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翼 编辑/张美思
白银是中国明清到近代的主要货币,也是当时国际贸易结算和跨境支付的主要工具。从长期历史时段分析中国白银跨境流入/流出情况,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以及与全球化的关系。本文参考彭信威、吴承明、郑友揆、陈争平等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旧海关出版物等统计资料,制作了1550—1936年的白银流动情况表。其中,1550—1869年,以10年为单位,估算其间白银年均净流入/流出规模;1870—1936年,估算每年的白银净流入(流出)规模,并简要记述相应时段的中国主要收支项目和重要事件。最后,按照购买力统一折成1990年国际元,并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汇储备变动额进行了比较。
明代中叶(15世纪下半叶)以后,白银取代铜钱和纸钞,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但中国本土白银有限,难以满足国家财政运转和市场交易的货币需求。16世纪上半叶,日本和美洲相继发现大银矿,1550年以后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持续流入中国,成为中国白银货币的主要来源,并对中国的货币制度、财政运作和生产流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中叶(1830年)以后,受西方鸦片输入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从顺差变为持续逆差,并直接导致白银流出、金银储备减少。此外,近代中国在货物贸易长期逆差的同时,还存在对外赔款、华侨汇款、服务贸易、借外债、外国直接投资和金银兑换套利等因素,导致各年份白银净流入/流出数量与贸易逆差规模并不相等,部分时段还出现了贸易逆差与白银流入“双入超”的现象。直到1935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最终导致银本位制崩溃、法币与白银脱钩,白银正式退出官方货币行列。
在国际收支和白银跨境流动统计方面,明代和清代初期(1550—1684年),基本没有官方统计和系统性的商业文书留存。中外学者主要通过中西贸易船只数量以及马尼拉殖民当局的贸易税记录、东印度公司账册等外文资料,挖掘相对可靠的数据,进而估算中外贸易和白银流动规模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解除全面海禁,次年在广州等地设立海关。特别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后,中国方面对于西洋商船来华时间及数量、缴纳关税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可与外文文献相对照。但据此准确估算贸易和白银流动规模,仍然相当困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部分通商口岸,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开始按照西方的管理与统计理念,建立了一套进出口贸易监管和统计体系,并一直延续到1948年。其中,海关对全国金银进出口的全面统计始于1888年。中外学者基于旧海关统计数据以及近代对外条约、外债契约等资料,对近代国际收支和白银流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马士(H.B.Morse,1904)制作了1903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商品贸易及金银进出口、劳务收支、投资收益、华侨汇款及资本项目等内容;萧梁林(Lianglin Hsiao,1974)统计了1894—1936年通过海关的金银进出口情况;郑友揆(1984)估算了1864—1948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收支,并制作了1903—193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周广远(1986)分析了1870—189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收支,估算了1870—1887年海关未统计的金银进出口情况;陈争平(1996)系统估算了1895—1936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制作了这一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分析了近代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旧海关的统计资料仅限于海关监管范围以内的合法贸易,考虑海关统计的基本误差后,其贸易统计整体上是可信的,且与国外的相关记录基本一致。其他对外赔款、政府外债等有条约、合同可查询佐证的项目,估算结果差异也相对较小。至于走私贸易、服务贸易、华侨汇款以及外国投资流入/流出、货币兑换套利等无正式统计的项目,估算较为困难,其结果差异也较大。1936年以后,由于中国不再将白银作为法定货币,同时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主要外贸口岸相继沦陷,因此尚难以估算1936年以后一段时期的白银流入和国际收支状况。
为较为直观地展示明清到近代的中国白银流入/流出情况,笔者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制作了1550—1936年的白银流入/流出情况图表(见表1、图1)。其中1550—1870年,以10年为一个单位,估算10年间的白银年均净流入/流出规模;1870—1936年,依据已有研究成果,估算每年的白银净流入/流出规模。两个时段内,都简要记述了主要收支项目和重要事件。
表1 1550—1936年中国白银流入/流出情况(单位:万海关两1)
1880年 689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81年 -174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 1881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伊犁条约》,赔款495万海关两1882年 -10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83年 836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 1883年上海生丝贸易投机引发金融风潮1884年 521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6 1885年 709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86年 -66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87年 -1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88年 -191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7 1888年,海关开始全面统计全国金银进出口1889年 60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90年 -356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91年 -313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 1892年 -482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93年 1080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1894年 2580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外国投资流入19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 