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提供一些思路。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8-0082-03
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深刻地影响社会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某高职院校99.7%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除此之外,还有将近四成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通过对上网时间的统计发现,有32%的学生上网时间超过5个小时,有59.5%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4小时之间。现在的高职学生已经把互联网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利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可以实现学习、生活、交友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等线上教学课程被开发,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各类App从交友交际到娱乐点餐,功能越来越多,各种新的信息和资讯层出不穷,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提供者,又是信息的获取者,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在网上暴露无遗。目前有效的信息监管手段还十分有限,互联网上如此多的信息,高职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实践型人才。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师生交流更高效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师生的交流一般通过电话或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效率不高。“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和即时通信软件不断涌现,使得信息传递效率更快、更高效。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这种距离感被打破,让师生的交流处在一个宽松的状态下。学生管理工作者跟学生之间变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不是老师把学生带到自己熟悉的环境,而是老师融入学生熟悉的环境。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导者、指引者,也是学生的朋友、知心人,这样的关系让学生心里更放松,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的缩短,便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学生近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动态情况,并适时给予引导。[1]网络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信息传递突破空间限制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整体工作的时效性,使得师生交流更顺畅、更高效。
(二)学生管理工作资料更丰富
“互联网+”时代,网络上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形式,例如视频、图片、声音等,它们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上进行存储和传播,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且还不断以几何倍数增长。高职学生通过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交互平台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和接收信息,这相对于传统的媒介具有费用少、速度快、体验感强等特点,非常受欢迎。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了解世界,也能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很多高职学生会通过互联网去晒美食、晒旅游、晒心情。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些互联网信息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利用这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详细的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聚焦关键问题,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三)学生管理工作更便捷
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能。信息教学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的使用提高了学校信息化的水平和管理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系统进行线上学习,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给学生答疑解惑;可以通过教务系统查询课表、学习成绩,进行选课、评教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管理系统填报个人信息、获奖情况、考勤签到、请销假等。各学生组织还可以通过易班发布校规校纪教育、学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志愿公益服务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信息,同学们通过参与活动可以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学会沟通与交际,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个性化发展的数据。学生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数据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信息、兴趣爱好、實践活动偏好和参与度等情况。互联网让这些静态的数据和动态的数据都轻松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管理工作更便捷。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
当今,互联网非常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且信息的体量也呈爆炸式增长,这都给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带来许多困难。西方国家也借由网络向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和渗透,西方的腐朽文化,甚至一些反社会、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多元化的经济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思想和观念,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中国未来的建设,而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处在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阶段,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多元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可能出现信仰危机,这不仅对个人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让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高职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自我放纵,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电视剧等活动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甚至有时通宵达旦。这极大地挤占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时间,耗费了其学习精力,甚至由于熬夜导致无法正常上课或旷课,严重影响学习的同时也影响了身体健康。很多高职学生沉浸在虚拟交友的世界里,利用各类网络社交软件进行交流,高职学生作为一群思维活跃的年轻人,非常希望尽快了解外面的世界,也渴望展现自己,获得大家的认可。通过社交软件虽然可以足不出户就实现沟通与交流,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人际圈,但互联网上鱼龙混杂,而高职学生涉世未深很容易会掉进别有用心的人设的陷阱中。近些年高职学生通过网络被诱骗等刑事案件也屡有发生,校园贷、购物诈骗、刷单诈骗、电信诈骗等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损害学生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网络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高消费、炫耀消费等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给高职学生本身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时代,信息具有传播快、数据量巨大、类型结构复杂等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虽然能运用互联网工具收集相关数据,但大多还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高职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容易产生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投机主义等不良思想,不利于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职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少、社会经验不足,对一些错误和虚假信息的分辨能力有限,非常容易被误导,做出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甚至通过互联网随意对学校的管理规定和方式进行评论和攻击,学生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思想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解决问题[2]。
三、“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思想的田野,如果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心灵的空间,如果阳光不去播洒,就会霉菌疯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进入了思想氛围宽松、各种思潮活跃的常态,外国敌对势力一直没放松过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演变,近年不断利用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渗透,高职学生是互联网信息的接收者,很容易受其影响,我们必须牢牢占领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勇于发声、敢于亮剑。第一,成立校级新媒体中心,构建以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小程序等的线上平台。第二,院系、班级、社团建立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网络联动社区。第三,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利用关键节日开展特色主题教育,设计形式多样的线上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教育,还可以利用当下最受高职学生欢迎的微信,通过设计微话题、开展微活动、创作微视频等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和粘性;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树典型、学先进,营造朋辈间共同进步的氛围。传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处和团委的事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应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机制,鼓励宣传骨干、马院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通过建立公众号、微博、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等网络平台,按照互联网和教育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提高综合素质[3]。
(二)打造校园网络文化
“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通过文化内核驱动的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现实社会中的各类文化与新的网络技术结合,在互联网上形成各种文化信息,网络文化来源于现实社会文化,同样有着现实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不同观念、形式的文化在网络虚拟空间相聚、碰撞、融合,又产生了具有新的观念价值、特色形式、独特特征的文化类型,它既拥有现实社会的文化特点,又具有自身独特印记。网络进入校园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延展,是一种新的教育载体,打造一个有利于高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网络文化,不但丰富了文化育人的载体,而且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校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院系形成联动机制,做好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有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第二,增加校园网络建设投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推进,网络硬件设备需要更新换代。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第三,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学校通过宣传栏、宿舍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线上和线下对大学生开展网络政策宣传、网络法律知识普及、网络应用技能、网络沟通技巧、网络心理健康疏导、网上道德伦理等进行专题培训,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网络“免疫力”。第四,师生齐参与,打造网络文化品牌。鼓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作短视频、微动画、校园文学等,并进行网络展示,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建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高素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
“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具有互联网思维,懂网络技术、会用互联网工具,具有不断适应新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选拔,挑选具有较高素质、创新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人,为学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不只是面对面的谈心谈话,要懂得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获取信息、了解情况、因势利导。但在使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管理者要转变心态,要以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管理者在沟通交流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舆情。所以,要求学生管理者在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增强理论素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当然加强对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也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应该提前调研,并对内容进行系统规划,提高针对性。比如互联网技术、新媒体信息技术等技术培训,还有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及突发事件处理、心理咨询、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等专题培训。培养一批具有思政理论功底、有互联网思维、有学生工作情怀的高素质学生管理队伍。
四、结语
目前,“互联网+”已经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而且在高职学生管理中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负责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机会与挑战,把握时机,科学运用互联网发展规律,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全面提升学校整体管理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管理水平。通过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孙章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财富时代,2021(10).
[2]赵海霞.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文化产业,2021(30).
[3]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培养高素质“数字公民”[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403/c40606-26793769.html.
编辑 王亚青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20JDSZ3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许国恩(1981—),男,广东揭阳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