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视角下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

2022-05-18 19:42吴敬伟江静
商业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产业融合

吴敬伟 江静

内容提要:服务开放与产业融合是打破制造业价值链“低端锁定”,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附加值贸易数据库和世界银行数据库,选取2005-2014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生产性服务开放视角下的产业融合率指标,研究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开放融合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外部生产性服务投入影响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应的显著性,并且制造业的技术和资本要素密集度越高,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作用越强。因此,中国应加快并有序推进产业开放融合进程,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开放;产业融合;全球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424;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2)02-0021-09

收稿日期:2021-03-26

作者简介:吴敬伟(1991-),男,福建连城人,招商局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江静(1975-),女,江苏江阴人,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

基金项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项目编号:CYD202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JL0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构建的历史机遇,借助“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模式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中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的减弱和西方制造业回流的加快,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生产成本快速上涨,“血拼式”的对外贸易模式已难以为继。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从价值链“微笑曲线”看,产业融合可以提高企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和企业在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促进价值链升级[1],而服务开放能够打破中国制造业的“低端锁定”[2]。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服务开放中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迁,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突出任务。

一、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升级的“黏合剂”和“推进器”,其具有强大的支撑功能,能够牵引并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是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和“聪明的脑袋”[3]。生产性服务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在产业融合与全球价值链攀升过程中发挥关键的链接作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过程包含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阶段,融合后获得蕴含更高价值的新价值链[4-5]。但是,现阶段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生产性服务无法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快速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数量、种类和质量的直接方式,将为制造业发展嵌入更多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有利于产业深度融合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张艳等(2013)[6]使用服务开放渗透率、服务业FDI产业渗透率、服务贸易产业渗透率等指标衡量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企业生产率的提高。Arnold等(2008)[7]基于世界银行对10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1000多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发现通讯、电子和金融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现有文献多是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考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作用的文献并不多见[8]。

关于产业融合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关系的研究文献,多是从制造业服务化角度进行论证的。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过程,是产业融合的重要表现。刘斌等(2016)[1]的计量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提高了企业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和在全球价值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影响具有服务投入异质性,并且制造业服务化通过产品質量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品质。

综上,现有文献缺少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影响效应的研究,尤其是从生产性服务开放视角研究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关系的文献则更为匮乏。基于此,本文在生产性服务开放视角下考察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并在充分考虑行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生产性服务开放视角下的产业融合率指标,实证检验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应,考察产业融合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影响效应的差异。

二、理论机制

首先,优质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嵌入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效率,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拥有专业化的生产流程、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产品更加多元的服务中间投入。优质国外服务中间投入包括新兴供应链管理方法、高效的投融资模式和高质量的管理咨询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降低了国外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进入壁垒,涌入多种类和高质量的优质服务中间投入,进一步满足制造业对高级生产性服务投入要素的需求,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相关研究表明,服务中间投入比实物中间品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作用更为显著[6,9]。Halpern等(2015)[10]建立了一个进口国外异质性中间产品模型,其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进口要素的种类和质量提升,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作为中间投入的高级生产要素,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创造能力,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投入与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决定了价值链分工地位。因为从附加值创造能力看,服务投入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投入是高附加值的主要来源,依靠产品附加服务的提供,可以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延伸与攀升。

