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摘要: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梳理历史知识脉络,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学科知识的深入探究过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展开探究,以期能够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知识的内化,最终养成了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获取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养成良好的高级思维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究。有助于提升知识讲解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素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社会情感,形成向好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凝练高远的教学立意
課程标准中提出了一课一中心的教学原则,旨在驱动历史教师挖掘历史课程的立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历史核心素养。要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首先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立意,这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高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所以,在实施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先分析教学内容,梳理出教学要点,借此凝练出高远的教学立意,夯实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两次鸦片战争”这节课程中,鸦片战争爆发使得中国国门大开,同时也推动着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但是,这种历史性的发展,不是当时的统治者自主选择的,而是中国社会“被动”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被动”这一关键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别动”为要点,确定了“中国社会开始被动转向近代”这一教学立意,基于这一立意,让学生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革,引导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探寻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如何被迫发生变化的,从历史中得到经验教训。此外,基于“被动”这一关键点,学生可以自主整理和联系当时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事件,深入地探寻发生此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把握历史本质,积累历史学习经验,促进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搭建历史线索逻辑
建构主义学习者指出,梳理、总结知识是学生建构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要实现深度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建立清晰的线索逻辑,使他们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构建知识链条、梳理逻辑线索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因此,在组织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分析知识内容,把握知识逻辑,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
在“两次鸦片战争”这节课程中,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中心,将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虎门销烟前后分别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结果是什么等,借此自主地建构出对虎门销烟的完整认知,也梳理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整个情况。由此可以看出,确定课堂教学线索,便于学生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思维作用,一步步地发展思维能力,为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建立历史线索,学生们在整理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是如此鲜活,也能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问题层层引导,培养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还可以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来实现,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内容。深度学习的重点不是解决课堂问题,而是通过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和质疑,得到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能够解决更多更复杂和陌生的情境。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角色带入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事件中,以当事人的身份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强化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使其对当代人民的想法和行为进行例行分析,使其养成良好的高阶思维。
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节课程时,讲解完本节课程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生活在1919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你的愿望是什么?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你在达成愿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阻力?会有怎样的牺牲?你最终会成功吗?”。通过此类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可以实现从被动回答问题到主动探索解决方案的转变,从而提升历史素养,使其能理性分析历史相关的问题。
结语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历史知识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使其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养成高阶思维能力。为了真正地让学生深度学习,教师需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授课方法,为其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设计科学的课堂问题,合理开展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历史学习中,体会历史的内涵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焦波.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J].天津教育,2021(09):77-78.
[2]王万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