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厚素养

2022-05-18 08:00陈兰村吴豪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师素养史记中华文化

陈兰村 吴豪

摘要:作为一本为人熟知的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史记》中的名篇被中学语文教材频频节选。大多语文教师都读过其中的一些篇章,但较少系统地读过整本书。中小学语文教师读《史记》,能从中获得做人的启示、增强教学的底气、提升写作的能力等。读《史记》,可以先读《太史公自序》《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做到泛读与精读结合,读与思结合,读与写结合,读与讲结合,了解与选择重要注本。

关键词:《史记》;中华文化;教师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课程目标,旨在通过语文课程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史记》,恰好契合《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等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作为一本为人熟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史记》中的名篇被中学语文教材频频节选。选入次数较多的篇目为《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另外还有与之密切相关的《孙权劝学》《报任安书》等。

笔者曾就“如何看待《史记》”“《史记》阅读情况如何”“如何进行《史记》教学”几个问题,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与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多位资历深厚的语文教师交流讨论,发现他们皆高度认同并赞赏《史记》在文学和史学上的价值;他们都读过其中的一些篇章,但较少系统地读过整本书;教学主要围绕入选教材的篇目展开,适当拓展相关篇目,为学生普及背景知识。

考虑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兼顾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读优秀作品、读整本书的同时,自己要带头重拾《史记》,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师读《史记》的好处,以及如何高效、深入地读《史记》展开论述。

一、 读《史记》的好处

(一) 获得做人的启示

《史记》兼具治国与做人的功用,教人处世之道。人物传记宣示司马迁的人格理想,每个主人公的言行举止都具备广泛的借鉴意义。读《史记》,可以了解古代社会,认识历史人物,提升自我认知。如何治国是政治家的任务,而如何做人则与普通人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书中,谈到“二十四史”读法时指出:“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史记》记载了100多个人物。他们是怎样走过一生的?司马迁是怎样评价他们的?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使自己的人生少走弯路。

《史记》重点记述了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两种人:一种是面对际遇抓住不放的人,最著名的当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毛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另一种是面对挫折发奋图强的人,如《越王勾践世家》《范雎蔡泽列传》中的主人公,司马迁本人更是如此。

《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体现了司马迁的人格理想。他笔下的人物有四种正面的人格类型:其一,自尊型,如《李将军列传》写李将军为了保持人格尊严,引刀自刭。其二,自强型,如《夏本纪》写禹承父业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三,侠义型,如《游侠列传》中好交游而勇于急人之难的游侠。司马迁称赞他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其四,爱国型,如《屈原列传》中的屈原,虽受君王打击,但爱国之情至死不变。司马迁的人格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让语文教师受益颇多。

(二) 增强教学的底气

教师若在平时的教学中仅就某一课单独展开,则容易让《史记》的知识碎片化。教师若较系统地读过《史记》,并做过一定的思考和研究,那就可以展开对《史记》的“大单元”性质的全面教学,可以对司马迁的伟大产生新的认识,也可以对《史记》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有比较深刻的评价。而且,教师带着这样的知识底蕴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自会底气十足,获得学生的喜爱与尊敬。具体说来,读《史记》可以帮助教师在四个方面增强教学的底气。

1. 洞悉《史记》重大的历史贡献

司马迁的一生,可以说是浪漫、悲壮、传奇的一生。他曾任太史令,47岁遭李陵之祸:因替汉朝失败的将领李陵说话,遭汉武帝打击,被迫接受宫刑,受尽屈辱。受辱后,他发愤著书,大约55岁完成不朽之作《史记》。“发愤”与“发奋”有所区别,前者强调精神受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动力,后者强调精神振作。司马迁无疑属于前者,他用自己受辱的生命完成不朽的《史记》。对他所受的痛苦,以及在人生最大挫折面前坚强不屈的意志,教师结合《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来读,更能心生敬佩,并理解《史记》作品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精神意义。

《史记》记录了先秦至西汉前期的历史,全书52万字,对后世的历史写作影响深远。《史记》的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即“述往事,思来者”“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班固评价司马迁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以,后世称司马迁的《史记》有实录精神。如阅读《孔子世家》,便对学习《论语》、了解孔子很有帮助。可以说,《史记》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洞悉了这些贡献,教师便能以更大的格局看待教学。

