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中国故事

2022-05-22 10:11宗良范若滢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

宗良 范若滢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史诗,是当代中国的壮丽故事。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事、中国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形成的故事、妥善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故事和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故事。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向世界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改革开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难题”。中国市场经济模式摈弃了市场与政府对立的单维思维,是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与西方所谓完全市场经济模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市场与政府关系更高级层次的辩证统一,这是一个开拓性的创新思路。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向世界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讲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故事是更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一)增强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我们的思想产品输出还存在很大不足。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加敏锐、更加充分地把握时代变化赋予的机会和条件,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自身话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这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参与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规则;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如果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过程中缺少“中国声音”,这不仅不利于形成多方利益共赢的全球经贸规则以及争取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还会增加我国企业扩展国际市场的成本,不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把国外企业“引进来”。

(二)主导思想议题、引领价值观念是世界主要大国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全球层面来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显著作用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大多是二战后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较多体现出以欧美大国利益和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有所提升。中国也在顺势而为,一方面,参与和融入现有的制度安排,尊重现行的原则、规范,通过负责任的身体力行,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各方对现有国际制度安排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未来,中国也应在制度谈判进程中携手新兴经济体,通过能力建设、促贸援助、推广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促进全球价值链包容协调发展,致力于提升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

(三)倡导“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价值共识正是立足于全球化时代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客观现实,在努力降低价值观念分歧的基础上达成价值观统一,改变无序、失衡及失范的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际上指明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核心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东西方在理念和价值观方面达成基本共识,而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对立统一问题就是一个涉及东西方思维理念和价值观的重大课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求同存异下的“共同价值”之上,充分尊重各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差异的发展模式,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模式与西方国家既相似也有差异,这也会为世界上相关发展中经济体塑造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与世界分享共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平衡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成功实践与市场经济理论升华

(一)中国的成功实践较好地诠释了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关系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不同流派间的争论一直是围绕“政府要不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一焦点问题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平均保持接近10%的经济增速,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成功实践展示了一个协调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基本逻辑和理念,推动了政府与市场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事实证明,单一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或完全市场经济模式都是不行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践已经走出了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的道路。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将不断深入,中国实践成果也将不断丰富,这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学理论的升华。我们相信一个蕴含中国经济实践经验升华的“理性综合经济学”具有更广阔的适用空间。

每个国家经济成功的经验不同,过去市场经济的成功标准不能进行简单复制。中国经验丰富了市场经济国家的内涵与标准。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当今世界存在多种各具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型市場经济模式等。“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和鲜明特点。事实上,一个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并且是由“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系,就是市场经济模式。美、欧总是抨击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这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美、欧等政府在市场中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只是其经济模式中市场成分占比有所差异而已。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目标。一些领域难以通过市场力量单独完成,必须以政府统筹协调能力进行积极干预。政府进入公共领域进行决策,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基建、科技创新和教育等,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为全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教育和福利等,均是积极干预,可以产生积极效果,有效进行资源配置。欧美国家基建设施普遍老旧,建造周期长。相比之下,中国政府领导下的基建水平高,对经济形成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宏观调控理论是中国对宏观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宏观调控是中国提出的概念,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它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相近,但内涵更为深刻,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也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有机结合,不同阶段有较大差异。早期经济政策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以“摸着石头过河”为主导,即在经济发展中进行理性、务实的尝试,政策效果好则推广,效果不好则进行及时调整,以达到预期效果。后期经济政策的逻辑则是以顶层设计为主导,即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确定一定阶段的未来目标以引导预期,同时配合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机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推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创新既承认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同时也与萨缪尔森综合考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逻辑一致,但在升级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健全了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机结合的调控体系。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综合兼顾了需求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中国对供给侧和需求侧政策的组合运用,就是很好的说明。

在宏观调控实践中,中国十分重视调控艺术。一是拓展了宏观调控目标,在实践中实质性提出了新的指标体系。二是实行灵活的调控方式。比如实施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逆周期调控和跨周期调控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三是在总体思路上具有全球眼光与战略思维。坚持“发展思维”,把稳中求进作为宏观调控總基调;坚持“底线思维”,保持稳定增长,守住风险底线;坚持“创新思维”,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作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坚持“全球”思维,把实现国内与国际经济协调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中国实践的成功既是宏观调控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一个试验场,是检验其有效性的重要园地。基于中国实践对宏观调控理论的创新,不仅适用于中国,还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可为全球经济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三、讲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的中国故事的策略建议

一个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开放的中国,一个矢志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准确发出中国声音、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认同,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新时代我们必须做好的重大课题。

第一,要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对外传播体系。在深化专业性和战略性对外传播的同时,也需要扩大人文和公众层面的对外传播。加强对外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不同人才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形成最大传播合力。

第二,要建立一套可以为世界人民所认同的经济理论话语体系。要用国际社会能够听得懂、听得进、“能消化”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在与国际话语的交互传导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风格。

第三,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可以从中国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出发,用国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生活”,讲述哪些事情交由市场处理,哪些又由政府发挥作用,最终如何有效地保障民生。

第四,要形成国际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建立顺畅的中国学术全球传播的机制、平台、渠道、网络,实现不同舆论传播引导机制的同向发力。

第五,智库是一国提升研究水平的重要平台,在增强国际话语权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中国要真正成为与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智库大国,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鼓励官方、民间等多种类型的智库共同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六,积极鼓励中国研究机构与国际性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国际论坛,通过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等形式直接影响公众舆论,努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七,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通过专家论坛、课题研究、调研讲学等多种方式邀请国际专家学者到中国进行考察,将自己讲与别人讲结合起来,以多样化方式提升受众的认同程度。

第八,建议选择若干经济学理论研究实力较强的国内名校,设立以政府与市场关系或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院或中心。完善相关经济理论研究的激励机制,提高研究资助的力度,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形成热潮。

第九,建议遴选高层次期刊,开设相应专栏,给予适当支持,汇聚和发表国内外相关领域创新研究重要成果,打造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高地。

基金项目:本文是“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宗良;课题组成员:李建军、瞿亢、范若滢、李义举。

(截稿:2022年3月责编:季哲忱)

作者简介宗良,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

范若滢,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同身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给煤炭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