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党报“评论+”的实现路径

2022-05-18 22:53左中甫
新闻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党报实现路径

左中甫

【摘    要】在融合传播新时代,党报评论在理念、业务和机制等层面都需要因应变化、不断创新。本文以新华日报近年来在“评论+”方面的探索实践为例,探讨“评论+”在新传播环境中的实现路径与其背后的理念支撑,分析“评论+”在创新实践中需要走出的观念误区。

【关键词】党报;评论+;实现路径

评论被视为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和环境都在不断嬗变,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应对变化、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摆在党报评论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新华日报以提升党报评论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目标,深入探索互联网时代党报“评论+”的实现路径,进一步丰富了党报评论在新形势下的表达、呈现和传播方式,形成了多样态、多渠道、多面向的党报评论生产和传播新体系,受到了不少同行的关注与肯定。

一、“评论+”重在“加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党报评论,在版面呈现和传播中往往是“单枪匹马”,在“独当一面”的同时,有时也难免显得“势单力薄”。在互联网时代,“评论+”由此应运而生。

探索“评论+”,重在回答“加什么”。回顾新华日报近年来在“评论+”上的摸索和实践,可以看出,这个“加”呈现出多点开花、不断迭代的态势,“评论+”的形式渐趋丰富和多元。

(一)评论+漫画

新华日报“评论+”,起先“加”的是漫画。2009年7月,新华日报推出 “漫说快评”新栏目,将漫画的直观、形象与短评的理性、思辨相結合,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让党报评论变得既有高度又接地气。2013年、2015年,该栏目的《临时工是无敌挡箭牌?》《大活人“自证活着”是何方规矩》,分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一等奖。2014年,“漫说快评”栏目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创办13年来,这一栏目一直定期推出,赢得了受众信任与青睐,也给报社带来了品牌化效应,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实践中不断强化 。[1]

“评论+漫画”的形式也“移植”到了互联网,变成“网评+漫画”。2019年,新华日报立足网络传播,创新推出“漫议”评论专栏。新栏目虽然也采取“评论+漫画”的形式,但专为互联网传播平台打造,每天都保持更新,对热点新闻的响应速度更快。可以说,它是报纸版“漫说快评”在网络平台的升级版。栏目创办3年来,其阅读量、转发量和读者留言数一直位居新华日报新媒体产品前列,展现了“评论+漫画”这一表达方式在网络端的顽强生命力。

(二)评论+剪纸

剪纸是我国首批非遗项目,也是人类非遗代表作项目,它是最能反映民俗文化韵味、展现文化自信的标志性传播符号之一。近年来,新华日报尝试将剪纸元素与新闻评论相结合,接连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推出相关专栏,受到读者好评。

2020年国庆节,新华日报策划推出了“剪·评之国庆走笔”专栏,邀请知名剪纸艺术家与报社评论员一起,通过“评论+剪纸”的形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一碗“国庆面” 满满家国情》《家乡,是生生不息的信念与担当》《载着满满的爱,出发!》……一篇篇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的评论,配上红色、喜庆的剪纸画面,营造出普天同庆、爱国奋斗的浓郁氛围。

2021年初,新华日报又联合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推出“红色剪影·百年记忆”专栏,用“评论+剪纸”的方式,回顾百年党史珍贵画面和瞬间,评述党史上的动人故事和事件。2021年底,新华日报再次推出“剪评·聚焦省党代会”,用“评论+剪纸”的方式阐发现代化新征程上江苏的新使命。这两个策划成为当年报社重大主题报道创新的亮点。

(三)评论+深读

“评论+深度报道”也是新华日报创新和摸索的方向。2021年,新华日报启动新一轮改版,其中一个亮点就是推出“深读”栏目。这个栏目集全报社之力,跨部门组建“飞虎队”,用心打造一款深度报道类拳头产品。栏目从选题策划到采访、写作和编辑,都突出一个“深”字,力图为读者提供关于社会生活、热点话题的独特发掘与深入解读。

