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5-18 02:03程冠球
医疗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机体

程冠球

福州市长乐区人民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200)

肺癌在我国属于较常见的一类恶性癌肿,且患病率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多推荐采用外科手术,但常规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易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延缓术后恢复[1]。近年来,受益于微创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胸腔镜在外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已发展为治疗心胸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鉴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开展时间较短,其实际疗效仍值得商榷[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2~77岁,平均(59.27±6.82)岁;病理切片分型,腺癌15例,鳞癌20例,其他2例。试验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0~78岁,平均(59.68±7.12)岁;病理切片分型,腺癌17例,鳞癌19例,其他1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理切片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胸部CT、病史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确诊为NSCLC;具备手术指征,TNM 分期处于1~2期;可正常沟通和交流;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已签署研究相关知情协议。排除标准:伴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卒中等;癌细胞已发生远处转移;伴严重精神疾病或昏迷;基线资料不完善、患者无参与研究意愿等。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入室后,协助患者取侧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单后,给予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再于腋中线第7肋间做切口(长度约2 cm),用于置镜;完成后做手术主操作孔(长度约4 cm)于腋前线第4肋间,辅助操作孔(长度约2 cm)定于腋后线第8肋间;镜下探查瘤体位置及其侵袭范围,判断胸膜粘连程度,是否存在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再根据胸腔镜探查情况对肺门构造做单项式解剖或序贯式解剖,然后仔细游离并切除邻近的支气管及肺血管,在内镜切开缝合器辅助下切除肺叶及多个动脉分支,将切除后的肺组织置于标本袋中送检,最后给予淋巴结清扫以及引流管放置。

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胸手术:在侧卧位下做常规消毒、铺单以及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于第5肋间做后外侧切口(长度约20 cm),进入胸腔后,平稳撑开肋骨,找到病变肺叶后切除,对肺段血管进行游离与结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送检,最后给予淋巴结清扫与留置导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 d的机体免疫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术前及术后3 d的机体免疫状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利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的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receptors,CD4+)与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receptors,CD8+)水平,并使用Simulset软件计算两者比值。(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发生肺炎、心律失常、创口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胸腔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组 37 112.87±10.93 215.35±21.87 2.86±0.58 6.31±0.79对照组 37 126.01±13.24 309.46±36.57 2.91±0.63 8.12±1.21 t 4.655 13.434 0.355 7.618 P 0.000 0.000 0.723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失血量(mL)胸腔引流时间(d)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3 d 的机体免疫状况比较

术前,两组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 d 的机体免疫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3 d 的机体免疫状况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CD4+为表面抗原分化簇4 受体,CD8+为表面抗原分化簇8 受体

组别 例数 CD4+(%) CD8+(%) CD4+/CD8+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 术前 术后3 d试验组 37 37.03±4.89 31.46±4.38a 32.28±2.45 30.12±2.28a 1.16±0.23 1.03±0.16a对照组 37 36.92±5.03 27.59±3.86a 32.39±2.52 28.90±2.53a 1.20±0.19 0.92±0.12a t 0.095 4.032 0.190 2.178 0.815 3.345 P 0.924 0.000 0.849 0.032 0.417 0.00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肺癌是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癌肿之一,5年存活率仅为8%~15%[4]。肺叶切除术仍然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主流手段,但作为强烈的应激源,手术会不同程度抑制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引发炎症反应,延缓机体康复。有研究表明,手术创伤与机体免疫受抑制程度存在相关性,创伤越大,造成的免疫抑制也越明显[5]。若术后免疫功能过低,往往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出现肿瘤转移[6]。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借助胸腔镜的放大作用,获得了较清晰的操作野,操作上也更趋于精细化,能够减少手术创伤以及术中失血,并且可更加彻底地清除肺门与纵隔处的淋巴结,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7]。朱俊等[8]在一项针对6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试验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刘旭东和赵桂[9]的研究结果显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围手术期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出现肺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相关研究[8-10]的结果类似。分析原因:(1)胸腔镜手术切口小、术野较清晰,能够为术者提供更加有利的操作条件,故而节省了手术用时,减少了术中失血量;(2)术中对肋间神经干扰小,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咳嗽咳痰时产生过重的痛感,可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利于加快机体恢复。而常规开胸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操作不够精细,应用效果不及胸腔镜。

CD4+、CD8+是参与人体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活动相关的一类细胞,在手术、创伤等因素刺激下,大部分免疫细胞会被消除,直接表现为CD4+、CD8+水平的下调,导致患者术后免疫力减弱[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术后3 d 的CD4+、CD8+等免疫细胞状态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韦庆明[12]的研究结果类似。可见手术创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机体免疫应答,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较小、疼痛较轻,相对于常规开胸手术能够减少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干扰,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用于早期NSCLC 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机体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体位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雪后
邓俊峰作品选
幽灵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