其次,生产性服务外包降低制造业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产业竞争力。本土制造业可以选择将生产性服务外包给更有竞争力的国外生产性服务企业,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价格因为服务供给的增加而降低,直接降低了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投入的生产成本。并且国外生产性服务的进入扩大了生产性服务的规模,从而降低了制造业生产成本。江静等(2007)[11]构建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内在机理的理论模型,证明了随着生产性服务投入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制造业的单位生产成本,直接提高了制造业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生产性服务外包能够使制造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从事更有效率的制造环节的生产,有利于服务成本的降低和技术的提升。制造业通过替代国内低效率服务环节,专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能够减少生产要素水平的扭曲和资源误置,提高企业生产率,还能降低生产运营风险,更好应对意外情况。张艳等(2013)[6]构建服务任务外包模型发现,服务国际外包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均能够降低高技能劳动投入的单位成本。生产性服务业外包还能以按需定制的可变成本替代原来在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固定成本,降低交易时产生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再次,产业开放融合强化竞争激励,缩短创新周期,打破产业壁垒,提高服务供给质量。一方面,国外优质生产性服务涌入,直接参与本地生产性服务市场竞争,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速度,缩短了企业创新周期。本地生产性服务业依靠新技术取得垄断利润变得更加艰难,竞争压力使得本地生产性服务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服务创新,以稳定企业市场份额,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放松管制促进产业深度融合,降低了产业间原有的壁垒,吸引新企业进入行业。企业间可替代性增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为了生存和效益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否则将面临淘汰危机。这种倒逼机制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升生产性服务投入的供给质量。短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可能会对国内生产性服务市场造成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有利于提高国内服务的质量,满足产业融合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在生产性服务嵌入、竞争、制造业成本降低等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第一,优质生产性服务投入通常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弥补本地企业原有技术较低的缺陷,产生外溢效应。受此影响,企业进行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瞄准先进前沿知识和技术,打通学习交流通道,通过消化吸收,借助“学习—模仿—再创新”模式,产生新的知识,加速专业技术瓶颈突破,研发出核心技术,为东道国带来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第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促进本土服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国内服务效率低的服务企业将退出市场,致使服务企业“重新洗牌”。这一过程提高了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质量,增加了东道国市场服务产品的多样性,提升了本国产品的技术复杂度。Francois等(2008)[12]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决定了工业制成品的质量,增加中间要素投入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为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增加竞争优势。第三,制造业成本的降低增加了企业利润,激发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有更多资金购买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13]。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知识技术性、高辐射性和高附加值创造能力,生产性服务在全球价值链的生产过程中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产业开放融合通过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延伸企业价值链提升企业出口附加值,实现价值链的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1]。产业开放融合过程中,生产性服务降低了制造业的成本,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来源,实现了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与融合共生,加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但不同類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产业融合作用可能存在明显异质性,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应在不同制造业行业上表现也有差异[1,8]。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说明

附加值贸易(TiVA)数据库提供了64个经济体2005-2014年的附加值贸易数据。GVC地位指数、出口附加值指数、价值链垂直分工指数和RCA指数计算的变量均来源于TiVA数据库。中国投入产出表每5年编制一次,年份尾数逢2和7编制投入产出表,年份尾数逢0逢5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产业开放融合度测算所用数据来源于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的全国投入产出表,为计算出其他年份的产业融合率,使用“均等化假定”。其中,2006年和2008年的投入产出表用2007年替代、2009年投入产出表用2010年替代,2011年和2013年投入产出表用2012年替代,2014年投入产出表用2015年替代①。此外,行业规模、行业人均产出数据来源于WIOD数据库的社会经济账户(SEA)。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额、市场竞争指数和研发人员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具体变量描述见变量选取部分。

由于TiVA、WIOD数据库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制造行业分类标准不同,需要进行制造业行业匹配。制造业行业匹配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与《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本第4版)》进行匹配。匹配结果如表1所示。

(二)模型构建

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构建面板模型如下:

GVC_positionit=β0+β1lnconopenit+βicontrolit+μi+γt+εit(1)

其中,GVC_positionit表示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lnconopit表示产业开放融合度取对数,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μi表示行业固定效应,γ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表示误差项。

考虑到上期GVC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对本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加入解释变量,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GVC_positionit=GVC_positionit-1+β0+β1lnconopenit+βicontrolit+εit (2)

(三)变量选取

1.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测度。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同方法测度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度不同产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方法主要有:传统出口贸易数据统计法、垂直专业化指数法[14]和附加值贸易测度法[15]等。鉴于贸易结构可一定程度反映生产结构,邱斌等(2012)[16]使用出口复杂度衡量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Hummels 等(2001)[14]基于各国自身投入产出表衡量和改进了垂直专业化方法,但是忽视了全球层面的产业关联。由于附加值贸易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造成的重复统计的问题,本文采用Koopman等(2010)[15]的KPWW分析方法。

Koopman等(2010)[15]将总出口细分为国内附加值和国外附加值,国内附加值又可分为被进口国直接吸收部分、被第三国间接吸收部分和从国外返回的国内附加值。而TiVA数据库中将国内附加值分解为总出口中直接国内增加值、间接国内增加值和再进口国内增加值部分,与TiVA数据库对应的总出口中的附加值来源分解如表2所示。