鉴于该栏目的独特属性,再加上“飞虎队”定期有评论员参与,不少稿件在版面呈现上都采取了“评论+深读”这种组合报道的形式。评论与深度报道在版面上相互支撑、彼此呼应,融合度较好,评论常常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实现了报道效果上的显著“增值”。

(四)评论+音视频

近年来,音视频成为互联网传播的新宠,也是许多年轻受众的最爱。为了适应这一趋势,2021年,新华日报在微信公众号“江东观潮”中推出“晚餐加点料”,每周五由“姿正腔媛”工作室女评论员轮流朗读自己撰写的评论,以“评论+音频”的方式在多个网络平台推出。该栏目评论大多聚焦社会生活类话题,表达上更为柔性、亲和,配上女评论员的配乐朗读音频,营造出周末相聚、娓娓道来的轻松之感。

2022年初,新华日报再次试水“评论+”,动用全媒体评论部的智力资源与“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的技术力量,将视频与评论结合起来,为融媒体传播量身打造一款“视频评论”。报纸资深评论员变身网络新闻评论人,定期出镜与受众分享对热点新闻的看法,实现了“见人”“见事”和“见观点”的统一。“评论+视频”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为评论增添了几分亲和力,也进一步丰富了“评论+”的产品样态。

二、“评论+”难在“怎么加”

近些年来,不少党报都有关于 “评论+”的探索,有的还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其中,新华日报的相关摸索起步较早、持续至今, “评论+”成为新华日报评论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在这些探索实践的背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操作理念。

(一)守正创新:“评论+”的不变初心

有媒体评论人直言,在媒体变革风起云涌的当下,主流媒体评论人始终有新的挑战在远方,始终处于停不下来的“奔跑”状态。[2]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效应对传媒变革?答案是“守正创新”。

应当看到,随着传播技术和手段不断迭代升级,受众接收信息和观点的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读屏时代”,直至部分受众重新回归“听书时代”,都在不断重塑我们的传播理念、内容表达和产品呈现方式。新闻评论作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更不可能一成不变。

从平媒到网端,从漫画到剪纸,从音视频到组合报道……近年来,新华日报不断探索“评论+”的多重实现路径,“评论+”的对象渐趋丰富、多元。其目的就是要在坚持“守正”的前提下,赋予党报评论以新的表达、呈现和传播方式,使党报评论在媒体变革中始终走正道、闯新路、占主动。

(二)相得益彰:“评论+”的目标追求

“评论+”当然不是想当然的“加”,“加”什么、不“加”什么,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评论题材和表达方式。从近年来新华日报的摸索实践看,“评论+”的目标追求就是“相得益彰”。

以“评论+漫画”为例,评论与漫画搭配,几乎是“天作之合”,这种混搭形式实现了双方的自然融合、相互配合。尤其是在评论社会新闻、热点时事时,评论针砭时弊的笔锋与漫画的讽刺幽默相结合,往往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作为“评论+漫画”的升级版,“网评+漫画”的融合效果在网络传播中也得到了验证。

当然,同样是“评论+”,不同的“加”法适用的领域和范围也不尽相同。例如,“评论+漫画”的形式比较适用于批评类、讽刺类话题,而“评论+剪纸”的形式则更适合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题材,将后者运用于某些“带刺”的评论话题,在画风上就容易有“违和”之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评论+剪纸”的形式自推出以来,大都用在重大主题报道和战役性题材中。

在社会生活中,两个事物单独效果的叠加,有时候不及二者共存或合作的状态,即“1+1>2”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效应。“评论+”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效果,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评论能够与被“加”对象自然相加、相得益彰。

