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根本、最重要的着力点是对于人性的关注,《金陵十三钗》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进行深度挖掘,使人物在战争的残酷境遇中一步步实现人性的救赎。本文结合影片中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从电影的本性到人性的救赎,探讨影片如何运用独一无二的视听语言,展现意想不到的情感和近乎极限的精神力量。
一、从电影的本性到人性的救赎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巴黎的咖啡馆里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之后电影开始呈现在大众面前。德国电影理论家、艺术史家克拉考尔的著作《电影的本性》阐述了电影的三大本性——真实感、神奇梦幻、时尚。《金陵十三钗》围绕着电影的本性,展示了其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视听表现。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性就是物质世界的复原,其中提到的真实感是电影的生命,用具象的影像来复制现实物质世界。“物质现实复原”是电影通过独特的手段,揭示物质现实背后蕴含的人性本质和生命内涵。在内容上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是电影最根本、最重要的着力点,也是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根之所在。
电影《金陵十三钗》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通过女性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时妓女舍身拯救女学生的故事,作者极力表现人物在极端环境下释放的人性本真、展现的人性张力和内含的丰富意味,试图从苦难中挖掘人性。影片探寻了战争中处于残酷境地的多个人物个性,战争中的残酷展现了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人性中的善恶美丑也因残酷境遇而变得复杂、充满了挑战。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有关生存与人性的深刻对话”。从影片最后的结局看,似乎所有人的最终救赎都是女学生,实际上,人物在彼此隔阂、斗争冲突到最后拯救女学生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命运中人性的觉醒和自我救赎。
二、冲突与对比:画面展现视觉张力
(一)“动静结合”的叙事场景
《金陵十三钗》中有两个主要场景:以“动”为主的战争场景和以“静”为主的教堂内景。教堂代表着以博爱、平等等超越性的理想表达对污浊现实的对抗。在教堂里的相处从争斗、互不侵犯到最后人性内在的真善美的流露,一步步实现了人性的救赎。残酷慌乱的战火并不是影片的主题,更多的是作为展现人性的背景而存在。战争背景给影片中的人物性格的呈现、转变和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展现了真实、生动的人性。
女学生逃跑的过程中,影片连续用了几组全景、中景、近景交代了时空关系。接下来,李教官和他的士兵放弃了撤出南京城的机会,决定留下来保护逃跑的女学生,这个场景用了一个低视角的镜头对准凌乱快速的脚步,结合急促的脚步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慌乱,是以“动”为主的战争场景。在持续了十多分钟的画外音之后,场景由战场(教堂外)转向教堂内,教堂内则多是以对话为主要内容的以“静”为主的场景,如唱诗、“秦淮河女人”乔装打扮等,在外面战火纷扰中独留一片安静之处。影片将人物置于险恶艰难、残酷无情的生存困境中,通过极端、极致的环境展现人性,奇特的视觉元素展现出的不平常的事、不平常的人,是电影除了真实感外的另一个奇观本性,在苦难和挣扎中挖掘人性,在不寻常中实现人性的救赎。
(二)色彩的巧妙运用
在视觉表达元素中,色彩在视觉上带给观众的冲击是最直接的。影片中教堂彩色窗户的运用颇具特色。女学生通过教堂的彩色窗户看到从远处走来的媚俗却不失华丽的“秦淮河女人”,她们谈笑风生,仿佛外面枪林弹雨的战争与她们毫无关系,这个镜头展现了她们独特傲慢的人性特点。在日军对女学生施暴的特写逆光场景中,观众通过彩色玻璃可以看到日军张牙舞爪的可恶模样,与彩色原本带给人们的梦幻、美好形成强烈冲突。影片并非倾向于某一种色彩,而是使用不同色调、不同冷暖效果、不同面积的构图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来暗示影片情节,表达故事的主题。
(三)服装的合理搭配
影片中的彩色玻璃与“秦淮河女人”身着的彩色旗袍相呼应,彩色旗袍也与教会女学生清一色的素色长袍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以极强的视觉效果冲击了观众的感官。在“秦淮河女人”赴宴前的表演中,画面配合镜头的朦胧,展现了电影的梦幻本性。配合她们各自身份的服饰,展现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两组毫无关系的人物之间的命运纠葛。服饰可以照见人物的内心,可以传递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人物性格的异同。
“秦淮河女人”乔装打扮这一片段,通过画面蒙太奇和声音蒙太奇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换装的过程,视听表现简单、不多余,却通过每一个细节展现了电影追求的真实感。在这里,“干净”的视听处理更能展现影片想要传达的情感。在展现洋教父熟练手艺的同时,不疾不徐的换装过程也展现了“秦淮河女人”逐步实现内心救赎的过程。在整个用白布裹胸、换装、剪学生头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她们内心在与自己和解,她们与女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拉近,抵触在消解,服装和外貌这种外化形式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人物逐步实现自我救赎。