GVC地位指数是目前价值链的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指标。对总出口附加值来源分解后,可以进一步测度GVC地位指数。GVC地位指数数值越大,表明一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较高位置。GVC地位指数计算公式为:

GVC_positionir=Ln1+IVirEir-Ln1+FVirEir(3)

其中,GVC_positionir表示r国i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IVir表示一国总出口包含的间接国内附加值(IDC);FVir表示一国总出口包含的国外附加值(FVA);Eir表示以附加值角度核算的总出口(EXGE)。

2.产业开放融合度测算。本文改进Amiti & Wei(2009)[9]、张艳等(2013)[6]的研究,使用服务开放渗透率衡量产业开放融合水平,具体而言,计算国外服务投入对产业融合率的影响程度,目前学术界大多研究使用服务外商投资额(FDI)衡量一国服务开放程度,故国外服务投入使用外商投资额表示,产业开放融合度测算的具体公式如下:

conopenjt=∑kconvergencejktfdikt (4)

其中,制造业j的产业开放融合度为conopenjt,k代表生产性服务部门,convergencejkt表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率,fdikt表示制造业行业对应生产性服务业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产业开放融合率的测度实际上是利用制造业j对应的生产性服务部门k的产业融合率与相应年度的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度相乘,最后根据生产性服务部门k加总得到。

测算产业开放融合度的关键在于计算产业融合率。当前产业融合率的测度并未形成统一标准,投入产出法是测算产业融合程度的主要方法,学者们常采用直接消耗系、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中间投入率等指标对产业融合程度进行描述,但是这些指标较为单一,无法准确描述产业融合内涵。由于投入服务化系数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描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而影响力系数表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产业融合是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结合很好地刻画了产业间的互动融合情况。故本文结合投入服务化系数(Mij)与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Tij),计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率,该数值越大,说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产业融合率以符号Cij表示。

Cij=Mij*Tij (5)

其中,Mij为投入服务化系数,投入服务化系数以直接消耗系数或完全消耗系数替代,由于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弥补直接消耗系數在反映产业关联程度方面的不足,更准确衡量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的影响,故使用完全消耗系数表示生产性服务投入系数,完全消耗等于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总和,计算方法见公式(8)。

Tij为影响力系数,用来描述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能力。本文借鉴刘起运(2002)[17]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计算方法,影响力系数分母用加权平均而非算数平均法进行计算。式中影响力系数的分母并非国民经济全体,而是依据研究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分。

在具体计算时,首先需要计算直接消耗系数:

aij=xijXji,j=1,2,3,…,n (6)

其中,xij是投入产出表矩阵中第i行,第j列系数,Xj是第j产业部门总产值。

用矩阵形式表示为:

A=QX^-1 (7)

式中,A=a11a12…a1na21a22…a2nan1an2…ann; Q=x11x12…x1nx21x22…x2nxn1xn2…xnn;X^-1=1/X10…001/X2…000…1/Xn。

完全消耗系数用符号可表示为:

bij=aij+∑nk=1bikakj k=1,2,…,n (8)

其中,第二项表示通过第j部门产品生产中间产品k对第i部门的全部间接消耗量,写成矩阵形式是:

B=A+BA (9)

变换后可得:

B=I-A-1-I (10)

式中,B为完全消耗矩阵,I为单位矩阵,I-A-1称为里昂惕夫逆阵,其元素用dij表示。

在此基础上的影响力系数Tij表示为:

Tij=∑idij∑j∑idij*αj (11)

其中,αj=yj/∑jyj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占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的比例,并且∑jαj=1。yj表示第j部门最终产品量,∑jyj表示国民经济最终产品量。

从计算方法上看,产业开放融合度由产业融合率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构成,属于生产性服务进口的产业融合范畴,符合本文定义的服务开放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内涵。从全球服务业格局来看,发达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出口国,而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进口国。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从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角度研究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也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现实。

3.控制变量。结合现有文献中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1)行业规模:使用制造行业总产出的对数表示;(2)行业人均产出:使用制造行业总产出与行业从业人员之比表示;(3)利润水平:使用制造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示,该指标越高,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②;(4)研发人员:使用科技人员数表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

