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军 王圣媛
(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36)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国企改革与效率提升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东北国企效率状况如何?阻碍国企效率提升的关键障碍是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东北国企效率?厘清这些问题显然对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现有关于东北国企效率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个别研究比较了区域间国企效率差异,显示西北地区最高而东北地区最低,并提出提升营业收入及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建议。[1]但对东北国企改革的研究较为丰富:一是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东北工业发展与国企效率提升的关键。[2][3]二是认为东北国有企业高成本与低收益是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和结构矛盾的综合体现,而“官本位”“等靠要”思想在企业经营各环节的渗透,导致东北地区非市场化交易问题突出,企业经营愈加困难;[4]并基于体制机制优化角度,提出东北国企改革核心是政府简政放权、对企业减负;[5]国企改革路径不应局限于国企内部,更应通过大力激发民营经济来促进国有企业发展。[6]三是提出在东北地区建立国企改革试验区来推动东北地区国企改革,[7]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自由贸易港扩大开放、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三大措施,建设大连经济新特区,推动东北振兴。[8]
总体看,东北国企研究集中在混改、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本项研究将重点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Malmquist 指数法来实证评价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效率,并通过四大区域比较,找出制约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关键障碍,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e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是运用线性规划对所有决策单元DMU 开展效率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的相对有效性问题上具有优势,CCR 与BCC 是DEA 中最常使用的模型。借鉴程敏和裴新、[9]刘凤朝等[10]的研究,基于不同国企效率受到行业属性、企业规模、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投入产出差异较大,相较于CCR 模型要求DMU 在最优规模点上运作的假设,可变报酬下的BCC模型更贴合本研究,故本文采用BCC模型对上市国有企业效率进行静态评价,表达式为:
式(1)中,xij代表某个决策单元j的第i个投入量,xij≥0;yrj为某个决策单元j的第r项输出,yrj≥0;θ是目标规划值,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si-、sr+为松弛变量向量。此模型计算得到的综合技术效率(TE),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及规模效率(SE),具体关系为:TE=PTE×SE。
为全面反映我国上市国企效率,本文进一步引入基于DEA 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实现对上市国企研究期间内的动态效率评价,表达式为:
其中,若M 指数大于1,表示效率提高,反之则代表效率降低;若M 指数等于1,则表示效率未随时间发生变化。M 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指数(EFFCН) 与技术进步变动指数(TECНCН),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PEC)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SEC),具体关系为:TFPCН=TECНCН×EFFCН=TECН×(PEC×SEC)。构成Malmquist 指数的某一效率变动指数比率大于1,表明该效率变动促进生产率效率水平提高,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
本文所研究的国有上市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借鉴谢莉娟、[11]宋清华和林永康、[12]杜传忠和金华旺[13]对企业效率的度量,本文将投入角度分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中间品投入,具体指标选用固定资产净值、员工人数和营业成本度量。产出角度则选择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两个指标,前者用以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后者用以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收入扣除各项耗费后的盈余。上市国有企业效率评价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上市国有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分类深化改革阶段,[14]基于此,本文确定研究期间为2013‐2019年。原始数据选取国泰安数据库国有A 股上市公司,并剔除金融行业公司,以产出为导向计算企业效率。
本文将四大经济区域国有上市公司在2013年至2019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动趋势报告如图1 至图3所示。从区域差异角度看,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国有上市公司综合效率最高,接近于有效状态,而东北地区国有上市公司综合效率最低,特别是2017年至2019年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以往年度差距更甚。从效率变动趋势看,东北地区国有上市企业综合效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变动趋势大致相同,均呈先下降而后上升态势。
图1 2013-2019年四大区域国有上市公司综合技术效率趋势变化图
由于综合技术效率受到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共同作用,因而,这里结合图2、图3 对东北地区的国有上市公司效率进行进一步分析。图2 显示,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区域与全国整体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幅度较小,总体较为均衡,东部地区效率较高,西部、中部地区次之且二者相差较小,但东北地区纯技术效率最低,且从2017年开始下降较为明显。图3显示,除中部地区规模效率持续下降以外,其他地区与全国规模效率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东北地区的规模效率较高,最接近有效状态。与纯技术效率相比,区域之间的规模效率差异较小。结合区域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来看,当区域规模效率未达到效率最优时,非最优状态可以进一步细分:当区域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同处区间[0.9,1)时,该区域效率虽未达到最优但易改进;当区域规模效率处于区间[0.9,1),而纯技术效率低于0.9 时,该区域处于技术低效率状态;当纯技术效率处于区间[0.9,1),而规模效率低于0.9时,该区域处于规模低效率状态;当二者均低于0.9时,该区域处于低效率状态。[9]结合图2、图3可见,只有东部地区处于易改进状态,东北与中部地区均处于技术低效率状态,而中部地区从2017年开始由技术低效率转为技术与规模均处于低效率状态。东北地区国有上市公司效率提升的主要方向,在于更多地提升纯技术效率。
