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月
(鞍山卫生学校 英语教研室,辽宁 鞍山 114000)
结合英语时态进行分析,相关语法在应用期间可规划为两个维度,分别为体、时。时主要表示为时间,而后者则可表示为动作。将二者充分融合,这时也就表示英语时态系统的构建完毕。
首先,在英语时态中,“时”的基本表现为现在、过去、将来以及过去将来,而体,则为一般、完成、进行以及完成进行,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我们需先掌握时,而后掌握“体”的基本内容,通过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以及过去将来时为基础,掌握其分支结构,以保证英语中的时态被完全解读。例如,在一般现在时中,其作为一种作为普通的时态,可表达惯性发生的动作以及状态,像“We get up at seven every day(我们每天7点起床)/We have breakfast every day(我们每天都吃早饭)”中所指,这句可表现出一个惯性的动作以及习惯性的行为,而“I need to take medicine because I have a cold(我因为感冒了,所以要吃药)”中前者是前因,将感冒作为一个动作,则吃药是在感冒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维持正常生命体征的状态,这样可表达出一般现在时的真实意义。根据时态的变化来增加掌握其基本用法。其次,在一般现在时中仅存在惯性动作以及经常存在的状况,而一般过去时,则主要讲述在过去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存在的状态[1]。
那么,现在进行时,则主要表达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正在说话的时刻、正在进行的操作以及正在发生的情景等。将其归属于基本用法的范畴内,这样可方便我们将时间范畴内进行的行为,发生的动作进行表达,使一般现在时成为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开展基础。我们可根据本人所处的时间范畴来规划出所需表达的动作,在已经发生的实践中,表达出过去时、将来时,这样方可全面地对英语语法进行学习,准确地阐释英语时态延伸的认知转喻[2]。
最后,可阐述英语中的可以延伸的时态,现在时刻仅包括一般过去时,而过去则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将来则与过去时的状态相同。根据上述要求可知,在现在时间内出现的动作,皆可运用英语中的现在时态来阐明,通过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方式,阐述过去出现的动作。因此,在英语时态延伸过程中,不仅可以应用过去时态的表达方式,更可以通过一般现在时的方式,表示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中的时态要求,保证将来的动作进行规划。同时,亦可结合一般将来的时态进行分析,通过以上三种形式,凸显出不具备英语语法的独到之处。另外,需分别阐明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境中的英语时态延伸状况。所以,我们可掌握已经发生的不同动作方式,利用替代的方式将时态中的动作进行指代。例如,“she is getting up at seven this week(这周她七点起床)”,但在现实中此段话应为:“she gets up at seven this week(她这周七点起床)”[3]。
虽然语句上变化不大,但是可通过持续发生的动作来进行替代,凸显出重复发生的动作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由此可知,英语时态延伸的原因,是随着人们的认知而产生变化。曾有语言学者表示,人们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是与自我认知息息相关的,英语时态延伸概念的解读源自人们自身的体验,可结合动作、行为、感知等,赋予英语相应的时态延伸经验。简而言之,人们在英语时态延伸环节,会根据当下的时间、地点以及周边事物正确地认识它。通过现有动作,表达出非现实的动作,这样即可展现出英语时态延伸的原因,其是随着人类的认知而发生改变的,是一个从实延伸到虚的过程。反之,亦存在相反的状况(存在于少数情境中),人们通过替代的方式,将现在时态向着非现在时态进行转变,也就是说从虚延伸到实,在替代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但仍可让人们掌握新事物的发展形势,保证人们加深现有事物的印象,从而通过英语时态延伸机制来赋予相应的隐喻机制,增加在转喻环节的理论以及哲学依据,确保时态延伸的探讨工作的正确,进而达到深入讨论时态延伸的目的。
英语时态延伸的转喻主要表示为整个事物中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其通常情况下作为一个概念域存在,所以转喻相对不够全面,可通过替代的方式,用一个部分(A)来比喻另一部分(B)(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4]。
除此之外,转喻关系亦可表达为某个整体内,利用部分事物(B)来替换部分事物(A),由此来泛指本事物的整体(具体事物转喻替代图如图2所示)。同时,可加强对转喻及隐喻之间的关注,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其中转喻主要表现为事物本身的部分(A)与部分/整体(B)之间关联,而隐喻则与之不同,其主要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的写照,其中的事物常作为对应关系存在[5]。
通过拟定的形式将不同事物进行关联,则为隐喻,而如何通过一个动作去阐述下一个动作是否为转喻呢?我们可通过探讨的形式,给出肯定回答:“是的”。通过脚本理论的形式,方可知晓某一情境内的时间维度,运用考察的方式方可得出事物运行期间的初始点、中间过程以及结束环节。掌握这一系列操作的行为以及后续效果。这时,就可根据当时的语境来表达出不同时间范畴内的动作、行为,这样即可通过人们的行为、言语表达形式,阐释出英语时态延伸中的转喻现象。
2.1 分析时态。为切实了解脚本理论,可通过英语时态分析的方式掌握“时”和“体”(即为动作运行的状态,重复发生的动作易被规划在内)。运用两个不同的维度来叙述出转喻行为,确定此动作是已经发生or正在进行,或是作为已经完成的动作存在。我们可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阐述替代动作,其中重复动作为“You were on your way to dinner(你正要来用餐)”,而被指代的一方,则为已经完成的动作如“You’re here for dinner(你是来用餐的)”一个表示的是重复动作,正要进行的动作,而另一段话则表示已经完成。这样一来,可通过已经完成的动作代表重复发生的动作,即使两个动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仍可以达到指代的目的。
