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程智慧育德的实践探索

2022-05-22 01:14陈军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育德智慧实践

陈军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聚焦课程、智慧育德的内涵就是:直面课程育德现实困扰,从课程与真实生活的联系中、课程与生命的内在逻辑中、课程与社会存在的内在联系中,理清课程本质、通过挖掘课程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素养、实施有效评价,让课程育人回归本源。

关键词:课程  智慧   育德    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时代之魂、未来之魂是我们新时代教师的担当和使命。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我们必须聚焦课程,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课程育人的作用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育德能力为核心,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智慧育德全面深化优化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

一、转变观念,理清课程本质

课程育德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即育什么德?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认知上进一步转变观念,从“聚焦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出发,理清课程育德究竟要育什么德?从生活价值、生命价值、社会价值入手,让课程育德落细、落小、落实。

(一)转变观念,聚焦立德树人。课程育德需要教师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教育改革意识的转变,要为培育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而主动思考和积极创新。课程育德的关键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从学科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树立教学就是立德树人的意识,着力通过目标素养化、教育要素化、结构模型化、学习深度化、活动多元化、方式典型化等学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

(二)理清本质,培育核心素养。素养育人的基础化落实是课程育德的实效性的支撑点。在课堂教学中,一是教师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同时,应把握育人契机,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设具有育德价值的生长点,使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及时指导。二是教师必须把每一门学科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的生命发展、社会价值与价值建立起内在联系,在课堂上对课程进行解构和重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生命的存在感与获得感。我们每一门学科都应去提炼它最独特的核心的育德能力、育德功能,发挥各个学科的统整效应,通过学科典型化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

二、研究教材,挖掘课程内涵

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努力开发各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

(一)优选德育内容。学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科课程育德的重要性,认真研读学科课程育德要求,在备课环节认真专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从学科内容、学科内涵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育德功能,把各门学科的那些关键能力、关键意识、关键品质挖掘出来,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智慧育德。

(二)创新德育活动。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创新设计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一是利用德育载体开展德育活动,如提供图片视频、阅读材料、艺术作品、辅助阅读、网络信息等。二是结合内容设计课堂小活动开展德育活动。三是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后德育实践活动,如尊老敬老活动、今天我当家等。

三、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策略

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创设一些情景,采用一些教学的策略,将德育品质有意识地扩散、迁移、传递给学生,使课程育德在无意中萌芽生长。

(一)创设生活场境。德育的渗透是依附一定的生活情景素材的,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境,要拒绝固本自封、拒绝隔绝社会、拒绝脱离生活、拒绝碎片教学,引导学生从他认知的世界、理解的世界、经验的世界走向我们的学科世界,只有通过不同学科的这种学科认知,最终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

(二)关注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道德实践的过程,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合金”思维是课程育德实效性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把素养育人的基础化落实作为课程育德的支撑点;要把创新、合作、教学民主营造作为课程育德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教师要学会接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体谅、学会等待,要赋予每一个学生以充分道德实践的机会和价值。

(三)营造课堂氛围。融洽的课堂氛围是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一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关注思维过程,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变革,更加重视性格品德的塑造。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中去沉淀、去酝酿、去反思、去追问、去理解。三是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的表现应始终采用鼓励性评价,不失时机进行点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面向全体,产生共鸣。

四、科学评价,提高学生素养

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德育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观点是否恰当,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评价,教师对课堂的德育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及时用语言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能及时修正学生的做法和观点。

二是有效开展激励性评价,在班级建立课堂评价量表,如“快乐成长树”、“前进的小火车”、“成长脚印”等。在每一节课中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一周结束进行周评价,学期结束进行学期评价,并对量化考核靠前的学生进行奖励,不断激励学生规范言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总之,聚焦课程是智慧育德的一条重要路径,德育融于学科课程只有真正像盐溶化到汤里一样,学生才可能在体会“美味"中得到“道德"的滋养。无论是德育管理者、研究者、還是一线教师,只要我们以坚持德育正确方向为根本遵循,以推进智慧育德为核心动力,定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教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2] 《重庆市中小学课程育德指导纲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09

[3] 檀传宝.确保课程育德功能实现的两大命题[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08).11

猜你喜欢
育德智慧实践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