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雯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必须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但由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大量灌输语文知识,忽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被动式教学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致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下降。本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并结合提问式教学对其进行优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现阶段社会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升教师与学生沟通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目标,利用提问技巧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内涵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进行研究,促使教师掌握多元化的提问技巧并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受应试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近几十年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但是现阶段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该背景下学生很难通过被动式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因为灌输式教育所带来的教学烦闷感、教学枯燥感,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感,不利于小学语文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效果的体现,为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图方便不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甚至会在学习过程中,因长时间枯燥烦闷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降低,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学生在后续学习阶段语文课堂上频繁出现学习精神不集中现象。
()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
由于现阶段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家人溺爱过于严重,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对于一些刚进入小学教学体系的幼儿园学生而言,小学学习体系与幼儿园学习体系存在较大的区别,很多学生认为还可以在课堂上放纵自我,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出现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比如开小差、睡觉、说悄悄话与同学玩闹,这种情况的产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构建,甚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由于智能化设备的高速发展,大多数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再加上平时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内向、不爱说话、不举手发言,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致使学生与教师整体的沟通频率和有效性进一步下降。
(三)教师本身对于提问式教学的理解并不深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效果,曾利用提问式教学进行教育指导,但是教师本身对提问是教学的理解仅仅处于表面阶段,认为在课堂上只需要利用问题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但这种错误的思想显然是无法优化教学内容,还可能引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满,过多的提问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目标产生迷茫思想。
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注重理解提问式教学的内涵,未对教学问题内容进行设计,导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无法引发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关联性思考,致使该教学模式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及独立思考习惯的塑造难以发挥其有效应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技巧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提问
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应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将课堂主导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问式的方式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以及理解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为实现此目标,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相互提问的方式,让小组内学生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并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当中的不足。教师可在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时4:第12节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对该两则寓言的阅读分析以及理解,然后基于课文内容提问:亡羊补牢与揠苗助长的寓言意义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一个道理?然后让学生自身带着这个疑问再次阅读课文,从中发现预言所总结的理论有哪些?不但利于学生提问式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以及揠苗助长不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把握课堂提问问题的关联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一的问题往往不能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要点的理解,学生很可能因为多个学习要点关联性不足导致自身语文知识出现碎片化,致使学生的学习网络和学习及结构难以形成,不利于学生的语文成绩的提升。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重视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利用问题1的解题思路和问题内容,对问题2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点学习的理解,提升其关联性。同時,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
比如,教师在部编版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标题提出相关疑问:金色巴掌水泥道中的金色巴掌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文,等待学生阅读完之后再提出关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金色巴掌来比喻秋天的落叶,以此,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文标题、语文课文内容及写作手法之间的理解和联系,让学生模仿并学习优秀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可结合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明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提问教学设计,应用全新教学思路,从关联性、主导性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提问教学质量,为下一阶段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日军. 巧设问题 启迪智慧——”目标先导”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20(1):1.
[2]朱英.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J].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