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属于重点内容,阅读教学的优化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链接生活,活化阅读内容”“关注生活,丰富阅读体验”“生活应用,升华阅读认知”“生活互动,碰撞阅读思维”的策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兰(1975—),女,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小学教育集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生活即教育。”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强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把握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扎根生活开展教学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地促成学生语文阅读的高效化。
一、链接生活,活化阅读内容
(一)注入生活元素,活化阅读内容
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展开分析,教师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日常生活展开细心观察,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的影子,从生活中积累经验,为学好语文知识打下基础。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他们能够快速理解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1]。将语文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更贴近生活,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秋游》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关注到,这篇课文所描述的不只是“游”,更是“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紧紧围绕这两个元素,促进阅读内容生活化的实现,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使得学生对“秋游”的理解从吃喝玩乐一步步升级到对秋天美景的发现。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风景图片,从而将生活中的秋天的景色引入课堂,借此提出:“除了野外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色,在我们的校园中,也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色。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中寻找秋天,在校园中感受和触摸秋天。”而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在校园“找秋天”环节,或是为学生布置“拥抱秋天”的课后任务,促进学生感知自然之美的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教师通过利用足够的生活元素,給学生营造出了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归课文,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对教学主题进行深刻剖析后,充分利用生活元素开展教学,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学生对课文情感有了更为深切的体悟,该案例从根本上体现了阅读内容生活化的重要性。
(二)回归生活本色,活化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释放自己的思维。某一公开课上,一位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给学生过多的约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这位学生的身心很放松,读得很投入。当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先是投以微笑,然后走到这位学生面前,真诚地说道:“你读得非常棒,有播音员的气场,我读得没有你这么好,真是意犹未尽啊!”此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由此可见,课堂的成败,皆取决于教师处理学生学习地位是否得当。
例如,学生在学习《春笋》这篇课文前,对于稀松平常的春笋,可能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忽略了生活中生物生长的精彩之处。而《春笋》的作者在描写春笋成长之景时,巧妙地从学生能直接关注到的视角,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样子。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得春笋的形象生动、具体。因此,在开展《春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重点展开讲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引读、学生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春笋的形象,深入体会语言中的内涵,还可加入相应的表演动作。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邀请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将文本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然后让其他同学聆听,遇到这位学生读得好的地方,大家一起鼓掌。同时,教师也要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系列问题,比如“是谁把在泥土里的春笋唤醒了呢”“它又是怎么长出来的呢”“雷公爷爷的声音会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与阅读内容较为贴合,同时,教师使用贴合学生生活的语言展开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阅读内容的生活化,需要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学生的生活行为、语言方式出发,探寻阅读内容中能够直观化和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能够触发学生的生活“开关”,最终实现阅读内容生活化。
二、关注生活,丰富阅读体验
(一)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内心体验
胡塞尔认为,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防止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问题[2]。因此,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要学会“稚化”自己的思维,真正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对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深入感知,强化其课堂体验,从而让学生形成真实的感受,为其理解课文内涵铺设道路。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勇敢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此过程中,即使学生说出了不一样的观点,教师也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干预,而应该基于循循善诱的原则,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观点,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寒号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感受展开自由的交流和讨论,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学生在读完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在自由交流表达环节,每位学生的看法也不同。有学生说:“寒号鸟在搭窝的时候,为什么喜鹊不来帮忙呢?要是喜鹊能帮它的话,寒号鸟应该就不会死了吧。”这位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但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此时,教师可以适当进行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没有帮助他人的义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依赖别人生存。”而后,学生恍然大悟:“在寒号鸟被冻死之前,喜鹊已经提醒过它好几次了,只是寒号鸟自己太懒了,它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的,喜鹊能帮它一次,却不能帮它一世呢!”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又让学生抓住了文章主旨。
知名学者叶澜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把握主动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胡塞尔也认为,成功的教學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学生真正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在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同时,把握文本内涵。
(二)关注学生生活,把握动态资源
生活世界观能够反映出个体的独特性,体现个体的动态生成特征。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可能来源于学生的作业、课间的交流等,但教师也不能忽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情况,也能反映出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密切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对学生的优势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其学习劣势应积极引导,使其弥补短板。在特定情境下,还应顺势引导,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并通过改正这些错误得到成长。教师借助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排除学习障碍,使其树立学习信心,更能营造积极的纠错气氛,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雷雨》这篇课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抓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而发现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现象的趣味感。基于此,教师安排学生从感受文章氛围,到回忆生活情景,再到阅读、感悟文本,最后以“小练笔”结束,在不同环节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抓住学生可改进之处。比如,在了解文章特色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展现雷雨的重要句子展开分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雷雨的真实看法。有学生认为,作者在描写雷雨时使用的语言并没有很特别,因为这些句子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的雨。这位学生提出的观点很快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关注。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与雷雨不同的雨呢?雷雨与其他雨之间的区别在哪呢?你觉得作者有没有在这篇文章中将雷雨的特点展现出来呢?”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很快发现:“在文章中,作者有写出雷雨的特征——闪电和打雷。”也有学生说道:“雷雨的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雷雨”与“绵绵细雨”的差别展开分析。
叶澜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动态生成资源,借助这些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利用个性化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学生逐渐进步与成长。
三、生活应用,升华阅读认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既具备工具性,又具备人文性。语文学科的最终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灵活、准确的应用[3]。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表达,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那么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强化,这对他们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很有利。
例如,在《爱之链》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阅读文本的语言特点,在帮助学生从语言中体会文本情感的同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表达和进行交流。对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和讨论,探究以下问题:文中讲述的故事真实存在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各抒己见,有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借助这种方法,学生还能够加强对文本的认知。有学生说道:“我认为这个故事虽然不常见,但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源于生活,即使存在部分虚构成分,但其与日常生活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学生感悟到文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时,说明他们已经初步领悟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他们的作品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围绕语文学科教学方法展开研究时,学者杨倩指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析交流,是小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给出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生活互动,碰撞阅读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高度关注,构建互动式课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互动交流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感受[4]。
例如,在《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这篇文章,然后让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有学生指出:“我觉得这只小鸟非常信守诺言,并且有一颗真诚的心,它坚持不懈地寻找着去年那棵大树。虽然它今年找到的大树已经不是去年那棵了,但它仍然坚持给大树唱歌。”也有学生认为:“虽然大树的样貌发生了变化,但大树并没有忘记小鸟,它同样怀念小鸟的歌声,它有一颗向往音乐的心。”还有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的整体基调很忧伤,读完之后我有点难过。”在自由交流讨论活动中,学生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拓展,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语文学科与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需要密切关注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张杨.走进生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9(20):23-25.
代波.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0:61-63.
赵新红.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2):15-16.
胡宾.引生活之水,灌小学语文课堂[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