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兰 张宏亮
(深圳技师学院,广东 深圳 518116)
“产教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制度。“产业学院”建设标志着将“产教融合”制度推进深水区。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任务。2020 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提出了突破传统路径,发挥产业优势,以及企业教育主体作用,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产业学院的社会关注度高,仅江浙地区就开办100家产业学院,关于产业学院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已经成为职教界的热门话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办了产业学院,但是产业学院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现代产业学院与传统产业学院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产业学院企业经营目标与学校公益目标的矛盾性问题如何解决?目前的研究可以说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对产业学院概念、形式等浅层次的研究,很少涉及产业学院内涵及突破瓶颈方面的实施策略研究。就这些问题,笔者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内涵、模式、存在问题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剖析。
“产业学院”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的“产业大学”(Industrial University)。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帮助民众获得就业能力,20 世纪初由英国教育与就业部门借助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一种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开放式远程学习平台——“产业大学”,是具有公立及私立混合所有制特征的新型教育组织机构。借鉴这一做法,2005 年,我国高职院校为实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一种产学研合作的校企联合体,称之为“产业学院”。这是传统的产业学院,早期定位为一种开放式、资源重组与整合的校企融合体,后逐步发展为依托专业群和产业群的二级学院。
长期以来,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支撑其国民经济享誉全球的重要支撑。德国双元制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导进行的双元主体教育。社区学院作为美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强调校企合作,形成了集学校、企业与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契约教育模式。三大主体共同作用于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日本职业教育有别于德、美两国,尤其是在学生的主体性上独辟蹊径,探索一条企业访学之路。企业访学即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通过走访企业,了解、熟悉岗位的运作与生产流程,进而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从岗意愿,在确定就业方向与学习目的的基础上进行学校与专业的选择。通过访学,规避了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对口性。企业访学协同模式实质上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对于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协作。综合德、美、日三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开展,完善的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两大主体进行职业人才培养的保障。一方面,合作模式是置于国家法律体系之下的,校企合作模式被注入法律的严谨性与合法性。[1]
受国外建设产业学院的启发,为紧密对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职院校开始建设“产业学院”。2013 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专业镇、行业协会合作开办四个产业学院:南区电梯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小榄学院。而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产业高度集群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始与地方政府、地方产业协同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
目前,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已经发展为学校社会化、企业化,企业教育化的一种新型的“产教融合”组织,成为校、企、政多方协同组建的创新发展共同体。可以说,现代产业学院集产业性、合作性与职业性于一体,是高职院校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向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
现代产业学院与传统产业学院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1.现代产业学院具备产业化特征
传统产业学院中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回避教育“产业化”。现代产业学院的产业与市场无缝对接。
2.现代产业学院具备市场化特征
其运行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成为运营管理的主体,高职院校方面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双主体运行机制保证产业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3.现代产业学院具备体制机制创新化特征
由于国内很多世界500 强企业自行兴办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内不缺高科技研发、高素质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在引进这类企业合作时,将面临失去吸引力的危机。所以现代产业学院除应该具备产业化、市场化特征外,还应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2]其一,体制创新。现代产业学院实行企业化运营管理,打破身份界限,企业员工即是教师,教师即是企业员工,学生也是企业员工,他们的身份都是职业人。其二,机制创新。员工(教师)的职业生涯在同一个平台发展,员工可以同时做职业经理人和晋升教师职称。建立多条晋升通道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员工(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保持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活力和持久力。
我国借鉴英国“产业大学”建设模式,各地建成切合国情的产业学院。广东省各高职院校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学院200 余所,覆盖20 多个产业领域。产业学院按照产业领域以及运行情况,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1.“产业经济”模式
“产业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为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链。以“小龙虾产业学院”为代表。位于湖北省的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中国首家以小龙虾烹调为专业的院校。小龙虾产业已经成为千亿级大规模产业,小龙虾产业经济带动了数百万人就业,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推出小龙虾专业,正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大部分学生毕业前就已被相关企业提前预订,就业率达到100%。由于供不应求,毕业生的底薪每月高达6000 元至12000元,平均工资每月在8000元以上。为适应学校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小龙虾专业培养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双重背景的学生,他们有技能和学历两方面的优势,能策划、能写、能营销、能实践,精通养殖、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等全产业链各个领域,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技术技能。毕业生受到餐饮企业的热捧。
“产业经济”模式具有前瞻性、现实性的特点,办学特色鲜明,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已不言而喻,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又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近几年,一方面企业感叹招工难,另一方面就业者诉苦就业难。就业问题不仅是总量问题,还存在结构性失调的问题。化解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补上职业教育短板。“产业学院”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培养了市场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也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产业经济”模式,存在过分依赖产业及产业群的问题。例如小龙虾专业就业范围窄、局限性强,小龙虾种群如果受到退化,或者生态方面的影响,与小龙虾有关的产业将受到影响,小龙虾专业办学将会遭遇冷淡期。
2.混合所有制过渡模式
混合所有制过渡模式具有“公办高职+民营企业”两种体制混合并存过渡的特征。[3]以广科长隆旅游产业学院为代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珠海长隆公司共建的“广科长隆旅游产业学院”,主要开展以下合作,其一,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学生入校即入职,在校学习一年后进入长隆公司完成2 年的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即就业,很好地解决了合作企业的人才缺口。其二,学校为长隆企业的员工提供学历教育。
