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2022-05-17 01:06陈文涵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领悟言语燕子

陈文涵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将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意味着什么?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发表浅见如下:

一、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

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以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心智专注于学习内容,思维聚焦于学习内容,通过自己的感知、探究、体验、发现,对知识达到透彻理解、自如运用。换言之,学生要在学习活动中主宰自己学习。对阅读教学而言,就是学生以其全部感官和全部心智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主要特征是:

1.“情”有独钟——高涨的热情伴随阅读过程。学生面对言语作品,首先要有阅读的欲望,才能进入积极的阅读状态,才会聚精会神,字字入目,句句上心,才能与文中的人物心灵相遇、情意相投,才能深刻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使阅读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深度学习对阅读教学来说,必须让学生具有强烈地渴求欲望,十分投入的情绪,以高涨的热情伴随阅读过程。

2.“读”领风骚——充分的诵读支撑阅读过程。阅读,是阅读者直接与言语作品交流进而实现意义领悟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以阅读者的“读书”动作为重要表征。只有“读书”,才能使理解言语作品成为可能,只有“读书”,才能使阅读成为兴趣,变为乐趣。因此,深度学习对阅读教学来说,应将读作为重中之重,让学生以充分的诵读感知言语意味,领悟言语内涵。

3.“思”潮澎湃——活跃的思维贯穿阅读过程。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它首先是感知文字符号,然后依凭视觉反复认知文本,由浅入深地参悟作品意义。这种感知、认知,究其本质是思维活动,包括依据文字想象情境的形象思维和分析、综合、概括、推论的抽象思维。因此,深度学习对阅读教学来说,要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实现深度理解。

4.“言”无不尽——积极的表达活化阅读过程。言语作品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实践成果。对读者而言,是否领悟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多大程度上领悟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必须借由他的言语来外化;而以言语表达理解状况的过程,可以促使阅读者审视思想中的不确切、不明晰、不完善之处,从而调整思路重新思考,推动着思维走向深刻,使阅读更趋深入。所以,深度学习对阅读教学来说,要为学生提供言语反馈的机会,让学生以积极的表达外显感悟成果。

二、深度学习的策略

1.以激趣启动深度学习。如果学生对阅读材料没有发自内心的新鲜感、好奇心,仅以从众的心态、平淡甚至冷淡的情绪进入阅读,心智就很难与阅读内容产生融洽的互动和共鸣,就不可能深刻领会语言文字的意蘊,从而实现深度学习。所以,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导入环节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心理“引擎”。导课激趣的方法有悬念设置法、谜语竞猜法、儿歌吟唱法、言语描摹法、情境呈现法、场景展示法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设置悬念:“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北京西郊有个比颐和园更繁华更辉煌的皇家园林,园中有全国各地著名的园林景观,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然而,它已经被毁灭了,成了一片废墟了!对此你一定十分遗憾,也十分痛恨;你一定想知道它究竟有过怎样的辉煌,又是被谁毁灭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通过学习去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毁灭者的罪行……”教师的这一段话设置了两个悬念,悬念之一是“圆明园景观如何辉煌”,悬念之二是“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能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迫切地希望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消除悬念。

2.以问题导引深度学习。语文课上的阅读是以精读为要旨,承担着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言语理解能力的任务,而问题导引就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与理出情节主线的基础上,要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品读重点细节,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品格。(1)“诺曼底号”遇难前,哈尔威船长和其他人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通过表现说明了什么?(分别找出课文中相关的描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体会,进行概括)(2)“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和其他人各有什么不同表现?通过表现说明了什么?(分别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体会,进行概括)(3)描写其他各种人的表现与赞颂哈尔威船长有怎样的关系?(找出相关例子,进行个性化分析)教师设计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统领学生阅读的全过程,做到以人物对比为主线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发现在“诺曼底号”遇难前,哈尔威船长对职责的高度担当,对乘客的真诚关心;接着又让学生发现在“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舍己救人、勇于献身的伟大品格;同时从语用角度上学习作者在表现人物形象时运用的侧面描写手法。

3.以互动推进深度学习。课堂上的互动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常是在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后的交流环节进行;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常是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依据学情随机穿插进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对话互动,将两种对话紧密交织有机融合,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观点沟通、思维碰撞、经验互补,将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引向深处。如笔者在教学《燕子》(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时,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找出描写燕子表现的语句,体会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师生的对话中概括燕子的特点,领悟燕子的特点。

生1:燕子漂亮,它羽毛乌黑,尾巴像剪刀,翅膀轻快有力。

师:嗯,这是外形。

生2:燕子飞行敏捷,它叽的一声,就从湖面这边飞到湖面那边了。

师:对,这是动作特点。

生3:燕子身子轻盈,它以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一下水面,居然身子不会碰到水。

师:好,这也是动作特点。

生4:我觉得燕子淘气(调皮),它居然用“斜飞”“横掠”来耍酷。

生5:我想说燕子特聪明,它选择在最美的春天飞来观赏春景。

师:说得太好了!你能读懂燕子的心思,更聪明。

生6:我觉得燕子特爱美,它懂得打扮自己,它在最美的时节赶来南方,它用最美的姿态飞行。

4.以回味提升深度学习。所谓回味,对阅读教学来说,是指在完成整体感知、细节精读、答疑补漏、作业练习等主要环节之后所进行的回顾整合、拓展应用或逆向探究等教学活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必须通过对文本“回味”将学生的言语思维推向“深水”地带,让课堂教学形成新的精彩。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讲述了百岁老屋准备倒下休息时,因小猫、老母鸡、小蜘蛛先后求助于他,老屋便挺住疲惫帮助他们的故事,表现了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故事按猫、鸡、蜘蛛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对话的方式组织了三个情景,学生很容易读懂,并能领悟故事的主题。为将阅读导向深入,教师在完成“主体”教学任务后,不妨考虑通过以下“回味”性教学进一步升华主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感悟老屋的品格。(1)引导学生想象老屋还可能会遇到谁来求助,老屋又会怎样做?让学生结合课文的讲述形式进行交流互动,突出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2)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启发学生思考:“若是你见老屋如此疲惫,你会忍心让老屋一直不能休息吗?”让学生换一种思路去想象去讲述,把老屋的善良品格拓展到其他的动物或人身上,使课文的主题得到升华,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0D9E048B-6BF5-4DF0-A58B-5397006E25A7

猜你喜欢
领悟言语燕子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多么痛的领悟
燕子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燕子叫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燕子一家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浮”字等
领悟真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