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1996-),女,江苏宿迁人,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内部审计。
摘 要:投资市场的良好与否,直接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状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不确定性,激发了基金投资者焦虑等坏情绪,催化了非理性行为,进而影响了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基金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的变化,也滋生助长了一些新型的金融诈骗,骗局不仅层出不穷,手法也花样百出,基金投资者保护缺失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对基金投资者进行保护,基金投资者又该遵循什么样的投资原则,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基金投资者投资心理的影响、主观反映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数据,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金投资者;投资行为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的主观反映
不确定性会引起投资者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而这些坏情绪会对价值判断造成影响,不确定性让投资者更加的重视风险,进而规避风险,这就影响了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确定性的来源主要来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信息不对称,经济活动冻结,而基金投资者对这三方面也有不同层次的主观反映。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
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让大家措手不及,且不说发现需要过程,从发现到认知的过程更是漫长,研究人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去对病毒进行研究,进而进行治疗事宜。因此作为公众的基金投资者们并不能立刻知晓疾病的来源、治疗方法,病死率等答案,面对太多的不确定,基金投资者在等待答案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焦虑等情绪。此外,基金投资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的接受与适应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们心理也是有变化的,这也会对投资行为造成影响。
2.信息不对称
基金投资者作为信息劣势方,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信息的需求会愈加的强烈,为了缓解和避免恐惧,就会大规模的搜寻信息,并囫囵吞枣式的接收。首先,政府为缓解或避免民众恐慌,便有选择,甚至掩盖式的发布信息,但是往往是欲盖弥彰,更会引起猜疑,公众甚至会在脑海中自行补充,经常会出现比事实情况更恶劣的假想。其次,信息的传播已经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新媒体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加快了传播速度,其中也包含了大量失真及负面消息,甚至谣言,往往适得其反,加剧了恐慌和焦虑。
3.经济活动冻结
我国健全且丰满的经济体制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击溃的概率很低,但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极易引发各行业被迫停业的局面,整个消费市场处于休克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现金流的急剧下降,中断。这加剧了基金投资者的紧张和焦虑,不仅消费变得节制,对基金的投资也趋于谨慎。此外,在“超前消费”主导的今天,很多人并没有储蓄的习惯甚至储蓄的能力,因此并没有足够的积蓄来满足停工停业下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做不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负债率高于50%,也就是说居民负债的增速远远大于GDP的增速。面对现金流的冲击,很对人都背负着房贷、信用卡、花呗等还款压力、这更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对积蓄寥寥的投资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我国基金投资现状
根据腾讯理财通联合腾讯财经、中国基金报进行的《基民投资行为大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基金投资者反而比平时更加关注理财投资方面的资讯。受访者中,有68%的人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理财投资相关资讯内容,有27%的人和平时相比无太大变化。
在关注的产品类型上,股票及混合基金是最受关注的。60%的受访者表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重点关注该类产品类型。指数型基金位居第二,但占比仅为15%;保险产品等稳健型产品排在第三,占比为9.88%。
值得一提的是,有59%的基金投资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增加了投资理财的操作次数,有32.26%的人和平时相比无太大变化,减少操作次数的人为8.84%。此外,在最看好的主题基金类型方面,科技类、医疗健康类以及5G类主题基金产品最受国内的基金投资者们看好,依次分别占比为30.67%、27.53%和25.13%。
根据上述数据,不难看出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基金投资者投资欲望更为迫切,且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基金市场,试图通过对基金投资的关注来缓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恐慌,或想抓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契机,获得短期红利。他们重点关注了可以对冲风险,灵活度高的股票及混合基金,也更愿意投资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概念基金以及一些科技基金,且操作更为频繁。因此可以看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给基金投资者内心带来了恐慌等负面情绪,行为趋于规避风险,倾向于获取稳健增值,但也存在追涨杀跌,盲目从众等不理智的投资行为。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基金投资者保护
近年来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的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基金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在此期间基金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去花心思购买基金。另一方面,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愿望强烈,且由于整个基金投资市场情况并不明朗,投资者趋于恐慌焦虑,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契机,宣称“宅在家也能理财”,通过大数据发掘有基金投资意愿的客户,利用网络、微信等向其推荐、指导购买基金,甚至引诱下载虚假交易软件开户投资,诱使基金投资者不断加大投资金额,最终骗取钱财。
1.重视基金投资者教育
教育是保护基金投资者权益的根本。首先,基金投资者要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信息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要选择正规渠道进行基金购买,对于合同签署和风险评估也要给予重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投诉反映,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要提高风险意识,对风险有所警觉,并会规避。要深入了解基金产品的风险,清楚自己的投资期限、风险承受度、预期回报率等问题,这样才能有助于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基金。最后,基金投资者要正确看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眼光放远,避免反应过度,内心焦虑恐慌。
