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摘要: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经了手工记账和财务电算化时代,在当今信息大爆炸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也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并逐渐跨入智能化时代。财务信息化是财务智能化的前提,且二者同步并行发展,互为促进,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却面临项目分散、业财分离、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等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入手,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建筑施工企业;业财融合
财务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并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进行业财数据综合处理的自动化体系。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除了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外,还能满足企业跨区域经营的特殊需求。本文從企业价值链活动、业财流程匹配、财务职能实现、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入手,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借鉴思路。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满足企业跨区域经营的需要
跨区域经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显著特征,一般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众多,生产经营地点分散,财务精细化管理难度极大。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但项目的高效管理又离不开企业总部提供的资源支持,因此如何实现企业总部与众多项目经理部之间的信息高效流动和资源有效分配,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
(二)有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管理效能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生产流动性大、施工地点分散和不固定等特点,且建筑施工企业通常按照单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核算,为使财务管理有效贴合现场生产活动,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理想方式是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避免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脱节,但分级管理可能会导致出现项目管理的本位主义、分散主义,不能统筹兼顾企业总体战略,因此“分级核算、集中管理”是一种次优选择,而企业财务信息化为这种选择提供了效能上的保障。
企业财务信息化不仅仅指财务核算的信息化,它更多是业财融合背景下的集约化信息平台建设,进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实现数据互联与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化财务流程管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
(三)有利于企业管控风险和高效决策
企业对财务数据一般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性要求,它来自企业决策的需要;二是及时性要求,它来自企业风险管控的需要。企业财务信息化因实现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互联互通,作为反映企业各项数据结果的财务数据,本身就实现了工料机消耗、施工进度、计量管理、结算办理、款项支付等数据的综合汇总、勾稽关联、印证校验和逻辑验算,有效确保了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实现了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在内置分析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财务分析关口前移,进而实现运营风险的及时预警,避免损失,实现价值创造。
(四)有利于切实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财务风险较高。企业财务信息化有效实现了业财融合,业务、财务数据可以实时交换。从业务方面讲,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了现场工料机消耗水平、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现场施工进度、计量结算进度、收款计划、总体成本水平、合同管理(款项支付进度实时管理)等数据;从财务方面讲,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综合了应收应付款项、资金收支、资金盈余等数据。业务、财务数据可以实时交换,不仅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谋划上下游收付款时间差,实现早收晚付,获取资金管理收益,也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计划的有效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总体盈余,款项收回后则可适当用于其他高盈利项目;资金总体有所欠缺,则提前预警资金风险,谋划融资方案。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一)财务信息管理体现施工企业价值链特征
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的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管理,更是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前提下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结合施工企业价值活动,挖掘价值增长点,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深层次融合。
(二)数据的实时共享
财务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可实现数据的实时查询和共享。各部门在做决策时,可以随时调用其他部门的共享数据,相关数据满足了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因而决策更加高效。
(三)由事后管理走向事前管理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经了手工记账、财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财务智能化几个阶段,其中手工记账到财务电算化仅仅是财务核算流程的改变和核算效率的提升,本质仍然是事后管理。而财务信息化则是融合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业务的大体系信息化,实现了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业务管理的充分融合,并为财务智能化提供一定基础,达到了管理会计的层次,本质是事前和事中管理。
(四)数据自我迭代升级
