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2022-05-21 11:41谢玉进辛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本经验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谢玉进 辛未

摘 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统一思想认识、实现社会动员、激发精神动能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突出重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强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融合共进”“注重调适,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式”为基本遵循,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动员全国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以史启今,梳理和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中心任务,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紧扣现实问题,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紧跟形势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动态调整。

关键词:抗美援朝运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启示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98-06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志愿军战士的战斗意志,为志愿军战胜强敌提供了不竭精神动能。在国内,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实现了全社会的高度动员,汇聚形成了支援抗美援朝运动胜利的伟大人民力量。“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1]梳理和总结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史、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彰显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广大中国人民在赢得胜利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全国各族人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贡献力量,汇聚成推动胜利进程的伟力。而这股力量之所以能够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凝聚并释放其动能,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凝心聚力、夺取战争胜利中的重要作用。

1.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敢打必胜信心

朝鮮战争爆发后,人民群众对抗美援朝的认识和态度并不一致。“亲美崇美恐美”错误思想、畏战求安等消极心态存在于部分群众头脑中,“朝鲜战败了”“国民党要反攻大陆了”等谣言更是加重了人们对朝鲜战争的担忧。对此,早在1950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就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遍而深入的政治教育,目的在于“使全国人民彻底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亚洲人民和破坏世界和平的罪恶,彻底了解美帝国主义不但不可怕,而且是完全可以战胜的。”[2]全国各地陆续通过各阶层代表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成为抗美援朝运动的领导力量。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同年11月22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布公告明确当前运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唤起全国各阶层人民对于美国侵略者的同仇敌忾,扫除美帝国主义残存在中国一部分人中间的有害影响。”[3]由此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迅速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如北京市首先针对学生采用壁报、漫画等形式宣传揭露美国的侵略行径,让学生深刻认识美国的侵略本质和中朝唇齿相依的关系,再由学生向市民和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看清美帝国主义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树立起敢打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2.实现社会动员,一切服务战争需要

经过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但由于武器装备落后,再加上美军飞机不分昼夜地狂轰滥炸,志愿军主力部队伤亡惨重,战勤补给面临严重威胁,粮食弹药、棉衣棉鞋等物资极其匮乏。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指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斗力,在一切方面都能完全压倒敌人,困难的只是我们的飞机大炮等武器还不够多,我们必须迅速以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高射炮、反坦克炮等武器供给前线。”[4]号召各地普遍开展节约增产,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保障志愿军战勤补给,增强战斗力。1951年10月13日,在《关于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一周年并加强抗美援朝工作的通知》中,抗美援朝总会再次号召全国人民“努力支援前线,扩大增产节约运动,完成爱国捐献计划,普及深入爱国公约运动,为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而斗争。”[5]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各界民众和机关团体等热情参与。在工厂中广泛掀起爱国生产竞赛,“工厂是战场,机器变刀枪”“一根火柴一根枪,打死美帝狠心狼”等口号生动反映出广大工人的爱国热情。农村中,农民认识到搞好农业生产就是在为抗美援朝贡献力量,高喊“前方打胜仗,后方闹生产,生产长一寸,支援志愿军”的口号,努力做好农业丰收增产工作。同时,各地的爱国捐献运动也在积极开展,截至1952年5月,全国共捐款五万多亿元,折合飞机三千七百多架,进一步增强了志愿军战士的作战能力。

3.激发精神动能,掀起爱国主义热潮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普遍的时事宣传和爱国教育,及时转变了部分人民群众的自卑恐惧等消极心理,充分激发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爱国主义浪潮。1950年12月,北京、西安、武汉、青岛等主要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游行活动,极大地调动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中充分肯定了通过游行唤起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意义,并要求全国各地依据运动发展情况推广此种形式。爱国游行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大城市的各阶层人民积极投身其中,并于1951年的“五一大游行”之际达至顶峰。全国共两亿二千九百九十多万人参与了爱国游行活动。此外,全国各地群众纷纷签订爱国公约,工农商等各个领域相继开展爱国生产竞赛、爱国节约捐赠等运动,将爱国热情深刻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广大群众高度发挥劳动热情与生产积极性,共同推动了全国各地生产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服务战争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支持。梳理和总结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得出如下基本经验:

