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的价值意蕴

2022-05-18 18:51蒋光贵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

[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精神,概括地说就是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有了救国救民的科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和超越,是中国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更是新时代兴党强国的精神源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5-0010-05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体现在党的纲领、宗旨等方面,特别是其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高度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497-498这些精神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一、“红船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知识分子猛烈评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1916年11月,陈独秀在《宪法与孔教》中以进化论和个性解放为武器,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的道德”,而忠孝节义是“吃人的礼教”,他主张把反对封建的政治制度与封建的思想道德结合起来。李大钊在1917年2月发表的《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强调,我们批评孔子,不是孔子本身,而是封建制度的偶像权威,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必须有所传承,这是民族存在的先决条件,否则就没有前进的基础。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是全盘抛弃中华传统文化,而是采取了扬弃的方法,批判中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船精神”的来源之一。陈独秀在《孔子与中国》一文中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即使是礼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作用。李大钊基本肯定了传统文化提倡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合理成分。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九岁时读过《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十三岁时读过《精忠传》《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优秀传统文化是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之一,例如: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事实说明,“红船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二、“红船精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科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

几千年来,中国都在提倡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然而始终没有实现。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遭到外敌的入侵,民族陷入存亡的危机。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前,毛泽东对救国救民的指导思想就有一定的思考。1917年8月23日,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谈到,当时中国的一些变革并没有找到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他把这个根本办法叫“大本大源”。其实,他是想通过改造哲学和伦理学,来实现指导思想的变革。他主张“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2]27-28。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复信给罗张龙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2]701917年俄国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大量传入中国,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最好的思想武器。

(一)立场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劳动者是首要的因素。因此,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本思想,但它远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君子”“小人”的界限不容混同,推崇的是圣人、“圣君”“贤相”。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量传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指出:“世界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2]41鲜明的政治立场,这是“红船精神”的重要标志。

(二)空想目标成为科学的目标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目标的空想性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1917年秋季,毛泽东开始改变过去对“大同社会”境界和人人可以成为圣人的看法,他说:“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亦必生出许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如果一切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那么“一切法治均可弃去”[2]29,这在阶级社会是不可能的。党的一大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目标表面看来与我国古代大同社会的目标没有什么区别,实则区别是本质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规律,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过程是人类社会根本矛盾推动的,最终要靠生产力的发展来决定的。在阶级社会,这个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阶级斗争,这种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只有国家掌握在人民的手里,才能真正实现远大目标。1921年3月20日,李大钊指出:“今日在中国想发展实业,非由纯粹生产者组织政府,以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抵抗此世界的资本主义,依社会主义的组织经营实业不可。”[3]因此,如果不实现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中国发展实业。党的一大纲领提出要消灭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三)实现目标的正确道路和方法

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社会的发展,从清末以来,就有人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君主立宪救国论、“复兴古学”、无政府主义、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工读主义,等等。先进的知识分子也曾经尝试过一些具体的方法,例如,毛泽东早年就提出过“工读主义”,他在岳麓山就设有工读同志会。后来又在岳麓山设计建设以新家庭、新学校、新社会结合一体为根本理想的新村[2]47。然而到1921年6月,他认识到:“工读团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2]57各种实践证明,具体的办法无法救国,必须向俄国革命学习,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李大钊在1918年写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称俄国革命是“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主张中国向俄国革命学习。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蔡和森,对蔡和森提出的用俄国式的方法,即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表示“深切的赞同”。他在信中指出,教育的方法、和平的方法、无政府主义、绝对自由主义、德谟克拉西主义是行不通的。1921年1月2日,毛澤东出席了新民学会新年大会第二次会议。会上,毛泽东列举了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五种方法:社会政策、社会民主主义、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的主义)、无政府主义。通过比较,毛泽东总结:“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2]76-77俄国革命道路和方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得出的必然结论。

(四)实现目标的坚强有力组织

能否有一个真正的战斗组织,关系着革命是否成功。当年太平天国依靠“拜上帝会”来发动和组织民众,这是一个宗教性和封建性都很强的组织,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致命的弱点。康有为依靠变法的组织是强学会,这个学会是由当时的改革派和拥护皇帝的人组织的政治团体,康有为想依靠它推行变法。然而,这个组织成分复杂,杨锐、徐世昌、袁世凯、张之洞、汪大燮、甚至还有李提摩太等数十人为会员。刚成立时,这个学会意见就不一致,1896年1月,强学会改名为官书局,成了单纯的翻译机构,不久,北京强学会被禁,上海强学会解散。1895年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在国内几个中心省份设有支部,支部下就没有党组织了,缺乏战斗力。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孙中山将同盟会(1912年8月改为国民党)一部分成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华革命党,但国民党中的不少人不愿意参加,缺乏战斗力。1920年蔡和森写信给毛泽东,提出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并且认为只有首先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了神经中枢”[4]。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例如,在党的一大纲领中有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这些条文对党员的条件、入党程序、党的组织纪律作了严格的规定;特别指出,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这样,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

三、“红船精神”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和超越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继续了反对西方列强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斗争,这些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阻碍中国独立民族解放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并领导革命取得了胜利。

