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泽辉,戚元刚,王冰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主要由小圆细胞组成的临床上罕见的软组织肿瘤[1],起源于腹、盆腔腹膜及腹外器官,常表现为弥漫性的腹膜结节,组织发生尚不明确,认为可能来源于高度未分化的间质细胞[2]。诸多医生对DSRCT的认识不足,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常规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无特异性,容易与淋巴瘤腹膜侵犯或腹膜转移、腹腔间皮瘤等腹膜增厚疾病混淆。DSRCT的有效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各不相同,术前准确诊断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对DSRCT影像特点的报道多为个案。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DSRC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其影像特点的认识。
搜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 2020年1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4例DSRCT患者,其中男11例(78.5%),女3例(21.4%),年龄9~42岁,平均(21.1±29.8)岁。
CT检查采用 Philips Brilliance iCT扫描仪(128排256层),14例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时患者常规取仰卧位,屏气状态,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先行定位像平扫,再根据平扫图像确定动态增强扫描范围。扫描参数:120 kV,240~330 mAs,层厚5 mm,层间距5 mm,重组层厚0.625 mm,矩阵512×512,准直器宽度128×0.625 mm,球管转速0.5 s/周,螺距0.984:1;增强扫描经肘前静脉团注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 I/mL) ,剂量为80~100 mL,扫描期间屏气18~22 s,动脉期延迟30~35 s,门静脉期延迟65~70 s,延迟期延迟120 ~125 s。
由2位高年资(5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师分别统计分析14例DSRCT患者的CT征象,包括肿块大小、位置、强化特点,是否伴有钙化、坏死,腹膜增厚形态,腹水量的多少,淋巴结肿大及器官转移等;如2位医师意见不一致,请更高年资医师协助分析。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阳性体检结果包括腹胀、腹部不适(6例)、无明显诱因腹部包块(5例)、腹泻(2例)、腹部疼痛(1例)。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7例肿瘤标记物正常,3例NSE轻度升高,2例CA-125轻度升高,1例CA-199轻度升高。
14例DSRCT患者中,肿块位于盆腔者12例(85.7%),均位于膀胱后方,其余2例位于腹腔内;肿块大小2.3~17.8 cm,平均7.8 cm;7例(50%)病灶密度均匀,5例(35.7%)可见坏死,2例(14.2%)可见钙化;CT增强扫描14例(100%)肿块均呈静脉期持续强化(图1a);14例(100%)病灶均可见腹膜增厚(图1b);10例(71.4%)合并少量腹盆腔积液;8例(57.1%)可见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图2),10例(71.4%)发生肝、肺、骨转移(表1)。
表1 DSRCT患者的MSCT特点
镜下示肿瘤由均匀的小细胞构成的固体巢组成,部分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或伴囊性变,细胞核圆形深染,细胞质透明,周围是由成纤维细胞和增生血管组成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基质(图3)。免疫组化:Desmin部分阳性,广谱CK部分阳性,CAM5.2(+),MC(-),LCA(-),CD20(-),CD45RO(-),Syn(-),HHF(-),CD99(-),CR(-),CD117(-)。
DSRCT主要涉及腹部腹膜和/或盆腔腹膜,目前国内外报道主要为个案,文献集中于影像学-病理学相关性[3,4]。Li等[5]报道DSRCT青少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5]。本研究14例DSRCT患者中,平均年龄为(21.1±29.8)岁,男女比为11: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笔者认为青年男性好发为DSRCT的临床特点。DSRCT在细胞遗传学上有独特的染色体异常[6]。
肿块是DSRCT最常见的一种征象。相关文献报道DSRCT肿块主要位于盆腔[7],可伴有坏死、钙化,持续强化。本研究14例DSRCT患者中,12例(85.7%)病灶位于盆腔,5例(35.7%)伴有坏死,14例(100.0%)持续强化14例,与文献报道相符。笔者认为盆腔膀胱后方肿块并持续强化可以作为DSRCT的特征性影像表现,伴有坏死为其补充征像。持续强化可能与瘤巢周围由成纤维细胞和增生血管组成有关。
Iyer等[8]报道DSRCT常沿腹膜播散,呈结节样、肿块样及饼状增厚。本研究14例患者中腹膜均不同程度增厚,与文献报道相符,其中网膜结节样、肿块样增厚10例(71.4%),絮状、饼状增厚9例(64.3%)。笔者认为腹膜、网膜增厚可以作为DSRCT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增厚形态可多样化,无特异性,腹膜增厚可能与肿瘤的起源有密切关系。
腹水也是DSRCT的常见特征之一,本组14例患者中少量积液10例(71.4%),中量积液2例(14.2%),无积液2例(14.2%),与文献报道相符[9]。笔者认为少量腹盆腔积液是DSRCT的特征之一,是否可伴有大量积液还有待增加样本量进行研究证实。
器官转移瘤也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征象之一,相关文献报道DSRCT骨转移、肝转移及双肺转移并不少见,但大部分为个案报道,本组14例患者中5例(35.7%)发生肝转移,4例(28.5%)肺转移,1例(7.1%)骨转移。笔者认为DSRCT可伴有肝、肺及骨骼等转移,但不能作为其特征性CT表现。
淋巴瘤侵及腹膜、腹膜转移癌及腹膜间皮瘤等疾病常见网膜结节、肿块样增厚、腹腔肿块及腹水等与DSRCT相似的征像,DSRCT需与之鉴别:①淋巴瘤腹膜侵犯:患者性别年龄无特异性[10],肿块多见于腹腔腹膜后,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包绕血管[11];②腹膜转移癌:有原发肿瘤病史,肿瘤标记物升高,盆腔肿块少见,大量腹盆腔积液常见;③腹膜间皮瘤:发病年龄偏大,大量腹盆腔积液,膀胱后肿块少见。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①样本量较少,结论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②不同医师分析病变有一定的主观性;③因为是回顾性研究,病例选取有一定偏倚。笔者下一步将加大样本量,严格选取病例标准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DSRCT好发于青年男性,盆腔(膀胱后方)肿块且持续强化、腹膜增厚、少量腹盆腔积液、肿瘤可伴小片状坏死等可作为DSRCT的特征性影像表现,最后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