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这就需要幼师在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幼儿教育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的创新。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原因;解决策略
引言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对幼儿入园的恐惧的因素很多,如孩子的外貌、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的安全感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是环境的变化。孩子从熟悉的家庭环境到陌生的幼儿园,老师不熟悉,不熟悉孩子不熟悉的知识。当我们成年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我们还是有表白的,更不用说孩子了。从而帮助孩子尽快与老师相处,熟悉身边的小帮手,熟悉日常流程,加强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
一、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对于生活教育活动的关注有待提升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行为规则的主要教育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师的精力仍然集中在教学活动及游戏活动等环节,而忽视了幼儿入园、离园、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过程中教育内容的挖掘,从而错失了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行为规则以及优秀品质培养的机会。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师对幼儿生活活动方面的教育还有待提升。
(二)家庭教养方式
根据我在网上看到的研究数据,以及从家里看到的数据,有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方法:民主、父母给孩子的爱是健康、健康的,尽管他们忽略了他们的需求,但他们太爱鼓励和惩罚感到舒适的孩子,而且他们更加自信和独立。专制,在父母的控制下,孩子没有权利作出自己的决定,但对于孩子来说,如果父母的话象法令一样不可侵犯,可能会丧失自己的生存能力;溺水的父母为她承担了一切,满足了她所有的需要,所以孩子们不去想别人,很自私。
二、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通过涂鸦游戏转移幼儿注意力
大部分幼儿进入幼儿园时,是其首次长时间地脱离家庭,在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集体中进行学习、玩耍。并且因为部分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没有让幼儿深刻地理解“幼儿园”的概念,因此幼儿在入园后就会发出疑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离开了?”甚至会产生“爸爸妈妈不管我了”的想法,因此幼儿的焦虑情绪以及悲伤情绪会在这一时刻达到巅峰。并且,往往这种负面能量是会相互传染的,当某个幼儿哭起来的时候,其他幼儿也会随之伤心,如果幼儿教师不能让班上情绪表现明显的幼儿稳住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在幼儿集体中“炸开”,更加难以收场。此时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无论是给予幼儿一个负面情绪发泄的出口,还是让幼儿在负面情绪中暂时脱离出来,涂鸦游戏往往是最有效的。总体而言,涂鸦游戏属于表达性心理艺术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确保儿童能在创作涂鸦期间,通过非言语工具的应用,充分体现潜意识中压抑许久的冲突与情感,同时能在涂鸦游戏中得到满足与释放的一种方式,能达成良好的诊疗成效。
(二)創设友好善意环境
环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在自然主题的课程故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创设充满友好、善意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幼儿在温暖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保持安定、轻松的情绪,自由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关注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物,让大自然成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教室,借助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趣味十足的主题活动、课程中学会尊重自然,并且与自然相伴,让幼儿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针对幼儿年龄选择游戏方式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幼儿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游戏,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最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在游戏课程中采用家园共育教学策略,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当幼儿对新出现的游戏不感兴趣时,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在他们附近玩这类新游戏,以此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这不但对幼儿形成了一种暗示性的指导作用,还会吸引他们主动模仿。另外,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则可以将自己的身份转化为一个参与者、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等,指导幼儿进行更好地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主邀请家长参与到他们之间,让家长在游戏中扮演某一个角色,并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恰当的指导。在游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及家长创造一个交流、探讨的时机,让他们各自将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感受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的探讨,或者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想法等内容进行交流与分享,并通过幼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导幼儿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且主动进行经验的分享。
结束语
幼儿园招生是从家庭环境走向“社会”环境,提高和加快适应幼儿园身心发展的第一步。今年,我在同情哲学中寻求同情的重点从“我能做些什么”转向了“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我们处于童年时期,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感受周围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包括孩子、父母、老师、环境在内的各种层次上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婕.新入园幼儿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24):36-37.
[2]钱愿秋,高琴.基于家庭教育的幼儿入园适应性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7):83-87.
[3]王红霞.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J].中华少年,2020(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