康有为曾经给光绪皇帝上书,提出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式方法来发展银行、工厂、铁路、矿山,兴办近代学校,兴建近代军队,这些措施光绪皇帝都能够接受,但他不接受康有为关于君主立宪的主张。他企图依靠封建皇帝并用温和的方法实现改革,历史证明是不会成功的。这不但是因为当时的国情不允许,西方列强也不允许中国提供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1884年至1902年,康有为写了《大同书》,批判了社会现实,提出了建立公有制、建立公政府、拥有高度文明、无家庭、無私产的大同社会的境界。其中,设想有合理的成分,但是,这本书的乌托邦成分相当明显,书中有孔子的太平世思想,有佛教莲花世界思想,有列子的思想,也有达尔文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后来指出,康有为虽然写了《大同书》,但他没有找到通往“大同”的路。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革命的理论指导,三民主义主张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朝腐败政府,挽救民族危亡,主张以“五族共和”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关心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等,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孙中山先生没有深刻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首要敌人是帝国主义,然而,在民族主义里没有明确、坚决彻底的反帝主张;同时,大汉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色彩在民族主义中也有反映。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就是要结束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实行“五权宪法”。同时孙中山还规划了通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步骤来实现上述目标。然而,孙中山没有深刻认识到,君主专制的根基是封建地主阶级,要真正结束专制,就要推翻几千年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毛泽东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深刻地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辛亥革命只轻轻触动社会上层,不敢触动这个社会的基础,注定难以成功。因此,民生主义尽管主张平均地权,但不可能真正付诸实施,辛亥革命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种首创精神。它继承了以往民主革命的传统,但更重要的是使得中国革命在领导权、动力、指导思想、前途方面有了崭新的面貌。一是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仍然需要反帝反封建,但是,由于中国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处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就具有新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二是这个革命的动力包括了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是,革命的领导权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了。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具有两面性,他们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三是由于革命领导阶级的转换,革命的指导思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指导中国反帝反封建(后来还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前途不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立足点

(一)“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修身自律,始终保持革命节操;严格遵守革命纪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等。“红船精神”蕴含着中国革命文化的起点。这种起点萌芽于五四运动的前后,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并得到发扬光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都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井冈山的伟大斗争能够坚持和发展下去,因为有“红船精神”的有力支撑,而且使“红船精神”得到弘扬。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实事求是,从井冈山出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不断壮大,这些奋斗还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弘扬了革命精神;井冈山时期艰苦奋斗、伟大的奉献精神激励着后来的共产党人。伟大的长征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长征,胸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在长征中广泛宣传了革命的道理,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整个红军也是革命的宣传队,这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没有过的,这就是一种在艰难困苦条件下的创新精神;党和红军坚持独立自主地纠正自己队伍中的“左”倾错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对奋斗精神的继承和弘扬;长征中,广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了救国救民,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表现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奉献精神。没有对“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不可能完成伟大的长征。伟大的延安精神同样继承和弘扬了“红船精神”。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决反对蒋介石企图收编、限制甚至消灭我党和革命力量,通过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等努力,坚决纠正王明放弃党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右倾错误,经过整风,坚决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我党领导的军队得到很大发展,这是对“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在抗战进入困难时期,我们党实行了著名的十大政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通过大生产运动,克服了当时的经济困难,这是对“红船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延安时期,毛泽东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带头开荒种地,整个延安呈现出蓬勃向上、无私奉献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对“红船精神”新的弘扬。在革命胜利的前夜,为了实现“红船精神”的革命理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强调了“两个务必”。改革开放时期,“红船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了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例如,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新时代兴党强国的精神源泉

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伟大斗争,伟大过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统一起来。为此,党中央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在本质上就是继承和进一步弘扬党的“红船精神”。

1.新时代大力弘扬了创新精神。“红船精神”的首创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在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和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第一位,强调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理论上,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其概括为“十个明确”,这个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制度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了要使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国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在新时代,党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我们国家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实施体系、法律监督体系、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科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创新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等等。总之,在新时代,红船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2.新时代大力弘扬了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曾经将党的一大会址形象地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因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1]497。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1]529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5]63。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党不能忘记自己的远大目标。同时,远大目标必须分阶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实现。为此,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强调中国梦必须通过奋斗才能实现;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心安理得。目前,我国已经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3.新时代大力弘扬了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中的奉献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弘扬。针对党面临的“危险”和“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任务,十分重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问题。一方面,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的现实,明确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更高的需要,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明确“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求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5]67,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難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5]70。倡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强调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调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要抓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开展主题教育,例如,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等;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党的各方面的制度;坚决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将勇于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是新时代“红船精神”的重要发展。

黑格尔指出:“举凡一切维系人类生活的,有价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对真理和正义的意识,通过对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实际存在。”[6]“红船精神”就是这样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正是这个精神及其发展和正确的指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54.

[4]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17.

[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

[6][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5.

[作者简介]蒋光贵(1963—),男,重庆梁平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党史研究室教授,主要从事党史与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红色寻宝 感悟“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