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广科长隆旅游产业学院”是学校二级学院——旅游学院牵头与合作企业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长期的产出利益分配方式无法明确,为进一步发展,校企双方都有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愿望,以扫清向现代产业学院过渡的障碍。
3.混合所有制模式
混合所有制模式以广东中山职业学院为代表。广东中山职业学院电梯学院、小榄学院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办学,称为现代产业学院,这是有别于传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形式办学实体。
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实现了“公办高职+民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具有“现代产业学院”的产业化、市场化特征,实现了专业群与产业群的无缝对接,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的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产业、行业、职业标准无缝对接。[4]
由于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这种类型的产业学院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与核心竞争力,解决了过分依赖产业群的问题,而能否解决长期困扰混合所有制运行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要看是否真正实现企业化运营管理。当前国内绝大部分产业学院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学院。
1.尚未真正实现“产业学院”运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产业学院最突出的特征是产业化、市场化。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学院”模式还没有真正突破传统束缚。企业追求利润价值取向和院校教育公益性价值取向的矛盾,产业学院设计、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
当前产业学院的研究少有提及市场化问题,且并未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现代产业学院除应该具备产业化、市场化特征外,还应该突破障碍,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方面,职教界在产业学院建设研究方面,已经意识到产业学院的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产业学院良性发展的瓶颈,但是并未提出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举措,所以未能真正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研究片面化和趋于功利,不能解决产业学院建设中出现的体制机制等瓶颈问题;研究缺乏前瞻性,对未来产业学院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判和预警机制。
3.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存在校企双方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运行管理法制建设空缺、学生权利保障不足、教师法律地位模糊等法律风险。
为解决产业学院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成功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需要创新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预警和保障机制,突破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1.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
现代股份公司制度,责权利清晰,有利于产业学院从小到大再到强持续发展。深圳作为先行先试的典型,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先行先试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快速培养湾区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采用企业化运营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相当于企业集团下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完全按照企业化运营模式运行,主要部门包括人事部、财务部、市场部、产业部、研发部、教学部等,这种管理组织架构有以下优势,其一,真正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真正融合、共建共管。[5]其二,这种架构由于只是设在二级学院,不影响企业总公司的运作,也不影响职业院校的整体运作,并且与企业总公司、高职院校校方相互融合,利益共存,相得益彰。其三,这种运营模式,产业学院有完整的人、财、物统一支配和管理权限,更加灵活、高效,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其四,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事业单位,运行管理机制欠缺合理竞争及活力,多年来存在人岗不匹配、因人设岗、人员冗余与缺失并存,机构臃肿、职责重叠、职责不清等现象。现代产业学院应摒弃这些陋习,建立高效、责权利清晰统一的运行体制和模式。
图1 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
2.采用企业化运营管理机制[6]
纵论现有关于产业学院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努力回避产业学院的市场化问题,少量文献有提及,但是并未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其一,开展企业化运营,由企业领导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派代表负责产业学院运营;高职院校派代表负责教学运行,制定教育教学培养方向、方案并组织实施,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和人才培养。其二,采用股份制和利润分红吸引企业和企业家参与运营建设,允许企业家出资参股并享受产业学院利润分红,允许高层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享受符合市场的股份配比和高额薪酬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学院打造具有迁移和嫁接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1.强化企业教育主体作用
其一,引进“企业意识”的概念,职业院校管理中强化企业意识,包含市场意识、职业意识、企业化管理意识等,对于改进职业院校现行管理中的弊端,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实现职业院校特殊的办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其二,产业学院设立企业、学校双导师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方面,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以及作为用人单位的导向作用,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2.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其一,高职院校专业细分,难以覆盖跨领域的技术。未来产业学院要求建设多专业、多学科的专业群,通过多学科团队和专业群的辐射作用,相互影响,交叉学习,累积知识,创新技术。因此人才培养除考虑专业能力以外,还需考虑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二,高职院校跟上市场变化相对困难。企业受技术发展、市场竞争驱动,新技术、新产品、理论和技术与产品间转化极为迅速,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前瞻性的技术感知和专业适应能力。其三,由于企业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团体,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团队协作、技术协作,管理制度、内部沟通流程规范,所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尤为重要。
3.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其一,“教育、产业、科研”是产业学院的三大要素,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平台以促进异质资源之间的流动与共融,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其二,建立以企业化组织为框架的研发体系。企业产品研发涉及多环节,多部门,需建立严格的研发流程和规范,应在企业组织框架基础上,建立系统、严谨、完整的研发体系,紧密连接教学、实训、实习、就业。这些都是现代产业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预警和保障机制,即在产业学院建设初期,对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矛盾提前预测、研判,出现问题后有应急措施,处理问题有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的依据,以保障产业学院顺利持久地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职教领域的创新课题,需要系统思维、前瞻性思维。顶层设计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更是职业教育研究界的责任,政府的决策应该建立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者必须勇于突破现实困境,多出有实践推广价值的成果。
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政府给予其它三方以政策、法律支持,强化企业和行业的经济利益驱动,政府和学校的社会效益驱动,打造“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四位一体利益共同体性质的产业学院。
总之,加强法规、制度的预警和保障作用。行业制定相关规程、条款,企业、学校建立健全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四位一体、内外联动的预警和保障机制,确保现代产业学院的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