3590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流入20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款折合24232万海关两1895—1898年,清政府通过举借外债(俄法借款、英德借款、英德续借款)付清《马关条约》赔款1896年 170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流入1897年 160 货物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流入1898年 50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流入1899年 14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外债支出和外国投资流入1900年 154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外债支出和外国投资流入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 -61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流入21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支付赔款本金4.5亿海关两(庚子赔款),分39年还清1902年 -138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流入1903年 -60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4年 -136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5年 -72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5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成为中央银行最早的雏形1906年 -187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7年 -312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支出、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8年 -123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08年,清政府颁布《大清银行则例》,确立了银元的主币地位,同时将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履行发行货币职能1909年 68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10年 218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10年,上海金融市场发生“橡皮股票风潮”,导致多家大钱庄和票号倒闭1911年 3830 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华侨汇款、对外赔款、外债收入、外国投资利润汇出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年份年均白银净流入/流出规模白银流入/流出的主要项目重要事件
表1注:1.银两计量单位统计折算为海关两,按照1海关两=1.01库平两=37.7克,1银元=0.72库平两折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银两成色差异。2.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1996)估计晚明时期(1550—1645年间)日本向中国出口白银折合9800万海关两,折合每年103万两;吴承明(2002)估计,晚明时期(1550—1644年间)日本向中国出口白银约6178万—8910万海关两,折合每年66—95海关万两。本文按照1550—1644年中日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100万海关两估计。3.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1996)估计,晚明时期(1550—1645年间)中国-美洲贸易(经马尼拉)出口白银折合6120万海关两,折合1565—1645年每年76万两;吴承明(2002)估计,晚明时期(1550—1644年间)中国-美洲贸易(经马尼拉)出口白银约5840万海关两,折合1565—1645年每年74万两。本文对于1565—1644年按中国美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75万海关两估计。4.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1996)估计,1550—1644年,欧洲通过印度洋的海上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约合3300万两。本文按照隆庆开关后(1567—1644年)中国欧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45万海关两估计。5.本文对于清政府实施禁海令(1655年)后,白银净流入按零估计。部分年度禁海的时期,与正常年度平均估算。6.参考吴承明(2002)和林满红(2011)的估计,本文估计清代海禁解除后(1684年)到1710年之前,中日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80万海关两。1710—1762年,随着日本银矿产量下降,每年白银净流入基本为零,1762年以后为逆差。本文对1710年后的中日白银流动忽略不计。7.参考李隆生(2009)的估计,本文估计清代海禁解除后(1684年)到1780年之前,中国-美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80万海关两;1780—1799年的衰落期,中国-美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30万海关两;1800年以后基本为零,忽略不计。8.参考庄国土(1995)、李隆生(2009)和吴承明(2002)的估计,本文估计清代海禁解除后(1684年)到1750年之前,中国-欧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100万海关两;1750到1799年的高峰期,中国-欧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200万海关两。9.参考彭信威(1988)和庄国土(1995)的估计,本文估计1785—1799年期间,中国-美国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100万海关两;1800到1830年的高峰期,中国-欧洲贸易每年净流入白银150万海关两。10.根据彭信威(1988)、李隆生(2009)和林满红(2011)的估计,1820—1830年期间,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与鸦片走私流出白银收支相抵后,流入和流出大体持平。本文将1830年视为清代白银从流入变为流出的拐点。11.根据严中平(1955)的统计,1818—1833年,英国对中国输出鸦片货值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相当;1830—1839年间,中国与英属印度之间每年白银平均出超为300万海关两。考虑到中国对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洲的贸易,本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白银净流出不少于年均300万两。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规模参见李伯祥等(1980)和吴义雄(2002)的相关研究。12.计算合法贸易顺差和鸦片走私逆差后,1840—1859年间贸易导致白银净流出按每年350万两估算。对外赔款主要是《南京条约》赔款,均摊到每一年折算年均白银流出,年均约150万两。