(三)传播效果:“评论+”的核心关切

一切有目的的传播活动都有相应的效果预期,而传播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受众的认同。“评论+”不是为了“加”而“加”,而是为了不断适应传播环境变化、受众接收信息和观点的习惯变化,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加”。从新华日报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对运用“评论+”增强传播效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持“狼来了”的危机感,及时追踪、研究传播技术与环境的新变化,切实增强“变则通,通则久”的求变意识。当然,创新不总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对于兄弟媒体、业界同行的最新创新成果,同样也应保持关注,有的还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拿来学习借鉴。即便是对于传统媒体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评论+”手段, 同样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尝试“移植”到新的传播载体,在运用中加以进一步改造与完善。新华日报“评论+漫画”的升级版“漫议”在网络平台获得“新生”,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2.树立“用户思维”,注意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和习惯的变化,将其作为探索“评论+”的重要依据。在传播实践中,我们当然不应也不能一味“迎合受众”,但对受众需求不闻不问、固步自封的做法同样不可取。从根本上说,评论传播的“效果导向”,最后都得落脚到受众身上。受众的认同、接受和肯定,是评论传播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新华日报近年来试水评论与音频、视频相结合,就是为了应对当前移动互联传播的趋势和潮流,这方面的探索还有很长路要走。

3.坚持“回头看”,经常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将其作为自我调整、创新探索的重要参照。同所有的传播创新一样,“评论+”也处于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革新之中,一切要靠事实和结果说话。不管实际效果的“评论+”,难免要流于形式主义,背离守正创新的本义。

实事求是地说,新华日报现有的“评论+”产品仍有进一步提升的较大空间。例如,在“配合度”上,漫画与评论有时候还存在着“两张皮”的游离现象,漫画的幽默感、讽刺感有时候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再如,剪纸在与评论相“加”时,有时候也容易停留在简单的图解文字的层面,图与文的“互补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走出“评论+”创新误区

纵观人类新闻传播史,传播理念、技术和制度的变革相互交织、风云激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变革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显、造成的影响更为复杂。

党报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所承受的变革压力有目共睹。“评论+”作为党报评论人的一项业务探索,从一开始就是为变革和创新而生,也必将在变革中不斷完善和发展。探索“评论+”的更多可能,需要防止走进几个常见的误区:

(一)把“评论+”理解为“+评论”

“评论+”不管“加”什么,评论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相对独立的,不能因为“加”入新的形式、元素,就弱化了评论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评论+”里面被“加入”的其他形式、元素,原本就是为了支撑、配合评论,增强评论传播效果而设置的。另一方面,评论的价值在于观点和思想,“评论+”再怎么“加”,也不能把评论的观点和思想给“加”弱了,“加”少了。“评论+”应当把创新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主要放在评论身上,不能把“评论+”变成了“+评论”,从而把评论给“加”弱了、思想性给“加”少了。

(二)把“评论+”误以为孤立的“加”

不同的媒体和平台,决定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由于传播变革往往呈现多种传媒相互“叠加”而非彼此“替代”的特点,传媒业务变革也应充分考虑媒体属性差异,在方法和路径上有所区分,力图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效果。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视频传播风头正劲、势不可挡。不少主流媒体都在大胆试水“评论+短视频”的传播方式,这方面的创新和探索空间很大。但在报纸层面,仍然需要结合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平面媒体的属性,精心谋划“评论+”的探索空间和实施路径。例如,有的党报近年来试水“评论+现场”,就较好地解决了评论员增强“四力”、提升传播效果的问题。这方面的创新探索,仍有拓展的空间。

(三)把“评论+”设定为封闭的“加”

有人说,在所谓“后真相时代”,感性压倒理性、情绪盖过事实。这一判断值得商榷。即便它有一定的实践支撑,反过来却更凸显了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凸显了党报评论在舆论场上的“言值”担当。

党报评论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应当遵从平台特征,不断优化传播路径与方式,真正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于网络媒体上一些新表达、新呈现,比如说一些社会精英在自媒体上发布的严肃评论,语言表达和观点呈现都有自己的特点,党报评论应当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必要时也可以参考借鉴、为我所用。

实践充分说明,只有主动顺应大势、把握趋势,党报评论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媒体变革的新时代继续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

注释:

[1]徐宁. 漫画传播与时事评论的创新结合——以《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专栏为例[J].传媒,2021(04):71-73.

[2]卢新宁.为转型期中国提供辩证思维——党报评论的突围与创新[C].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新闻评论漫谈.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7-11.

(作者: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记者)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党报实现路径
地方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研究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