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育人体系建设

2022-05-20 08:46周晶晶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体系

周晶晶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实施课程育人的重要抓手,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

“课程思政”源自上海学校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德育)课程改革探索,开创了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的实践先河。[1]课程思政倡导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全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党的十九大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备受重视,然而,在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推进课程育人的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如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不足,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关系尚未厘清,思政元素的挖掘仍然停留在点、线层面上,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仍有待加强,课程思政分学科、分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育教学特点没有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在遵循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展的前提下,运用系统思维构建课程育人体系,找准课程育人的着力点尤为必要。

一、课程育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系统构成

课程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子体系,将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子体系有机链接起来。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构建“课程育人体系”等十大育人体系,并指出了课程育人体系基本内涵:一是强调专业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强调“课程思政”作为实施课堂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三是提出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思政元素等具体路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是发挥全部课程育人价值的一种课程观,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教学的各个过程和方面。[2]课程思政的理性内涵表现在,充分挖掘全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全部课程、全部教师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和职责,实现课程育人的全覆盖。[3]

《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将价值塑造的成分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是课程育人的核心环节。推进课程育人,需要强化价值塑造,将价值引领、情感教育、人格培养、精神建构融入各类课程,[4]系统搭建课程育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按照课程育人体系的内涵,课程育人体系主要由价值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执行体系中又包括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育人体系基本结构

二、课程育人体系的核心要素

(一)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在课程育人体系中起引领作用,系统的运行必须建立在明确的价值塑造目标定位上。职业教育课程育人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高职院校应根据课程育人目标建立价值体系,包括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个层面。家国情怀指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 融入理想信念、民族振兴、技能强国等,培养学生明晰历史、知晓国情、民族认同、视野宽广、仁爱爱民。道德品质主要包含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主要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成才和优良品德等,社会公德主要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等,职业道德主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认同等。文化素养主要指培养学生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传承、审美和创造美等方面形成的优良品质。

(二)实施体系

实施体系是课程育人体系中的核心子系统,由师资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组成。《纲要》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和推动者,教师通过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科学精神、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等方面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格,激励学生追逐梦想、探究真理,帮助学生创建科学的价值观。[6]“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应着重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是高职院校育人的基本载体,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类课程。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成长规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围绕价值体系,制定分阶递进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课程育人的主要渠道,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完善培养目标——改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实施教学反馈”的基本路径。[7]

(三)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作为实施体系的“控制单元”,对课程育人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管理结构、管理制度、管理运行机制、管理结果运用等。管理结构即组织架构,是管理体系的具体制定者和实施者,管理结构的权责划分和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体系的运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日常教学规范、课程考核评价实施细则等制度。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等。结果运用是指课程育人成效考核评价的结果运用,将结果同步应用到专业群建设、课程改革、教师评聘和学生考核中,强化质量管理。

(四)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育人体系的“诊断单元”,通过对控制体系的推进实施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实现对系统的保障、监督与反馈,是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核心环节,由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构成。[8]评价主体强调多元性,包括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者是课程育人系统中直接参与系统运行的要素,包括教师(教育者)、学生(受教育者)、教育教学行政部门人员(管理者)等。间接参与者是课程育人系统外部与系统内部产生物质、信息交换的要素,包括用人单位、家长、校友等。评价客体强调层次性,包括学校、专业(群)、课程和学生。学校层面主要针对管理系统和师资培养子系统的运行评价;专业(群)层面重点考察价值体系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课程层面重点监测课程思政实施模式、实施效果和价值元素的合理性等;学生层面主要评价思想、行为、知识的增值效果。

三、系统论视域下课程育人体系的建设路径

黑格尔认为,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整体,要素是系统的要素,不存在完全脱离系统的要素。因此,提升系统的要素水平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整体质量。