四、实证检验

(一)基准回归

表4列(1)和列(2)报告了使用稳健标准误的随机效应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F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列(2)固定效应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开放融合系数为0.08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有显著促进作用。列(3)和列(4)的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回归结果显示,Sargan检验P值大于0.1,AR(2)大于0.1,表明工具变量有效性,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实证结果一致有效。差分GMM和系统GMM检验显示,产业开放融合系数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进一步表明产业开放融合显著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二)异质性分析

1. 生产性服务投入异质性

表5列(1)-列(5)是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影响的实证结果,生产性服务业按顺序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回归结果表明: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保险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开放融合使得制造业贸易更加便捷,通过学习国外先进供应链的渠道管理经验,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开放融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大幅提高生产和贸易的效率;金融保险业开放融合能够加强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增加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渠道,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开放融合系数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国外企业对中国的相关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管理模式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容易遭遇“水土不服”,不能为制造业提供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导致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应不显著;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开放融合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实现跨国技术合作,加快技术瓶颈的突破,但是,由于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导致该行业开放融合水平不高,同时国内该行业的吸收能力不足,不利于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以上结果表明,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应具有生产性服务投入异质性。

2.制造业特征异质性

为进一步分析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业分行业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特征,将制造业按要素密集度分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③。按照OECD产业研发密集度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情况将制造业分为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④。从制造业分类上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基本一致。

由于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吸收与融合程度不同,使得产业开放融合对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价值链攀升效应存在差异。表6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开放融合对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分别通过了5%、1%和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并且从产业融合开放度系数来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业开放融合对价值链攀升作用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1.95倍。可能的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活动主要依靠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对资本、技术和服务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较低,而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技术、资本及服务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产业开放融合可以使制造业获得更多优质的高级生产性服务投入,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列(4)和列(5)产业开放融合对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产业开放融合对高技术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作用是中低技术制造业的1.47倍。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需要专有要素投入,对要素要求门槛较高,而中低技术在国内市场就能得到满足,产业开放融合为高技术行业带来更多样、更优质的高级要素投入,有利于要素结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另一方面,高技术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吸收能力,通过产业开放融合,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学习吸收应用,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三)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处理

产业开放融合和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为缓解这一问题,尝试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内生性。第一,以产业开放融合度的一阶滞后项作为产业开放融合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第二,以产业开放融合一阶滞后项代替产业开放融合当期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回归。表7列(1)和列(2)结果表明,内生性处理之后,产业开放融合系数及产业开放融合一阶滞后项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产业开放融合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结果稳健。

2.稳健性检验

第一,剔除特殊值。本文样本期间发生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国际环境变动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减弱异常年份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参考姚星等(2016)[18]的方法,剔除2009年数据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列(3)所示,产业开放融合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模型结果稳健。

第二,更换衡量指标。

(1)出口附加值指數(EAV)。出口附加值指数也称作GVC前向参与率指数,该值越高说明该国该行业越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计算公式为:

EAVir=IVirEir(12)

(2)垂直分工指数(VS)。垂直分工指数即国外附加值指数,也称作GVC后向参与率指数,该指数越高说明该国该行业越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计算公式为:

VSir=FVirEir (13)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也称为RCA指数,该指数越大表明某商品国际竞争力越强,该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越高,计算公式为:

RCAij=Xij/XitXwj/Xwt(14)

其中,RCAij表示i国j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列(4)-列(6)分别表示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出口附加值指数、垂直分工度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差分GMM、系统GMM和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实证结果表明,Sargan检验、AR(2)检验均符合要求,不存在序列相关和弱工具变量问题。产业开放融合系数均显著,系数符号也符合预期,再次表明产业开放融合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结果的稳健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解出口附加值的基础上,使用TiVA数据库测算GVC地位指数、出口附加值指数、垂直分工度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指标表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同时,使用中国投入产出表测算产业开放融合度,通过制造业行业进行匹配,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开放视角下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开放融合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第二,行业异质性研究分别从生产性服务投入和制造业特征视角切入。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保险业”开放融合显著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从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上看,资本和技术要素密集度越高,产业开放融合对制造業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越强。第三,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开放融合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结果稳健。

