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之道

2022-05-21 08:25吕建中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社区企业

文 吕建中

2021年12月10日,以“双碳行动:高质量共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深圳)峰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峰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呈现了许多精彩的学术和实践亮点,是对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一次强有力推动,更是将可持续企业经营与可持续社区和城市发展进行了完整的结构化融合考量。

峰会上,我做了开篇“可持续商业思维与行动”的主旨演讲,阐述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经济模式的结构性变革,在由股东利益中心经济向利益攸关导向经济转变,企业需要重新定义企业宗旨、企业战略、企业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重视利益相关方诉求,沟通、平衡多重利益相关方价值实现,更多参与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的创新和解决方案;培育企业与生态共存关系、拓展共赢的发展空间,管理企业商业、运营、声誉多方面风险,建立综合的韧性体系;需要将企业的“核心价值、经营领域、关键技能、综合资源”4大企业基础要素与解决重大社会和环境问题进行精准对接。

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前主席孔英教授指出:由于人口、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对集中,城市是碳排放、能源消费的主要集中地、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发展和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城市面临着既要保持经济高速和高质量发展,又要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双重挑战;以城市为载体的新型经济模式,必须消除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高效节能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其中企业的低碳是重要的一环,在源头低碳化、过程低碳化、末端低碳化中都起着系统性的重要作用。

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张亚龙院长以“基于零碳大社区的零碳城市解决方案”为题,展示了几年来深圳市龙岗区在探索模式创新、运营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突破,这一探索打通了低碳社区实践通道,建立起了智慧“云大脑”,对社区和以家庭为单元的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建模和实验,将低碳融入日常生活与消费的每一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来自于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如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包装、废弃物处理、碳交易等,构成了城市低碳化可持续的基础单元和闭环链路。

此次峰会的与会者们形成共识:由于城市集中了双碳及生产——消费的生态,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演进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供给端与消费端的链接、打通,企业与城市的融合,将为企业提供巨大的空间,也将为城市实现可持续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与会专家和企业家们联合发起了《高质量共建可持续未来倡议》,共同承诺:

树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

构建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合作机制;

促进城市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升级;

实现标准引领高质量协同创新;

推动建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共享平台。

这是一次少有的高质量内容、高质量参与、高质量产出的可持续商业与可持续城市融合峰会。大家希望将联合倡议深入推动成为可持续商业和社区及城市的实践,打造成为典型模版。我更希望未来向大湾区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形成产业城市大湾区联盟。

我到深圳参访了一些企业,实地考察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其中,在走访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时(以下简称“通产丽星”),我与陈寿董事长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也将所见所感与大家分享。

通产丽星的可持续发展历程始于2008年,与箭牌合作开发纳米改性塑料用于包装减重(获“沃尔玛绿色包装奖”);

2009~2011年,先后与宝洁、巴西BRASKEM公司合作在日化包装中使用甘蔗基生物塑料;与沃尔玛、广东省包装协会等联合成立绿色包装工程改进中心,制订绿色包装评价标准;设立符合FDA 标准的塑料包装废弃物回收粒料生产线;

2015年与Nature Works等合作在包装中使用降解材料PLA;

2018年与宝洁、联合利华等客户探讨塑料包装回收及在包装中添加回收料;

2019年,与所有合作品牌客户确定了2025年塑料包装回收和包装中再生料应用的目标。

2020年参与制定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并引进色选机、NIR材质分选机、EREMA再生设备。

总结通产丽星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经验,我发现:

1.通产丽星把“核心价值、经营领域、关键技能、综合资源”4大企业要素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对接:确立了一个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和清晰的量化目标,在此基础上让企业使命立足生根,并结合经营领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关键技能、积极调动所掌握的资源以及桥东行业、供应链和社会资源,前瞻性地探索和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敢为可持续发展的弄潮儿,走在了时代浪潮的前头。

2.企业技术路线与可持续发展紧密对接:精准设计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路线,在关键低碳可循环技术领域持续投入研发。

3.企业创新成果的放大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紧密对接: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通过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形成行业共识、打开发展空间,也因此站在了行业头部阵营。

4.企业的发展与生态的发展紧密对接:发展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并联合品牌商及客户,瞄准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问题,在开发和应用产品及技术的同时,培育了一个开放供应的低碳可循环包装材料和技术的生态。

5.企业的发展与可持续社区发展紧密对接: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注重公益事业,为深圳可持续社区和城市发展主动发起建立“互联网+资源化”垃圾分类科普基地。打造集环保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科普展示、回收分类利用车间、标准制订认证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创新垃圾分类回收新模式。

此次峰会,我有幸参与了从选题、内容策划到酝酿倡议书,并在大会上联合签署的全过程,能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从酝酿到形成一个由协会到主要企业家和机构的共识,并最终促成形成产、学、研联合签署的落地联合行动倡议,内心激动不已。同时,非常荣幸被聘请为可持续发展专家,感觉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更重了,接下来,我将与签署联合倡议的众多企业家、专家学者,同道而行,踏实干一些对行业、城市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大会期间,在媒体专访中,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进一步分享。

Q:在“双碳”和双循环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布局有利于形成新的竞争力?

A:首先,企业一定要抓住一个大原则,即应将企业的基础四要素(核心价值、经营领域、关键技能和综合资源)与“双碳”的社会需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接起来。不同企业在不同的领域拥有着不同的技能和资源,只有对接上适合自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结合点,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得深入扎实和持久。

其次,我认为在不同领域中,尤其是交通、建筑、电力和制造业这四大板块,企业有非常大的“降碳提效”空间。该如何规划?“千里之行”不仅要“始于足下”,更要“始于思想”,这两者是企业进行布局和规划的基础。首先,企业要踏踏实实地查清自己的“家底”,认认真真地做好自身的规划,实实在在地去做创新,继而公正透明地向社会进行披露,特别是与企业自身经营领域相关的着力点,将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延伸责任规划好,这叫“始于足下”。这份“查家底”的工作是企业制定碳路线图的最重要起点。“家底”查得不好,规划做得不扎实,那么企业这一路走下去都将磕磕绊绊,甚至实现不了目标。同时,企业要拥有可持续商业思维。回到第一大原则,企业的核心价值、经营领域、关键技能和综合资源要与“双碳”目标去对接,这是“始于思想”。

Q: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些方面?

A: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与以往有所不同,与社区和城市可持续的融合更深,具体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是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的打造。深圳作为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企业在这座城市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相结合,这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十一项的内容。

其次,在于负责任的生产和消费。企业应该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从物料的使用、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进行整体把关。在可持续发展或低碳的价值链上,企业家们要与上下游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一个合作生态,共同创造新的价值。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创新空间的拓展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担当跟以往不同,因为现今的社会责任担当要求企业主动去结合其核心价值、经营领域、关键技能和综合资源,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另外,企业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而是在宏观层面上涉及到人类未来社会生存的气候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也增大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强度。

吕建中(右)接受媒体专访

猜你喜欢
高质量社区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社区大作战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