图2 2013-2019年四大区域国有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趋势变化图
图3 2013-2019年四大区域国有上市公司规模效率趋势变化图
进一步,本文对区域内各省份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整体而言,2013至2019年中,仅有福建、贵州和西藏以及上海和北京的上市国企在个别年度达到DEA 有效,其他省份均处于无效状态。在东北地区内,上市国企效率由高至低分别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全国31个省份中,东北三省上市国企效率均值分别位列15、21、29,三省间差距较大,辽宁处于中游而黑龙江则接近末位。结合要素投入情况发现,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冗余是抑制东北地区上市国企效率提升的原因,反映出投入产出比例的不匹配,亟需优化资源配置。
表2 2013-2019年各省份国有上市公司综合技术效率汇总
为动态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本文运用DEAP2.1 软件中Malmquist 指数法对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得到其全要素生产率值及指标分解值,结果如下:
全国国有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效率变动情况如表3所示,2013 至2019年整体均值为1.018,Malmquist 生产率上升了1.8%,总体呈上升态势;2015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说明近五年来国企投入产出效率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将指标分解来看,技术效率下降0.9%,技术进步效率上升2.7%,体现出技术进步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但技术效率起到了抑制作用。结合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指标的变动情况发现,在研究期间内的大多数年份中,二者的指数均小于1,表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指标的经济含义出发,技术效率更多体现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纯技术效率体现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应重点提升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与扩大生产规模。
表3 2013-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标分解的时间序列分析
区域效率差距如表4所示,2013‐2019年,东北、东部、中部、西部上市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1.018、1.025、1.017、1.013,综合排名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各区域的总体趋势均处于上升状态。结合指标分解可见,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效率的制约较为明显,相差1.3 个百分点,而技术效率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负增长引起的。因此,提升东北地区的公司治理水平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
表4 2013-2019年四大区域国有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标分解
考虑到行业差异,本文对样本公司按行业证监会2012版行业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并剔除东北地区内国有上市公司未涉及的行业,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的不同行业内国有上市公司的效率表现,实证结果如表5所示。研究发现,2013 至2019年,东北地区的上市国企在农林牧副渔业(A),制造业(C),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建筑业(E),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内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总体效率在增长;而在采矿业(B),批发和零售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内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则小于1,总体效率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全要素生率指数最高的是农林牧副渔业(A),数值为1.264,最低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数值为0.870,二者相差39.4 个百分点,可见东北地区上市国企的效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距。通过区域对比可见,东北地区上市国企在农林牧副渔业(A)和建筑业(E)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采矿业(B)和水利、环境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N)的效率处于末位。结合分解指标发现,东北地区的采矿行业上市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低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变动率下降的综合结果,因此,不仅应提升采矿行业的技术水平,也要优化管理方法与资源配置。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效率下降受到技术进步效率负增长的制约,着力提升技术水平是促进效率提升的关键。
表5 2013-2019年四大区域国有上市公司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指标分解
本文基于以上实证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从静态分析结果来看,在研究期间内东北地区上市国企效率在全国处于低水平,东北地区规模效率虽然具有优势,但始终处于技术低效率的状态,因此,“增长板补短板”是东北国企效率提升的总体思路,即在持续发挥东北地区规模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提升纯技术效率水平。结合东北区域内具体情况,东北三省的效率排序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投入冗余是制约区域效率提升的关键,说明优化资源投入比例并提升要素质量是改善方向。
2.从动态分析结果来看,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一致,通过四大区域比较发现,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仅次于东部地区,拆解指标表明技术进步效率变动是促进东北地区总体效率增加的动力,但与效率最高的东部地区相比,技术效率变动是制约因素。这反映出东北地区具备一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革新使得投入产出比例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制约着效率提升,同时未能及时调整与先进技术水平相适配的资源配置结构,因此,提升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是重点。
