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华侨城小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创绿”,从1997年成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到2000年成为“国家绿色学校”,再到2010年成为“国际生态学校”。生态教育在这里已经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认知教育,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而且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
一、以适宜环境促进学生自由成长
人是环境之子,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教育首先要营造适宜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尽可能自由成长。
华侨城小学生态环境优越。她依偎在燕晗山脚,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绿化覆盖率高达78%,被誉为“城市中的森林学校”。校园内上千株树木,几十种常见昆虫和动物,拉近了孩子们与自然的距离,为学校开展生态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实践基地。小学生总是亲近自然的,课间和活动课上,孩子们在校园内尽情地玩耍、尽情地探索,无拘无束,充分体验成长的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5棵80岁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像五把巨大的华盖。树下是孩子们的“理想国”。在这里,孩子们听听党史故事,开展社团活动,感受着榕树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生存渴望,机智敏捷、能屈能伸的生长智慧,广取博采、自强不息的生命气节和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审美象征,立志像榕树一样向下扎根大地、向上蓬勃生长。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设计学习场域。学校设计了“生态之智、生态之识、生态之作、生态之创、生态之韵、生态之美”生生不息的学习场景;设计了“童心、清心、润心、美心、锦心、听心”步步走心的活动场景;设计了“正仪、正身、正行、正德、正知、正思、正学”楼梯标识系统;设计了大树餐厅,榕香、乔香、桂香、稻香、兰香、木香六个食育空间,给孩子们创想美好的空间和创想无限的可能,让校园成为学生自由生长的地方。
二、以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生态德育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生态德育课程重在排除学生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是专门性课程。学校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和心理年龄特点的不同,开发了分级心理健康课程、主题班会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根据学生低、中、高年段最关注的心理焦点问题,由心理教师确定每个年段的学习主题,并根据主题分解若干小主题,由班主任进行每月一次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心理主题班会课。而主题班会课程则将学生不同成长阶段将要遇到的主要问题,分解成一至六年级不同的班会主题,涵盖学生小学成长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六大方面——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六年下来帮助学生习得六个方面的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并为学生智力因素层面的学业成就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是融合性课程。学校将重要的时间节点、重大节日作为教育的契机,将教育内容主题化,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立体育人,让教育可视、可听、可闻、可画、可触、可玩,让学生告别枯燥、快乐成长。如端午节,我们将端午节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分解为各个学科的教学元素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吃在端午、学在端午、收获在端午,过一个快乐又充实的节日。融合性课程既趣味横生,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无形培养。这样的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极大喜爱。
生态德育课程关注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体验,让学生走进、参与、沉浸到活动中,学生得到全面而快乐的成长。
三、以丰富的活動促进学生活力成长
生态德育重在涵养学生成长活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进行体验,在体验中体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活力无形中被激发,促进其主动发展。
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环保节、文化节、同学节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各美其美。如校园同学节,此节历时一个月,每年同学节的主题确定后,各班的小组成员就开始研究选定活动内容,确定目标,细化方案,然后一起去达成,去收获,去总结,去创造,同学节让孩子们亲密在一起,感受结伴成长的快乐。
学校围绕着生态教育特色,积极营造“生态场”。围绕学生成长季主题,学校设计开展了极具成长仪式感的新生入学礼、种植十岁生日树、十全十美毕业季活动等。如“十全十美毕业季”活动,当学生在华侨城小学完成了六年的学业,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圆满的毕业季,感受学校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为自己定下今后人生扬帆起航的更远大目标,学校为每一届学生设计了相应的毕业季课程。具体包括拍摄一套毕业照、开展毕业季篮球赛、进行扬帆远航研学活动、组织经典歌曲合唱比赛、举办国旗下感恩母校系列活动,以及自创毕业歌曲录制、班级毕业告别仪式、一日劳动日、班牌告别仪式,最后迎来庄重的毕业典礼。又如“花样妇女节”活动,班主任带领学生做小手花献给妈妈;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写信,做贺卡,自创诗词献给妈妈;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画一画身边的老师和家中的妈妈;音乐老师教学生唱新歌《大树妈妈》;数学老师布置学生测量妈妈身上数据的作业,了解妈妈。这样的活动告别了枯燥,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加。
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的活力被激发,每个人都体验到了成功。我们用学生体验的成功不断去创造新的教育的成功,不断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一环。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生态德育评价是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便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还关注学生整体的和谐发展;不仅尊重人的自然生长,还关注人的心灵成长;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生态德育评价多元,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搭建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各美其美。
学校评价内容丰富,有围绕着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为主的“最美少年”,有围绕着岗位责任担当为主的“优秀队员”,有围绕着青少年成长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的素养奖,等等。例如,每学期初学校会将《学生素养奖自主申报单》发给每一个学生,利用班会课时间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愿望和兴趣特点自主申报,并制订一个学期的发展计划,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各班级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宣讲,对个人素养奖达成情况向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汇报,自评、互评、家长评,最终由班主任进行终评,授予学生素养奖。
五、以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持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开展生态德育,家校要通向而行、通力合作,为孩子发展护航,促使其持续发展。
近几年,学校通过建立三级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组织,组建家长义工联盟,共涉及12项义务服务项目,积极加强家校沟通、家校互动,不断密切家校良好关系。其中,代养家长服务项目(代养父母短期外出的孩子,也给自己的孩子找个短期伙伴)的暖心设计深受家长的欢迎,不仅为双职工排忧解难,也为独生子女家庭送去了福音,更让孩子们倍感幸福。学校从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吸纳优秀的家长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
每学年开学之初和学期末,学校按制度召集家委会成员来校共叙“家”话,共商共讨共研共同总结学校的发展并交流经验。近几年,学校针对性开展了学生专注力养成系列、暖心关怀系列、健康亲子交流系列等多主题家长学校课程活动,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华侨城小学“十大最美家风”评选活动等,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为学生的发展持续赋能。比如家校共育课程,学校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设计了孝、勤、俭、信、智、勇六个主题家校共育系列活动,营造了家校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加上“助推器”。
生态德育更好地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行了统一,学生在文化熏陶、学科学习、活动感悟、实践创造中,不断成长。未来的他们,必将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践行者和守护者。
【王丹,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副校长,深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