比如:“I was want to help you(我是想帮你)”与“I want to help you(我想帮助你)”中所指,前者为已经完成的动作,而后者则为正在进行的动作,通过指代的方式,以展现出此语境中的脚本理论行为,不论在此期间发生何种问题,是正在进行、重复动作亦是已经完成的动作,其都应处于一个脚本内,只是存在于此脚本的不同位置。所以,不同区间所发生的动作及行为,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属于转喻的范畴,不存在隐喻关系。
2.2 时态的替代。从逻辑分析的层面上进行考虑,重复发生的动作不论是间断的,还是延续的,其都正处于动作进行阶段。可根据动作在时间领域内的重叠效果,分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语义关联,保证重复动作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确保各项动作指代操作合理地表达已经完成的动作,这样可在英语时态延伸环节进行表达,使英语词性得到相应的延伸,表达出语法转喻的实质作用,保证下一篇章的探讨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另外,需根据英语的时间动作来分析时态,以替代的方式,掌握一般现在时、过去时中的词性变化。例如,在英语动词内,若存在过去式则结尾处会衔接ed,而现在时结尾处会衔接s。同时,像“can、must、wil、shall”等都归属于一般将来时的范畴内,其不具备曲折变化。而“be to/be going to等”,则被规划于情态动词领域,表示即将要发生,正在进行的事情,具体一定的表示时态意义。所以,我们可根据具体的动词时态进行替代计划,使动作作为将来时的替代因素之一。
由上述内容可知,“体”基本可表达出英语时态延伸的转喻特性,而“时”则主要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其通过论证的方式来凸显出英语时态延伸的转喻特性。鉴于此时态延伸在时间、语法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在物理上可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动作的区分,将点规划为现在,而线则为将来及过去所要发生的事情。但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则将重叠区域统称为面,以保证在物理范畴内,将现在发生的动作、时间以及未来的时间进行规划,这样方可找到时间上的跳跃,确定好重叠区域,方可掌握将来时态下,所需越过的现在时间点。这样则通过过去时间、现在时间来到达未来的时间,介入将来的时间范畴,以展现出时态延伸。
2.3 转喻认知机制。转喻认知机制是基于英语时态延伸之上产生的,在语法上“now”主要指某一阶段的时间。例如,“We're working right now(我们现在正在工作)”,这句话即可表达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动作。在语义上存在一定的时间重叠阶段,从而发现是从现在—未来的重叠,也就是现在时与将来时,因此我们可掌握此阶段内的时间出现的指代关系为转喻关系。同时,可将其规划在统一平面内,归属于同质范畴,突显出句子层面的不同之处。
例如,“Xiao Ming is always complaining about not having enough time(小明总是抱怨时间不够)”与“Xiao Ming kept complaining about not having enough time(小明不断抱怨时间不够)”中句子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第一段感情色彩更加浓厚,表达出人们正常交流中的情绪,而下一句则为说明事实。因此在“is always complaining”与“complaining ”不存在同质状态,而是存在于一种隐喻机制。因此,英语时态延伸中的隐喻特性与转喻关联密切,二者间并不存在矛盾。我们可将其规划为一个阶段内的时间映射,只是在概念领域存在一定的微妙变化而已。这样可突出其真实的指代关系,使英语时态延伸过程中的组成元素、界限更加分明,运用动作发生的状态,使将来、现在、过去变成一个独立的整体,以达到总结转喻认知机制的目的。
可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在英语时态延伸中具有出发目的的动词都可被规划为趋向动词,如go/come/move/atart/leave/want等。其主要表示进行时—将来时的转变,其正处于准备阶段,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意义。例如,“I want to eat(我想吃饭)”,本段话可表示一个准备的过程,我、想、吃饭,其可跨越时间,通过一个动作去指代另一时间内所要做的事情,这样表达更易被受众接受。
过去时及一般将来时,在转喻认知机制方面而言,可通过持续的动作,将时间进行转换。译为:“Class is in session(正在上课)”和“Get ready for class(准备上课)”,二者归属在同一脚本内,一个是正在进行或已经过去的动作,而另一句为将来要去做到动作。由此可知,部分存在转喻的关系,通过趋向动词的应用,表达出将来所要做到事情,其不仅限于“be going to”结构,可运用趋向动词的推广而表达一般现在时。同时,在词语搭配环节并不发生冲突,我们可根据实际语境以及动词、句子的组合形式进行分析,保证从句的英语时态延伸环节的正确,进而体现出时态延伸的转喻特征。
一般将来时的基本表达形式为:“主语+am/is/are+to+动词原形/+现在分词等”。其通过英语时态延伸的形式,表达出将来语境内要发生的事件、动作以及状况。例如,“I’m going to Beijing tomorrow(我明天要去北京)”,以此可知,通过具有将来时间的状语,来表达出没有时间状语的意义。此时可根据整段话的含义,判断出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情。因此,不论是让步状语、时间状语、比较状语等,都可用于语句的替代,将一般现在时转换为一般将来时,保证整段语句满足语境变化要求。这样一来,可根据人们对心理时间、世界时间的定义,来开展英语时态延伸。这也正是英语时态延伸的主要动因。
综上所述,为保证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加强对英语时态衍生延伸环节的思考,让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及英语基本构成与动词用法,制定相应的英语一般现在时用法补充方案,保证各项语句与之间的关联度。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阻碍后续英语内容的学习,更会出现时间范畴形式的混淆问题。因此,明确转喻方式,加大其概念、意义及用法的学习,以解决一般性的认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