3.从细分行业来看,东北上市国企样本共涉及十大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的行业占一半,不同行业之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因此,为了能有的放矢地提升东北国企效率,不仅需要向东部等先进地区学习并发挥东北地区内部优势省份的带领作用,还需针对行业差异,稳定并提升优势行业效率,着重弥补并提高弱势行业效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而言,农林牧副渔业和建筑业领先于其他区域,应该继续稳中求进,而采掘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则处于末位,需要重点提升。
前述分析得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具有规模效率与技术进步变动提升的优势,但也存在纯技术效率水平低、技术效率提高变动不足的缺陷,同时还具有区域内各行业差异较大的特点。结合上述特点,本文认为为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效率提升,应该全面客观对待国企现存特点,在保持并扩大现有优势的同时,着重弥补管理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缺陷,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组织管理治理效力。动静态分析均表明,国企组织管理能力的不足是阻碍效率提升的重要挡板,因此,增强组织管理治理效力、破除管理制约是提升东北国企效率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为提升组织管理效率,首先需完善健全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决策、监督、管理的职能,使其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其中,着重强化董事会建设,积极建立并充分发挥外部董事制度的作用,抑制内部股东独大,以提升决策有效性并激发企业活力。其次,创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发挥绩效工资与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措施的效力,通过将薪酬与可量化的考核指标相关联激发员工的努力程度;另一方面,明确规范员工职责,制定惩罚与淘汰机制,防止搭便车现象发生。最后,完善用人机制,强化岗位管理。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按需引进人才,完善冗余人员的退出机制。同时,畅通员工晋升渠道,在国企中不仅要考虑行政人员的晋升需求,更应该满足技术人员的晋升需求,以此激发技术人员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为国企效率提高提供动力。通过破除管理机制束缚,提升治理效率,进而解放生产力,焕发国企生产活力,从而促进企业效率提升。
2.优化资源配置。东北区域三个省份均存在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的现象,同时,动态分析显示全要素生产率的拆解指标技术效率数值较低,由此可见,东北国企的资源配置效率亟需提高。首先,应优化资源投入数量,协调投入产出比例。针对东北地区国企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存在冗余的问题,应避免过度投资并精简劳动力,避免沉积资源造成浪费。其次,改善资源投入结构,提升要素质量。在利用规模优势的前提下,引导资源向技术创新方向发展,如淘汰落后基础设施,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吸纳尖端人才,进而激发技术进步效率提升。第三,强化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流动。一方面,区域间效率对比发现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东北地区不仅应向先进地区的企业学习与借鉴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还应利用好对口帮扶机制,积极展开合作;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也需开展合作,加强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与转移,减少因资源停滞造成的浪费,同时以东北地区内部各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推动区域内经济平台的完善发展,进而为资源在区域内整合提供便利,培育新优势,促进区域整体效率提升。因此,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要从具体企业内部抓起,更应考虑到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同区域不同省际之间的联动性,发挥比较优势,搭建区域协作平台,为提升国企投入产出效率赋能。
3.稳固并扩大既有优势。一方面,要稳固规模效率优势。静态分析结论表明,与其他区域相比,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规模效率,同时,动态分析分解指标显示,东北地区的规模效率为0.999,说明东北地区基本能保持现有的规模效率水平,但也值得引起关注,即东北国企需要稳固自身规模优势,避免因优势削弱而最终造成整体效率下滑的弱势。稳固规模优势,要摒除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思想,适时调整企业规模,使其与组织管理能力、产品种类属性、技术水平等相匹配。由于规模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提升,因此,另一方面,东北国企应继续加强技术革新,提升技术进步效率。不可否认,组织管理能力提升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都会一定程度促进技术水平提升。但除此之外,还应该适度扩大研发创新的投入占比,为新技术、新知识提供资金支持,并深化产学研结合,构建产教联盟,为技术发展输入原动力。
4.正视行业差异。由于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正视行业发展差异,保持并进一步促进优势行业的发展势头,对于低效率的行业避免“一刀切”,而是应提出符合行业特征的改善方案。在东北地区,采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效率相对较为低下,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效率低下上,因此,应该着重提升该行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强化迭代,同时,向效率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同行业借鉴经验。而采矿业则还存在着优化管理方法与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因此,要想提升采矿业的国企效率,需要予以更多的投入。不仅如此,采矿业与东北地区整体资源型产业转型密切相关,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涉及到公共产品,均需国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行业效率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行业内龙头企业的优势,发挥并强化其技术与知识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关企业共同进步,提升行业整体效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