2. 领会《史记》丰厚的文学价值

《史记》让传记文学正式登上中国古代的文学舞台。书中描绘了100多个人物形象,且多为悲剧英雄人物。《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等都是文学性极强的篇章,其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讲述、扣人心弦的场面描写、个性化的文学语言等,都彰显出独特且丰厚的文学价值。

《史记》富有艺术感染力。作为历史学家和传记文学家,司马迁富有诗人气质,有着丰富的情感。他读古人书,每有所感,常会废书而叹,甚至为之流涕。例如,他在《孟子荀卿列传序》中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在《屈原列传赞》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只有了解《史记》史学和文学兼具的独有品质,才能体会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史记》一书打底,教师胸中定有新的知识底气。

3. 深化《史记》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的认知

《史记》作为历史散文,对中国古典散文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早在西汉后期,刘向就从《史记》中提取素材,著《新序》《说苑》《列女传》。东汉班固著《汉书》,从《史记》中直接提取不少文字。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明清散文家也无不从《史记》中汲取营养和启示。如韩愈的散文笔法不少来自《史记》,其作《毛颖传》即继承司马迁的风格;欧阳修因喜爱《史记》而作《新五代史》,即学习太史公笔法;宋代散文家如三苏等大家的文章好发议论,这种议论的倾向从《史记》的“太史公曰”中可以找到源头。不仅如此,《史记》的影响还延伸到了近代。梁启超所作的系列中外历史人物传记,都明显留下了司马迁的印记。

《史记》由于强烈的抒情性,带有“诗史”的色彩。汉朝以后,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从题材到精神的沉淀,都受到《史记》的哺育。《屈原列传》为后世学者研究屈原留下最早的传记,屈原的爱国精神也随《史记》一起影响了后世的诗人。从唐朝杜甫、白居易到宋代陆游、辛弃疾,爱国主义的线索一路贯穿下来。这一点,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诗歌具有“史诗”的美誉。后世学者对司马迁的“诗史”与杜甫的“史诗”的赞誉,正说明他们创作精神上的一致性。

比起古典散文与诗歌,《史记》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更为显著。小说和传记都以描写人物为主,只是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传记记载的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在结构和人物塑造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史记》的启发。最明显的如《水浒传》,其中主要人物的故事如一个一个人物传记,有序连接起来便构成全书。由此可见,《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4. 丰富文言词汇

张新科在《〈史记〉与中国文学》一书中说《史记》是中国文学语言的宝库。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大量吸收秦汉时代的口语、民间谚语,保存了许多至今还在使用的成语。即使是司马迁个人评论性的语言,也生动鲜活。如《李将军列传》末的“太史公曰”一段文字,最后引民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李将军的人格做了高度评价。精彩的语言,千古流传。

教学选自《史记》的课文时,教师从“作者如何描写人物”“如何呈现人物独白”“如何用对话刻画人物”“课文中所出现的成语”等方面着手钻研《史记》中的文言词汇。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与思考,逐渐积累相关文学语言材料;让学生把学习《史记》课文后的收获写成小文章,张贴在班级墙报上,互相交流;指导学生将《史记》作品(课文或课文以外的《史记》作品)写成读书报告,讨论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某篇传记,探讨司马迁如何评价某个人物、某个事件,用司马迁自己设置的打开宝箱的钥匙“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来找出答案。之后,在适当的时间举行一个小型读书报告会,把《史记》学习推向高潮。这些尝试,对于教师丰富自己和学生的文言词汇都大有益处。

(三) 提升写作的能力

千万不要以为《史记》只为我们展现了历史、文化知识,实际上,它还为我们呈现了无与伦比的写作精粹,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写作能力。

1. 领会人物选择的要领

《史记》中的人物选择都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写汉初功臣“三杰”为例。汉初“三杰”(刘邦首先提出,见《高祖本纪》)分别为萧何(《萧相国世家》)、张良(《留侯世家》)、韩信(《淮阴侯列传》)。三人代表刘邦部下的三类人:萧何代表旧秦小吏,张良代表原韩国贵族后代,韩信代表原是离项奔刘的贫民。三人在楚汉相争和汉朝建立过程中各有重大贡献。三人的结局又体现汉初功臣的下场:韩信战功最大却被冤杀;张良为刘邦谋划的同时也为自己打算,晚年退出政治得以保全生命;萧何管后勤功居第一,但勉强靠不断自污、降低声望而求全。这些人的结局正反映了汉初君臣间的矛盾和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是汉初功臣的典型。