1.突出重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心任务,强调突出重点工作,广泛动员全国力量积极支援朝鲜战场,彰显了强大号召力与凝聚力。

1950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开展抗美援朝的政治教育》指出“为了发扬民族自尊心,树立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信心,迅速改变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以抗美援朝为具体内容的思想教育。”[6]这一指示凸显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心任务,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原则与经验。抗美援朝总会在《关于普及深入抗美援朝运动的通告》中强调,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随后又在《关于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的通知》中重申“今天朝鲜的战争还没有停止,朝鲜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还没有完成,号召全国人民务必再接再厉,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不能有丝毫松懈”[7]。

首先,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心任务,打牢群众思想基础。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如当时西北局宣传部《关于重视时事宣传的指示》指出:“当前我们的宣传工作任务,主要是充分地进行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的阴谋,激发人民同心合力,发扬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教育中国人民不怕任何侵略战争,坚决保卫祖国安全,保卫世界和平,决心打垮任何侵略者。”[8]实质上而言,这就是要求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宣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与必要性为首要任务。《人民日报》作为当时思想宣传的主阵地,也充分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1951年11月,《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为什么我们对美国侵略朝鲜不能置之不理》等多篇社论,对于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抗美援朝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肃清“亲美恐美崇美”等消极思想。195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全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应有一致的认识和立场,坚决消灭美帝反动思想和恐美的错误心理”[9]。以此为指示,全国各地抗美援朝运动紧密围绕消除错误心理,肃清错误思想,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态度,统一思想认识。

其次,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心任务,为志愿军提供战勤保障。在与美军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广泛动员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支援前线作战。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和政务院发出《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鼓励全国青年团员、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同时,抗美援朝总会也多次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响应国家号召,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铁路工人、农民等社会各界力量主动承担勤务工作,积极奔赴朝鮮战场。为进一步增强志愿军战勤保障,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决定联合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全国大规模地募集慰劳品和救济品。仅在当月,全国各地就筹得慰问金一百一十四万余元,慰问袋三十六万余个,慰问品六十一万余件。全国各地各界群众、机关团体及民主党派等踊跃参与募捐活动,形成了举国同心保障志愿军作战需求的振奋场面。

2.强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融合共进

“抗美援朝就是一切工作,一切工作都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或空喊口号,而是深入实际,与各项工作融合共进。

早在抗美援朝运动初期,抗美援朝总会就在《关于当前任务的通告》中明确提出正确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服务抗美援朝现实需要的要求。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一要求保证了抗美援朝运动持久巩固地开展,成效卓著。

签订爱国公约,是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典型方式。爱国公约的制订与实施首先从工商业开始。1950年11月7日,北京市工商业三百余人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会,参会代表共同签订了以增加生产、稳定物价、保证军需、支援战争等为主要内容的五条爱国公约,号召全市三万户工商业者贯彻执行。在北京市工商界的表率带动下,沈阳、天津、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相继签订爱国公约。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以《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鼓励推广订立爱国公约的形式,指出“为了巩固全国人民爱国运动的成果,许多地方人民创造了订立爱国公约的办法,这个经验应争取在全国各地各界人民中普遍推广。”[10]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在《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属军属的号召》中细化了订立爱国公约的具体内容,进一步说明了签订爱国公约在开展抗美援朝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来把我们的团结提高,把我们的爱国运动,把我们的抗美援朝运动提高,并且推进我们的生产、工作和学习及其他各项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11]爱国公约实现了抗美援朝运动与各界人民生活实际的对接,把爱国主义从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工作与生活实践之中。

爱国捐献和节约增产是这一时期践行爱国公约运动的主要方式。1951年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爱国公约和捐献武器运动的指示》,特别提到充分利用爱国公约将武器捐献运动与节约增产运动结合起来。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热情响应,踊跃捐款捐物,广大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各地工厂热烈地组织起生产竞赛,农村地区更是大力动员农民为争取完成农业增产任务而斗争。既从物质层面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建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这句口号生动地反映出当时各地各界各阶层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对抗美援朝运动的强烈支持。