(二)对策建议

产业开放融合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可得到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加快并有序推进产业开放融合进程。一方面,逐步、有序、有选择性地扩大服务业开放,确定不同部门的优先开放顺序清单。根据自身优势产业,优先开放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应大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另一方面,适当提高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入门槛,保护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本土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制造业发展嵌入更多高级要素,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向高端发展。

第二,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首先,放松行业管制,降低生产性服务贸易壁垒和行业垄断水平,营造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和贸易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19]。其次,鼓励良性市场竞争,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秩序。再次,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使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缺乏动力和激励机制。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知识和技术保障。

第三,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提高本土产业竞争力。产业开放融合可吸收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契机,学习国际前沿的管理、营销服务、信息搜集、研发创新等方面能力。在引进优质服务提供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本土服务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外高端服务要素发展制造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力和出口附加值获取能力。此外,鼓励制造企业将低成本的非核心服务外包,降低成本,专注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攀升。

注释:

① 不使用WIOD2005-2014年连续的投入产出表的原因在于,生产性服务投入行业外商投资额与中国投入产出表匹配度更高。

②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③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包括C1、C2、C3、C4,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包括C5、C7、C8、C9、C10,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包括C6、C11、C12、C13,编号如表3所示。

④ 高技术制造业包括C6、C10、C11、C12、C13,其余的行业为中低技术制造业,编号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1] 刘斌, 魏倩, 吕越, 等.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J]. 经济研究, 2016,51(3):151-162.

[2] 吕越,李美玉.贸易便利化与全球价值链嵌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46-57.

[3] 刘志彪. 生产者服务业及其集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J]. 中国经济问题, 2008(1):3-12.

[4] Wirtz B W. Rec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g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1,34(4):489-506.

[5] 杨仁发, 刘纯彬.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J]. 改革, 2011(1):40-46.

[6] 张艳, 唐宜红, 周默涵. 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否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J]. 世界经济, 2013,36(11):51-71.

[7] Arnold J M, Mattoo A, Narciso G. Services Inputs and Firm Produ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J].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2008, 17(4):578-599.

[8] 顾雪芹.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价值链升级[J]. 世界经济研究, 2020(3):121-134,137.

[9] Amiti M, Wei S J. 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S[J]. World Economy, 2009,32(2):203-220.

[10]Halpern L, Koren M, Szeidl A. Imported Inputs and Produ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105(12):3660-3703.

[11]江静, 刘志彪, 于明超.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世界经济, 2007(8):52-62.

[12]Francois J, Woerz J.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Linkages, and Trade[J].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08,8(3-4):199-229.

[13]舒杏, 王佳. 生产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与效果研究[J]. 经济学家, 2018(3):73-81.

[14]Hummels D, Ishii J, Yi K-M.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54(1):75-96.

[15]Koopman R, Powers W, Wang Z,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

[16] 邱斌, 葉龙凤, 孙少勤.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2(1):57-67.

[17]刘起运. 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J]. 统计研究, 2002(2):40-42.

[18]姚星, 周茂, 郜筱亮.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视角的离岸外包绩效研究[J]. 科研管理, 2016, 37(3):143-153.

[19]欧定余,田野,张磊.疫情冲击背景下的东北亚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J].东北亚论坛, 2020(6):65-76.

Abstract:Service opening up and industry convergence are the keys to break the “low-end lock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GVC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 Trade in Value Added and World Bank, this paper selects the panel data of the manufacturing from 2005 to 2014,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the index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r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 services opening up, and studies the impact of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convergence on the upgrade of the manufacturing GVC. The study found that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convergenc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upgrade of the GVC of manufacturing. In terms of heterogeneity analysis, external producer service input influen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 of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convergence on the upgrade of manufacturing GVC, and the higher the technology and capital factor intensity of manufacturing, the stronger the effect of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convergence on the upgrade of manufacturing GVC. Therefore, China should speed up and order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opening up and convergence, create a fair and transparent business environment, fully absorb foreign advanced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nufacturing.

Key words: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service opening up; industry convergence; global value chain

(责任编辑:周正)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产业融合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合作策略分析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区域性产业集群、价值链与体育用品之间关系的研究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