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姗姗,罗 曦
(1.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上海 200241;2.江西开放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资源和中坚力量。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成长特点、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表现出较深的民族认同和较强的民族意识。同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出现了国家通用语言不熟练、学业适应困难等现象,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表达理解、解决问题方面也出现了短板,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上海提出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三同”工作法,推动高校育人空间在一线整合、育人师资在一线汇合、育人资源在一线聚合、育人功能在一线耦合,更好服务学生成长发展。“新三同”理念也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新三同”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环节,将高校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新三同”理念具象化为具有内在系统活性的育人生态,能够畅通高校思政教育系统的能量交换通道,对于做好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特征、思想特性和行为特点。“新三同”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根本,将思政教育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基于“新三同”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规律、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精准施策,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准化发展,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的思政教育。真正发挥“新三同”理念的育人效果,促进和助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新三同”理念突出学生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关心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思政教育工作真正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根基,深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和育人内涵,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综合能力突出、立志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新人。
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关系国家稳定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三同”理念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相连。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好知识、练就本领,助力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长效化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长远支持,不断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繁荣稳定。
为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华东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设计方面,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思政教育情况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国家层面对少数民数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进行评价和测量。问卷主要由基本情况、“新三同”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情况、对思政教育建议等部分组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EXCEL、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研样本的基本信息
接受调研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42 个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19.6%、藏族占15.9%、回族占14.6%,其它少数民族占比相对较低。
图1 问卷调研样本的学生民族分布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具有较为统一的共识,普遍认同民族团结才能共筑美好家园、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认同分值接近满分(平均分为4.92),对“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平均分值4.89,对“民族大团结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认同平均分值4.88,对“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平均分值4.87。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平均分值4.86),认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平均分值4.86),应当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平均分值4.69)、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平均分值4.64)。
图2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知情况
调研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党意识较为强烈。65.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5.3%无入党意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认为自己未达到党员标准的达71.76%。在入党动机方面,34.3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受家人影响最大,其次为理想信念教育及同学朋友影响(分别占比26.63%和13.32%)。
图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党意愿图
图4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党意愿影响因素
图5 无入党意愿的因素占有比
思政课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在调研中也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识,占比分值(32.77%)为最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第二课堂教育(如讲座、仪式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思政教育的认同分值较高,占比分值(24.38%)居第二位;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宣传(11.19%)是思政教育的途径之一。
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师生谈话交流(如辅导员谈心谈话、导师交流等)”是接受日常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仅一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与辅导员交流,主动与辅导员交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22.55%。
图6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
调研显示,新媒体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最普遍方式(35.4%),其次是学校/院系组织的党团及学生活动等(27.63%),传统媒介(18.80%)、同辈群体交流(14.39%)也是其了解时政的常用途径。近八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会主动关注红色教育主题网站、学习强国等内容,其中3.5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会每天通过新媒体关注时事政治。
图7 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时政的常用渠道
图8 少数民族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关注时政的频率
在调研中,90.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在提升个人思想政治水平上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由于课程内容陈旧、创新性不足(24.29%),覆盖课程门类单一(15.48%)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效果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图8 思政课对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影响
图9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存在的不足
围绕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的问题,33.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增强趣味性、创新性;25.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重视案例教学;21.3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以实践为载体,侧重体验式、参与式、浸润式的活动;20.8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利用民族风俗文化开展教育,16.9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议挖掘校史、优秀民俗风采等身边的教育文化资源。
图10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建议
在第二课堂的思政教育中,32.0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对自身的思想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20.8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社会实践/支教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活动类别,形式较为单一。
图11 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活动的影响
超六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应当构建理想化的德育教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62.3%),而不局限于指导学习关系(31.0%)。
“新三同”视阈下,以整合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供给、主体供给、资源供给为主线,聚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发展需求、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建设需求,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又要注重第二、三课堂的隐性教育,构建“新三同”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构建少数民族大思政格局。
发挥第一课堂主场域教育作用、创新第二课堂场域教育形式,构建多场域协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助力“同场域”育人。
