场后,一定要全面进行冲刷、消毒,达到减少或杀灭病原目的,为下批种鸭提供良好的基础生存环境。

12)坚决不从鸭瘟疫区购进鸭雏,进青年鸭前一定要了解之前疫苗的免疫情况(免疫了什么疫苗,免了几次,免疫剂量等)。

13)做任何疫苗免疫前注意观察鸭群的健康状况,如果处在亚健康状态必须禁止免疫。

14)如果本地区就处在鸭瘟的高发区(疫区),一定做好消毒等生物安全工作管理,严密观察鸭群状态,投喂增强鸭群体质的药物和维生素等。

15)建议重新规划场区布局,设置净道和污道。场内各功能区要严格区分。污水、粪便处理能力要提高。

16)建立科学的鸭瘟免疫程序:

笔者建议鸭瘟流行高发地区使用该程序(表1),非流行高发地区可将免疫剂量酌减。通过产前3次免疫,可以大大提高产蛋期鸭群抗体水平和维持时间。

免疫过程中,作为养殖技术人员或养殖场主一定要监督好免疫接种的各个环节,从疫苗的采购、运输、保存到免疫前的疫苗准备、器具准备、针具消毒及人员免疫分工等环节管理要面面俱到。保证好的疫苗能够正确、有效的接种到健康的鸭群,免疫前后投喂增免抗应激药物,必将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该种鸭群经紧急免疫和辅助用药6d后,鸭群不再出现死亡,8d后鸭群食欲、粪便逐渐恢复,产蛋率缓慢回升,4周后鸭群产蛋恢复到87%左右。

6 发病原因分析

1)经了解,养殖户鸭群饲养区域周边不久前发生过多起鸭瘟,而且死亡率很高,为疫区。由于前几年该地区没有鸭瘟疫情,大家都对其掉以轻心,该地区鸭场鸭瘟免疫率偏低,导致近期鸭瘟高发。

2)该场日常管理较差,料槽底部饲料长期不清理,导致发霉;鸭舍内水池水长期不换,水质恶化;鸭粪清理不及时;死鸭、弱鸭清理不及时;场区道路基本不消毒;场区规划混乱等。这些环节都会导致鸭群应激大、免疫抑制、抵抗力弱、抗体产生水平低且下降快等不良情况。

3)该场周边有多个鸭子养殖场,最近的一个距离不足600m,且共同使用一条公路。该鸭场比其先发生了疑似鸭瘟疫情。

4)免疫程序上,该场种鸭分别在30日龄和175日龄共免疫了2次鸭瘟活疫苗,开产前缺少1次免疫,而且每次免疫剂量不足,可能导致很难产生很高的保护性抗体以抵抗疫区鸭瘟病毒的侵袭。

5)免疫操作:本养殖场为此次免疫队免疫的最后一家,而且天色已晚,免疫人員会存在疲惫,焦急的情况,在免疫操作上导致“偷工减料”,一味追求速度,最终导致免疫效果得不到保证,出现大量漏免、免疫剂量不足的鸭只!这部分鸭瘟易感鸭子会最先发病,带毒排毒成为传染源,最后导致整个鸭场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防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1:16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在当代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8:05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