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娟
前不久,我种下了一些小麦种子。一个小小的塑料容器里,几片浸润着水的化妆棉,就是种子的“土壤”了,上面再盖一两片同样浸着水的化妆棉,放在温暖的环境里,不过十多天,种子发芽了,白白的芽头冒出来了,纤细的身子长起来了,筆直地向上生长,生长……虽没有土壤,但这股子生长的力量不容小觑,有水,有阳光,有它自身吸收生长力的勇气。
我们的课堂也需要一股股力,能让“小苗”生长得力,易吸收,愿吸收,能生长,会生长……
这份生长力源于孩子的世界,那是一个好奇心爆棚的世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4课《小狗学叫》是一篇略读课文,篇首就明确了学习目标: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这一学习要求极大程度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在掌握了“预测”的一些方法之后,孩子们大胆地猜测着故事里这只小狗最终的结局,有的孩子预测小狗最终成了一名伟大的翻译家,因为它会遇到很多小动物,会学会很多小动物的语言;有的孩子顺着故事的情节预测小狗会一直学,一直学,没完没了;有的孩子认为小狗肯定会遇到另一只狗,因为好多童话故事都会有个美满的结局……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不仅预测了结局,还说出了预测的理由,在回应着这一单元导语页上提出的语文素养——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相信孩子们已经能运用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去尝试续编故事,完成接下来的习作了。
课堂上,如果时刻能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那么,孩子们会在这份好奇心的驱使下,“生长”得更为茁壮。
这份生长力跟随着孩子成长的脚步,不快也不慢——
一位低年级老师教学生字“舟”,老师顺着“舟”字“象形”这一构字特点,和孩子一起拓展“舟”的词语,并把拓展的机会送给了孩子,孩子们一一道来,“渔舟”啊,“龙舟”啊,甚至把“神舟号”“沙漠之舟”也搬进了课堂。看吧,孩子们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经历,聊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不再稚嫩却不失童趣。这份生长的力量激人向上,激人奋发。
课堂上,我们不用急着过早地把孩子们带进成人的世界里,就让孩子们数着自己的步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样能走得很远!
这份生长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方法。
语文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从文中我们或明理、或悟情、或启智,从文中我们学习迁移,举一反三,学会运用,走向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而方法的习得就是这份生长力的坚固的后盾。一位高年级老师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指导孩子们关注了该文本的体裁特点,明确了写景与游记的区别,比较了游记中写景与说明文中写景的异同,感悟了移步换景在不同体裁的文本里的不同表现……这些特点真是太重要了。当孩子们再读到另一篇游记时,他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大方向,什么样的体裁要注意什么,应该怎样学,一旦掌握了,语文学习就成了一件易事、一件趣事了。
课堂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得法”。“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学生已经有了自我成长的力量,那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推行“减负增效”的今天,我们更要立足于课堂,顺应孩子的天性,跟随孩子的脚步,给予孩子学习的方法,相信有那么一天,这株小苗会鼓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带着向往未来世界的憧憬,快乐地茁壮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