1.发挥第一课堂主场域教育作用,使少数民族思政课堂更具针对性。思政课在少数民族思政教育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发挥第一课堂主场域教育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思政课堂的亲和力、针对性,是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一是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特点,适当融入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思政课堂。既要重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在少数民族思政课堂的教学体现,也要有效地将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将民族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在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接受和发扬民族团结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政课教育实效。二是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互动反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政课的主体地位,尤其重视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将深奥的学术语言转换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大众语言、将抽象的理论体系融入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故事,辅以影像、音频、动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接受状况,不断反哺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创新第二课堂场域教育形式,构建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养成教育体系。第二课堂教育场域,既是第一课堂的教育延伸,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养养成、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的主要阵地。一是要打造“四位一体”民族育人团队。建立少数民族思政教育队伍,以学科、课堂、教师为依托,带动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教学名师等共同加入,打造集专业导师、社会导师、朋辈导师与辅导员相融合的育人团队。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场域融合,打破师生之间、民族之间的壁垒,发挥全员育人效果,实现教师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共同成长。二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托第二课堂教育场域,坚持育德为先,通过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注重对其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坚持能力达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实践、资助帮扶、心理健康、学业指导、生涯就业的育人体系,不断拓宽育人场域。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多载体的互连互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360 度“同频率”育人创造了条件。利用网络、文化等多载体协同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民族思政“大课堂”的时代性、灵活性和精准性。
1.利用网络载体,使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更具灵活性。发挥网络时代优势,打造互联网+、课堂内外相融合的网络思政教育,使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更具灵活性,助力线上线下“同频率”育人。一是发挥网络载体的平台优势,优化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环境。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网络互动与思想交流。借助网络传播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创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发布准确信息、权威文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民族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能力。尤其在面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声音时,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载体,通过主流思想、正确舆论的引导,不给虚假信息、消极舆论留有发酵空间,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保驾护航。二是发挥网络载体的数据优势,提升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效果。借助网络大数据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民族思政教育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接受程度的分析,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及教育效果,助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同频率”育人。借助网络课程、讲座沙龙等,系统地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讲解网络知识,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及筛选能力,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2.利用文化载体,使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更具精准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优势,使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更为生动、形象和直观。这也是其它教育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扩大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借助民族文艺汇演、民族演讲比赛等活动,展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才艺才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借助民族体育赛事、民族竞技活动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借助民族知识竞猜、民族饮食文化、民族社团等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它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民族文化活动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从而增强民族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二是形成影响持久的民族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抓住新生入学、毕业离校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间,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学第一课”“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一课”、民族文化沙龙等教育活动,打造民族主题思政教育活动,建设各民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聚焦社会焦点事件,如抗击新冠疫情、抗震救灾等热点话题,开展以朋辈榜样、民族先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和渗透力。
《教育部2021 年工作要点》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日程,明确将“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作为目标任务。建立家校社多平台协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发展模式,能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实现育人“同成长”。
1.构建家校社协同的少数民族育人共同体。一是加强家校社的互动交流。以深化“新三同”理念为契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互动的少数民族育人共同体。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为延伸的少数民族育人模式。从大教育的视角出发,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资源合力。同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也在进行亲子、师生和社会相关参与者的自我教育中共同成长。这种平等互动、正向促进的关系,既能够带动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也能够让身处民族育人共同体的参与者相互促进、形成共振,产生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凝聚成更为强大和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可持续性。二是加强家校社的多方参与。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少数民族思政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借助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等的育人功能,发挥民族英雄、高原名师、行业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民族优秀人才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依托家校社协同互动的多平台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实践教育平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社会调研、少数民族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学习,支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思政培训资源体系。一是构建现代化的民族思政教育资源库。利用网络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为核心,建立少数民族图书资源库、少数民族课程资源库、少数民族实践教学资源库、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资源库、少数民族教师发展资源库等。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式,构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建立家校社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政策、资源、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少数民族大思政的“网络资源库”。二是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民族思政培训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思政培训体系。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为重点,在教学上因时而进、理念上因势而新、方法上因形而活,贯穿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大中小三个阶段,通过不同阶段的思政培训体系为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在培训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以“协同共进、衔接互通”为关键点,以“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为着力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推进大中小少数民族思政培训体系。打造大中小少数民族思政培训的常态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构建全面、系统的民族思政培训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提供强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