领会了这些人物选择的要领,教师选取人物,开展写作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

2. 掌握大事、小事结合的方法

大事指人物生平关键性事件和经历,小事则指生活中的细节轶事。大事与小事互补,颇能体现人物品质与个性。

如《淮阴侯列传》的开头,写韩信贫民出身的三件小事。正文,写韩信一生的三件大事。结尾,全传余波,补写二事。司马迁用写大事与小事结合的方法,把韩信的一生及其个性和悲剧原因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再如《项羽本纪》,开头写项羽年少“三不成”:读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又不成(学习做事无恒心,影响其后来人生)。正文写项羽一生的三件大事:巨鹿之战(一生最大贡献,勇猛杀敌,灭秦主力);鸿门宴(一生胜败转折,暴露其政治上不如刘邦);垓下之围(一生悲剧结局,但仍表现其作战勇猛,惋惜其临死不知失败原因)。同样用大事与小事结合的方法,把一个个性复杂、经历传奇的悲剧英雄的一生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虽经两千年,仍栩栩如生。

了解了《史记》写人物用大事与小事结合的方法,教师必能深入分析选入课文的《史记》作品。如《陈涉起义》,理解了“司马迁为什么要将一个农民起义的領袖列入‘世家’,还为他写这篇传记?”“他是如何看待农民起义?”的问题后,再着重思考司马迁如何用大事与小事结合的方法写陈涉,再尝试用这种写人的方法写篇小传,巩固对这种写人方法的认识,教师的思考与写作深度必会再上新台阶。

3. 明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人物语言特点

《史记》中,人物对话几乎每篇都有,细细品读,韵味无穷。例如,“(韩信)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围汉王于荥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这段对话埋伏下韩刘矛盾,韩信遭刘邦反感。刘邦两骂,显示出他改口机警。

了解了司马迁写人物语言的成功诀窍,建议教师着力分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重点人物的语言,找出廉蔺二人的语言,分析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再尝试写一段人物对话,以突出表现对话双方的个性。

二、 讀《史记》的建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先要读《史记》,把自己的阅读思考与教学密切结合。不过,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该如何高效、深入地阅读《史记》呢?下面提供几点建议:

(一) 先读《太史公自序》《司马迁传》《报任安书》

为何要先读《太史公自序》《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因为这对于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所处时代与家庭背景等有所帮助,对于洞悉司马迁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解司马迁作《史记》的真实目的、意图等大有裨益。

《太史公自序》《司马迁传》自不必说,因为两者对司马迁的一生际遇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解说。那先读《报任安书》又是为何?如果把《史记》比作司马迁留给后人遗产的百宝箱,则“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八个字就是打开百宝箱的密码。这句话就出自《报任安书》。该文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原句为“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现在如《史记全本导读辞典》等作“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纪,可以解释为法度、纪律、纲要、规律。这八个字意为“考查(国家个人)成败兴坏的规律”。司马迁说此话的背景为:汉初皇帝和学者都在思考“秦亡汉兴”的大问题。秦何以速亡?汉兴靠什么?总结历史,可以找到出路。汉初贾谊作《过秦论》,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为汉文帝提供改革政治的借鉴。司马迁则总结先秦至西汉的历史,在更广泛、更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探讨过去的朝代、大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成败兴坏的规律。因此“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这八个字可作为理解司马迁写全书、每篇、每个人物意图的密码。

(二) 泛读与精读结合

《史记》作为西汉时期的作品,其语言较为艰深晦涩,通读全书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也需要抱着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展开阅读。不过,从古至今有不少成功的研究《史记》的学者,借鉴他们读《史记》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近代的梁启超,当代的韩兆琦、张大可、张新科等,他们多发表过怎样阅读《史记》的文章。例如,梁启超的《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对《史记》的读法有详细论述,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教授的《谈谈如何读〈史记〉》一文也提出过很好的阅读方法。综合前人的论述,可以总结出读《史记》的一个有效方法——泛读与精读结合。

