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蓉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汕头 515000)
2020年11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1]除了用传统的教授方式来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外,《指南》强调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对学生积极开展跨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诠释能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服务其对外传播。潮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研究领域颇具意义的一个课题。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策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潮汕文化的创造产出能力,树立学生在全球视野下的多元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潮汕地区高校英语教学不可推卸的使命。
文化是权力的表现,也是权力的载体。古代中国国力强盛,鼎盛时期的华夏文明足迹曾遍布全球,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到了近现代,由于落后挨打,中国文化一度萎靡,甚至部分中国人还有“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的想法,西方文化的霸权主义也趁机向我们渗透。部分学生集体感、爱国心淡薄,对本国现状产生不满,甚至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事情。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战略举措和重要课题。其中向世界各国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建构对外话语系统是重要突破口。对外话语系统的建构重视精准传播,强调传播策略创新。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已取得不少突破与成绩,其中互联网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领军作用。因此,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无疑应该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力军。然而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年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教学材料、教师专业储备到学生学习目标各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主阵地,没能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输出能力,严重影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具体体现在:
(1)内容缺失。现有大学英语教学多围绕西方国家文化科技人文展开。现有的通用教材中,较少体现或者无法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比较陌生,本土文化修养不足,缺乏表达中国文化的语言积累,输出自然十分困难。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教材中有明显的缺失。
(2)教师缺位。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秉承“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一系列偏误,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影响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中国文化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中国文化专业知识普遍不过关。这使得教师自身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
(3)目标错位。目前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了英语国家文化概况,就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2021年9月初对2021级新生进行了一次翻译测验及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西方文化专有名词翻译的正确率接近68%,而对中国文化专有名词翻译的正确率不足30%,对潮汕文化的专有名词准确率更是不足20%。然而,跨文化交流不是单向交流,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中国学生更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用英语表达我们的灿烂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
自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议题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后,各地区积极广泛讨论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整理提炼区域文化精神,涌现了一股本土文化热。潮汕文化资源丰富、内涵深广,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和现代艺术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潮汕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贴近生活的鲜活性,要传承、发展与创新,就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走”出去,向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但是长久以来潮汕文化传播多以纸质平面媒介为主,与新媒体结合不足;在海外传播媒介单一,形式单调;现有传播平台在影响力、传播技术、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传播效果受到时效性、区域性的限制,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潮汕地区文化缺乏信息化、国际化的传播手段和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让学生掌握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尤为重要。潮汕高校学生应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优秀潮汕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担。高校的英语课堂作为教授中西文化的主要阵地,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广大学生对潮汕文化的创造力和产出能力,培养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潮汕地区高校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任务。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建立在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现象的基础上,尝试建设以潮汕文化输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微课堂。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堂,以“文化”+“语言”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优秀本土文化的创新产出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对国家与家乡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的情感。
本研究尝试将潮汕文化缩微进本地高校英语课堂,用以培养学生对潮汕文化的输出能力。为不影响学生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十分钟文化微课堂是较适宜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潮汕文化微课堂操作流程
课堂由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组成。步骤一:课前教师提供线上优质资源,从内容、语言和结构三方面为学生提供模板,然后设置“传播潮汕文化”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行任务驱动。步骤二:课中学生利用十分钟进行潮汕文化英文介绍。教师作为“脚手架”和点评者,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考评;并提供有提炼、有深度、有拓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复盘。学生利用线上资源及课上评价深入优化产出任务。步骤三:课后学生继续完善课堂产出任务,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潮汕英文Vlog,上传到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任务,扩大影响,推广本土文化,促成语言、技能和素养的协同发展。其他小组互相点赞、评论,完成互评;学生撰写反思日志,体现学生自评过程。教师还可以将潮汕文化拓展到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并支持学生创办、运行和维护一批潮汕地方文化的专题网站,拍摄各种短视频,对各类潮汕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网络展示宣传,推动潮汕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教学内容作为一种实现目标的教育媒介和教学载体,需要与目标相吻合,使目标的实现有抓手[2]。在现有教学环境之下,首先教师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将其融入到教材与之相关的章节中,使课程更加生活化、丰富化。潮汕地区资源丰富,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明显,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其社会、人文等资源可以为课程内容的选定提供大量素材。依据对潮汕传统文化资源的划分,可以确立几个主题作为其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如:潮汕饮食、潮剧民谣、潮汕建筑、华侨文化、传统节庆、潮汕名贤事迹等。学生可以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了解优秀潮汕文化,掌握向世界讲好中国—家乡故事的能力。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不仅能够改变以往英语教材单一的局面,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还能丰富课堂的整体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本土文化的积极性。