(一)注重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等中长期规划中,在顶层设计中充分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院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实施和监督管理;设立课程思政协同研究中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等;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学习交流促进机制和“结对”共建机制,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和激励课程思政落地实施,统筹协调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协同发力;构建教师培养培训机制,结合教师继续教育要求,建立课程思政培训、轮训制度,将培训结果与教师的考核、职称评聘挂钩;构建教师落实课程思政激励机制,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增设课程思政教研项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在教学成果(教材)评奖、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先进个人等项目的遴选推荐过程中,突出课程思政导向;探索赛教融合模式,通过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比赛,培育学生喜爱的“课程思政”名师,发挥“名师”引领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班主任,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建设教学反馈机制,完善学生评教、日常教学督导制度。

(二)强化价值塑造,构建立德树人价值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价值塑造,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深度挖掘五育元素,构建立德树人价值体系。一是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将党史、学科史、科技史等历史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将“中国梦”“一带一路”、抗击新冠疫情、乡村振兴、碳中和、科技强国等时代命题融入专业教育,鼓舞学生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专业精神,重点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元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技能成才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围绕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的类型特点,重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个人品质;融入励志成才教育元素,培养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信;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宪法等法律知识、道德模范事迹、雷锋精神等融入通识课程;围绕职业特色,将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融入教学环境、实践活动中,注重提升学生职业操守、职业规范等素养的养成。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围绕传统文化传承、艺术修养和国际视野,将文学经典、非遗文化、艺术鉴赏、才艺教育、东西方文明等融入通识课程,使学生收获人文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启迪思想、发散思维。根据五育价值体系,挖掘和整理专业中的基础素材、典型案例、时代楷模、发明创造等,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建设专业思政素材库。

(三)开展交流培训,提升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高职院校在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的过程中,既要突出“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培养,又要突出教师政治意识和政治素质的培养。首先,高职院校应从思想认识层面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德育培养”的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塑造,通过组织校内外学习交流、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意识;实施“名师”引领工程,发挥优秀教师、思政名师的模范引领作用,树立“教书育人”一体化职责。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对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方面实施课程思政突出者优先扶持机制,增强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专业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将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工作职责,计算工作量、落实相关待遇等。其次,高职院校应从任教能力层面提高教师“思政能力”。一方面,积极搭建平台,建设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坊、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优秀课程思政案例汇编、思政素材库建设、课程思政成果交流、教师培训课程建设、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制定等活动,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与代表性案例,将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其他教师课堂的实践运用;在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中强化课程思政导向,以赛促建、以赛促教。另一方面,强化学习培训,组建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培训团队,建立健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9]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四)深化课程改革,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根据价值体系,形成课程支撑矩阵。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找准每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的有效切入点。以《纲要》为指导,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进行分类设计。公共基础课程重点融入家国情怀、道德品质、文学素养价值塑造,实施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构建通识课程支撑矩阵。对于专业教育课程,按照不同学科分类的课程特点,立足学科发展史、行业背景和时代背景,将党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等融入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重点融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企业实践注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社会实践注重锤炼意志,养成服务意识。高职院校可探索“团队作战”“结对共建”等模式,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的课程教研团队,[10]或为专业课教师结对思政课教师,共同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优化课程设计,重组课程内容,设计模块课程。

(五)拓展课堂载体,科学设计教学体系

以传统的第一课堂、以社团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泛在学习为特征的第三课堂和以校外行业企业实训基地为主的第四课堂建设为依托,[11]遵循“完善培养目标——改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平台——营造良好环境——实施教学反馈”的技术路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社团活动、实践课程等,增强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第二、第三、第四课堂育人功能,拓展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等育人渠道;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搭建“云”端课程思政实施平台,建设微课、慕课等泛在学习资源,用好互联网的延伸覆盖功能,实现师生平等、实时对话,使教师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12]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改革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有机融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营造课程思政浸润环境,在学校的校园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规范等内容宣传和文化氛围营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塑造品格。

(六)构建评价体系,促进过程监控

构建“学生价值获取度、教师育人贡献度、毕业生成长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家长满意度”“五度”评价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对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价值获取度;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平台应用、学生关怀等方面全面考量教师对立德树人的贡献度;从学校教学效果、个人综合素质、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评价毕业生的成长度;从毕业生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和使用情况,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等方面对用人单位开展测评;从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教师教学满意度和学校管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开展家长测评。强化五度评价结果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师评聘等方面的应用。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