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祥
摘 要: 本文从清人补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清人补正史艺文志(经籍志)书类书目的变迁和《尚书》的学术源流,理清了尚书学学术发展的脉胳,各个时代的书目区别和消长情况,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通过梳理,为读者有效地利用尚书学典籍提供了一份比较全面、可信的书目。
关键字:书类书目;艺文志;分类;《尚书》
引言: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将学术分为“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个“时代思潮”。“汉之经学”主要阐述汉代今古文之学,而《尚书》是今古文之争的核心问题,清代考据学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断定今传《尚书》为伪书。 众所周知,《尚书》流传过程颇为曲折。秦焚书坑儒,导致尚书多毁。秦博士伏生藏在家中传下来的《今文尚书》,使用的是秦汉文字。稍晚,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却是用当时多已失传的籀文即古文写成,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由此开始,影响中国学术史两千余年。永嘉之乱,今古文《尚书》一并失传,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为今传本。现存二十五史中,有艺文志(经籍志)七部,分别是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清代学者陆续对所有缺志的正史进行了增补,补志达到60种以上,还对已有艺文志的正史进行考证,使得二十五史志成为古代学术完整的综合性目录。
一、《清史稿·艺文志》书类类著录特征
《清史稿·艺文志》是二十五史志的最后一部,继承了《明史·艺文志》仅著录一代藏书的做法,仅限于“清儒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序言中有对其体例和收书标准有详细的描述。“艺文旧例,胥列古籍,清代《总目》,既已博载,兹志着录,取则《明史》,断自清代”。体例则基本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结构分类。部分书目来源亦取自《四库全书总目》。《清史稿·艺文志》原稿为章钰,吴士鉴所作,后朱师辙辑录,其余部分来源比较复杂,有序言中提到的《存目》,有清代辑佚之作,又章钰在致缪荃孙信中说,是“诸家通行书账”,信中提到的书目有《佳趣堂书目》、《八千目》、《江南图书馆书目》、《嘉业堂藏书志》和《适园藏书志》等。《清史稿·艺文志》采用四部分类法,经部分为十类,著录2155种,14906卷;史部分为十六类,著录2473种,57995卷;子部分为十四类,著录2371种,26211卷;集部分为五类,著录2634种,38966卷,共著录四部书9633种,138078卷。其中,书类151部,940卷。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皮锡瑞称“两汉经学所以盛者,由其上能尊崇经学、稽古右文故也。国朝稽古右文,超轶前代”。乾嘉实学,崇尚汉儒。求实辨诬,诂训经义,远迈前代。辑佚成书,无殊撰述。这一时期也诞生了学术总结性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清史稿·藝文志》深受其影响。此外《清史稿·艺文志》书类又有一些其他显著的特点。
1.出现大量辑佚之作,置于之后。辑佚之作始于北宋陈景元辑《相鹤经》,南宋王应麟更是辑佚出《尚书》郑氏注,影响很大,《宋史·艺文志》却不见著。到清代时,朴学大盛,在集前代之大成,辑佚学达到最高水平。书类著录乾隆三十八年王际华等奉敕辑“宋胡瑗《洪范口义》二卷,宋毛晃《禹贡指南》四卷,宋程大昌《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山川地理图》一卷……”等13种;马国翰辑“《今文尚书》一卷,《古文尚书》三卷,汉欧阳生《尚书章句》一卷……”等11种;王谟辑“汉伏胜《尚书大传》四卷,汉张霸《百两篇》一卷,汉刘向《五行传》二卷”等3种;袁钧辑“汉郑玄《尚书注》九卷,《尚书五行传注》一卷,《尚书略说注》一卷”等3种,共30种,约占书类总量的五分之一。
2.脱漏严重,且有错误。如前所述《清史稿·艺文志》仅著录清代著作,收录范围有限,来源也有很多问题。首先,《四库全书总目》和《存目》成书于乾隆间,嘉庆及以后不见著。其次,“诸家通行书账”的来源书目并不全面,清代很多著名书目著者并未搜集到。从收书的成果看,仅著录151种,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亦仅著清一代,却著录书类352种,201种,可见脱漏之严重。此外,著《书传补义》一卷,方宗诚撰是书本三卷:其卷一通论大义,卷二通论要义,卷三附论疑义。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史稿·艺文志》误为一卷。