《南京条约》赔款金额参见金源云和李国强(2017)的相关研究。13.服务贸易方面,收入项目主要是外国居民在华开支,支出项目包括中国居民在国外旅行、留学等开支,以及中国居民支付给外国企业的航运、保险等费用。1870年以前,服务贸易规模相对较小,1850—1859年,按照50万两顺差的规模估算。14.1860年以后,中国丝、茶等土产贸易出口进一步增长,抵消鸦片贸易逆差后,货物贸易总体盈余,按照年均350万两顺差的规模估算。服务贸易规模有所扩大,按照100万两顺差的规模估算。对外赔款主要是《北京条约》赔款,均摊到每一年折算年均白银流出,年均约150万两。15.旧海关在1888年之前没有全国的金银进出口统计数据。周广远(1986)分析了1870—1894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收支,认为1870—1871年为贸易逆差,1872—1878年为贸易顺差,1879—1889年为小幅逆差,1890年以后大幅逆差。同时他使用不同方法,对1870—1888年每年的金银进出口情况给出了两个估算结果,这两个估计结果在白银流动方向上基本一致,主要是数额略有差异。本文对1870—1887年的白银净流动数据采取了周广远的两个估计值的平均数。16.雷麦(1959)估计1870—1884年中国白银累计净流入为8000万海关两,与本文采用的估算结果(7750万海关两)较为接近。17.1888—1934年白银的净出/进口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旧海关统计数据。其中1888—1894年数据见徐雪筠(1985),1895—1934年数据采用郑友揆(1984)和Liang-lin Hsiao(1974)整理的数据,部分年份采用陈争平(1996)的校正数据。18.1891—1930年的货物贸易顺差情况根据陈争平(1996)的贸易平衡研究成果。19.1894—1936年的外国投资流入流出数据根据陈争平(1996)的研究成果,其中1894—1902年外资流入大于利润汇出,记为外国投资流入;1902年以后外资利润汇出大于流入,记为外国投资利润汇出。20.对外赔款主要是《马关条约》赔款,金额参见戚其章(1998)的相关研究。1895—1936年的外债收支情况根据陈争平(1996)的研究成果,新增外债收入大于本期外债本息偿还,记为外债收入,反之,记为外债支出。外债具体情况参见徐义生(1962)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1991)的相关研究。21.庚子赔款自1902年起,分39年偿付,每年实际支付金额参见海关总署研究室(1962)的数据。22.1933年以后,国民政府对白银出口开始限制,海关统计的金银出口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流动情况。本文对1934—1935年的白银流出采用陈争平(1996)的估算结果。23.陈争平(1996)测算的193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误差与忽略项规模远超过此前年度,且余额方向与以往年度相反(1936年该项借方余额15640万两,1930—1935年均为贷方余额,年均余额285万两)。一般认为,误差与忽略项的借方余额包含资本外逃。本文将1936年的误差与忽略项视为白银的走私外流部分,即1936年的白银实际流出按照国际收支表的白银流出加误差与忽略项计算(两项合计34340万两)。
图1 1550—1936年中国白银年均净流入/流出情况 (单位:万海关两)
从明清到近代的白银跨境流动规模看,明代中后期(1550—1644年)每年大致白银流入在200万两左右,明末清初(1645—1684年)受战乱和清政府海禁政策影响,白银流入一度出现下降乃至中断。清政府解除海禁后,白银流入重新恢复,高峰时期达到每年300万两左右。19世纪以后,鸦片输入成为西方国家弥补贸易逆差的主要工具,中国贸易顺差迅速减少。1820—1830年,中国白银从净流入开始转为净流出。两次鸦片战争前后(1830—1860年),中国白银流出规模达到每年300万—500万两左右。186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逐步取代鸦片成为中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华侨汇款和服务贸易顺差则是平衡货物贸易逆差的主要途径。直到甲午战争前(1860—1895年),多数时期维持白银流入,年均流入规模在500万—1000万两左右。甲午战争后到清末(1895—1911年),《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包含的巨额赔款加剧了白银流出压力,而借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则增加了当期白银流入。外国资本通过向中国输入白银货币,控制了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大批工厂企业等权益。此外,由于19世纪末世界主要国家普遍转向金本位制,而中国仍然使用白银,金银兑换套利成为白银跨境流动的重要因素。该时期,白银流动呈现大进大出格局,各年白银流入或流出规模往往达到1000万两以上乃至2000万—3000万两。民国初年到“一战”前后(1912—1919年),虽然华侨汇款有所下降,但货物贸易逆差收窄、赔款支出有所下降、借外债继续增加,总体上白银保持了一定流入。1920—1930年,货物贸易逆差重新恶化,外债偿付收入超过借外债收入,但华侨汇款回升、赔款支出明显减少,再加之国际银价大跌,导致白银持续流入。1929年“大萧条”前,中国年流入白银最高达1亿两以上。但好景不长,“大萧条”导致中国出口和华侨汇款收入全面下降,1934年美国《购银法案》进一步导致国际银价大涨、中国白银流失和资本外逃。初步估计,1934—1936年“白银风潮”期间,中国年均白银外流2亿两以上,高峰年份在3亿两以上。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金融市场和物价剧烈波动,国民政府最终实施法币改革,银本位制宣告终结。
为比较不同历史时期跨境流动的白银对应的实际购买力,本文按照当时国际银价将银两折算为美元或英镑,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其统一折成1990年不变价国际元(国际元是特定时间与美元有相同购买力的虚拟货币单位,通常以1990年或2000年作为基准,与其他年份进行比较。1990年国际元的购买力=1990年美元)(见表2),并与改革开放后(1982—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年度变动规模(外汇储备年度变动规模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第六版〕资本和金融账户下因交易形成的储备资产变动额,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不考虑误差与遗漏项目,采用美元统计口径,并按照美元CPI指数折算为1990年美元)(统一折成国际元)进行了比较(见图2)。按购买力折算后,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前中期(1550—1840年)年均净流入白银约合0.25亿国际元;近代(1840—1936年)年均净流入白银约合0.5亿国际元,其中“白银风潮”时期(1934—1936年)年均净流出白银约合11亿国际元。改革开放后(1982—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年均净增长约合500亿国际元。其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1982—2000年)储备资产年均净增长约合75亿国际元;加入WTO以后(2001—2020年)储备资产年均净增长约合1000亿国际元。总体上,明清到近代的白银流动规模按购买力折算后远小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加入WTO后的中国储备资产变动规模。
表2 1550—1936年中国白银流入/流出折合当时美元(英镑)以及按购买力折算情况(单位:万海关两、万美元、万英镑、亿国际元)
图2 按购买力折算的1550—1936年中国年均白银净流动以及1982—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年度变动情况(单位:亿国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