泛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全书的概况。比如,泛读时可以了解《史记》写作上采用的互见法。《史记》为了突出人物个性,并避免重复,将人物主要性格和经历写在本人传记中,次要性格和经历写在别人传记里。从全书来看,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完整的。例如,《项羽本纪》凸显了项羽的主要性格:作战勇猛,为人豪爽。再现了项羽一生的三件大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高祖本纪》与《淮阴侯列传》则对项羽的性格弱点做了交代,如不会用人、无政治远见等。同一件事,有多人参加,主要记在某人传记中,其余人传记略写,或直说在某某传中。例如,记“鸿门宴”,主要见《项羽本纪》。此外,泛读还能让我们发现《史记》中常用的对比写人叙事法。例如,《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将刘邦与项羽做了对比;《管晏列传》《张耳陈馀列传》对两种朋友观做了对比;《平准书》写汉朝建立七十余年后经济的发展,以马匹与粮食前后对比,说明变化之大;《越王勾践世家》包含了越王勾践和他的大臣范蠡两人的传记,前者写国事,后者写家事,两者是对比,写范蠡的大儿子与小儿子也是对比。

精读,或称研究性阅读,指带着某些问题,边阅读边思考。精读至少要读十几篇,且每篇至少要读三四遍,争取真正读懂作者的用意。

(三) 读与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读书方法也可以用来读《史记》,即读与思结合。司马迁在《五帝本纪赞》中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其正面意思就是读书,读《史记》必须“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也就是,思考各种人物的成败原因,深刻理解每一篇的深沉用意。《太史公自序》对全书和每一篇都做了提示。全书宏观结构如何?如何治国做人?如何写活笔下的每个人物?这些都需要读者好学深思,才能有所收获。

要想进一步理解《史记》,还须对司马迁的思想做深入考察。例如,司马迁为什么要肯定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功绩?深入思考后,有心的教师会去参读相关文献。如读吴汝煜教授1982年发表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史记〉与公羊学——〈史记〉散论之五》(后收入《史记论稿》),教师就会明白,司马迁受其老师董仲舒公羊学的影响,“真正发扬了《春秋》‘以有道伐无道’的精神,首推陈涉”。这个观点揭示了司马迁写陈涉起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

(四) 读与写结合

阅读《史记》,如有心得,应往前再迈出一步,做到读写结合。写的过程就是整理思路、深化知识的过程。写成的文章如能发表,则可以巩固收获,并能与志同道合者分享。通过读与写,可以进一步提高文言水平,对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也将会有很大帮助。

此外,各行专家多以“底书”支撑自己的读与写,如神话学者会以《山海经》为“底书”,古代地理学者会以《水经注》为“底书”。一书打底,对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很重要,便于掌握门径,举一反三。《史记》一书,就可以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读与写的打底名著。

(五) 读与讲结合

读了《史记》后,还要重视“讲”的功效。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思考甚至困惑讲给自己的学生听,激发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还可以向语文组的同事讲自己的体会。再扩之,还可以作为交流活动,到校外给教师同行讲。若在这三者的基础上行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便可以接受邀请跨地区、跨单位去讲。陈兰村教授曾应邀参加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宣传部组织的讲座,给各界听众讲《〈史记〉与人生》;应邀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图书馆、玉环县楚门天宜社会工作服务社给市民讲《史记》。此前,还给本校大学生以及省内其他一些高校大学生讲《史记》。每一次讲《史记》,都要针对不同听众来调整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对《史记》进行反复阅读与思考,从而加深对《史记》的理解。

(六) 了解与选择重要注本

阅读《史记》宜先了解有关版本,这样既可以有针对性,又可以节省时间。在此推荐四种版本。一是中华书局组织点校的《史记三家注》。所谓“三家注”,是南朝宋时期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三种注本的合称。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史记》注本。二是明代后期凌稚隆编撰的《史记评林》。此书通过眉批、篇后评语等方式,对上起汉代下至明代的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评论资料做了广泛的搜罗与汇总,对研究工作很有帮助。三是当代学者张大可的《史记全本新注》。本书对《史记》进行简明注释。四是韩兆琦著《史记笺证》。该书注释详尽,收集、引证材料丰富,有利于阅读与研究。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师读《史记》好处很多,算是一次大单元集中备课,能加深对《史记》的认识,能升华人生境界。有《史记》一书打底,能极大地增强自己的专业底气,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对学生作文的指导能力。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必须充分注意阅读策略。借鉴专家读《史记》的经验,把阅读《史记》与思考、与写作、与讲课密切结合起来,进而丰富和巩固阅读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 张大可.史记研究集成[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 张新科.《史记》与中国文学(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6]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M].长沙:岳麓书社,2010.

[7]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 周啸天.史记全本导读辞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陈兰村,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传记文学的研究。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中外优秀传记选读》等。吴豪,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教师素养史记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