3.疑“书”之作激增。清代是疑“书”运动的高峰,是分辨疑伪古文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多位学者著书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专门辨伪之作,也有涉及疑“书”之作。如朱鹤龄《尚书埤传》十七卷、朱彝尊《古文尚书辨》一卷、胡渭《禹贡锥指》二卷、 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八卷、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八卷等。这些作品约有20种,在书类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清代疑“书”运动的浪潮。
二、清代考据学与尚书学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汉学,又称朴学。其内容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有关当世之务,反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汉学。清初,顾炎武、黄宗羲、朱彝尊、姚际恒、阎若璩等,都提出疑孔安国《古文尚书传》为伪的观点。顾炎武在《日知录》提出,古时有《尧典》无《舜典》,又因《泰誓》有“独夫纣,洪惟作威,乃汝世仇”之语,疑其为魏晋人伪造。黄宗羲为解答阎若璩的疑问,作《授书随笔》,在《尚书古文疏证序》中,区别孔安国所传之真古文与梅赜所献假古文。朱彝尊在《尚书古文辩》对孔安国《古文尚书传》提出三点质疑,姚际恒著《古今伪书考》,又作《尚书通论》,从古书里面找伪孔经文剽窃的证据,指出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排偶和四子或四六成文的毛病。阎若璩集古今考辨伪《古文尚书》之大成的著《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列出128条证据(其中12条有录无书,17条录文全缺),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考证,此书非孔安国所作。
三、清代学者对正史艺文志(经籍志)书类书目增补
《明史·艺文志》开创了艺文志记一代著述之例。仅收明代人的著述,未能补救宋、辽、金、元四朝艺文志之缺,明人著作也遗漏不少。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陆续对缺志的正史进行了增补,且形成一时之兴盛,由辽、金、元三代向前推至五代、两晋、三国、两汉,对缺志的所有正史都进行了修补,对已有的志书亦进行考证、校补工作,完整地叙述了中国古代学术的源流和书籍发展的历史。古典目录学成一时之显学,现存或见于记载的补正史艺文志就多达60种,参与人数达49人,连贯一致,形成了一部反映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和典籍收藏状况的综合性目录。
1.对 《汉书·艺文志》和“后汉书·艺文志”的增补。对《汉书·艺文志》考证拾补共有5家,王仁俊《汉书艺文志考证校补》是针对《汉书艺文志考证》进行校补工作,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和刘光贲《前汉书艺文志注》皆是考证,并未增加新书。故仅有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补书8家8部(附见2家4部)。“后汉书.艺文志”的增补共有5家,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顾怀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姚振宗《后汉艺文志》和曾朴《补后汉艺文志并考》。5家共增补书类29部,剔除重复和《汉书艺文志拾补》中已出现的《漆书古文尚书》,实际26部。
2.对“三国志·艺文志”、 “晋书·艺文志”的增补。补辑“三国志·艺文志”有两家,侯康著对“三国志·艺文志”、“晋书·艺文志”的增补《补三国艺文志》,姚振宗著《三国·艺文志》。姚《志》书类增补7部。三国时期,战争多乱,对典籍破坏很大,增补较少,且王肃有《王肃尚书传》、《王肃尚书驳议》、《王肃尚书答问》3部之多。王肃崇奉贾逵、马融的古文经学,根据马融学说对古文各经进行注解,“王学”逐渐兴盛,与“郑学”对立。对“晋书·艺文志”进行辑补的共五家: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吴士鉴《补晋书艺文志》和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丁、文、秦、吴、黄五家共增补26部,剔除文、秦、吴、黄四家重复者2部,即“李轨《尚书音》”与“《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实际增补24部。
