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探究

2022-05-18 23:11王付兵
公关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培育新时代大学生

王付兵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奋力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昂扬斗志。论文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以及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新時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艰苦奋斗精神 培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中国人民的创造与积淀。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离不开奋斗精神,需要以艰苦奋斗精神为精神支撑,继承和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与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艰苦奋斗精神有被人们淡忘的势头。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由于物质条件丰富,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顽强拼搏意识匮乏、奢侈浪费现象严重、毅力耐力丧失等等,一定程度和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有关系。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

一、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大学生在校园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社交等本领和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还要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目前,一些大学生在生活中超前消费、过度浪费,不会节约,体会不到物力维艰的道理;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中毅力不足,贪图享乐与游戏,遇到困难轻言放弃,难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本功。所以,在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需要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吃苦、敢于拼搏、自强不息,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其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爱国和敬业的要求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大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奋发进取、奋力向前,以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为动力,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

最后,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重大,因此更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坚定信念,才能更好地在今后投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建设热潮中。

二、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在高校、社会和家庭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认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被大学生逐渐接受;同时,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效果有待增强,对培育主体缺乏深入的引导。

1.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机遇

首先,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现状整体乐观。“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善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1 ]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工作,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进行培育。所以,从高校的层面看,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工作,能意识到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从大学生层面看,在国家、高校和社会的宣传教育熏陶下,一些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断加深,艰苦奋斗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其次,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价值性被充分认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在国家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的背景下,可以说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良好,因此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准确地认识到奋斗精神的内涵,能意识到在新时代要通过个人的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2.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培育效果与预期目标、培育主体引导方面看,依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培育效果与预期目标有差距。艰苦奋斗精神在大学生意识观念领域的强化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到大学生自身的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就较多。一些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是脱节的,他们对艰苦奋斗精神很认可,能意识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往往存在执行脱节现象。例如,有的大学生依然不会节约粮食,餐桌不文明现象所处可见;有的大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坚持性,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就业等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其次,对培育主体缺乏科学规范的引导。高校、社会和家庭是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主体,但三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不足,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合力机制没有形成,因而针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平台较少、经费投入少,家庭教育针对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而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引导高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加强沟通,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效果。

三、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需要在日常课程、文化和实践等方面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示范教育两个方面培育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1.在思政教育中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首先,在思政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高校要充分应用好思政课堂,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和要求。高校一方面要开好思政课相关课程,深挖课程教材内容,并落实好艰苦奋斗精神进课堂和进教材工作,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通过学习把艰苦奋斗精神真正进头脑,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奋斗观。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把思政之外的学科与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相结合。高校的思政课程毕竟在学时方面是有限的,只有在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中融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知识的同时能接收到艰苦奋斗精神的熏陶,才能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效果。例如,在某学科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该学科领域知名学者、专家的艰苦奋斗案例,让学生知道一切成就、荣誉的得来均不容易,需要具备艰苦奋斗精神。

其次,重视劳动教育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包括社会实践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重视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勤工助学、劳动实践和志愿服务,形成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正确导向。高校内部、各个班级可以开展“劳动模范班级”“劳动之星”评选活动,举办各类劳动主题征文和摄影大赛,营造良好的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进而培育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2.在教师以身作则中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培育

首先,高校教师要强化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师德师风。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只有把高尚的品德、合适的言语和行为展示给学生,以自身艰苦奋斗的言行感染学生,做好示范、发挥榜样力量,才能带动学生艰苦奋斗的言行举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高校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师德师风,提升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的统一、言传与身教的统一,保持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的言行一致,做好艰苦奋斗表率;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监督,对于败坏师德师风、敷衍塞责等行为,严惩不贷,对于情节严重者直接清理出教师队伍,提醒高校教师在艰苦奋斗方面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榜样。

其次,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科研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因而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学術素养,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既能搞好课堂教学,也能做好学术学问;教师要把教学科研作为主业,不能想着通过副业来赚钱,不能急功近利。高校要通过日常教育和培训,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科研观念,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科建设做贡献;通过培训让教师“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树立良好的风气。

3.优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

首先,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异常发达,各种信息充斥网络,既有一些正面的信息,也有一些负面的信息。大学生如果不认真加以辨别,可能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诱导,对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产生质疑。因此,在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过程中,要重视优化社会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大众媒体的管控,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要求高校强化校园舆论传播的管控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要求高校加强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提升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和信息参与素养,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其次,完善社会、高校和家庭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协同育人环境。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不能只依靠高校单方面的力量,只有通过各方协作配合,才能形成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强大合力,更好地实现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预期目标。高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一方面要加强沟通,整合艰苦奋斗相关的教育资源,实现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内容共享、培育机制协同运行,充分发挥培育的成效。另一方面,要把艰苦奋斗精神培育融合到大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确保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发挥艰苦奋斗精神,渗透到学习和社会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许玉芬.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