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 朱帅 舒熙程 司新宇 白宇
摘要:志愿服务对学生增长见识、了解国情和树立责任意识极具教育意义。本研究是对首都高校学生志愿者知情意行的一次全方位研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突发事件下志愿者群体及服务社区实际情况,探究学生志愿者个人成长与发展。在全国卫生运动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背景下,探索高校学生志愿者工作服务社区常规工作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突发事件 首都高校 学生志愿服务 社区基层治理
《北京市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措施》强调更加积极地推动志愿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村镇、进家庭。首都高校志愿者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迅速奔赴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在缓解工作压力、加强宣传方面作出贡献。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选取400余名具有社区志愿服务经历的高校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以服务动机、服务路径、服务行为、服务精神以及服务收获等五个维度编制《志愿者服务情况调查问卷》,开展在线问卷调查获取志愿者实践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北京15所普通高等学校和9所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学生志愿者,共发放问卷41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7份,问卷有效率97.8%,本专科比例为32:375,其中北京生源与非京生源学生比例为308:99,男女生比例为219:188。
二、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分析
1.动机——利他主义情怀影响下的感性决策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动机方面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利他主义动机。94.84%的大学生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是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随后的动机选项为增加阅历、结交朋友、增加自身竞争、受到志愿者群体的带动,访谈的几位学生志愿者也纷纷表示相似观点。[ 1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体现为内在动机为主,包括自我实现、获得成长等,外在动机为辅,受到传统文化中奉献等观念的影响,以及较少部分的组织压力影响。
2.路径——基于熟人网络推荐下的主动参与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组织、熟人介绍、网络宣传为排名前三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路径,出现这样的结果,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学校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相对停滞,社区组织和熟人介绍等生活环境下的信息获取路径成为主导。社区招募志愿者的具体操作层面大多不够规范,简单的口头招募居多,缺少规范化的文本和相关志愿者保障管理的政策宣传。大学生近9成为主动搜寻获取志愿服务招募信息,体现出大学生在重大突发事件之下积极主动作为,投身服务的意识较强。
3.行为——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简单劳力输出
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时长来看,累计30小时以上的有19.9%,10-30小时的有23.34%,10小时以下的有56.76%,学生在志愿服务时间贡献度不高;有97.3%的大学生表示会鼓励带动同学或朋友共同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志愿服务工作内容方面,门卫室值班、测温、检查出入证以及搬运,垃圾分类监督等机械重复式工作居多,类属于体力劳动。在工作内容选择意愿方面的调查中,选择参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学生比例接近5:3,表明学生在志愿服务工作内容方面能够为社区智力体力提供充足供给。
4.精神——践行实践之下的精神文明传承
志愿者应当具备素质方面的调查,显示排在前五位的是责任心、吃苦耐劳、奉献、耐心、热情,从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精神方面的认同感较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元素的影响。[ 2 ]94.59%的大学生表示,即使需要自行承担一定的食宿费用,也是愿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的;94%学生反馈,家庭支持自己的志愿服務工作,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下国民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与认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访谈中,也有学生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诗词,借以抒发自己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 3 ]
5.收获——弱势群体获得感输入欠佳
关于志愿服务活动感受调查显示,97.29%的同学表示后续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73.4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近20%的同学表示体验感一般,将斟酌是否继续参与;排在前五位的影响学生志愿服务的因素为志愿服务组织工作不严谨,安排不合理、影响自身学习生活、自己的工作为他人提供帮助不大、没有得到预期的尊重与认可、没有实现预期的自我提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遇到的困难排在前三位的是与学习工作有冲突、不被他人理解以及团队配合不畅。
三、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意义与困境
1.利他主义动机主导,但缺乏理性行为人思考
大学生志愿者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方面,利他主义动机占据绝对性主导。就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价值取向划分,从利己、利他两个维度来划分四象限,如图1所示,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处于无私利他象限,这种趋势也导致了志愿者管理中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从理性决策角度出发,“利己利他”的思想才是应当倡导的思想。因为这既能保证志愿者服务行为的正向价值,又能兼顾志愿者本身的合理需求,是一种“双赢”结果。
2.缓解社区人员压力,但存在志愿资源浪费
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在社区工作人员压力缓解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及时补充了基层工作缺口。但也出现了志愿服务扎堆,缺乏合理调度,志愿资源安排不合理的问题。缺乏从需求出发,综合考量一定区域内社区工作需求,以及志愿力量的科学分析与合理分配。访谈中,大学生表示,听到邻近社区居民的不同工作评价反馈,有的社区人员充足,要求合理,居民配合度高,有的小区则出现无人值守,完全封闭管理的问题。
3.担当社区治理智囊团,但实践重体力轻脑力
大学生作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智囊团作用。由于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大多局限于值守类简单体力劳动,此类建议通常局限于对末端工作方式的改进。很难体现出大学生在专业技术技能及创新思维方面的突出优势。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大学生群体作为应急志愿服务者,专业性不足,合作协商与处理冲突能力仍有待加强,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多局限于简单重复性体力劳动的原因。
4.扩大社区治理民众参与,但影响系统性缺乏引导
突发事件之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区别于常态下志愿服务,应归类为应急志愿服务或者危机志愿服务。综合考量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行为,可以将其定位为非政治性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追求价值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共同体,增强了对社区的认同,归属感大大提升。同时首都高校大学生由于生源特点,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外省生源返家后,积极参与到家乡社区或村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四、首都高校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对策建议
综合考量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应急志愿者在服务社区治理的种种困境与挑战,从首都高校志愿教育管理角度出发,针对如何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提升突发事件下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1.重视前期招募选拔,引导学生树立利己利他服务动机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提升活动效率效果至关重要。在校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志愿者事迹,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保证全覆盖的志愿教育与重点突出的志愿服务动机引导相结合。借由重大活动、重要契机,增强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社区的认识与认同,在鼓励大学生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的同时,回归公民身份,提升学生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培养学生公民精神,促进公民文化构建。
2.加强中期培养指导,促进学生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鉴于参与突发事件志愿服务工作的高风险性,对志愿者的培养指导应当常规化。在广泛招募志愿者的基础上,通过测试与自主选择,将志愿者群体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培养。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在关爱帮扶、心理疏导、宣传教育、复工复产等志愿服务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充分挖掘学生专业特长,如医学、法律、教育、通信、维修维护等专业的技术优势,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技术高、服务意识强、具备高校特色的志愿者队伍。
3.关注后期评估激励,保障学生获取有效反馈信息
高校应当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建立志愿服务工作评估监督机制。建立大学生志愿者个人志愿档案,记录志愿服务情况、个人成长事迹,推行网络化管理。重视考核与激励工作,通过开展学分制、星级评定来激励学生提升自身志愿服务行为,建立志愿账户、储蓄志愿服务时长等形式,对志愿者服务行为进行奖赏,进一步激发带动学生投身志愿服务的意识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星,郭世优,李科成.多元共治视角下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新探索:基于环境、意识与行动逻辑[J].新生代,2021(03):32-36.
[2]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学术研究,2008(05):67-72+159.
[3]江汛清.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4):110-115.
(責任编辑:姜秀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