3.注重调适,动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方式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注朝鲜战场形势变化,根据现实需要动态调整不同阶段的目标与方式,逐步推动抗美援朝运动走向深入。

思想准备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敢打必胜信心”为目标。1950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美援朝宣传工作。针对当时在部分群众中存在的对抗美援朝决策不理解、不认同及“亲美崇美恐美”等错误心理,中共中央明确要求通过宣传教育使全国人民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1950年11月22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当前任务的通告》,指出“抗美援朝运动是一项长期广泛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应该在全国各地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展开,通过宣传教育普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事政治教育。”[12]在抗美援朝总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纷纷围绕运动初期的目标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如南京市在1950年11月9日发布《目前时事学习与宣传要点》,提出“必须首先使全市人民正确认识朝鲜形势发展与中国的直接关系,说明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必须使全市人民正确认识:美帝国主义乃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和平的敌人”“必须使全市人民认识美国的本质,乃是腐朽的帝国主义,是全世界反动堕落的大本营”“必须使全市人民深刻了解:美帝乃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是完全可以打败的”[13]等关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要点。

深入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普及抗美援朝运动”为目标,力求调动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运动热情,营造全民参与的爱国氛围。第四次战役后,志愿军被迫放弃三八线以南地区,撤回三八线以北与美军僵持。面对艰难局面,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由于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此时抗美援朝运动还没有在全国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群众中充分普及,部分农村地区和小城市的人民还没有受到抗美援朝的爱国教育。因此迫切需要深入普及抗美援朝运动,特别是做好针对工农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基于当时普及教育的现实需要,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强调当前抗美援朝战争仍处于艰苦紧张的阶段,必须进一步在全国各阶层群众中普遍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特别是针对工农群众广泛开展时事教育,并通过“三视”运动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那种认为工农不关心时事,抗美援朝在工农群众中不成问题,或者认为抗美援朝运动会影响其他工作,因而不认真在工农群众中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和时事教育的意见是错误的,必须予以克服。”[14]毛泽东特别指示“务必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行这个运动,已推行者深入之,未推行者普及之,务使全国每处每人都受到这种教育。”[15]1951年3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进一步细化了普及抗美援朝运动的工作。要求“全国各工会、农民协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年联合会、民主妇女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工商界联合会、宗教团体及其他人民团体,均在一个月内分别就所属范围制定在今年内普及和深入抗美援朝运动的计划,并着手执行起来。”[16]

抗美援朝运动的持久巩固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实现抗美援朝运动常态化”为目标,引导群众将爱国热情融入各項实际工作。1951年6月,朝鲜战争进入了“边谈边打”的谈判对峙期。漫长且艰苦的战场形势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新的调整,即将抗美援朝运动与各项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抗美援朝运动的常态化。一方面,针对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物资补给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对峙期间阵地战的巨大消耗,抗美援朝总会要求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爱国公约运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并做好优抚工作。及时将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实际工作中,以确保抗美援朝运动持久化、常态化。另一方面,在谈判对峙期间,部分群众思想发生变化,对抗美援朝运动必要性产生质疑,出现如“既然同意和平谈判了,还要不要继续抗美援朝?”“还要不要继续捐赠飞机大炮?”等思想分歧。对此,1951年7月4日,抗美援朝总会在《关于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的通知》中强调,“目前朝鲜停战虽然有了可能性,还没有成为事实,即使停战成为事实,也还只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因此,对于朝鲜问题的前途,我们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并且必须继续进行一切必要的工作。”[17]要求全国各地继续稳步推进抗美援朝运动,扫清思想障碍,明确当前任务与目标。

三、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启示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党在实践探索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聚焦中心任务,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

抗美援朝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聚焦“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中心任务展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障作用,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动力。聚焦中心任务,在统筹推进中重点突破,既是党和国家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基于正反两方面经验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科学指引。聚焦中心任务,意在全面把握不同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继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以服务党和国家发展需要。

