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机理论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5-16 14:05:46李静尹泽亮赵帅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时机康复心理

李静,尹泽亮,赵帅

(南阳市中心医院 急诊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内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其发生及病死率近年来居高不下[1]。AMI是冠心病中病情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起病急且预后情况较差[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AMI的主要方式,对患者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由于缺乏对疾病的相关认知,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治疗及康复[3]。因此,对AMI患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现今,AMI患者的心理干预模式较为单一,干预内容无法覆盖整个护理流程[4]。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方式,强调在整体医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综合使用心理干预,将各方面的干预加以整合,全方位对患者进行干预[5]。时机理论是临床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满足患者各阶段的不同需求为主,适当为其提供有效的动态照护措施[6]。本研究通过对104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为该类患者的照护提供有效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中的掷硬币法分为A、B组。纳入标准:(1)符合WHO制定的关于AMI的诊断标准;(2)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3)首次发病且在本院行介入术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凝血功能异常;(4)合并严重感染;(5)意识障碍、精神疾病;(6)其他心脏疾病;(7)恶性肿瘤;(8)妊娠期女性。本研究经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A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61.50±8.2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82.65±25.30)min;合并高血压13例,合并糖尿病14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43例。B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1.04±7.9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81.97±24.76)min;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10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14例,高中及以上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疾病、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B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发放健康手册并进行基础健康教育、药物及饮食指导、基本护理知识科普、常规心理辅导、出院后常规随访等。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1)诊断期(入院明确诊断至手术前1 d)。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AMI的病因、治疗手段及预后康复等知识,通过视频及宣传手册等介绍手术过程;针对性制定患者饮食方案。②应激处理:向患者介绍疾病带来的所有应激反应,告知患者如何缓解应激,指导其掌握正确调节的方式,通过音乐疗法、呼吸训练等进行辅助。③应对技巧: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其内心变化,提高患者应对技巧,让患者勇于面对疾病,提升自我保护水平。④心理支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消除其自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嘱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理解与信赖,通过认知心理技术等分析患者认知偏差并针对性矫正。(2)手术期(手术当天至术后3 d)。①健康教育:将手术及术后相关事宜告知患者,嘱患者及其家属若发现任何术后不良反应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内容。②应激处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集体情况,采用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降低应激反应。③应对技巧:通过电影电视、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术后疼痛及不适。④心理支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3)出院准备期(术后4 d至术后1个月)。①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居家护理及突发状况的处理知识,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及用药的方式、剂量与不良反应。②应激处理:继续使用冥想放松训练,面对应激源时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平复心情。③应对技巧:与患者沟通并总结康复中遇到的困难,将成功康复的经验与患者及家属分享,增强其应对自信。④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与病友间沟通,嘱咐家属为患者的康复做好准备,对患者康复情况给予肯定。(4)调整与适应期(术后1个月至术后3个月)。①健康教育:依据患者不同的康复进程给予对应的知识科普,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叮嘱其按时复查。②应激处理:嘱咐患者居家进行简单的功能锻炼,适当进行家务,叮嘱其戒烟、限酒,保持排便正常。③应对技巧:邀请患者参与医院举办的病友会等,通过交流获得更多康复技巧;鼓励患者制定短期目标,学会管控自我情绪。④心理支持:建立病友交流及医患沟通的微信群等,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体现人性关怀及社会支持;鼓励患者拓宽社交范围,回归正常工作及生活。时机理论将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作为重点,依据不同需求提供有差别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中的时机理论将AMI患者的需求分为诊断期、手术期、出院准备期及调整与适应期4个阶段,为每个阶段患者制定了不同的干预方式不仅对患者的照护更为全面,同时让患者更清晰地了解整个疾病及康复流程,提高其认知力。AMI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介入术后患者易出现多个应激源,单纯依靠患者自身应对是不够的,时机理论分阶段、有计划地陪伴患者一起应对,进一步降低了疾病带来的压力,促进其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DBP)及心率。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1离心5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低温环境保存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肾上腺素水平,仪器为迈瑞BC-75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购自深圳迈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量表[7]评估:量表包含20个条目,采取4级评分方式,无或偶尔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计3分,总是如此计4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50分表示正常,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中度焦虑,>69分表示重度焦虑。(3)有无抑郁症状。采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PHQ-9)[8]评估:问卷包括与抑郁症状相关的9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27分,0~4代表无抑郁症状,5~27分代表存在抑郁症状。(4)自我效能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9]评估:量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计4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5)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10]评估:量表包括家务、穿衣、吃药等14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心率、肾上腺素水平干预前,两组患者SBP、DBP、心率、肾上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心率、肾上腺素水平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肾上腺素水平比较(ˉx±s)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PHQ-9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PHQ-9评分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PHQ-9评分比较(ˉx±s,分)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SES、ADL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GSES、ADL评分均上升,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SES、ADL评分比较(ˉx±s,分)

3 讨论

AMI患者发病急,多出现昏厥、呼吸障碍、意识模糊等情况,若未及时干预将引发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1-12]。疾病的突发性与认知水平的不足常使患者出现恐惧等消极情绪,导致病情加剧,影响治疗与康复结局[13]。常规的护理干预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缺乏对其心理状况的密切关注,导致整体干预效果并不理想[14-15],因此,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A组患者SBP、DBP、心率、肾上腺素水平较B组低,提示基于时机理论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对AMI患者血压、心率及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有利于患者康复。另外,干预后A组患者SAS、PHQ-9评分均较B组低,GSES、ADL评分均较B组高,提示基于时机理论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患者的生存质量更佳。分析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常规护理干预中并未对护理流程进行严格的规划,缺乏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导致患者预后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结构式心理干预将健康教育、应激处理、应对技巧及心理支持有效应用在患者每一阶段的护理中,通过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加强其应激能力、提升预防手段及心理安慰、精神鼓舞等方式,使AMI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进而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患者预后情况良好。护理人员在每一部分内容中用专业的技巧及心理暗示方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及康复的信息,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时机理论将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作为重点,依据不同需求提供有差别的干预措施,本研究中的时机理论将AMI患者的需求分为诊断期、手术期、出院准备期及调整与适应期4个阶段,为每个阶段患者制定了不同的干预方式,不仅对患者的照护更为全面,同时让患者更清晰地了解整个疾病及康复流程,提高其认知力。AMI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介入术后患者易出现多个应激源,但依靠患者自身应对显然是不够的,时机理论分阶段、有计划地陪伴患者一起应对,进一步减轻了疾病带来的压力,促进其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基于时机理论的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在AMI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较好,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机体功能、自我效能及生活水平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参考。但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未对各阶段患者的各项水平进行细化评价,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进一步改进,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时机康复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24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7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