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炬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是积累物理知识、培养物理兴趣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发展的分水岭,本阶段的物理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信息技术是构建高效物理教学课堂、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的重要媒介,物理教师必须立足教学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将信息技术与多元教学手段相结合,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1.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具有便捷性、高速度、智能化的重要特点,能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为学生构建高效学习课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借助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延伸内容,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水平;(2)打破传统物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性,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物理知识;(3)与学生学习兴趣紧密联系,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化、数字化在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物理兴趣上的积极作用。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途径
2.1构建情景,以氛围促学习
构建情景的核心要求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学习氛围中,以氛围促学习,强化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或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特别是音视频软件在营造物理教学氛围中的积极作用,将课堂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为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且需要一定的传播介质,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教学目标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首先,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抓住學生注意力,向学生提出问题:“音乐声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能够在空气中传播?”让学生在讨论“声音”的氛围中带着问题学习;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轻声敲打桌面,感受声音通过震动发出,震动声停止的同时发声停止,强化学生对声音产生方式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在课时结束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探究声音传播过程的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全方位构建学习情景,以氛围促理解。
2.2进行演示,化抽象为直观
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重要特征,对于初步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来说具有较高难度。传统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方式渗透物理知识,学生难以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形成关于抽象物理知识的全面认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演示或实验展示,化抽象为直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科学探究:摩擦力》的实验教学为例,课本中描述的实验方法较为简单,对摩擦力性质、特点的讲述较为抽象。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滑动摩擦力的教学内容,首先用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实验画面:长木板上的小车伴随木板的倾斜向下运动,但是将小车换成方木块以后并不下滑,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进行新课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同一物体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上运动方式的区别,将抽象的影响因素具象化,强化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和记忆。
2.3拓展资源,以微课为辅助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拓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丰富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物理兴趣。针对当前部分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难以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拓展物理教学资源上的积极作用,利用教学微课、教学慕课、物理学习平台等网络资源,延伸教育内容,为学生补充丰富的物理知识。
微课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系列短时教辅视频,以《物体的内能》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了解温度和内能关系的知识技能目标,为学生整合相关微课资源,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蒸汽机能够带动火车前进?”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五到十分钟关于物体内能、势能的概念教学微课,在听课的过程中记录问题,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对问题进行补充,层层递进,运用概念知识解决课前预设的问题,发挥微课资源的重要辅助作用。
2.4开展探究,用思考提素养
信息技术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探究路径。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减轻学生负担。针对新教育要求,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在设计探究课题和探究作业上的便捷性,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布置探究类作业,降低书面作业比重,在开拓物理思维的过程中培养物理探究兴趣。
以《电能的输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对电能应用较为好奇的实际,结合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首先在课堂上为学生疏通课时知识点,明确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和交流电概念,然后将学生划分为物理探究小组,提出生活化探究问题:“同学们是否了解过高压线?高压输电和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什么联系?”在学生思考过程中设计“查找资料,探究交流发电机和高压输电工作原理”的探究任务,在一定时间内上交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物理探究的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实践能力、学习兴趣、自主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求教师结合现代化教学媒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价值,既要通过构建情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又要通过演示,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内容,拓展资源、积极探究,为学生构建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的高效教学课堂,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彬彬.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1(05):57-58.
[2]张君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2(03):186-188.
[3]李芳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体会[J].天津教育,2022(0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