表1 潮汕文化微课堂子任务细化
产出导向法(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实际进行探索而发展形成的完整理论框架体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破除和解决当前我国高校中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的“学用分离、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教学理论框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说和教学过程[3]。产出导向法包括三个基本的课堂教学环节: 一是“驱动”引导环节(motivating) ,教师通过设计适宜于学生的交际活动场景和教学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机和热情。二是“促成”引导环节(enabling),教师通过输入必要的教学材料,并要求学生对输入的教学材料进行科学筛选和再加工,提炼出进行这项教学任务所需使用的语言、结构、内容等教学材料,促成任务型导向产出的顺利完成。三是“评价”引导环节(assessing) ,教师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基本的产出任务后,紧接着对初步产出成果做出即时的分析评价并进行有效的补救性教学。[3]最后教师让学生形成新的成品产出,完成从驱动—促成—产出的三个微循环。在实际教学中反复进行这三个微循环,达到学用无缝对接。[3]产出导向理论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实践角度。该教学法创新了课堂教学理论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可以作为我国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以内容为驱动,以文化为媒介,以语言为载体,对培养学生成为“文化·语言”双聚焦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将图2的理论框架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学情分析后,首先在学期初布置总任务,并就任务的具体内容、完成形式和评价方式向学生做详细的说明。本文选取介绍传统潮汕建筑的任务为例详细讲解潮汕文化微课堂实践。为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向外国友人介绍传统潮汕建筑的总任务,教师先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三个子目标:(1)从建筑结构、特色标志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介绍某一潮汕传统建筑。(2)讨论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传统建筑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的意义。(3)分组汇报保护和宣传传统建筑的具体措施。
图2 驱动和促成环节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设置“传播潮汕文化”的总任务,设定学生是某建筑博物馆(院)的讲解员,要给外国友人介绍潮汕某一特色建筑及其文化意义,并介绍针对特色建筑采取的保护和宣传措施。学生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特点,自由组合成4—5人的课题学习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选题,合作制作PPT,并完成展示任务。由于基于真实情境,学生又有身为亚青会主办城市东道主的使命感,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语言的兴趣。在第一轮产出的课堂展示中,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流畅度跟系统性都有所欠缺,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思维都略显不足,整体表达效果不很理想。
第一阶段:教师依据产出先行和以练促学的原则,先基于驱动1中学生的初步产出给出评价。接着将总任务分解为三个可操作的子任务以作为“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进阶,分别为:(1)收集有关潮汕传统建筑的知识和语言表达。(2)多角度介绍某一特色传统建筑(如四点金、下山虎或小公园的骑楼)。(3)给出保护和宣传潮汕传统建筑的合理建议。
第二阶段:教师提供网络景点介绍的音视频等拓展资源,增加选择和加工输入材料,要求学生自学内容和语言。课堂上教师设计更加多样化的活动,通过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如紧扣主题设计猜词、配对、复述、提炼总结并反复再现产出所需的词汇、句型和结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第二次输出展示。
第三阶段:走出课堂。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分析真实案例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逐步实现语言+内容的协同发展,顺利完成各个子任务。课后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潮汕建筑英文Vlog,上传到小红书、抖音、TIKTOK、FACEBOOK等社交平台。同学点赞评论, 选出最佳潮汕建筑英文解说Vlog。学生写下自己的反思日志,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良性循环促成了成效导向下语言、技能和素养的同步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推动”下,逐一完成挑战,不断体会成就感。
本研究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借鉴了美国动态成长评估教学理论(dynamic assessment)。“干预式动态评价”和“互动式动态评价”理论是基于动态预估评价体系理论的两种具有代表性评价理论模式。在进行动态评估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评估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探索并充分发现学生潜在的自我成长评估能力。“干预式动态评价”不仅遵循“测验—干预(教师/同伴)—测试”的评估模式,更重视学习者基本认识思维结构的动态变换和知识转化,而不是学习行为所需要呈现的某种层次性。“互动式动态评价”既重视师生互动中探究的过程,又要通过前测和后测对比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间。笔者将两种评价模式融合,创建了“前测—探究—后测—反思”的评价模式(见图 3)。第一阶段同伴和教师分别对学生初步产出进行干预。同伴从结构、语言、内容、演讲方式、观众吸引度、体态语、视觉辅助等七个维度对产出进行干预,指出微观层面的错位或宏观层面的不足之处;教师逐个听、看学生的初步产出,给予个性化的提示策略,总结学习者所面临的共性障碍,基于此设计实施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第二阶段教师让学生考虑解决方法;提供语言词汇、句型结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支持,稍作微调。学生根据同伴评估者和教师的干预,改进并展示第二次产出。同伴和教师评估学生终稿,指出其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第三个阶段需要每个团队制作一个潮汕建筑的英文 Vlog ,上传到小红书、抖音、TIKTOK、FACEBOOK 等社交平台,选出最佳潮汕建筑英文Vlog。学生写下自己的反思日志,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通过探究来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实现真正的理解和迁移。
图3 “前测—探究—后测—反思”的评价模式
从课程教学效果来看,本研究通过设计渐进、精准和形式多样化的促成活动,如:介绍案例示范,架构篇章框架,实现语言迁移, 达成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在教学交际情境中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思考保护传统建筑与现代化社会进程之间的矛盾和平衡这一主题,提高学生对于传统建筑和现代文化的认同和兴趣;通过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宏观视角重点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批判、创新等思维能力。在最后产出表述中,学生提出保护和宣传潮汕特色建筑的措施,并建议可利用新媒体传播功能,通过推出文创产品及电视纪录片等具体举措来吸引游客,将保护建筑和文化宣传融为一体。在构思和表述这些与时俱进的措施过程中,学生思辨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学生深刻挖掘传统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对外传播文化的能力。
高校英语课堂的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除了用传统的教授方式来讲解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外,还需要兼具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情绪及良好的个性品格,培养正确“三观”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在顺利完成本单元的产出任务时,除了自身的语言技巧得到锻炼和提高外, 还能够在实践中形成对国家与家乡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情感。基于潮汕文化输出的高校英语微课堂实践将外语教学与潮汕文化“走出去”结合起来,语言学习与应用贯穿始终,培养学生优秀本土文化的创新产出能力,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