三、真实感与个性:独一无二的听觉表达
电影的听觉表达推动了对人性的书写。对于声音创作来说,构成电影声音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具有出色的表现力,这样才能对影片贡献更高的价值。电影声音的真实感是创作者不断追求的,除了追求真实感之外,电影声音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奇观、梦幻特性的,展现不常被听到的、有震撼力的声音。对于《金陵十三钗》中电影声音的设计,录音指导陶经认为:“电影声音的设计永远不能喧宾夺主。所有的声音设计原则都应当建立在电影剧情的情境基础上。声音设计师要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声音的表现力去讲故事并塑造人物,而不是为了突出声音而牺牲剧情和人物。”所以,电影中的声音是具有表现力的,并且所有的处理都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独一无二的,合适的声音才是震撼人心的,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一)獨特的战争音响
《金陵十三钗》中最具有特点的音响是对枪声的选择。在枪声的设计上,声音占据了比画面更加主导的地位,因为当观众听到枪声时,枪声带来的冲击感是更加真实的。在枪声的制作过程中,声音部门力求寻找与影片中需要的枪械和子弹相同的枪械,在同期就大量采录枪声和子弹声,以确保枪声的真实性。日本兵连续射击的机关枪和以点进行射击的枪声,加上子弹在空中、击中城墙、城墙的水泥四处飞溅等声音,构成了丰富的枪战环境,营造了紧张感,枪声有力且具有穿透力。最后李教官用自己的身体坠落引爆手雷,与日本兵同归于尽,这时教堂里的吟唱声出现,伴随着水泥、砖块、碎片的散落声,一切归于平静,观众沉浸在震撼视听表现后片刻的宁静中。在这之前,观众的注意力从环境转移到枪声、脚步声中,环境的隐藏让观众甚至忽略了环境声的存在。手里的枪声如何选择,击中身体的声音如何选择,这些都是需要细节处理的地方。每一处枪声的使用都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具有表现力的,并进行合适场景的艺术化处理。
在李教官为了吸引日军注意力,透过彩色玻璃向正在侵犯女学生的日本兵开枪,那一声玻璃碎片声也极具特色。从画面可以看出,子弹穿过彩色玻璃,玻璃碎片在空中散落,出现了一连串的玻璃碎片声。这里的玻璃碎片声引入了密集丰富、悠扬且冰冷的铃声,这里的声音超越了现实,与女学生内心的救赎对照。这里玻璃碎片采用的铃声和彩色玻璃破碎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在女学生的心灵被摧残的同时,枪声打碎玻璃带来了希望。这样的视听表现是极具表现力的无法复制的艺术创造,带给观众极致的震撼力量。
(二)个性化的音乐呈现
作为一部成功的电影音乐作品,《金陵十三钗》的电影音乐充分展示了影片主题中的女性特点,具有时代感、画面感,关注哲理性和民族性,饱含深情与感染力,在影片内外都体现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影片一开始逃跑的段落介绍了豆蔻的琴弦是怎么断的,三根琴弦断的时候的三个音符运用了音响音乐化的手法,给急迫的逃跑场景增加了几分色彩,整个场景的声音运用不再是简单的由脚步声、马车声组成的逃跑场景,赋予了多层次的听觉效果。
具有地方性民族特色的《秦淮景》在《金陵十三钗》中具有象征性符号的作用。《秦淮景》在音乐旋律上是民族五声调式音乐,起伏平缓,节奏简单,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这一段旋律与影片中动荡不安的场景形成了强烈对比,透过音乐可以想象出当时金陵古都秦淮河畔的景象,但是影片中却是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画面。《秦淮景》在影片中一共出现6次。在洋教父把豆蔻鲜血染红的琴弦交到玉墨手里的场景中,出现的旋律、节奏相较于之前出现的更为缓慢,也完成了从西洋乐合唱向中国民族合唱再到《秦淮景》的过渡,将悲愤转化为更加深层的民族爱国情感。在洋教父把玉墨化妆成女学生的片段中还加入了西洋乐器小提琴的演奏,突出了被人谴责的“秦淮河女人”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人性中闪烁着的光辉。最后一次《秦淮景》的出现与影片开始音乐首尾呼应,是洋教父开车出城救出女学生并出现“秦淮河女人”演唱的画面(见图1),这一次的出现用了回忆当时“秦淮河女人”刚进入教堂的场面,由那时候的风姿绰约到现在不知命运如何,替学生赴死的她们人性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升华。《秦淮景》贯穿影片始终,每一次的出现都对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人性的展现密不可分。
图1 “秦淮河女人”赴宴前为女学生唱《秦淮景》
四、结语
电影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电影的生产、欣赏、批评和研究都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谈电影的视听语言、讨论电影,都离不开对人和人性的讨论。从电影的本性到人性的救赎,只有把握好電影的本性,电影的视听表现才会更加生动,对人物的描写、对人性的书写才会变得更加真实有力。电影作为人类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表达情感、传递价值的工具,也是人类获得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载体。电影始终是讲“人”的,人性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人性的思考是必要的。
(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简介:潘谊加(1997—),女,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