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的是经营数据收集、加工、分析、处理、维护、输出和预测,系统本身并不是经营数据的“搬运工”,而是数据的“加工者”“分析师”和“预言家”,它不仅仅负责收集、加工数据,而且通过搭建模型化、多视角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科学预测。经营数据从收集、加工、分析、处理、维护到输出循环往复,并不是在简单的圆环中从原点回到原点,经营数据的用途和功能实现的是螺旋式上升,看似回到了原点,实际上是更高一个层次上的原点,数据的使用效能和范围也实现了自我迭代升级。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一方面,有些建筑施工企业认为财务信息化就是核算信息化,就是提高核算效率,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信息化与其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为割裂财务和业务,缺乏有效数据联动,各个部门都是“信息孤岛”,信息流动性严重缺乏,不仅管理成本巨大,而且管理效能低下。另一方面,对全面的财务信息化应用前景及其潜在“降费增利”效果认识不够,没有看到其中的利润空间。这两方面的现实情况导致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将财务信息化提升至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没有制定财务信息化战略规划,更没有相应的实施步骤和计划,导致该部分工作始终处于被动跟风状态,无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二)施工企业在信息化上投入不足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更加偏重于“安全环保信息化”和“质量信息化”。在安全环保信息化方面,施工现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扬尘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人员在岗情况监督、事故隐患发现处置和环保监督等功能,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环保管理;在工程质量信息化方面,目前被业界广泛认可的BIM技术,从工程设计和施工,到建成运行全过程,实现了数据整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可以在BIM平台上协同协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相比于安全环保、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信息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没有涵盖财务基本职能和贴合业务实际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仅仅是會计核算的信息化,没有完全实现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等职能,更没有与业务充分融合和互动,提供实时的共享数据。
(四)没有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化挖掘企业价值增值潜力
财务信息化没有为企业价值增值提供有效助力,根源在于财务信息化的功能发挥被局限在价值创造之后,属于事后数据收集与统计,而没有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因此无法有效发挥财务信息化在风险防范、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五)财务信息化综合技能人才缺乏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数量熟悉施工全流程业务,并兼备财务核算与管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将人力资源培养的重点放在施工资质维护、项目人员配备等“核心目标”上,在财务信息化人才配备上较为薄弱。因此即使财务信息系统上马开发,也会出现无法有效捕获和分析财务和业务需求、不考虑系统运营环境和硬件条件而“天马行空”等问题。
四、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战略高度
要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战略高度,不仅将平台建设与施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相匹配,还要将平台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作为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针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充分结合企业业务发展模式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二)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投入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当前业务需要,投入资金启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财务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好后期资金投入计划,以满足系统软硬件升级、技术引进的需要。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要与财务基本职能相匹配
现代财务基本职能主要是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要与财务基本职能相匹配,在系统中预置重要财务指标模块,特别是预警指标、考核指标,让决策者可以实时掌握公司经营情况,并进行实时控制。
(四)强化施工企业业财数据的无缝对接和无障碍分享
建筑施工业务流程从项目投标(投标、中标、中标交底、合同签订),到项目经理部组建(确定组建方案、机构设置及人员聘任、账户开立、履约保证、印章刻制),项目进场策划(确定管控目标、质量及技术策划、科研创新策划、招采计划、项目预算、安全环保目标确定),项目过程管控(技术及质量管理、履约及成本管控、合同及计量管理、税务管理、资金支付),完工管理(完工验收、资料归档、完工审计、奖赔兑现),直至竣工审计(竣工验收、资料移交、项目核算、机构解散、人员解聘、资金回笼),各个部门在其中穿插承办,各自有着具体的业务程序,存在较多的数据上传下接。因此,在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将上述各项工作进行有效串联,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同时,要将建筑施工企业较为重要的,诸如现场工料机消耗水平、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现场施工进度、计量结算进度、收款计划、总体成本水平、合同管理、应收应付款项、资金收支、资金盈余等业财数据的无障碍分享作为一项基本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块,以满足企业需要。
在上述过程中,业务数据如何实现有效对接并最终转换为财务数据,财务数据又如何综合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经营分析,哪些数据是结果数据,哪些数据是佐证数据,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接口设置。数据接口一旦设置,形成数据闭环,则自然搭建起“建筑施工企业数据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实现的就不仅仅是财务数据的循环,更是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前提下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深层次融合。
(五)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充分融合企业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价值链”概念,他认为,企业所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一般有两类基本活动:“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主要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
根据波特价值链模型,结合企业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可以构建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其中:主要活动有项目承揽、内部后勤、施工生产、项目交付和售后服务;辅助活动主要有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详细内容如下:
一是项目承揽(即市场销售),包括:信息收集、投标报价、中标签约。
二是内部后勤,包括:材料验收、设备调试、临设准备、资源入场。
三是施工生产(即生产经营),包括: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
四是项目交付(即外部后勤),包括:工程结算、竣工验收。
五是售后服务,包括:保修服务。
六是采购,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用工管理、招标、供应计划、库存管理。
七是技术开发,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资料收集与整理、技术资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