一方面,汇聚力量,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条件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而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取得成效,其首要经验就在于始终聚焦“一切服务战争需要”这一中心任务。基于此,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条不紊地开展系列工作。党政军民学,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汇聚成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磅礴伟力。“能否迅速有效地实现社会动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试金石。”[1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戮力同心的民族力量。”[19] 因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团结人民完成各项任务”[20]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统筹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这一经验需要一以贯之。

另一方面,凝聚共识,引领多元社会思潮。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党和国家以坚定的信心和激昂的斗志团结民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量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遗余力地批判错误社会思潮。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面对抗美援朝运动初期“亲美崇美恐美”错误思想和畏战求安等消极心态,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遵循,敢于斗争,勇于批判,积极肃清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同时,旗帜鲜明地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主流思想舆论的引导能力,引领广大民众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团结鼓舞广大人民群众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团结一心。

2.紧扣现实问题,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紧扣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实践找准着力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发展的动力。只有突出问题意识,紧扣现实问题,才能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以提升实效性,才能不断推动抗美援朝運动的向前发展。

一方面,全面把握形势,明确现实问题。抗美援朝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表明,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服务现实需要,找准着力点是关键。抗美援朝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首先全面把握战争形势,明确现实问题。抗美援朝运动初期,在《关于当前任务的通告》里,抗美援朝总会就明确提出当前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是将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与抗美援朝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明确现实问题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号召广大群众通过爱国捐献、节约增产等方式推进爱国公约运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纷纷掀起生产竞赛,广大群众也积极捐款捐物,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紧扣现实问题,组织动员群众。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后,关键在于充分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就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将人民的爱国热情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党和国家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号召广大群众签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人民群众的激情与斗志。紧扣现实问题,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推动相关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则,是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于润物无声中化解矛盾的关键要求。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强大民族力量。

3.紧跟形势变化,在党的领导下动态调整

抗美援朝时期,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朝鲜战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势特点。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紧跟形势变化及时动态调整,在实践中发展创新,逐步推动抗美援朝运动持续深入。

紧跟形势变化,就是要明确不同形势下的主要矛盾。抗美援朝运动经历了“思想准备”“深入发展”和“持久巩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呈现不同的特点。抗美援朝运动的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各有不同。首先,“思想准备”阶段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应对思想分歧、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例如,在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抗美援朝政策不理解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政策普及、阐释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着力之处。面对“亲美崇美恐美”等错误心理,如何从思想源头回应、剖析错误心理之生成、如何引导与实际不相符的心理便是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矛盾问题。其次,“深入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在抗美援朝艰难局面中调动群众爱国热情。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战争过程中所要经历的阶段进行了全面解析,抗美援朝运动“深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艰难局面是战争过程中可能经历的正常阶段。在人民群众中,做好战争形势宣讲、安抚军心民心是战争艰难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重视的工作。最后,“持久巩固”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将灌输引导工作常态化。对人民群众的灌输引导工作常态化决定于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现实。可以说,抗美援朝运动常态化决定了这一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以爱国公约运动将人民群众的生产建设与抗美援朝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了抗美援朝运动常态化。

动态调整,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调整任务和目标。抗美援朝运动历经的三个阶段昭示着形势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需作出动态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调整服务党和国家现实需要,因而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抗美援朝运动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动态调整着任务与目标。首先,在思想准备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人民群众思想认识,树立敢打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广泛的思想宣传使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并坚定政治立场。其次,在深入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抗美援朝运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们的运动热情,使抗美援朝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下去。最后,在持久巩固阶段,针对朝鲜战争“边打边谈”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调整为实现抗美援朝运动的持久化、常态化。这一过程充分说明了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基,必须紧跟形势变化,在实践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才能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优势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9.

[2][3][4][5][7][11][12][16][17] 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7,66,96,137,106,95,66,94,106.

[6] 开展抗美援朝的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1950-11-01(1).

[8] 西宣部关于重视时事宣传的指示[J].党内通讯,1950(10):4.

[9]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九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11.

[10][14][15]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4,22,39.

[13] 南京抗美援朝运动[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59.

[18] 王军.社会动员: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5):35-40.

[19]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

[20]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4.

[2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8:74.

[责任编辑:杨小扬]

猜你喜欢
基本经验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