针对上述基金投资者所要学习的内容,证监局和信托投资机构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不法行为的防范集中宣传,尤其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这两类防范意识薄弱的群体进行宣教,不仅是专业知识方面,也要对基金投资者的心理进行疏导,避免其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过度恐慌焦虑。此外,可以开展专业的预约咨询服务和采用智能客服,便于基金投资者进行咨询,自助式解惑,疏散负面情绪。最后,当自身权益侵害时,要有可以投诉解决的渠道,确保基金投资者可以合法保护自身权益。
2.寻求专业机构服务
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基金投资市场的不确定性,专业机构的服务价值就被凸显出来。基金机构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职业素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基金投资可以更为理性的看待和判断。此外,专业的基金机构可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基金进行挑选,相较基金投资者更为理智。因此,基金投资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基金机构,让专业的基金投资人为自己的投资需求量身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降低投资风险。
3.引导投资者理性消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基金投资者的内心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基金投资者面对并不明朗的基金市场开始无从下手,因此变得从众,对一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概念变得敏感并追捧,这样一时可能会赚得快钱,但仍需保持理性投资,避免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不能追涨杀跌,选择基金的时候要多进行比较,不盲目。也要分散风险,“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且尽量长期投资,减少频繁操作,投资那些具有长期价值的基金,而不是那些标榜高收益率的基金,对于那些标榜高收益的基金要慎重考虑,避免损失全部本金。对于那些操纵市场,恶意炒作的行为,执法部门要重拳出击。监管层也要从制度层面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从而降低非理性投资比例。当然,对理性投资也要进行宣传也是有必要的。
4.加强金融机构内控
中国银保监会开出的行政罚单中涉及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在少数,相较于基金投资者,金融机构处于强势方,不实宣传、虚假代理等行为都会侵害到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消费者的信息泄露也侵犯了消费者的信息安全。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不应只流于形式,首先要意识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是应尽的责任。其次,要明确职责,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细化到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追究到个人。最后,要加强监督和制约,对整个金融业务流程进行稽核,保证职权分离,相互制约,对内控制度的执行也要进行考核。并用高科技手段,对侵权违规行为进行遏制。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基金投资原则
1.顺势而为
相较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的全球化和集中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更加凸显的是供应链安全和健康安全,像聚集类的行业,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旅游业这类聚集类行业变得低迷,不仅国际业务出现了熔断,国内业务也开始停滞,人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和出行成本的限制,旅游业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即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消费者也需要一段心理缓冲期,因此也不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报复性消费抱有太大的期望,要对旅游业这类聚集类行业的复苏做清醒判断,谨慎投资。
2.冷静计划
提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会想到“病毒”,“疫苗”等字眼,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主题基金备受追捧,流感、超级真菌等概念逆市大涨,甚至出现涨停。此外,一些基金机构也在暗示基金投资者重点关注医疗器械,病毒相关药品。但是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未来趋势并不明朗,因此过多关注去炒概念并不理智,成熟的基金投资者并不会理会短期的波动,结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往经验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会对短期市场造成冲击,放眼未来,这种冲击会被时间冲淡。
因此,保持冷静,计划持有才是王道。首先,要正确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是基金投资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并不会改变河流的方向或形成惊涛骇浪。其次,要摸清自己的基金期限,对基金的长期持有的接受度,像医疗健康,教育等具长期价值的产业长期来看是会带来超额收益的,如果长期持有对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且有投资能力,可以对其进行投资。再次,基金投资者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市场行情和收入需求进行基金配置。最后,要对自己持有的基金保持负责任的态度,要充分了解所持基金,观察其变动情况。
3.把握投資节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应是影响投资节奏的要素,相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基金投资者更应该把握投资节奏。基金投资市场每天都在跌跌涨涨,收益与风险并存,为了避免资金的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把握投资节奏,要着手于短期、中期、长期。首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一些概念基金在短期内爆火,一路涨停,不少基金投资者赚得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第一笔快钱,但不能被这一时的繁荣蒙蔽眼睛,要保持耐心,不去追捧这一时的波动,盲目追求市场热点。但并不意味着一直放任不管,在中期也要规律的去回顾所投资的基金,注意产品的变更和市场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速了基金投资者的抄底,但是抄底并不是长期的可持续投资方式,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保持长期投资的定力。要记住操作越频繁,错误也就越多,对资产进行配置,减少频繁操作,实现效益最大化。
结语
基金投资的本质其实就是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博弈,基金投资者的情绪在投资行为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引起了基金投资者的焦虑,激发了基金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侵犯基金投资者权益的行为,但只要基金投资者保持正确的投资逻辑和长远的心态,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基金投资者一定可以坦然度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甚至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红利”。
参考文献
[1] 王菊仙.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J].财政监督,2020(21):85-89.
[2] 陈赟,沈艳,王靖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金融市场反应[J].金融研究,2020(06):20-39.
[3] 邓琪,于跃.突发事件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效应[J].统计与管理,2021,36(12):42-50.
[4] 赵宇涵.浅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J].今日财富,2021(08):34-35.
[5] 单晓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