3.对“南北朝·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五代史·艺文志”的增补。为《宋书》补撰艺文志者有王仁俊、聂崇岐两家,王仁俊《补宋书艺文志》属未完之稿,而聂崇岐并非清人,其《补宋书艺文志》书类仅著录《集释尚书》1部,皆不可取。为《南齐书》作补志仅陈述一家,书类增补3部,今皆不存。 补“南北史·艺文志”仅徐崇一家。其中,《南史》补书类6部。各家增补书类仅9部,剔除重复的《尚书要略》,实际增补8部,其中义疏4部。
4.对《辽史》、《宋史》、《西夏史》、《金史》和《元史》的补志。辽、宋、夏、金对“西夏史·艺文志”进行补佚的有王仁俊《西夏艺文志》,书类未增补一部新书。对“辽史·艺文志”进行增補的有三家,缪荃孙《辽艺文志》和黄任恒《补辽史艺文志》书类均未著录。王仁俊《辽史艺文志补正》则增补3部。对《宋史·艺文志》进行补辑的有黄虞稷、卢文韶合著《宋史艺文志补》补书类6家,计8部。专门对“元史·艺文志”进行增补的有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增补58部。又有倪灿撰,卢文弨补《补辽金元艺文志》,其中著录金代著作1部“王若虚《尚书义粹》三卷”元代著作49部,去掉与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重复内容,增补16部。金门诏《补三史艺文志》增补元代著作33部,去掉与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重复内容,实际增补12部。以上三家共增补元代书类86部,剔除重复1部,即《七政疑解》,实际增补85部。
四、结语
清人补志书类搜集的资料丰富,其数量超过了正史艺文志(经籍志),成为古典目录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结合已有正史艺文志(经籍志)的书类书目,完整的叙述了尚书学的学术源流和书类书籍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古典目录学辑佚了大量珍贵资料。清人补志书类有以下几个特点:
1.著者众多,成果辉煌。现存或见于记载的补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多达60种,参与补志人数在49人以上,且历代均有涉及,不仅对缺志的正史进行修补,对已有的志书亦进行考证、增补,如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和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
2.增补数量与时代关系密切。三国、南北朝、五代时期,增补较少,这些时期往往社会动乱频繁,对文化和典籍的破坏很大,政府无法顾及,学者疲于奔命,可提供增补的资料缺乏。东汉、两晋、元代,增补较多。这些时期都是统一时期,社会较为安定,古籍的流传的脉络也较为清晰。从《汉书艺文志拾补》仅增补8部到元一代共增补85部,总的趋势是逐步增加的。
3.书类增补书目与尚书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尚书学每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在增补书目中得到了体现。如曹魏时,“王学”与“郑学”对立,这一时期,补志中王肃著作出现三部之多。又如南北朝时,义疏体形成。这一时期增补的书目中,义疏类就占了一半以上。再如宋元时期,有疑古之风,这一时期,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和补志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大量针对梅赜所献伪孔安国《古文尚书传》的考辩之作。
4.私人著述,有缺陷。补志都是清代学者凭一己之力完成,在信息传播不便的时代,独立搜集大量资料,难度可想而知,因为缺乏合作,补志的学者往往重复收书,或同时针对某一时期进行补志,且著录形式不一,如著者、书名前后不统一,卷数不一,产生不少同书异名异卷的现象,为后人研究带来一定的麻烦。此外补志中也有错误,如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载“《尚书逸篇注》二卷,徐邈”,其书下小注曰“谨按见《新唐志》”,查《新唐书·艺文志》可知著录错误,实为三卷。
参考文献:
[l](清)王鸣盛撰.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1987,1.
[2](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5,5090.
[3] 清史稿,《二十五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4226.
[3] 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