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释月
随着科技时代不断发展,网络已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离不开无所不及的网络。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网络逐渐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媒介,从20世纪初拨号网络发展到每人一部手机的5G时代,无论是音乐的传播还是获取形式上,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流行音乐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的十字路口,既有来自市场扩大后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自媒体时代音乐创作、发行准入门槛变低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流行音乐能向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只能正视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从而促进我国流行音乐快速、良好的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最早开始于黎锦晖1927年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上海,有了流行歌曲适合成长的土壤,这也迎来了各个流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音像产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后,国外流行音乐的流入,又推动了我国流行音乐大踏步发展,先后出现了闽南风、西北风等中国流行音乐风格。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普及和音乐制作方式的进步又一次推动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R&B、嘻哈融合中国本土文化的“中国风”迅速流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制作、发行的网络歌曲也创造了惊人的下载和播放量。
当前我国流行音乐发展正处于停滞的困境之中,虽然歌曲的发行量很多,但被大众喜欢和流行的程度很低。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有很多,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均衡、普通听众欣赏水平有待提高、口水歌不断充斥着音乐市场等等,导致流行音乐发展缓慢并向着“病态”的方向发展。
1.“饭圈”文化的盛行
近年来,流行音乐经济化现象愈演愈烈,衡量歌手能力的标准不再是好的唱功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流量”逐渐成了歌手成功的唯一标准。国内各大娱乐公司,推出各类选秀,打造一波一波“偶像”,致使一些年轻人和未成年人盲目追星,形成了诟病颇多的“饭圈”文化。一些“偶像”发行的歌曲,短时间内就在各大音乐平台上销量和播放量破亿,看似红火的数字背后,却是粉丝后援团“刷”出来的好成绩。一时间人“红”却没有代表作的歌手不断涌现,大量占据着媒资源却不能推动流行音乐良好发展,反而拖拽着流行音乐前行的步伐。正是流行音乐的过于商业化、娱乐化导致了“畸形”的“饭圈”文化如此盛行。
2.自媒体平台的影响
2016年,短视频平台相继出现,自媒体时代全面来临,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音乐的创作与发行者。短视频平台不仅给流行音乐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无疑是把“双刃剑”。
首先,短视频、自媒体的盛行让每个人都成了音乐的创作者,音乐的制作、发行的成本廉价,准入门槛变低,许多音乐作品呈现出缺乏内涵、歌词低俗、旋律简单、缺乏艺术性,例如《惊雷》等根本不能成为音乐的作品层出不穷,粗制滥造的作品比比皆是。许多人为能够迅速成为“网红”,所创作出的作品缺乏内涵、风格诡异、哗众取宠,这都限制了流行音乐良好、健康的发展。
其次,短视频内容通常时间较短,想在短时间让观众记住成了主要问题。短视频创作者、自媒体音乐人翻唱老歌、经典作品或“抄袭”他人作品为主要创作内容,这也给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阻力。一方面,翻唱老歌、经典作品成了捷径,这无疑降低了创作者们对新作品创作的热情与积极性,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就是流行音乐发展的一种阻力。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为在短时间内成功,“抄袭”他人作品,不仅不有利于行业发展,而且还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违法行为。
3.大众审美水平有限
人们的审美能力是一种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普通大众作为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欣赏水平和审美习惯自然成了流行音乐受喜爱程度的衡量标准。如果,普通大众对于音乐的审美与认知低下,那么迎合大众品味的作品也就难以提高。我国音乐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这一方面是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均衡,导致普通大众的文化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物质生活的进步速度。另一方面,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音乐、美术、体育等非学科类教育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重视。
近年来,艺术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本是可以推动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好现象,但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严、审查力度不够,许多学校的授课老师并没有专业或相应的教课能力和资质。为追求经济利益,误人子弟、错误教学的乱象也比比皆是。这从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始就被引向了错误的学习道路,影响今后的审美能力的发展也成为必然。
流行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不断繁荣发展的今天,由于流行音乐的特殊性,与其他门类艺术相比较,更受大众的接受与喜爱。正是这种更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是否能健康、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在整个行业加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可以用适当的手段规范流行音乐的行业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对于“饭圈”“流量”等不规范的恶劣竞争的监管,且效果显著。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引导下,流行音乐会在适应市场发展的同时,兼顾商品化与艺术性的平衡。
流行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就应该与其他商品的一样,应该有生产和流通的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不影响流行音乐作品艺术性和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对流行音乐作品创作的内容、质量进行审核与监管。控制缺乏内涵、歌词低俗、旋律简单、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流入市场,严格审核、审查力度,从而使流行音乐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式,流行音乐的传播形式也随之而改变。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媒体 成了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传播速度和广度大大提升,这对流行音乐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市场广阔,为追求利益使得流行音乐缺乏艺术性,反而更加商品化、流量化;另一方面,网络资源利用较为便利,造成了许多不规范竞争,使流行音乐市场较为混乱。
媒体作为文化、艺术和资源的传播者,有责任与义务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传播的过程中,媒体应该坚守自身职业道德,客观、理性和公正的评价流行音乐作品,正确引导大众的审美,以免对人们的价值观造成误导,从而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人民群众作为流行音乐的受众群体,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想促进流行音乐的发展,提高受众群体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提高中小学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生审美观的形成阶段,打下扎实的音乐基础,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形成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其次要规范大学音乐学科教育。一方面提高入学的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人才质量,为行业发展提供优秀的发展力量,从整体上提高流行音乐行业的水平。其次,加强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发展全面、全能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音乐教育水平,从基础改变和提升受众群体的审美能力。
总体来讲,在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今天,流行音乐作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直接影响到人们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下,我们以为的流行音乐发展一直披着虚假的外衣,一边追求“新”和“量”;一边追求经济利益,促使流行音乐朝着“病态”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困境之下,流行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首先,良好的行业内环境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尤为重要,提高音乐人素质;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创作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使内在原因起作用,这才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次,有力的监管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是流行音乐健康发展的外部动力。所以,内外因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创造出肥沃的成长土壤,促使我国流行音乐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